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信息技术,激活学生思维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hnhj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巧用信息技术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引发学生思维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具有良好效果。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多种事物、现象充满了好奇。常规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带来困难。利用信息技术与數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主动地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主动构建自己的学习经验。如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学生掌握困难。经验表明,让学生理解某一数学概念有时要比他们学会一个具体的解题技巧不知困难多少倍。数学概念离不开抽象思维及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述,这正是学生疏远数学的原因。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学整合来创设教学情境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可以缩短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二、适时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化抽象为直观,可化静止为运动,可化繁琐为简明,可化无形为有形,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斯宾塞曾说过:“数学要从直观开始,从抽象结束。”数学是注重抽象思维的学科。从形象到抽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践证明了信息技术可以使静止的图文视听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抽象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知识发生的过程动态化,从而有效地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能使数学中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取得传统教学无法取得的效果。如函数图像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难题。学生学过函数图像之后多数并不理解函数与图像的对应关系,甚至有听天书的感觉。有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可以通过学生们直接的感性认识和直觉思维,经过教师的引导、升华到理性认识,达到加深学生认识能力的目标。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制作好二次“y=ax2+bx+c”的课题,在教学中通过改变a、b、c三个参数值,观察二次函数图像的变化情况。由此,学生可以直接概括出二次函数的图像中开口方向与参数a的关系、对称轴与参数a、b的关系,以及函数图像到经过的象限与参数a、b、c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激发思维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与性大大强化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努力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情趣、又富有思考性的情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发现新知识的认知过程。 例如,在教学“中心对称”这一概念时,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会转的风轮,它一出现就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一些平时上课不专心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了。他们根据风车风轮的叶片在旋转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理解了“中心对称”的定义,并受此启发举出了不少中心对称的其他实例,从而实现了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当然,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新课教学中的应用,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就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如在计算机上模拟“倒砂子试验”);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适当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有机的整合,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一、手帐起源:  手账来源于日语“手帳”,原本的意思就是“随手笔记本”,随时能记录行程安排、想法、创意、重要事项等的笔记本。手账指的是每日都会用的、甚至随身携带的一个本子,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整理生活的本子。  二、课例灵感  手写是温度,手帐是情怀。对于热爱手帐的我们,生活和旅行从来不是毫无意义的流逝,当时光沉淀,纸页泛黄,随意打开一页手帐,就像打开了小叮当的任意门,所有的回忆一瞬间便眼前重现。 
期刊
摘要:生活处处有语文,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就要引导孩子们在学习中展示独一无二的“自我”。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新颖的教学理念,倾注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深度思考,更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为此笔者提出:倡导大语文观,课堂接轨生活,课堂向社会延伸,作业设计追求一个“有趣”,紧扣一份“情感”,注重一次“运用”。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在“语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当前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整本书阅读的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化意识,同时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
期刊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中,表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用表扬的话语以此鼓励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但是我以为批评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它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同一种内容的批评,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示,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的批评技巧,有效地发挥批评的积极效应,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期刊
我们常下这样的结论: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难以管教了!这一点我并不否认,时代在发展,孩子的心灵也随着急速变化,如果老师不赶在最前面做好引导的话,又怎么可能让孩子们听你的话呢?而要想做个好的引路人,除了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外,更重要的应该是老师的人格魅力!一个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老师,遇到那些不服管教的“顽固分子”,是不会“喊冤叫屈”的,因为他们自信,自己的魅力光芒终有一天会感化那些“頑固分子”的,事实也正
期刊
一、阅读朗诵,品味感悟,加深理解  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与培养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其中,朗读是阅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通过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将无声、静止的语言变为有声、灵动的语言。尤其是有效朗读与文字语言、思想情感紧密相连,需要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对话,激活已有的经验与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就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文章的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微课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種形式可以给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注重使用程度把握,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快乐、高效地学习。微课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要求有:  一、任课教师要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灵活性设计  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微课技术更多的是预设,注重生成,强调师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时,
期刊
摘要:通过指引学生及时有效修订作业,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研究做出的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修订作业 学习习惯 教育教学  一、研究背景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头脑很灵活的的学生, 脑子转得飞快,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总是可以很快的接受,但学习并不认真,成绩也就一般般。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培养各种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非
期刊
一、再现生活情境,激起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探索知识的开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而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途径。评价所创设情境的优劣标准之一:是否有利于建立与学生生活情景的联系。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的
期刊
每次考试一结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们总会抱怨:“唉,又是计算错误!计算要不错我就能考90多分了!”在讲解试卷之前,老师说:“有一部分同学要是计算不粗心,大家就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可见,计算成了很多学生数学学习上的进步的拦路虎。因此,计算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原因分析  (1)做题前不认真读提。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