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里,一切都是最本色的存在状态,世界最高的山脉巍然耸立,世界最深的大河浩荡奔流 ,而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科学考察,才第一次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因为它的神秘与原始,一直吸引着无数登山者和探险家前去“朝圣”。而正是40年前的一次科学考察活动,让人们认识了它,也开启了今后一系列的探索和旅游活动。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包括西藏地区的墨脱、米林、林芝和波密县,是世界第一大峡谷。1973年,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派遣小分队于中国历史上首次进入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大峡谷考察。我有幸参与其中,留下了一段永远难忘的回忆。
朴拙自然 感受原生态
进入大峡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被它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象所震撼。绿蓝色彩带一般的雅鲁藏布江自东向西,经喜马拉雅山脉的北坡环绕其东端的南迦巴瓦峰雪山,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硬是切出一条陡峭的深谷,将雪峰、冰川、草原、密林、湖泊收于一圈。在大峡谷地区,沿途可见蓊郁茂盛的原始森林,雨量充沛,雾气氤氲,大小瀑布比比皆是,还有涓涓的溪流,沸腾的温泉。
考察队一行在大峡谷最南端的希让村住了下来。这里是一处较大的门巴族和珞巴族居民点,芭蕉林、竹丛、水稻田、小竹楼,很有江南的味道。
此前我们就了解到该地区交通封闭的状况,而峡谷区的墨脱则是当时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几乎成了一处“孤岛”,每年7~10月雪化山开,方可由背运队翻山越岭,将生活物资背进来。墨脱县经济的运转就是靠当地门巴人和珞巴人的脊背和双脚支撑。
由于水热条件很好,森林资源又很丰富,当地的少数民族原住民得以长期保留着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的生存方式。他们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一年两季的鸡爪谷,当地叫“蔓稼”,在稍高的山坡种一年一季的早稻。在原始林里开荒种地,放一把火,烧出一块地,用木棍捅个洞,点粒老玉米,就完成了耕作。浑然一体的原始林就像被打开了天窗一样,东一块西一块,当时他们还不了解这样做会对当地的生态坏境会造成多么严重的破坏。
白天,我们一般都外出考察或访问老乡。这里离雅鲁藏布江江面只有200米,下到江边的路上长着芭蕉树、竹林,一阵暴雨过后,树叶上挂满了晶亮的水珠子,地上铺着厚厚的枯叶。因为坡度很大、雨后的路面又滑又陡,根本没法走,大家干脆坐在地上一路滑下去。
门巴人和珞巴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能大碗豪饮。大部分粮食都用来酿酒,家里的竹筒愈多就代表愈富有。一进老乡家门,女主人就捧上一大碗酒盛情邀请。
我本来酒量不大,一碗酒下了肚,人立马就迷糊起来。因为要拍摄劳动场景的照片,女人们打扮停当,高兴地领我们往蔓稼地里走。风一吹,酒劲儿上来,我的两腿开始不听使唤,人也晃晃悠悠的。到了地头,她们拿着弯刀收割,我举起像机,却只看到漂亮衣服晃动,只听到叽叽喳喳的笑声,像机却怎么也拿不稳,头晕得不行,只好躺在地里睡了一个多钟头。头一次进入大峡谷工作,就实实在在地领受了门巴老乡的热情。我把这段经历记在笔记本上,叫“酒醉误事”,引以为戒。
惊心动魄 徒步科考路
离开希让村,考察队溯江往北走。由于地质考察需要同时在江两岸工作,对比河流的发育和地质构造,所以常常需要过江作业,而过江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溜索。如果不冒着生命危险攀溜索,几乎就无法渡江,这就意味着要放弃许多重要考察,得不到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攀溜索的惊险过程,让我一辈子都难忘。
架溜索桥时,老乡们先用箭将细绳射到对岸,然后用细绳引导粗绳将藤索或钢索拖到对岸,固定在大树或石头上。溜索垂在江心形成弯弯的弧形,人靠着惯性溜到江心后,另一半路程要用手一点点攀过去。身体从高处向低处滑,下面就是波涛汹涌的江水,江风把人吹得在空中悠来晃去,生命就系于这一索、一绳、一藤上。
有一次,为了躲避一群毒蜂的攻击,我们不得不选择夜间过江。大家打着火把,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桥头,一个队员将身体用绳索套好,镇定一下情绪,两脚分开,开始借助重力下滑,刚滑出10来米,猛听得“咔叭”一声,弯木头断了!他赶快双脚扣住钢索,手脚同时用力将身体支起,再用一只手把弯木的槽嵌入钢索。他极力保持身体的平衡,用尽双臂的力量一把一把地拖着身体向上攀。当双脚在对岸再次落地时,他才仿佛又从阴间重新回到了人世。这样的凶险经历,考察队员们几乎人人都遭遇过。“那滋味,就好像是一脚伸在天堂,而另一只脚踩进地狱一样”。从墨脱出来的人都这样说。
考察队从希让村往上沿大峡谷一直走了三个月,走到这次考察的终点,然后溜索过江到扎曲村,再沿帕龙藏布江走到川藏公路的通麦。在扎曲村等了半个月,才等到回程的汽车。此时已经是一月中旬,大雪封山,一路跟随着考察队的民工,也回不去了,得等到六七月开山时才能返程。至此,大峡谷只剩下从白马狗熊到甘代沿峡的90公里无人区我们还没有进入过。
不懈探索 揭秘大峡谷
后来,国家体委和中国科学院从1982年起对南迦巴瓦峰地区开展登山和大峡谷综合性的科学考察活动。队员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克服了高山缺氧、风雪严寒、季风暴雨,经受了山崩滑坡、洪水泥石流的威胁,冒着野兽、毒蜂、蚂蟥、毒蛇等的侵袭,终于胜利完成了野外考察任务,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1994年4月,中国科学家在长期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过综合性的论证和对比,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1998年10~12月,中国人首次完成了对这一世界最大峡谷的徒步穿越和多学科的科学考察,进一步从测绘、水文、地貌等方面综合论证和对比,再次确认了大峡谷“世界之最”的地位。在此基础上,通过考察、测量和对比,得出了大峡谷是青藏高原的最大水汽通道的结论,论证了它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也确认了它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是“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和“生物资源的基因宝库”。
这是20世纪末重大的地理发现,也是对人类深化认识自然作出的巨大贡献,不仅填补了该地区科学研究上的空白,也为该地区的开发和持续利用提供了客观资料和科学依据。在这里发展中国高山和峡谷的高山科学旅行,登山和峡谷探险及科研活动,建立高山自然生态保护区、大峡谷国家公园、森林公园等,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0年,总面积达91.68万公顷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与此同时,对该地区的旅游规划也在提上日程,适度的旅游活动渐次展开。2007年,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旅游区第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除了徒步之外,进入峡谷的路线也有了水路、陆路的双重选择。
现在,当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进入大峡谷的怀抱,尽情享受生态旅游的乐趣时,又有谁会了解40年前那些先行者们的情怀呢?
(杨逸畴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的地理地貌学家,科学探险家。本文图片除注明作者外,均由杨逸畴提供。本期杂志尚在付印之际,闻杨先生不幸病世,谨以此文寄托哀思)
因为它的神秘与原始,一直吸引着无数登山者和探险家前去“朝圣”。而正是40年前的一次科学考察活动,让人们认识了它,也开启了今后一系列的探索和旅游活动。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包括西藏地区的墨脱、米林、林芝和波密县,是世界第一大峡谷。1973年,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派遣小分队于中国历史上首次进入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大峡谷考察。我有幸参与其中,留下了一段永远难忘的回忆。
朴拙自然 感受原生态
进入大峡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被它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象所震撼。绿蓝色彩带一般的雅鲁藏布江自东向西,经喜马拉雅山脉的北坡环绕其东端的南迦巴瓦峰雪山,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硬是切出一条陡峭的深谷,将雪峰、冰川、草原、密林、湖泊收于一圈。在大峡谷地区,沿途可见蓊郁茂盛的原始森林,雨量充沛,雾气氤氲,大小瀑布比比皆是,还有涓涓的溪流,沸腾的温泉。
考察队一行在大峡谷最南端的希让村住了下来。这里是一处较大的门巴族和珞巴族居民点,芭蕉林、竹丛、水稻田、小竹楼,很有江南的味道。
此前我们就了解到该地区交通封闭的状况,而峡谷区的墨脱则是当时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几乎成了一处“孤岛”,每年7~10月雪化山开,方可由背运队翻山越岭,将生活物资背进来。墨脱县经济的运转就是靠当地门巴人和珞巴人的脊背和双脚支撑。
由于水热条件很好,森林资源又很丰富,当地的少数民族原住民得以长期保留着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的生存方式。他们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一年两季的鸡爪谷,当地叫“蔓稼”,在稍高的山坡种一年一季的早稻。在原始林里开荒种地,放一把火,烧出一块地,用木棍捅个洞,点粒老玉米,就完成了耕作。浑然一体的原始林就像被打开了天窗一样,东一块西一块,当时他们还不了解这样做会对当地的生态坏境会造成多么严重的破坏。
白天,我们一般都外出考察或访问老乡。这里离雅鲁藏布江江面只有200米,下到江边的路上长着芭蕉树、竹林,一阵暴雨过后,树叶上挂满了晶亮的水珠子,地上铺着厚厚的枯叶。因为坡度很大、雨后的路面又滑又陡,根本没法走,大家干脆坐在地上一路滑下去。
门巴人和珞巴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能大碗豪饮。大部分粮食都用来酿酒,家里的竹筒愈多就代表愈富有。一进老乡家门,女主人就捧上一大碗酒盛情邀请。
我本来酒量不大,一碗酒下了肚,人立马就迷糊起来。因为要拍摄劳动场景的照片,女人们打扮停当,高兴地领我们往蔓稼地里走。风一吹,酒劲儿上来,我的两腿开始不听使唤,人也晃晃悠悠的。到了地头,她们拿着弯刀收割,我举起像机,却只看到漂亮衣服晃动,只听到叽叽喳喳的笑声,像机却怎么也拿不稳,头晕得不行,只好躺在地里睡了一个多钟头。头一次进入大峡谷工作,就实实在在地领受了门巴老乡的热情。我把这段经历记在笔记本上,叫“酒醉误事”,引以为戒。
惊心动魄 徒步科考路
离开希让村,考察队溯江往北走。由于地质考察需要同时在江两岸工作,对比河流的发育和地质构造,所以常常需要过江作业,而过江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溜索。如果不冒着生命危险攀溜索,几乎就无法渡江,这就意味着要放弃许多重要考察,得不到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攀溜索的惊险过程,让我一辈子都难忘。
架溜索桥时,老乡们先用箭将细绳射到对岸,然后用细绳引导粗绳将藤索或钢索拖到对岸,固定在大树或石头上。溜索垂在江心形成弯弯的弧形,人靠着惯性溜到江心后,另一半路程要用手一点点攀过去。身体从高处向低处滑,下面就是波涛汹涌的江水,江风把人吹得在空中悠来晃去,生命就系于这一索、一绳、一藤上。
有一次,为了躲避一群毒蜂的攻击,我们不得不选择夜间过江。大家打着火把,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桥头,一个队员将身体用绳索套好,镇定一下情绪,两脚分开,开始借助重力下滑,刚滑出10来米,猛听得“咔叭”一声,弯木头断了!他赶快双脚扣住钢索,手脚同时用力将身体支起,再用一只手把弯木的槽嵌入钢索。他极力保持身体的平衡,用尽双臂的力量一把一把地拖着身体向上攀。当双脚在对岸再次落地时,他才仿佛又从阴间重新回到了人世。这样的凶险经历,考察队员们几乎人人都遭遇过。“那滋味,就好像是一脚伸在天堂,而另一只脚踩进地狱一样”。从墨脱出来的人都这样说。
考察队从希让村往上沿大峡谷一直走了三个月,走到这次考察的终点,然后溜索过江到扎曲村,再沿帕龙藏布江走到川藏公路的通麦。在扎曲村等了半个月,才等到回程的汽车。此时已经是一月中旬,大雪封山,一路跟随着考察队的民工,也回不去了,得等到六七月开山时才能返程。至此,大峡谷只剩下从白马狗熊到甘代沿峡的90公里无人区我们还没有进入过。
不懈探索 揭秘大峡谷
后来,国家体委和中国科学院从1982年起对南迦巴瓦峰地区开展登山和大峡谷综合性的科学考察活动。队员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克服了高山缺氧、风雪严寒、季风暴雨,经受了山崩滑坡、洪水泥石流的威胁,冒着野兽、毒蜂、蚂蟥、毒蛇等的侵袭,终于胜利完成了野外考察任务,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1994年4月,中国科学家在长期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过综合性的论证和对比,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1998年10~12月,中国人首次完成了对这一世界最大峡谷的徒步穿越和多学科的科学考察,进一步从测绘、水文、地貌等方面综合论证和对比,再次确认了大峡谷“世界之最”的地位。在此基础上,通过考察、测量和对比,得出了大峡谷是青藏高原的最大水汽通道的结论,论证了它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也确认了它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是“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和“生物资源的基因宝库”。
这是20世纪末重大的地理发现,也是对人类深化认识自然作出的巨大贡献,不仅填补了该地区科学研究上的空白,也为该地区的开发和持续利用提供了客观资料和科学依据。在这里发展中国高山和峡谷的高山科学旅行,登山和峡谷探险及科研活动,建立高山自然生态保护区、大峡谷国家公园、森林公园等,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0年,总面积达91.68万公顷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与此同时,对该地区的旅游规划也在提上日程,适度的旅游活动渐次展开。2007年,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旅游区第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除了徒步之外,进入峡谷的路线也有了水路、陆路的双重选择。
现在,当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进入大峡谷的怀抱,尽情享受生态旅游的乐趣时,又有谁会了解40年前那些先行者们的情怀呢?
(杨逸畴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的地理地貌学家,科学探险家。本文图片除注明作者外,均由杨逸畴提供。本期杂志尚在付印之际,闻杨先生不幸病世,谨以此文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