砺剑海天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ar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月7日,是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某舰载机团新年度开训第一天。
  上午8时,团长政佃祥发出命令“1号机组起飞,”
  “2号机组起飞,”
  只见某新型国产舰载直升机在飞行甲板上轻轻一“点”,箭一般射向海天。一场舰载直升机反潜演习就此在黄海之滨拉开了帷幕。
  转眼之间,8架舰载直升机穿云破雾,飞向预定海域上空。
  “三机编队搜索‘蓝方’潜艇I“
  ”海上超低空飞行,”
  “紧急着降平台,”
  随着团长政佃祥坚定有力的指挥,一个个高难训练科目相继圆满地完成了。
  政佃祥,投身海天30年,是我军第一支舰载机部队的功勋飞行员,创造了舰载机飞行史上的10多项第一,执行重大战备任务30多次,率领团队随舰出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两次荣立二等功,被誉为“海天雄鹰”。
  
  一击即中
  
  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舰载反潜直升机成为了反潜作战的主力军,并被不断地装备到部队中。搜索隐蔽在大洋深处的敌潜艇并对其实施鱼雷攻击,成为了舰载机部队的重要使命。
  这天,上级下达“敌”情通报“敌”潜艇在我驱逐舰编队东南方向40海里处设伏,命令舰载机编队立即起飞,进行搜索攻击
  政佃祥率领着他的舰载机编队从高速行进的舰艇上起飞了。
  由于“敌潜艇”正隐藏在海洋深处,政佃祥和他的战友们把伏击海域仔细地搜索了一遍,也没有发现任何踪迹。可如果不在30分钟内发现并摧毁“敌”潜艇,我舰艇编队将面临危险境地。
  为此,政佃祥果断地改变搜索方向 ”使用声纳进行扇形搜索”
  突然,声纳员报告“目标有接触,信号良好。”
  “发现目标,方位95度,航速5节,请示鱼雷攻击,”僚机也向政佃祥报告。
  “对准目标,攻击,”
  瞬间,一条条鱼雷钻入大 海。
  “目标一次击中,”
  “目标二次击中,”
  “敌”潜艇葬身海底。
  
  实现夜飞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直升机飞行员,政佃祥于1995年就被部队选送到海军指挥学院深造,系统学习海军高科技理论。短短一年时间里,他完成了30多门课程。但是,军事变革的最终落脚点,还要在实践上迈开新步伐。如何把思考落实到战斗力的提高当中去,成为政佃祥思考最多的问题。
  1999年,政佃祥作出了一个全团上下为之震惊的决定调整训练计划,开展舰载机夜间深海着舰训练,练就全天候作战能力。
  夜间着舰,飞行员无法借助参照物把海与天分开。这不仅仅是对飞行员技术的考验,也是对飞行员意志与胆量的考验。200公里的时速,从30米的低空倾侧入海,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要。
  有人曾劝政佃祥咱们团20年飞行无事故,万一到你手里出点事,你这个团长可就砸了。
  政佃祥笑了笑一支部队不能打仗,100年飞行无事故也没有用!
  为了攻下夜间深海飞行和夜间着舰两个难关,政佃祥率领人马针对夜间能见度小,高度、速度、方位判断误差大,以及海区气象突变等情况,进行了一项又一项的科学论证,制定出11中夜间特情处置方案。
  身先士卒。他第一个飞上夜空进行夜间平台起降,并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夜间海上超低空飞行和着舰训练细则。
  从此,舰载机团拉开了夜间训练的序幕。月夜、星夜、黑夜,他们一步步开拓;单机、双机、编队,他们一项项突破,技术、战术、学术,他们一次次跨越。终于,一批“海天夜鹰”脱颖而出。
  
  挑战传统
  
  向传统的飞行员培训机制挑战,这是政佃祥的又一杰作。他打破常规,依托先进的模拟器材训练人才,依托急难险重任务磨砺人才,依托良好的环境激励人才。现在,全团新飞行员的培训周期比过去缩短了一半。
  为了加强指挥员的培养,政佃祥还直接把飞行员推到指挥前沿。
  2000年深秋的一天,燕山深处,浓云密布。6架舰载直升机组成的编队在峡谷中时浮时沉。6架舰载机飞行员依次担任长机,指挥着编队迅速接近“敌”后方阵地。
  “米秒不差”,陆战队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滑降和机降任务。
  在复杂陌生地域条件下,放手让僚机担任长机指挥编队,需要何等的胆魄。
  演习前,政佃祥用计算尺在地图上反复推演,并多次与陆战队和其他机种人员协调,加强特情处置研究,制定了复杂气象、大风条件下滑降等多种应急预案。
  让飞行员在这种艰难险重的环境中磨练着自己的翅膀,是政佃祥的练兵要诀,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目前,全团指挥员数量比以前增加了一倍,能执行四种气候的全天候飞行员增力口了50%。
  2002年11月,政佃祥奉命率领4架“超黄蜂”直升机参加代号为“神圣一2002”的演习。
  演习中,指挥所临时变换演习科目,命令政佃祥率领4架直升机利用火炮间隙3分钟的时间,对舰队进行垂直补给。
  正当政佃祥和他的战友们顺利完成了垂直补给的任务往回撤时,航路前方出现浓积云。穿云有静电,绕云误战机。还有30秒,密织的弹雨就要覆盖这片海域了。政佃祥不加思索地来了一个高难度动作,舰载机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向海面俯)中而下。50米、30米、15米…· 由于海天连接线在飞机风挡上投影位置较高,此时政佃祥的感觉,仿佛是顺着海水的旋涡往里钻。
  但是,英勇的飞行员们没有被幻象吓倒。一架、两架、三架、四架,直升机编队依次做出同样动作。海平面消失了,海水迎面涌来。政佃祥和他的战友们密切注视着仪表,保持着飞行诸元,控制着飞机状态,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全部脱离险境。此时,直升机贴着咆哮的海面,机翼卷起的水气折射出了一道道缤纷绚烂的彩虹。
其他文献
1983年5月,我人民海军组织首次巡航我国南海南沙群岛最南端曾母暗沙的远洋巡航航海实习训练,这是我人民海军首次到达我国海疆最南端曾母暗沙的巡航。时任海军副参谋长的张序三受命成为此次远航巡逻万里海疆的海上舰艇编队的指挥员。  编队由南海舰队”X—950”号油水补给舰和“Y—832”号运输舰组成,参加训练巡航人员388人,其中船员235人。    在曾母暗沙“查哨”    1983年5月16日,舰艇编
期刊
1961年,法国正是戴高乐总统执政期间,鉴于美国对法国核潜艇发展计划所采取的拒不支持的强硬态度,法国政府毅然决定自力更生,发展包括核潜艇在内的完全独立的法国国家核威慑力量。法国海军于1962年3月决定把中途下马的Q—244核潜艇的艇体继续加以利用,将其改建成常规动力的“电鳗”号导弹试验潜艇。  “电鳗”号导弹试验潜艇的水面排水量为3000吨,水下排水量为3250吨,主尺度为84X10.6X7.6米
期刊
核潜艇是一个海上强国力量的象征。中国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世界大国的国际地位,没有核潜艇就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今天中国已经拥有了一支核潜艇舰队。不过,回想当年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的诞生,那可是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    元帅的报告    1955年5月,美国第一艘核潜艇在水下远航成功的消息,震动了全世界。其实在此前后的一段时间内,苏联、英国、法国也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研制核动力潜艇。  当
期刊
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16艘常规动力潜艇, ”亲潮”号就在其中。10多年来, 日本为走向军事大国,明里暗里在紧锣密鼓地扩建海上力量,借建造“大隅”级两栖舰之机,储备建造航空母舰的生产技术,借建造“亲潮”级潜艇之机,储备造核动力潜艇的生产技术。    在核武装背景下出笼    “日本要实行核武装”是岸信介政府于1957年首次提出的,此后多任日本首相都发表过要求实行核武装的讲话。虽然在30多年前,
期刊
印度想当世界军事大国是人所共知的,印度想称霸印度洋也是人所共识的。然而,充当世界大国也罢、称霸印度洋也罢,这都需要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海军。而实力强大的标志之一就是拥有核潜艇,这个梦,印度已做了30多年,时至今日仍没有实现。但印度为圆这个梦,一直都在不懈地努力着。    把拥有核潜艇作为海军建设的重中之重    印度海军目前有6万余人,作战舰艇140艘,总吨位50万吨。2003年4月,印度海军提出了一
期刊
2003年12月6日21时许,泉州籍“德聪2号”采砂船海上作业归来,行至泉州后渚港集装箱码头对面海域时,船头慢慢下沉,6名船员全部落水。21时40分,福建东山航运公司 ”东荣号”集装箱船的船员发现沉船后,立即前往救助。3名趴在船底等待救援的船员被救出,其中1人受伤,另外3名船员失踪。    万吨油轮撞沉3艘货船    2003年12月9日5时30分左右,来自江苏邳州的3艘装满铁粉的从上海出发到江
期刊
作为一名女记者,亲自体验水下潜艇生活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当我看到这艘淡黄色的“狐步”级潜艇时,感觉它就像一只神秘、庞大而冷漠的怪物,懒洋洋地躺在港湾中。我当时就想,它内心所隐藏的秘密就如内舱中各式各样的仪表仪器一般纷繁复杂。应海军中校勃卡拉的邀请,我将进入其中去细细品味一番。  这艘潜艇刚执行完远航任务返港修整。我们从码头踏上了通往潜艇的舢板,登上了潜艇的艉部。一切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当你弯腰进入
期刊
作为一名远洋海员,拍摄点世界各国的风情照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这也使我慢慢成为了一名摄影爱好者。每到一地,我总要拍拍照片搞点创作,并由此引出了一段“照片缘”。  那是1997年的夏天,我所在的“彩虹海”轮奉命开往美国新奥尔良。船抵密西西比河,美国海岸警备队官员一行4人登上我轮进行检查。他们首先来到我的房间,一边了解船况,一边对船舶证书等进行检查。交谈中,一位海岸警备队官员在我办公桌上看到了《中国远洋
期刊
由于中东地区持续存在的紧张的军事政治形势,多年来以色列一直十分重视海军,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军种进行发展。到2003年初,以海军共拥有6.5万人和包括潜艇在内的各种舰艇70余艘, 是地中海沿岸的一支重要的海上力量。    组织编成    以海军的最高长官是海军司令。他通过其司令部(位于海法市)对海军兵力实施日常领导:负责海军的战备、发展、组织战斗战役训练和物质技术保障,直接受以色列武装力量总参谋
期刊
2003年10月22日至25日,由“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青海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对美国关岛进行了访问。笔者作为随舰军事记者,亲历了访问全程。    初识阿普拉军港    10月22日上午8时,中国人民海军编队到达了关岛阿普拉港外的海域,美海军派出”钱斯洛斯维尔”号导弹巡洋舰前来迎接和引航。9点半,我舰艇编队驶过长长的港口防波堤,缓缓驶进阿普拉军港。  进港后,我们发现阿普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