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研人员、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教师个人越来越感觉到课程改革的最大制约点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说课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培训,更有利于对教师的综合评价。因此,“说课”正日渐成为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一条简捷、有效的途径。而我们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把这一领域的知识掌握好,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达到教学成果上的完美境界。但怎样很好地掌握并与应用,还应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目的。
二、说课的概念及原理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
按照现代教学观和方法论,成功的说课必须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说理精辟,突出理论性
说课不是宣讲教案,不是浓缩课堂教学过程。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这样教”。
2.客观真实,具有可操作性
说课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科学合理,不能故弄玄虚,生搬硬套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专业术语。要真实地反映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哪怕是并非科学、完整的做法和想法,也要如实地说出来,以引起听者的思考,通过相互切磋,形成共识,进而完善说者的教学设计。
3.不拘形式,富有灵活性
说课可以针对某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也可围绕某一单元、某一章节展开;可以同时说出目标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教学程序的全部内容,也可以只说其中的一项内容,还可以只说某一概念的如何引出,或某一规律的如何得出,或某个技能的如何使用等。要做到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说难不说易;要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形式、自由研讨的原则,防止教条式的倾向。同时,在说课中要体现教学设计的特色,展示自己的教学特长。、
三、“说课”的研究状况与实施现状
2002年6月《说课理论与实践的分层次研究》已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确立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课题,研究层次在不断得到提升,说课理念也不断深入人心,并逐步在教育界同仁中达成共识。新课程要求建立和完善的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制度,我们应充分认识说课在校本教研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讨,组织操作形式,以说课为纽带,以教研活动为阵地,以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学反思为基本保证,扎扎实实地搞好教学研究。
说课”是深化教育改革,探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一种好方法,也是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用科学的手段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增强教学基本功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说课”更是一种交流经验的好方法。《新课程标准》对说课的基本要求:新标准教材在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着重学生思想方法的培养,注重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说课”的创新
形式的创新和选择只要是结合教师个人实际、活动形式的不同要求、各校教研活动的特点,都应该是可行的。而表现个性在说课创新中便尤为重要。应该说,不表现个性,你说的课不能使人震撼。没有个性,你无法抓住听众。所谓个性,就是要突出表达你的得意之作,你不同于别人的地方。有很多人的说课,都有闪光的地方,但闪光点被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因求全、求多而失色。一些地方在说课活动中制定了所谓“评分标准”,确定了说课的基本要求,但“标准”也可能束缚教师的创造性。说课者只有解放思想,不断探索,才能有所作为。
五、关于音乐教学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教育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了,说简单一点,教育心理学就是学与教这个过程的方方面面规律的科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特征
教育心理学首先就要了解教育过程的执行者。教师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有些老师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因而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有些老师则认为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张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研究还发现,教师的性格特征也会影响教学过程,严厉的老师更倾向于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堂气氛也不很活跃,而民主活泼的老师则更愿意采用新式教学法,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在老师目前也能够更自由的表现自己。
2.学生的特点
而作为学生,也都有自己的一套“读书哲学”,有的孩子坚信学习靠积累,坚信“笨鸟先飞早入林”,相信一份汗水自然会有一份收获;而有些孩子则坚信“聪明有种”,天生愚笨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越勤越显其拙”,因而根本不愿意多下功夫,还看不惯别人下苦功。教育上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提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3.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物理、化学等操作性强的科目可能很有用,但对于历史、语文等科目却可能没什么效果。对同一门学科,不同的内容来说,同一种教学方法的作用也可能相差很远。例如,话剧文章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等,而古诗、文言文却很难采取这种教学方法。同样,不同的教师也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活泼的老师能够和学生达成一片,采用活动教学法时更自如;而严厉的不苟言笑的老师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六、结语
综上所述,“说课”作为深层次的教学研究活动,作为教学与科研衔接的一个“亮点”,备课与上课的一个“纽带”,为反思教学和理论提升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操作平台,创建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的校本教研制度,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能够为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搭起一座成长的桥梁。我们有理由坚信,“说课”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将持续深入、必将不断创新,实现超越!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研人员、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教师个人越来越感觉到课程改革的最大制约点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说课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培训,更有利于对教师的综合评价。因此,“说课”正日渐成为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一条简捷、有效的途径。而我们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把这一领域的知识掌握好,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达到教学成果上的完美境界。但怎样很好地掌握并与应用,还应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目的。
二、说课的概念及原理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
按照现代教学观和方法论,成功的说课必须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说理精辟,突出理论性
说课不是宣讲教案,不是浓缩课堂教学过程。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这样教”。
2.客观真实,具有可操作性
说课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科学合理,不能故弄玄虚,生搬硬套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专业术语。要真实地反映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哪怕是并非科学、完整的做法和想法,也要如实地说出来,以引起听者的思考,通过相互切磋,形成共识,进而完善说者的教学设计。
3.不拘形式,富有灵活性
说课可以针对某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也可围绕某一单元、某一章节展开;可以同时说出目标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教学程序的全部内容,也可以只说其中的一项内容,还可以只说某一概念的如何引出,或某一规律的如何得出,或某个技能的如何使用等。要做到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说难不说易;要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形式、自由研讨的原则,防止教条式的倾向。同时,在说课中要体现教学设计的特色,展示自己的教学特长。、
三、“说课”的研究状况与实施现状
2002年6月《说课理论与实践的分层次研究》已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确立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课题,研究层次在不断得到提升,说课理念也不断深入人心,并逐步在教育界同仁中达成共识。新课程要求建立和完善的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制度,我们应充分认识说课在校本教研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讨,组织操作形式,以说课为纽带,以教研活动为阵地,以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学反思为基本保证,扎扎实实地搞好教学研究。
说课”是深化教育改革,探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一种好方法,也是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用科学的手段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增强教学基本功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说课”更是一种交流经验的好方法。《新课程标准》对说课的基本要求:新标准教材在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着重学生思想方法的培养,注重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说课”的创新
形式的创新和选择只要是结合教师个人实际、活动形式的不同要求、各校教研活动的特点,都应该是可行的。而表现个性在说课创新中便尤为重要。应该说,不表现个性,你说的课不能使人震撼。没有个性,你无法抓住听众。所谓个性,就是要突出表达你的得意之作,你不同于别人的地方。有很多人的说课,都有闪光的地方,但闪光点被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因求全、求多而失色。一些地方在说课活动中制定了所谓“评分标准”,确定了说课的基本要求,但“标准”也可能束缚教师的创造性。说课者只有解放思想,不断探索,才能有所作为。
五、关于音乐教学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教育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了,说简单一点,教育心理学就是学与教这个过程的方方面面规律的科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特征
教育心理学首先就要了解教育过程的执行者。教师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有些老师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因而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有些老师则认为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张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研究还发现,教师的性格特征也会影响教学过程,严厉的老师更倾向于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堂气氛也不很活跃,而民主活泼的老师则更愿意采用新式教学法,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在老师目前也能够更自由的表现自己。
2.学生的特点
而作为学生,也都有自己的一套“读书哲学”,有的孩子坚信学习靠积累,坚信“笨鸟先飞早入林”,相信一份汗水自然会有一份收获;而有些孩子则坚信“聪明有种”,天生愚笨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越勤越显其拙”,因而根本不愿意多下功夫,还看不惯别人下苦功。教育上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提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3.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物理、化学等操作性强的科目可能很有用,但对于历史、语文等科目却可能没什么效果。对同一门学科,不同的内容来说,同一种教学方法的作用也可能相差很远。例如,话剧文章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等,而古诗、文言文却很难采取这种教学方法。同样,不同的教师也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活泼的老师能够和学生达成一片,采用活动教学法时更自如;而严厉的不苟言笑的老师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六、结语
综上所述,“说课”作为深层次的教学研究活动,作为教学与科研衔接的一个“亮点”,备课与上课的一个“纽带”,为反思教学和理论提升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操作平台,创建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的校本教研制度,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能够为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搭起一座成长的桥梁。我们有理由坚信,“说课”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将持续深入、必将不断创新,实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