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大庆湿地的野生禽鸟不再怕人,人与鸟能实现“零距离”亲密接触,或许那时,这位“爱鸟天使”的使命才算真正完成
6月中旬的大庆天气无比爽朗。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探进半敞的车窗,阵阵微风轻抚着脸庞,满眼都是碧绿——许多外省人并不知道,大庆除了石油富饶之外,还有极其壮丽的湿地景观贯穿全城。素有“绿色油化之都”之称的大庆,旅游资源同样极其丰富,更是天然百湖之城和北国温泉之乡。
灰色柴油吉普车驰骋在路上,此刻我们正从市中心行至龙凤国家湿地公园。眺望远方,一座跨线桥跨越整个龙凤湿地,见证着这座当年工业的典范城市如今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做出的转变。当年为了城市石油开发,大庆曾在龙凤湿地上横贯一条大道,后来为了保护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他们重修一条长达十里的龙凤湿地跨线桥,使得南北两片湿地融为一体。
坐在前方驾驶位上载我们去龙凤湿地公园的这位“司机”先生,正是大庆著名的爱鸟人士、大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董义。他今年已59岁,总是把一身迷彩服当“工作装”。在见他前,已听闻董义各种“传说”,据说第一次来大庆就能见到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实在太忙,每天不是在湿地,就是在去湿地的路上,或者是在参加各种生态保护的会议……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今天会给我们讲述什么样的故事?
把湿地当成家
车子快要抵达龙凤湿地公园门口时,董义忽然回头问:“你们想不想看刚出生三天的小鸟?”说话时他双眼放光,炯炯有神,我们一下子被提起了兴致。于是他驱车驶入龙凤湿地公园,停在路边。他端起放在副驾驶座上的设备——一台配着超长镜头的单反相机,一副高倍望远镜,开始瞭望远处的芦苇丛。几秒钟后他大喊一声:“就在那儿!”我茫然地接过望远镜,观望半天,只见一片绿油油的芦苇荡。很明显,对这片湿地的一草一木,我的熟悉程度远不如他。在这里,任意一种鸟儿喜欢徘徊在哪里,数量有几只,生活习性如何,他都了如指掌。
于是他下了车,带着我们蹑手蹑脚靠近那片泥土地。董义不停地嘱咐我们小心,生怕一不留神踩到了什么。没走几步,他就高兴地蹲下招呼我们,我低头细看,原来正有三只火柴盒大小的初生小鸟,趴在泥土地上一动不动,羽毛呈沙褐色,与大地如出一辙。董义眼里满是欣喜,抑制不住兴奋地为我们介绍:这种小鸟学名金眶鸻,成年后身长17厘米左右,现在连眼睛都睁不开,有敌人靠近时,惟一的“技能”是装死。目前金眶鸻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级。每年春季,金眶鸻便三三两两迁至东北繁殖地,秋季再“拖家带口”迁离东北飞往南方。
媒体见了他都爱问这个问题:你原来是狩猎爱好者,后来是怎么变成了爱鸟人士?这当中的转折实在动人,述者不厌其烦,闻者百听不倦。
那是一个打猎人都喜欢的晴天,那时候的大庆湿地遍地生灵,生机勃勃,是澳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也因此成了狩猎者的乐园。董义的枪声一响,一只大雁便落了地。要知道雁儿都成双成对,每年越冬都要先找到伴侣,然后再一同飞往繁殖地,一只落队,另一只必会回头来找。于是他埋伏在芦苇丛,等着那位伴侣回头。到了夜晚,果然有另一只大雁飞回,可是它已非常警惕,只盘旋在高空无论如何不肯落地,一声接一声地哀鸣着,越来越凄厉,越来越悲痛,呼唤着再也无法复活的爱侣,那呼声像一件利器,狠狠地剜着芦苇丛里这位猎手的心。对董义来说,打猎从此再无乐趣。
“大雁事件”后,他就摔了枪,走上了爱鸟护鸟的道路。刚开始,他是个业余志愿者,“主业”在大庆市财政局。后来,他就慢慢发现,仅凭一个志愿者的作为,对整片湿地保护来说还远远不够。到了2007年,董义的爱鸟事业越做越大,还成立了大庆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至今已经扩充至408人,会员遍及大庆五区四县,保护湿地已不再是他一个人的战斗。
改变一种生物发展史
每天清晨,董义都要开着车,先在周边的几个湿地转悠一圈再去上班,每到双休日和黄金周,他基本都在大庆周边的湿地、林地徘徊,一是为鸟摄影,二是检查有无不法分子偷猎、投毒。为了解每一种鸟的习性,他每天守在湿地做详细的记录。
每年他都得和捕鸟人、偷猎者搏斗几次。据说2007年他竟然打了十几次架。那年开春,在林甸湿地旁,他砍过一户人家院里的粘鸟网,捕鸟人跑回房间向他扔石头,正打中他的右眉角,当场血迹斑斑,而他擦了血迹接着砍网。还有一次,他和一个下网偷鱼的年轻人从水里打到岸上,又从岸上打到水边,衣服被撕烂,鼻子、脖子全挂了彩。
“跟人打架是家常便饭”。董义一边说,一边低头查看水边有无船只驶过的印记,我们已行至游人最多的观光地带。董义每天顺着栈道检查,前几天才没收了四条偷偷驶入湿地准备捕鸭的小船。他并不在意与不法分子搏斗受伤,但说到最令他骄傲的事,就两眼发光,“我做过最成功的事,就是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以后对东方白鹳的救助”。
东方白鹳,羽毛似白云,尾翼如黑夜。它们喜欢在废弃的喜鹊或老鸦窝上筑巢,“目前全球只剩3000只,大庆只有6只,数量只有丹顶鹤的一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在我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到现在总数都没增长,专家也找不到原因。”
受觅食环境限制,东方白鹳若要搭巢,必定在湿地或湿地的边缘。巢下要有水,但不可没过它的双腿,因为东方白鹳要踩着水里的泥巴觅食。它的巢附近不可有车水马龙干扰,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城市里人类活动频繁,对它来说极不适应,所以多年来,大庆从未有过东方白鹳搭巢繁育。
董义过去一直在观察东方白鹳的迁徙路线,发现它一旦在某处停歇就是十天半月,有时甚至超过一个月。筑巢时它总在觅食,但又处于极高的警惕性中,稍有风吹草动,立刻又弃巢而去。据说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曾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做人工巢,才招引到三对东方白鹳筑巢,后来巢穴被破坏,东方白鹳从此离开,没了踪影。
2007年,大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后,董义带着志愿者在树上做了4个人工巢,当年就引来了一对东方白鹳。高兴之余,他又担心,根据东方白鹳的习性,若此番孵化不成功,第二年绝不会再来此繁殖。而这个季节正是5月初农民春种,人工巢附近就是耕地,作业的拖拉机轰隆作响,吓得两只东方白鹳整天在空中盘旋不敢归巢,巢中有4枚孵化中的卵,已孵化十几天,若大鸟此时离巢超过8个小时,很可能就孵不出小鸟了。董义立刻找到村民做工作,请他们暂缓耕种,又给市政府写报告请求出面,对这4枚东方白鹳卵进行紧急救助。 如果不是在大庆这个对生态保护极度重视的城市,这份报告很可能无疾而终。幸运的是,报告递交后,林甸县政府马上派人前去协调,经研究决定,将东方白鹳巢周围约300亩土地化为保护地退耕还林。政府补偿农民损失9万多元。
能够关怀东方白鹳一个小小家庭的命运,这足以说明这个工业城市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决心。同时,当地村民的配合与理解,也说明在大庆,保护野生动物和湿地生态系统已成为群体性善举。经过这一季的努力,东方白鹳的数量终于增加了4只,而且喂食充足,保护周到,4只全部存活。而董义与大庆市政府联手救助的举动,很可能会就此改变东方白鹳这个稀缺物种的发展史。
“零距离”梦想
财政局也许可以没有这位科长,但大庆湿地却不能没有董义。1978年他刚来大庆的时候,大雁就在头顶飞翔。现在方圆5500平方公里的城市,除了政府重点保护的湿地区域,其余地方的鸟类已经非常稀缺。好在因为他的努力,也因为大庆市政府、旅游局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近几年湿地保护区的鸟类保护成效显著,数量已经增加许多。
“这几年大庆市政府越来越重视湿地保护,龙凤湿地跨线桥就是为了把之前一分为二的龙凤湿地还原,花了好几个亿专门封路修建的。”董义说,“大庆的湿地比其他地方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育成熟,水禽丰富,没有鸟的湿地,怎么能算湿地?让一个破碎的湿地复原,就是为了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在保护性开发石油的良好基础上,这座昔日的工业城市如今又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也将旅游提升到战略高度。
政府的支持让董义不再是个“小人物”了,他拥有了更多的力量和资源,也开始关注更多的事,譬如关心孩子喝牛奶的问题,关心人类生存环境问题。他四处奔走,参加会议、宣讲环保理念、为湿地保护筹谋资金。前几天,大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刚接待了一位来自英国的志愿募捐者,小伙子曾在欧洲拜访各种企业、机构,目的是为大庆的湿地募捐,如今来大庆察看资金去向和工作效果,最终满意而归。他不再是一个人战斗,如今身旁有协会的战友,背后有大庆市旅游局、环保局、林业局等来自政府的支持。
现在湿地的游客越来越多,每到周末,一家几口开车前往,在湿地周边野餐,成为大庆时尚的休闲方式。而大庆湿地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五届,两个月的活动让更多游客领略了大庆丰富的湿地文化和越来越宜居的生态环境。
董义盼望着有更多孩子能感受到湿地其乐融融的生态环境,但又担心游人增加可能对湿地构成破坏,因此他也积极为湿地的旅游开发设想过很多项目,譬如他计划在龙凤湿地建一座通信楼,做成“网吧”,并且在鸟巢附近安装迷你摄像头,通过信号传输回“网吧”里的电脑屏幕前,把鸟类繁殖、哺育的过程全部展现在游客面前。这个创意目前在中国范围内都罕见,也让大庆市旅游局、湿地管委会等拍手称赞,也许不久之后,就会提上建设日程。
他还有梦想。他希望10年内,大庆人和野生禽鸟,能“零距离”接触,到那时大庆人不再打鸟,更不再吃鸟,野生鸟儿也不再怕人,愿意和人类亲密接触。或许那时,这位“爱鸟天使”的使命,才算是真正完成。
6月中旬的大庆天气无比爽朗。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探进半敞的车窗,阵阵微风轻抚着脸庞,满眼都是碧绿——许多外省人并不知道,大庆除了石油富饶之外,还有极其壮丽的湿地景观贯穿全城。素有“绿色油化之都”之称的大庆,旅游资源同样极其丰富,更是天然百湖之城和北国温泉之乡。
灰色柴油吉普车驰骋在路上,此刻我们正从市中心行至龙凤国家湿地公园。眺望远方,一座跨线桥跨越整个龙凤湿地,见证着这座当年工业的典范城市如今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做出的转变。当年为了城市石油开发,大庆曾在龙凤湿地上横贯一条大道,后来为了保护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他们重修一条长达十里的龙凤湿地跨线桥,使得南北两片湿地融为一体。
坐在前方驾驶位上载我们去龙凤湿地公园的这位“司机”先生,正是大庆著名的爱鸟人士、大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董义。他今年已59岁,总是把一身迷彩服当“工作装”。在见他前,已听闻董义各种“传说”,据说第一次来大庆就能见到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实在太忙,每天不是在湿地,就是在去湿地的路上,或者是在参加各种生态保护的会议……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今天会给我们讲述什么样的故事?
把湿地当成家
车子快要抵达龙凤湿地公园门口时,董义忽然回头问:“你们想不想看刚出生三天的小鸟?”说话时他双眼放光,炯炯有神,我们一下子被提起了兴致。于是他驱车驶入龙凤湿地公园,停在路边。他端起放在副驾驶座上的设备——一台配着超长镜头的单反相机,一副高倍望远镜,开始瞭望远处的芦苇丛。几秒钟后他大喊一声:“就在那儿!”我茫然地接过望远镜,观望半天,只见一片绿油油的芦苇荡。很明显,对这片湿地的一草一木,我的熟悉程度远不如他。在这里,任意一种鸟儿喜欢徘徊在哪里,数量有几只,生活习性如何,他都了如指掌。
于是他下了车,带着我们蹑手蹑脚靠近那片泥土地。董义不停地嘱咐我们小心,生怕一不留神踩到了什么。没走几步,他就高兴地蹲下招呼我们,我低头细看,原来正有三只火柴盒大小的初生小鸟,趴在泥土地上一动不动,羽毛呈沙褐色,与大地如出一辙。董义眼里满是欣喜,抑制不住兴奋地为我们介绍:这种小鸟学名金眶鸻,成年后身长17厘米左右,现在连眼睛都睁不开,有敌人靠近时,惟一的“技能”是装死。目前金眶鸻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级。每年春季,金眶鸻便三三两两迁至东北繁殖地,秋季再“拖家带口”迁离东北飞往南方。
媒体见了他都爱问这个问题:你原来是狩猎爱好者,后来是怎么变成了爱鸟人士?这当中的转折实在动人,述者不厌其烦,闻者百听不倦。
那是一个打猎人都喜欢的晴天,那时候的大庆湿地遍地生灵,生机勃勃,是澳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也因此成了狩猎者的乐园。董义的枪声一响,一只大雁便落了地。要知道雁儿都成双成对,每年越冬都要先找到伴侣,然后再一同飞往繁殖地,一只落队,另一只必会回头来找。于是他埋伏在芦苇丛,等着那位伴侣回头。到了夜晚,果然有另一只大雁飞回,可是它已非常警惕,只盘旋在高空无论如何不肯落地,一声接一声地哀鸣着,越来越凄厉,越来越悲痛,呼唤着再也无法复活的爱侣,那呼声像一件利器,狠狠地剜着芦苇丛里这位猎手的心。对董义来说,打猎从此再无乐趣。
“大雁事件”后,他就摔了枪,走上了爱鸟护鸟的道路。刚开始,他是个业余志愿者,“主业”在大庆市财政局。后来,他就慢慢发现,仅凭一个志愿者的作为,对整片湿地保护来说还远远不够。到了2007年,董义的爱鸟事业越做越大,还成立了大庆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至今已经扩充至408人,会员遍及大庆五区四县,保护湿地已不再是他一个人的战斗。
改变一种生物发展史
每天清晨,董义都要开着车,先在周边的几个湿地转悠一圈再去上班,每到双休日和黄金周,他基本都在大庆周边的湿地、林地徘徊,一是为鸟摄影,二是检查有无不法分子偷猎、投毒。为了解每一种鸟的习性,他每天守在湿地做详细的记录。
每年他都得和捕鸟人、偷猎者搏斗几次。据说2007年他竟然打了十几次架。那年开春,在林甸湿地旁,他砍过一户人家院里的粘鸟网,捕鸟人跑回房间向他扔石头,正打中他的右眉角,当场血迹斑斑,而他擦了血迹接着砍网。还有一次,他和一个下网偷鱼的年轻人从水里打到岸上,又从岸上打到水边,衣服被撕烂,鼻子、脖子全挂了彩。
“跟人打架是家常便饭”。董义一边说,一边低头查看水边有无船只驶过的印记,我们已行至游人最多的观光地带。董义每天顺着栈道检查,前几天才没收了四条偷偷驶入湿地准备捕鸭的小船。他并不在意与不法分子搏斗受伤,但说到最令他骄傲的事,就两眼发光,“我做过最成功的事,就是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以后对东方白鹳的救助”。
东方白鹳,羽毛似白云,尾翼如黑夜。它们喜欢在废弃的喜鹊或老鸦窝上筑巢,“目前全球只剩3000只,大庆只有6只,数量只有丹顶鹤的一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在我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到现在总数都没增长,专家也找不到原因。”
受觅食环境限制,东方白鹳若要搭巢,必定在湿地或湿地的边缘。巢下要有水,但不可没过它的双腿,因为东方白鹳要踩着水里的泥巴觅食。它的巢附近不可有车水马龙干扰,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城市里人类活动频繁,对它来说极不适应,所以多年来,大庆从未有过东方白鹳搭巢繁育。
董义过去一直在观察东方白鹳的迁徙路线,发现它一旦在某处停歇就是十天半月,有时甚至超过一个月。筑巢时它总在觅食,但又处于极高的警惕性中,稍有风吹草动,立刻又弃巢而去。据说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曾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做人工巢,才招引到三对东方白鹳筑巢,后来巢穴被破坏,东方白鹳从此离开,没了踪影。
2007年,大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后,董义带着志愿者在树上做了4个人工巢,当年就引来了一对东方白鹳。高兴之余,他又担心,根据东方白鹳的习性,若此番孵化不成功,第二年绝不会再来此繁殖。而这个季节正是5月初农民春种,人工巢附近就是耕地,作业的拖拉机轰隆作响,吓得两只东方白鹳整天在空中盘旋不敢归巢,巢中有4枚孵化中的卵,已孵化十几天,若大鸟此时离巢超过8个小时,很可能就孵不出小鸟了。董义立刻找到村民做工作,请他们暂缓耕种,又给市政府写报告请求出面,对这4枚东方白鹳卵进行紧急救助。 如果不是在大庆这个对生态保护极度重视的城市,这份报告很可能无疾而终。幸运的是,报告递交后,林甸县政府马上派人前去协调,经研究决定,将东方白鹳巢周围约300亩土地化为保护地退耕还林。政府补偿农民损失9万多元。
能够关怀东方白鹳一个小小家庭的命运,这足以说明这个工业城市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决心。同时,当地村民的配合与理解,也说明在大庆,保护野生动物和湿地生态系统已成为群体性善举。经过这一季的努力,东方白鹳的数量终于增加了4只,而且喂食充足,保护周到,4只全部存活。而董义与大庆市政府联手救助的举动,很可能会就此改变东方白鹳这个稀缺物种的发展史。
“零距离”梦想
财政局也许可以没有这位科长,但大庆湿地却不能没有董义。1978年他刚来大庆的时候,大雁就在头顶飞翔。现在方圆5500平方公里的城市,除了政府重点保护的湿地区域,其余地方的鸟类已经非常稀缺。好在因为他的努力,也因为大庆市政府、旅游局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近几年湿地保护区的鸟类保护成效显著,数量已经增加许多。
“这几年大庆市政府越来越重视湿地保护,龙凤湿地跨线桥就是为了把之前一分为二的龙凤湿地还原,花了好几个亿专门封路修建的。”董义说,“大庆的湿地比其他地方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育成熟,水禽丰富,没有鸟的湿地,怎么能算湿地?让一个破碎的湿地复原,就是为了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在保护性开发石油的良好基础上,这座昔日的工业城市如今又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也将旅游提升到战略高度。
政府的支持让董义不再是个“小人物”了,他拥有了更多的力量和资源,也开始关注更多的事,譬如关心孩子喝牛奶的问题,关心人类生存环境问题。他四处奔走,参加会议、宣讲环保理念、为湿地保护筹谋资金。前几天,大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刚接待了一位来自英国的志愿募捐者,小伙子曾在欧洲拜访各种企业、机构,目的是为大庆的湿地募捐,如今来大庆察看资金去向和工作效果,最终满意而归。他不再是一个人战斗,如今身旁有协会的战友,背后有大庆市旅游局、环保局、林业局等来自政府的支持。
现在湿地的游客越来越多,每到周末,一家几口开车前往,在湿地周边野餐,成为大庆时尚的休闲方式。而大庆湿地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五届,两个月的活动让更多游客领略了大庆丰富的湿地文化和越来越宜居的生态环境。
董义盼望着有更多孩子能感受到湿地其乐融融的生态环境,但又担心游人增加可能对湿地构成破坏,因此他也积极为湿地的旅游开发设想过很多项目,譬如他计划在龙凤湿地建一座通信楼,做成“网吧”,并且在鸟巢附近安装迷你摄像头,通过信号传输回“网吧”里的电脑屏幕前,把鸟类繁殖、哺育的过程全部展现在游客面前。这个创意目前在中国范围内都罕见,也让大庆市旅游局、湿地管委会等拍手称赞,也许不久之后,就会提上建设日程。
他还有梦想。他希望10年内,大庆人和野生禽鸟,能“零距离”接触,到那时大庆人不再打鸟,更不再吃鸟,野生鸟儿也不再怕人,愿意和人类亲密接触。或许那时,这位“爱鸟天使”的使命,才算是真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