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播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的思路,窒息课堂气氛。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得把握哪些原则呢?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请允许我引用具体的案例加以说明。
  
  一.提问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问题抛出,也给了学生足够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但规定的时间过去了,学生却没有什么反应,没有人举手,甚至没有学生敢接触老师探询的目光,课堂一片死寂,出现了不愿看到的难堪的冷场,无奈之下,教师只能自己作答,只能唱独角戏。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提问的难度超越了学生的认知范畴,超越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因而我们在提出问题前得多在研究文本和学生的身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研究学生的身上花些功夫,尽量设计一些让学生想一想就会明白,拐一拐弯就会弄清楚的问题,亦即我们时常说的“跳一跳摘到的桃子”。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长文,读一遍就得十多分钟,这样的课文该怎样教?
  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步整体感知文本,了解文本的大意,扫清文字障碍,第二步梳理作者思路。我认为这一步是让学生读懂文章的关键,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一环节打通了,其他的矛盾将会迎刃而解。为此,我做了这样的安排:1.速读全文,找出文中那些是写眼前的事?哪些是写过去的事?把它们的起讫找出来。我相信这一步学生是能够做到的,因为文本的插叙部分,作者有很自然的过渡和衔接。经过讨论和交流,学生作了如下的归纳:第一件,写作者在第一天晚上去医院看爸爸;第二件,写作者因赖床逃学而受到爸爸的责打;第三件,写爸爸平时很爱花;第四件,写爸爸让作者去银行汇款。至此,我又导入对文中父亲的形象分析:说说从以上的几件小事的回忆中,你觉得作者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回答说:父亲责打作者,说明他平时对作者的要求很严;到学校送钱送衣,说明他对作者很关心,爱花养花说明他热爱生活;要作者去银行汇款,是培养作者的自立能力。文中的父亲是一位严格要求子女、又懂得教育方法的好父亲,他还有热爱生活的一面。
  
  二.提问要针对文本的重点和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另一种情况,,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该读的也读了,老师该讲的也讲了,该问的也问了,但总觉得与文本、与作者还有一段距离。草率收场、心有不甘;推倒重来、时间又不允许。直觉告诉我们,这是一堂失败的课。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这是我们备课不充分,对教材的钻研不够造成的。
  《土地的誓言》、《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两篇课文,如果切入不当、提问不得法,就极易出现上文所提到的那种尴尬。
  《土地的誓言》的标题有点怪怪的味道,它可能是作者为了追求简洁或独特的表达效果而所作的特殊处理,但无论怎么说,“誓言”无疑是该文的文眼,无疑是该文阅读和教学的重点。为了引导学生读懂文本,笔者紧扣“誓言”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本文写的是土地的誓言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谁呢?又是怎样的誓言呢?三个问题的设计:第一问是为了把学生引入文本、为了引出后面的问题作必要的准备与铺垫。让学生明白本文是作者面对故乡的土地发出的掷地有声的铿锵誓言、才是阅读本文的目的。由于没有在标题的辨析上、没有在语言的挖掘与探究上作过多的纠缠,在不到半节课的时间里,学生就顺利地读懂了全文。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李大钊写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一篇说理性短文。全文运用类比说理,对议论文的知识了解不多、甚至连什么是论点、什么是论据都没弄清楚的学生来说,要读懂本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然是议论文,那么论点、论据肯定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那就从这里切入吧!于是我说《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议论文,而议论文是由论点与论据两部分构成的。论点、即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这类文章我们虽然接触不多,但其实并不陌生,因为说道理人人都会。现在让你们读一读全文,说说本文的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论点?他是拿什么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这样处理,既培养了学生对议论文的感性认识,又为解决阅读的难点作了必要的铺垫。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课堂提问也是如此。它可以随景变迁、因人而异。但笔者认为针对学生的实际、针对文本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应该是我们教师必须自觉遵守的一条基本原则。
  
  章长根,教师,现居浙江绍兴。
其他文献
写景状物的文章往往不是以情感的起伏、深刻而取胜,而是以描摹事物 的细致入微、精彩纷呈而吸引人的眼球。它描绘了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面,形成了一种高雅娴致的情趣,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回味悠长。而纵观我们学生写作的此类文章,往往显得生硬、干瘪、单调无味。他们笔下的景物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景物相去甚远,更不用说传神地、令人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景物了。所以如何去写这类文章,如何写出花样、写出文采也就成了老师指
“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泰戈尔)。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全面推行,生命教育的思想理念正日渐深入人心,并且已经体现或渗透在中学教育的各门学科以及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之中了。然而毋庸讳言,客观上由于我国的生命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体系还远未完善与成熟,实践层面也还只是处于边试点边摸索的阶段,因此,各门学科如何来正确实施生命教育就成了一个特别值得关注与研究的新课题。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不
《德国孩子的“爱情”》讲的是一个中国小女孩在学校里被德国小男生追求的故事。我们的中国小女孩,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对待被爱不是像德国的小女孩那样“得意”,而是“愤怒”。可德国的小男生却“坦然”地大胆追求,并不害羞。对待这件事情,德国老师既没有批评他,也没有阻挡他。男孩的母亲更是采取了一种完全出乎我们意料的思维方式,积极引导孩子为了爱,为了实现爱的理想去努力学习,而且这种引导产生了积极的结果。反观我们
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深入,国家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个性化作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始形成一股热潮。对什么是个性化作文,理解大同小异,核心在于学生的作文要写出个性,但如何让学生写出个性的作文却见仁见智。所谓个性,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一个人区别与他人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每当听到这首《橄榄树》,就会想起那个梳着两条长辫子,在一望无际的撒哈拉大沙漠行走的女子,她,就是三毛,一个读者心中永远的传奇。  “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份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
日前,笔者参加了江苏省青年语文教师观摩大赛,在陶醉于匠心独运的课堂教学艺术,为青年教师全面优异的个人素质击节叫好之余,课堂上过于依赖多媒体现象又不能不引起深思。十四位教师无一例外地全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虽说形式新颖多样,动感效果鲜明,但是课文内容各不相同,学生理解能力存在差异,虽然有些学生的回答精彩绝妙,但因与老师设计好的课件有出入,教师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牵着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圈套”里钻。由于
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曾说过一段话:凡优秀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颗“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诚然,对中学生来说,考场作文要像太阳一样字字句句闪金光是很难做到的。但是让自己的作文有闪光之处却是可以做到的。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就要求学生从“萤火虫”做起,从一字一句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本文拟就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思维辐射性训练    思维的辐射性训练即是创造性思维的广度训练。它要求由一点引发出去,开展综合列举。这项训练可主要通过审  题、填题、议题进行。  1、全命题审题,克服思维的单一性。要做到这一点,在审题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捕捉题目中隐含的各种信息。如审记叙文题目,不仅要指导学生审清体裁、范围、
“砰”……随着一声门响,我带着愤怒和委屈冲出了家门,漫无目的在街上走着。  “妈妈也太过分了,不就是一个mp4吗?我就是不回去,看你们怎么办?”我在心里暗暗地给自己打着气。  突然,黑压压的阴云好像千军万马奔腾而来,狂风把树叶、塑料袋卷得漫天飞舞,附近没关好的窗户发出“啪啪”地响声……刹时,一道闪电划开了天空,雷声轰鸣,蚕豆大的雨点顿时就砸向了地面。  我冲进路边的一个卖冷饮的棚里躲雨。一个女孩也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而《走进新课程》中也指出:“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此背景下,笔者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中冰心的诗歌《纸船》为教学例子,就“如何让学生用心体验诗歌中的至爱亲情?”,做了一些实践尝试,旨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倾向、感人情境和形象及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    一、教学情境    情境一:营造氛围,奠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