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杨柳 蕴涵几多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稱柳树为杨柳,在《诗经·小雅·采薇》中已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后来又有这样的传说:隋炀帝在凿通大运河后,命百姓在运河两岸植柳护堤,并降旨柳树姓“杨”,故后人称柳树为“杨柳”。杨柳以其明媚婆娑的风姿,青翠欲流的枝条,轻盈飘逸的花絮,向人们展示着蓬勃的青春气息和缠绵悱恻的柔肠衷情,引发人们无尽的想象,所以常常出现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杨柳”这一意象在诗词中的涵义,大致有以下五种:
  
  一、春之物候。
  
  杨柳因其分布地域广,适应性强,抽青又早,可算初春的指标。唐·王昌龄《闺情》:“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杨柳色”即鹅黄色,说明春天已经到来。唐·武元衡《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杨柳阴阴”即杨柳青青,说明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暮春的一片浓绿。南宋·志南和尚《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杨柳风”即轻柔温和的春风。
  
  二、景寓情理。
  
  其一,景中寓情。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兰舟临岸,词人孤立船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心情之凄凉,环境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充满了凄清气氛的画面中。此时,江岸杨柳成了离情的载体,寄予了作者深重的愁情。毛泽东曾在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后,写了七律《送瘟神》:“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1958年7月1日)“春风杨柳”并不是写当时的实景,而是表达了毛主席异常欣喜的心情,赞美了如诗如画的新中国。
  其二,景中寓理。宋·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写的是柳树成阴、鲜花盛开的春景。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小道,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其欣喜之情,充溢诗句。同时,这两句也给人深刻的启发:人们求学问难,往往会有扑朔迷离,茫然无措之时;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知难而进,终会豁然开朗,到达一片新天地。这正是宋诗特有的理趣。它超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三、折柳送别。
  
  唐代长安城,东有灞桥。在汉代时,达官贵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相沿成俗。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因“杨柳”与离别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唐·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两首诗中“折柳”既是古乐曲《折杨柳》的简称,又暗含折柳赠别之事,它代表了一种文化习俗,一个送别场景,一种美好的伤感情绪。在这里“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唐·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作者未直接用曲调名,却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西北边疆,玉门关外,春风不临,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折杨柳》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恨杨柳,流露出悲壮苍凉的怨情。
  
  四、以柳喻人。
  
  据唐孟《本事诗》记载:白尚书(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曾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意思是:樊素的口像樱桃一样鲜艳可人,小蛮的腰像杨柳一样盈盈动人。这个比喻,形象生动,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徐志摩《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河畔杨柳,在金色的夕阳中,妩媚生动,犹如楚楚动人的新娘。这个比喻浸透着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五、植柳惜柳。
  
  其一,植柳安居。唐代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发动百姓在柳江两岸广植柳树,并写下《种柳戏诗》:“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宗元种杨柳,护江堤,抗大洪,利国安民,因此留下了“柳柳州”的美称。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作者在经历了社会沧桑和个人沉浮之后,看破红尘,欲在带湖长久隐居,植柳休闲;同时也流露出词人的落寞之叹与孤愤之慨。
  其二,爱柳惜柳。唐·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留归。”杨柳风姿可爱,千枝万缕,依依含情。那就折掉一半,送行人远游;留下一半,迎归客还乡,两全其美,岂不更好!惜柳之情,含蓄而有韵味。白居易在《杨柳枝》中,则是直接表露:“小树不堪攀折苦,乞君留取三两枝”。
  
  赵秀珍,中学教师,现居广东东莞。
其他文献
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曾说过一段话:凡优秀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颗“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诚然,对中学生来说,考场作文要像太阳一样字字句句闪金光是很难做到的。但是让自己的作文有闪光之处却是可以做到的。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就要求学生从“萤火虫”做起,从一字一句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本文拟就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思维辐射性训练    思维的辐射性训练即是创造性思维的广度训练。它要求由一点引发出去,开展综合列举。这项训练可主要通过审  题、填题、议题进行。  1、全命题审题,克服思维的单一性。要做到这一点,在审题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捕捉题目中隐含的各种信息。如审记叙文题目,不仅要指导学生审清体裁、范围、
“砰”……随着一声门响,我带着愤怒和委屈冲出了家门,漫无目的在街上走着。  “妈妈也太过分了,不就是一个mp4吗?我就是不回去,看你们怎么办?”我在心里暗暗地给自己打着气。  突然,黑压压的阴云好像千军万马奔腾而来,狂风把树叶、塑料袋卷得漫天飞舞,附近没关好的窗户发出“啪啪”地响声……刹时,一道闪电划开了天空,雷声轰鸣,蚕豆大的雨点顿时就砸向了地面。  我冲进路边的一个卖冷饮的棚里躲雨。一个女孩也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而《走进新课程》中也指出:“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此背景下,笔者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中冰心的诗歌《纸船》为教学例子,就“如何让学生用心体验诗歌中的至爱亲情?”,做了一些实践尝试,旨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倾向、感人情境和形象及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    一、教学情境    情境一:营造氛围,奠定“爱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播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的思路,窒息课堂气氛。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得把握哪些原则呢?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请允许我引用具体的案例加以说明。    一.提问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个很有个性的王朝。她有着空前绝后繁荣的经济,却在边功上难有建树。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宋朝,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危机、朝政危机此起彼伏。现实激发了作者的创作情绪和创作灵感,他们内心的忧愁无奈,以及很多复杂的情感都需要一种方式,任其尽情宣泄,而一代宋词,就在宋朝这样特定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中产生并繁荣发展起来了。而正因为有了宋王朝这样特定的历史背景,所以,“愁”就成
华夏民族古老的诗词文化,历数千年的传承与演进,在唐宋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令人叹为观止。后有元曲相继,后逐渐衰微。转而为明清之小说噪逐于世。然而,诗歌辞赋之美,始终成为文学肥沃土壤中的一支奇葩,魅力无穷。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五颜六色,沉淀着,招摇着,渲染着,一首词,就是一支曲,缠绵着,飘浮着,萦绕着。一首令,就是一支萧,陶醉着,期待着,飞翔着。  古诗之美,体现出一种自然之意境,绘制出一幅流
二十年来,我一直在大石山区任语文教师,发现农村学生作文模仿性强、内容空泛、语言贫乏、缺乏深度。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方言的局限性。以我们广西大化县为例,壮话、瑶语、苗话夹杂的语言环境,不利于学生学习汉语。这些方言的表述习惯、语序逻辑与普通话相差甚远,造成学生作文词不达意。二是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作文厚积方能薄发,短时间的努力,难以立竿见影。有些学生认为花时间去阅读写作,不如做理
语文课堂,是充分考虑师生生命活动、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的动态教学过程。“课堂动态生成教学”不仅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编写教案,依据教案组织教学活动,而且是充分考虑师生生命活动、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来推进教学过程,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与教学资源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及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决定教学的过程。动态课堂生成过程中,将出现新情景、新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文言文考试正由课内走向课外。题型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不放弃客观题,继续考查重点实词词义、常见虚词的用法,以及重点句子的翻译;主观试题正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占分比例不断上升。这样的命题趋向,给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课内知识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课内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向课外迁移。学生如何应对中考文言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作几点粗浅认识。  中考文言文命题的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