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音乐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对奠定青少年健康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和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喜爱程度。本文就如何实现初中音乐多样化教学做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样化
一、引言
音乐教学在初中教育阶段开展,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音乐是一门启迪学生心灵、令学生情操得到陶冶的艺术,故而我国的初中学校需要重视音乐课程。在音乐课中,能够帮助学生健康愉快的成长。这篇文章主要研究的是初中音乐课程的多样化,对现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一)欣赏与分析相结合
音乐课的赏析与学生平时课外自主听音乐是不同的,随意的听听音乐仅仅在于感受一下好不好听。初中音乐课堂上的赏析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注重赏析这一分析方法,在初步感知后先产生大体印象。然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讨论作品、分析后继续听作品并进行感情和理智层面的进一步赏析,做到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对于不同的作品,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不拘泥于特定程序,灵活运用。如一些简单的易于理解的作品,可以先赏析,而后再分析;对那些复杂的、较难的音乐作品,可以先对学生介绍分析一下,让学生带着理解去赏析;交响曲之类的大作品,可以分为几个乐章,一边分析一边赏析,最后归纳总结一下再重听全曲。学生直接赏析音乐或者是先从教师那里了解作品和理论知识,这都没有离开感性认识。它可以先直接从表象开始认识,只是表现的顺序有所不同。所以教师想要学生的认识得到飞跃,应该通过选择的具有典型的、代表的事例或曲例,从感性认识逐渐深入到理性认识。先赏析后分析或者先分析后赏析这两种形式配合使用,这在实质上也是让学生的认识理解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从具体事物到抽象思维再到具体事物相互交织的过程。
(二)音乐赏析、音乐知识教学和唱歌有机结合
教师先对教学唱歌的歌曲进行介绍,分析歌曲情感,进一步生动揭示歌曲的深层内容和歌曲作者的表现手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唱歌时更加富有感情。在音乐赏析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在唱歌教学之中初步了解的音乐的表现方法,结合赏析内容的具体分析和教师的讲解,这样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并且加快学生理解并赏析作品的能力。有些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与赏析课相结合,让学生的感性知识总结理解为理性认识。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赏析各类人声的演唱,然后再进行人声分类的理论讲解,学生就会有实感。教师若想介绍某个乐器,讲解了乐器的形态、内部外部构造和其性能之后,就需要赏析该乐器演奏的作品。学生在通过音响认识到了乐器的性质、乐器发出的音色和乐器的表现力之后,才可以算是真正理解了这个乐器。再比如讲到民歌的分类及其特征的时候,一定要将各类民歌放给学生听,在这个过程中,对民歌的特征进行分析,对内容进行比较,然后综合对比,学生对民歌的各有的特色有了深刻的印象,就难以出现混淆的情况。
三、教学内容多样化
音乐教学的课堂内容应该将音乐的普遍存在感体现出来,这不仅仅在于開放性的课堂形式。课外自习需成为课堂内容的有益补充,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具有选择性,能够解决初中音乐课堂的呆板枯燥的感觉,课内外教学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更能够获得学生的亲睐。学生热爱音乐,乐于学习音乐,自然而然就巩固了音乐课的地位。笔者认为,音乐教师要在课外资源中善于选择挖掘,在市面上令人目不暇接的音乐种类中挑选适合学生特点的作品,让校外资源给予课堂有益的补充。
其次,理论联系实际必须注重,将音乐课堂打造得具有实用性。初中音乐课堂不被重视很大的原因在于缺乏实际的应用性。如果音乐教学能与实际生活有所联系,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会大大提升。举个例子,重大地震灾害,虽然在灾后家园重建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对于经历者在心理上的救助还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而音乐治愈心灵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如果我们能选择恰当的音乐,有针对的因地制宜治疗不同的经历、感受的学生,那么这种与实际相结合有意义的实践,会将音乐课堂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
音乐教材可以加入流行音乐来完善。教育部门针对中学生音乐发展制定的目标指出:在已有的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结合当前社会大众音乐背景,增加一定具有时代气息的音乐作品,以符合学生在心理发展上的需求。其实不管什么课程,教学的内容都不可以长时间一成不变,虽然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载体,但是教材之外的社会实际是师生都无法回避否认的实在。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把流行音乐引进到课堂,完善教材丰富教学内容,让传统性和时代性相结合达到平衡,这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比如在教学西方古典音乐时,我们就可以想到S.H.E的《不想长大》这首流行歌曲,其曲调是来源于莫扎特的交响曲,那么这完全可以将流行音乐导入课堂中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了解音乐信息的欲望会更加强烈,这比直接接触莫扎特的40号交响曲效果会好很多。再比如同样是S.H.E的《十面埋伏》就源自于我国经典的同名琵琶曲,周杰伦的作品《十一月的肖邦》也是从西方音乐素材中提炼出来的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如果能善于合理利用这些流行音乐,对于课堂教学都是十分有利的。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
媒介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管是流行音乐,还是教材中的古典传统音乐,都需要传播媒介向学生展示,恰当利用媒介可以使音乐这一抽象的艺术立体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众所周知,初中生虽然在学习上已经有一定的自觉性,但是兴趣仍然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所以课堂上应该合理科学的利用多媒体,这能够极为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应该视频与音频合理结合,使学生更加形象的感知音乐。多媒体技术还能够避免教师在音节音调上的教学失误,解除教师担忧,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上。
【参考文献】
[1]马红杰.对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07)
[2]马达.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音乐研究.2009(06)
作者简介:赵瑶,陕西师范大学2012级音乐学院硕士,专业:学科教学音乐,研究方向:教育学。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样化
一、引言
音乐教学在初中教育阶段开展,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音乐是一门启迪学生心灵、令学生情操得到陶冶的艺术,故而我国的初中学校需要重视音乐课程。在音乐课中,能够帮助学生健康愉快的成长。这篇文章主要研究的是初中音乐课程的多样化,对现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一)欣赏与分析相结合
音乐课的赏析与学生平时课外自主听音乐是不同的,随意的听听音乐仅仅在于感受一下好不好听。初中音乐课堂上的赏析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注重赏析这一分析方法,在初步感知后先产生大体印象。然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讨论作品、分析后继续听作品并进行感情和理智层面的进一步赏析,做到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对于不同的作品,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不拘泥于特定程序,灵活运用。如一些简单的易于理解的作品,可以先赏析,而后再分析;对那些复杂的、较难的音乐作品,可以先对学生介绍分析一下,让学生带着理解去赏析;交响曲之类的大作品,可以分为几个乐章,一边分析一边赏析,最后归纳总结一下再重听全曲。学生直接赏析音乐或者是先从教师那里了解作品和理论知识,这都没有离开感性认识。它可以先直接从表象开始认识,只是表现的顺序有所不同。所以教师想要学生的认识得到飞跃,应该通过选择的具有典型的、代表的事例或曲例,从感性认识逐渐深入到理性认识。先赏析后分析或者先分析后赏析这两种形式配合使用,这在实质上也是让学生的认识理解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从具体事物到抽象思维再到具体事物相互交织的过程。
(二)音乐赏析、音乐知识教学和唱歌有机结合
教师先对教学唱歌的歌曲进行介绍,分析歌曲情感,进一步生动揭示歌曲的深层内容和歌曲作者的表现手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唱歌时更加富有感情。在音乐赏析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在唱歌教学之中初步了解的音乐的表现方法,结合赏析内容的具体分析和教师的讲解,这样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并且加快学生理解并赏析作品的能力。有些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与赏析课相结合,让学生的感性知识总结理解为理性认识。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赏析各类人声的演唱,然后再进行人声分类的理论讲解,学生就会有实感。教师若想介绍某个乐器,讲解了乐器的形态、内部外部构造和其性能之后,就需要赏析该乐器演奏的作品。学生在通过音响认识到了乐器的性质、乐器发出的音色和乐器的表现力之后,才可以算是真正理解了这个乐器。再比如讲到民歌的分类及其特征的时候,一定要将各类民歌放给学生听,在这个过程中,对民歌的特征进行分析,对内容进行比较,然后综合对比,学生对民歌的各有的特色有了深刻的印象,就难以出现混淆的情况。
三、教学内容多样化
音乐教学的课堂内容应该将音乐的普遍存在感体现出来,这不仅仅在于開放性的课堂形式。课外自习需成为课堂内容的有益补充,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具有选择性,能够解决初中音乐课堂的呆板枯燥的感觉,课内外教学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更能够获得学生的亲睐。学生热爱音乐,乐于学习音乐,自然而然就巩固了音乐课的地位。笔者认为,音乐教师要在课外资源中善于选择挖掘,在市面上令人目不暇接的音乐种类中挑选适合学生特点的作品,让校外资源给予课堂有益的补充。
其次,理论联系实际必须注重,将音乐课堂打造得具有实用性。初中音乐课堂不被重视很大的原因在于缺乏实际的应用性。如果音乐教学能与实际生活有所联系,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会大大提升。举个例子,重大地震灾害,虽然在灾后家园重建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对于经历者在心理上的救助还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而音乐治愈心灵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如果我们能选择恰当的音乐,有针对的因地制宜治疗不同的经历、感受的学生,那么这种与实际相结合有意义的实践,会将音乐课堂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
音乐教材可以加入流行音乐来完善。教育部门针对中学生音乐发展制定的目标指出:在已有的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结合当前社会大众音乐背景,增加一定具有时代气息的音乐作品,以符合学生在心理发展上的需求。其实不管什么课程,教学的内容都不可以长时间一成不变,虽然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载体,但是教材之外的社会实际是师生都无法回避否认的实在。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把流行音乐引进到课堂,完善教材丰富教学内容,让传统性和时代性相结合达到平衡,这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比如在教学西方古典音乐时,我们就可以想到S.H.E的《不想长大》这首流行歌曲,其曲调是来源于莫扎特的交响曲,那么这完全可以将流行音乐导入课堂中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了解音乐信息的欲望会更加强烈,这比直接接触莫扎特的40号交响曲效果会好很多。再比如同样是S.H.E的《十面埋伏》就源自于我国经典的同名琵琶曲,周杰伦的作品《十一月的肖邦》也是从西方音乐素材中提炼出来的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如果能善于合理利用这些流行音乐,对于课堂教学都是十分有利的。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
媒介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管是流行音乐,还是教材中的古典传统音乐,都需要传播媒介向学生展示,恰当利用媒介可以使音乐这一抽象的艺术立体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众所周知,初中生虽然在学习上已经有一定的自觉性,但是兴趣仍然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所以课堂上应该合理科学的利用多媒体,这能够极为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应该视频与音频合理结合,使学生更加形象的感知音乐。多媒体技术还能够避免教师在音节音调上的教学失误,解除教师担忧,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上。
【参考文献】
[1]马红杰.对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07)
[2]马达.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音乐研究.2009(06)
作者简介:赵瑶,陕西师范大学2012级音乐学院硕士,专业:学科教学音乐,研究方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