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实验与学生素质培养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教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学实践证明:凡是重视并认真做好化学实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的,教学效果总是较好的,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一、化学教学实验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化学教学实验,无论从其形式还是实验本身的内在魅力看,都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愉快并主动地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化学教学实验再现或模拟绚丽多彩的自然现象和变化,探索自然界各种各样物质运动的奥秘及其规律,把学生带入千变万化的奇妙的化学殿堂,这形形色色、包罗万象和神奇的自然之谜,对一个从未迈入化学大门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会产生强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及探究欲望。
  从化学教学实验的形式上看,实验现象变化无穷、实验方法多种多样、实验仪器精巧别致,实验过程峰回路转复杂曲折,时时都充满着挑战和机遇,实验现象致幻致美,处处都充满奇趣,同时也存在探索成功的希望或喜悦,无不体现着科学实验的形式美和强大的内在魅力,这些恰恰是学习化学科学知识的强大动力源泉。
  2、激发学生的外在动力
  社会的需要,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知识的学习。科学是生产力,科学与技术被直接用于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也是社会赋予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职责。尤其是身处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任何国家和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让它的国民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同样,任何个人要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谋得较好的发展,都不能不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基础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而化学实验又是化学学习的必要途径和手段,所以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要求青少年学生重视化学实验,并积极地通过化学实验学好化学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二、化学教学实验可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方法
  
  化学教学实验是从科学实验改进或移植而来的,其所用方法与化学实验是一致的,自然科学中常用的方法及方法论都是化学教学实验的必要方法和指导性理论。所以不但在化学科学实验的设计中不可避免地用到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而且在化学实验的学习中也自然地经过理解、运用、练习科学方法和方法论而受到熏陶。
  
  三、化学教学实验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原本是指人们对自然现象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进行感性认知的过程,事实上这是人们获得知识的起点。这里的观察能力主要指观察感知实验过程与现象的能力。这种能力显然只能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出来。因此要求学生在化学实验的学习中,应注意全面而细致地观察实验仪器及装置、实验过程及现象或结果,从中得到观察方法、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四、化学教学实验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化学教学实验跟科学研究一样,需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感知到的实验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即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和概括,这种能力就是思维能力。在化学教学实验的学习中,只有充分发挥了思维的作用,才能顺利完成实验,获得实验结果,进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客观事物,达到实验学习的目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养成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学习习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的抽象思维。运用已有的知识,对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推理、判断作出正确结论。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过程。
  
  五、化学教学实验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科学实验要求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样化学实验教学也需要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尊重实验事实,严肃认真的分析思考,厉行节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科学作风、不畏艰难险阻地执着追求客观真理、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科学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始终做到严格要求,规范地示范,一丝不苟地纠正学生的实验错误,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和失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绿色科技理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现代化学实验的一大趋势是实验的绿色化,即整个实验过程和结果都要求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其具体措施多为:不用风险试剂,减少化学反应步骤,增强催化剂的选择性,实验仪器装置微型化,实验用品的微量化以及实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等。这些要求若能在实验设计和实施中得到较好的贯彻,那将有利于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与加强。
  3、熏陶学生的美育
  科学的本质是求“真”,教育的本质在于求“善”,“真”与“善”在化学教学实验上达到了有机的统一与结合,就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化学教学实验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在上都蕴涵着丰富的美的要素,如:仪器装置的对称、协调、整洁,物质运动变化的节奏、周期、规律,物质本质的内在的各种联系的巧妙,以及颜色的美丽、鲜艳,搭配的协调等等。这些无一不对学习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和促进审美情趣、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能力的形成。因此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掘实验的美的要素,培养学生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化学教学实验是运用化学仪器、工具和方法,通过动手、动脑去探究科学问题的实践活动,除简单的验证实验外,大多数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学生事先不知道的,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思考问题、提出假说、设计方案、实施操作,收集事实、整理数据,观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假说,得出结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探索、发现与创新的过程。学生在参与这样的探索创新过程中无疑会受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尽量多地让学生亲自参加实验探究活动,感受和体验探究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而运动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物质还是可以细分甚至达到微观世界或聚集而成庞大的宏观物体。物质世界的各种层次或要素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形形色色的变化以及各种各样的矛盾。如:动与静、快与慢、变与不变、质变与量变、氧化与还原、有机与无机等等,它们间存在着相对与绝对、对立与统一等辩证关系。化学实验往往正是运用各种手段和条件,把某些因素或关系突显出来,以方便人们的认识。所以说化学教学实验本身就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功能。这就要求在化学实验的学习中,随时注意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培养。
  (作者单位:638400四川省武胜县宝箴塞初中)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20倍。” (马卡连柯语)我们所施教的对象,不是工厂里听凭处理的原料,而是生动活泼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洋,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适时的情感宣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管听众是谁,只顾自己不痛不痒地背诵一些冷冰冰的条条,玩弄一些抽象的概念,这种所谓“耳边风”式的索然寡味的讲授,怎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并感动
期刊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把本课程的性质作了一个明确的界定,它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正因为有如此性质,这就决定了《品德与生活》课在教学中应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目前,我们山区的教材改革,对新教材的实施才刚刚起步,由于对新课标精神理解不透,对新教材把握不准,老
期刊
喜欢成功,喜欢探究,这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共同特点,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这一能力,通过引导,激发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这一潜能。我在教“电磁感应”时,曾经与学生擦出几点闪亮的火花。    课堂上,实验正在进行:当ab切割磁感线的时候,电流表的指针终于摆动了。这时,班上成绩很好的一位同学突然兴奋地举起了手,从表情看得出来,他一定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情。他说:老师,我有一种想法,当我们推动ab的时候,ab中感应
期刊
对于高中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物理学科,它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高一物理新教材遵照新《高考大纲》的要求更注重对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堂实验,特别注意用实验的方法理解掌握基本概念,揭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得出重要的物理规律,将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面对教材的这一变化,物理教师如不适当调整教学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为了更好地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该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式,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    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因材施教,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
期刊
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为给人表扬或赞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它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做起事来心情愉快,按照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干起事来有劲。作为一个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要想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到会赏识激励学生,是很重要的一环,要认识到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曲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
期刊
美术课堂是美术教师主要的执教“舞台”,作为“舞台”艺术“编导”的教师,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这是美术教师努力探索的重要问题。传统的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形式,有利也有弊。有时采用分小组作画的形式进行竞赛,虽能激发兴趣,但效果不理想。为此,我开始尝试课堂练习,以同桌合作的形式作画,实践证明,效果比较好。    一、气氛活跃,主动积极    由于是同桌,两个人共同完
期刊
【摘要】 物理学研究的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面对着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从幼年起,就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觉得一个个物理现象是一个个的谜,总想把它们解开。而学习物理是解开这些谜的途径。学生会由于解开长期困惑的谜而欢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诱发求知欲望
期刊
体育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下,全面实现体育教学任务的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而体育教学是身体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教学中如稍有考虑不周,则易发生损伤类事故,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对稍有挑战的教材干脆就去掉,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
期刊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化学这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