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养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密度连年增大,造成养殖水域环境不断恶化,鱼类抗病能力急剧下降,使得新的病种快速滋生,疑难病种频频出现,部分渔业养殖生产者不注意用药方法和施药技术,结果是用药后不见效,延误最佳防治时机,导致鱼病得不到及时的防治,造成大面积死鱼,带来极大的经经济损失。笔者现结合多年经验,介绍了夏季养鱼的日常管理和常见鱼病防治措施,以期指导渔业生产
关键词:夏季;养鱼;日常管理;鱼病防治
夏季既是鱼类一年中生长的旺季,又是鱼病高发的季节。由于现在大多实行高密度精养方式,池塘水体负载量增大,水质比较肥,如果遇闷热天、雷雨天,特别是晴天转下雨或下雨转晴天时。鱼类通常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浮头.严重时可以出现泛池,造成大批养殖鱼类死亡。泛池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突变、气压降低、水中溶氧量减少。养殖鱼类如果出现长期浮头,鱼类表现为下唇比上唇长,食欲减少,饲料利用系数降低。鱼体也会因此而抗病能力削弱。鱼病也随之大量发生。因此,夏季必须做好日常管理及鱼病预防措施。
1 日常管理
(1)注意调节水质。水为鱼类生存环境,要养好鱼,必须要先管好水,池塘水色上午呈绿、下午黄绿色最好。控制措施有:①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为水量1/4~1/5.②每个月用二氧化氯或其他消毒剂全池泼洒2次。③ 适量施肥,一般根据水色确定,要求量少、次数多,在晴天施肥。④ 控制大型浮游动物发生。如果池水水色清瘦,鱼又经常浮头,下风处肉眼能看到浮游动物时,先用杀虫药全池泼洒,3~5d后,再根据池塘水体肥瘦情况,及时补施肥料,最好是鱼用生物肥料。施肥时间最好是晴天上午10时左右,因为此时是池塘肥料的饥饿期。⑤ 充分使用增氧机.增加水体中溶氧量。改善水质。⑥ 定期泼洒生物调水剂,定向培育有益微生物及浮游生物。
(2)严格做好“四定”投饵,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一般晴天饲料多投,阴雨天饲料少投或不投,投饲料总量为总鱼量的3%~5%。并保证饲料质量,腐烂变质的饲料绝对不投;投饲料切忌过量,以鱼吃8成饱为宜,这样既避免造成饲料浪费,又不会败坏水质。对于草鱼塘口,应保持鱼类生长期不缺饲草,可有效预防草鱼的肝胆综合症。
2 常见鱼病防治
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旦生病,要及时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1)病毒性鱼病。淡水鱼类的病毒性鱼病主要是草鱼出血病。病鱼鳃盖、鳍基处、口腔出血,鱼鳃出现白鳃。现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2)细菌性鱼病。淡水鱼类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暴发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细菌性赤皮和打印病等。①暴发性出血病。鱼患病早期,从外观观察,病鱼的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条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剖开腹腔、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骨肉呈现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剖开腹腔,由于内脏器官(肝、脾、肾等)受到损害,导致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且无食物。鳃灰白显示贫血,有时呈紫色且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② 细菌性烂鳃病。病鱼体色发黑、鳃丝尖端腐烂,常带有污泥,鳃盖内表皮充血、腐蚀,出现所谓“开天窗”症状,鳃上黏液增多。③细菌性肠炎病。病鱼肛门外突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带血的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细菌性赤皮病。病鱼鳞片容易脱落,腹部出血并伴有体表溃疡。⑤ 打印病。患病部位在肛门附近上方的腹部两侧,极少数在鱼体。发病初期,患处皮肤、肌肉发炎,接着开始腐烂。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充血,好象在鱼体表皮盖1个红色印章。病情进一步发展,病灶直径及深度均逐渐扩大,形成锅底形小洞;严重时,肌肉烂穿,露出骨骼和内脏,病鱼很快死亡。以上细菌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① 全池泼洒二氧化氯;② 全池泼洒聚维酮碘;③ 全池泼洒戊二醛;④ 全池泼洒苯扎溴胺;⑤如为寄生虫引起的出血病,可用辛硫磷复合制剂拌饲料投喂,5d为1个疗程。
(3)有害藻类。池塘中大量繁生微囊藻时,在下风水面漂1层翠绿色的膜,藻体死亡后,蛋白质分解,产生羟胺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会引起鱼类死亡。lm深水体用5.25kg/h㎡硫酸铜溶液泼洒。同时10~15d泼洒生石灰150~225kg/h㎡。
(4)寄生虫病。病虫害主要有锚头鳋、鱼鲺、指环虫、复口吸虫寄生在鱼鳃或体表,严重时可以引起养殖鱼类死亡。治疗方法:用杀虫药全池遍撒,过7d后再用1次,最好第1次杀虫药全池遍撒后,第2天遍撒1次杀菌药。
(5)注意事项。① 注意正确测量鱼池面积、水深,计算鱼池水量;② 泼洒药物时应在晴天,鱼浮头时不能用药,用药时如遇阴雨天气,可用增氧机增氧1h后泼洒;③ 用药时,如果水位浅、水质瘦,药效作用快,可适当减少药量,特别是硫酸铜,瘦水池应特别注意减少用药量,避免产生药害。
参考文献
[1] 辛丰.夏季养鱼高效管理措施[J]水产科技,2008(1):22,27.
[2] 张明,李为学.夏季养鱼池管理要点[I],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9(3):41.
[3] 陈付坤夏季常见鱼病防治法[I].科学种养,2008(6):48.
[4] 薛玉华.夏季养鱼的强化管理环节[J].新农村,2009(6):23.
关键词:夏季;养鱼;日常管理;鱼病防治
夏季既是鱼类一年中生长的旺季,又是鱼病高发的季节。由于现在大多实行高密度精养方式,池塘水体负载量增大,水质比较肥,如果遇闷热天、雷雨天,特别是晴天转下雨或下雨转晴天时。鱼类通常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浮头.严重时可以出现泛池,造成大批养殖鱼类死亡。泛池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突变、气压降低、水中溶氧量减少。养殖鱼类如果出现长期浮头,鱼类表现为下唇比上唇长,食欲减少,饲料利用系数降低。鱼体也会因此而抗病能力削弱。鱼病也随之大量发生。因此,夏季必须做好日常管理及鱼病预防措施。
1 日常管理
(1)注意调节水质。水为鱼类生存环境,要养好鱼,必须要先管好水,池塘水色上午呈绿、下午黄绿色最好。控制措施有:①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为水量1/4~1/5.②每个月用二氧化氯或其他消毒剂全池泼洒2次。③ 适量施肥,一般根据水色确定,要求量少、次数多,在晴天施肥。④ 控制大型浮游动物发生。如果池水水色清瘦,鱼又经常浮头,下风处肉眼能看到浮游动物时,先用杀虫药全池泼洒,3~5d后,再根据池塘水体肥瘦情况,及时补施肥料,最好是鱼用生物肥料。施肥时间最好是晴天上午10时左右,因为此时是池塘肥料的饥饿期。⑤ 充分使用增氧机.增加水体中溶氧量。改善水质。⑥ 定期泼洒生物调水剂,定向培育有益微生物及浮游生物。
(2)严格做好“四定”投饵,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一般晴天饲料多投,阴雨天饲料少投或不投,投饲料总量为总鱼量的3%~5%。并保证饲料质量,腐烂变质的饲料绝对不投;投饲料切忌过量,以鱼吃8成饱为宜,这样既避免造成饲料浪费,又不会败坏水质。对于草鱼塘口,应保持鱼类生长期不缺饲草,可有效预防草鱼的肝胆综合症。
2 常见鱼病防治
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旦生病,要及时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1)病毒性鱼病。淡水鱼类的病毒性鱼病主要是草鱼出血病。病鱼鳃盖、鳍基处、口腔出血,鱼鳃出现白鳃。现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2)细菌性鱼病。淡水鱼类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暴发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细菌性赤皮和打印病等。①暴发性出血病。鱼患病早期,从外观观察,病鱼的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条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剖开腹腔、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骨肉呈现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剖开腹腔,由于内脏器官(肝、脾、肾等)受到损害,导致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且无食物。鳃灰白显示贫血,有时呈紫色且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② 细菌性烂鳃病。病鱼体色发黑、鳃丝尖端腐烂,常带有污泥,鳃盖内表皮充血、腐蚀,出现所谓“开天窗”症状,鳃上黏液增多。③细菌性肠炎病。病鱼肛门外突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带血的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细菌性赤皮病。病鱼鳞片容易脱落,腹部出血并伴有体表溃疡。⑤ 打印病。患病部位在肛门附近上方的腹部两侧,极少数在鱼体。发病初期,患处皮肤、肌肉发炎,接着开始腐烂。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充血,好象在鱼体表皮盖1个红色印章。病情进一步发展,病灶直径及深度均逐渐扩大,形成锅底形小洞;严重时,肌肉烂穿,露出骨骼和内脏,病鱼很快死亡。以上细菌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① 全池泼洒二氧化氯;② 全池泼洒聚维酮碘;③ 全池泼洒戊二醛;④ 全池泼洒苯扎溴胺;⑤如为寄生虫引起的出血病,可用辛硫磷复合制剂拌饲料投喂,5d为1个疗程。
(3)有害藻类。池塘中大量繁生微囊藻时,在下风水面漂1层翠绿色的膜,藻体死亡后,蛋白质分解,产生羟胺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会引起鱼类死亡。lm深水体用5.25kg/h㎡硫酸铜溶液泼洒。同时10~15d泼洒生石灰150~225kg/h㎡。
(4)寄生虫病。病虫害主要有锚头鳋、鱼鲺、指环虫、复口吸虫寄生在鱼鳃或体表,严重时可以引起养殖鱼类死亡。治疗方法:用杀虫药全池遍撒,过7d后再用1次,最好第1次杀虫药全池遍撒后,第2天遍撒1次杀菌药。
(5)注意事项。① 注意正确测量鱼池面积、水深,计算鱼池水量;② 泼洒药物时应在晴天,鱼浮头时不能用药,用药时如遇阴雨天气,可用增氧机增氧1h后泼洒;③ 用药时,如果水位浅、水质瘦,药效作用快,可适当减少药量,特别是硫酸铜,瘦水池应特别注意减少用药量,避免产生药害。
参考文献
[1] 辛丰.夏季养鱼高效管理措施[J]水产科技,2008(1):22,27.
[2] 张明,李为学.夏季养鱼池管理要点[I],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9(3):41.
[3] 陈付坤夏季常见鱼病防治法[I].科学种养,2008(6):48.
[4] 薛玉华.夏季养鱼的强化管理环节[J].新农村,200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