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是培育祖国花朵的花匠,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的工程师……人们赋予了教师那么多光荣的称号,可是什么样的教师,才算是个合格的教师呢?这个问题,原先我并没有想过,直到我上完第二次公开课。我未曾找到满意的答案,直到我又听到这么一句经典的评语:“心里永远装着学生的人,最配当老师,韩老六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是电视剧《雪花那个飘》中一位老先生对他学生的评论,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是的,要想成为合格的教师,我们心里就要永远装着学生。
关键词:教师 学生 音乐教学 公开课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没有高超的教学水平,甚至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我明白,我要努力,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很荣幸,在工作两年的时间里,我得到了两次锻炼机会,那就是我的两节公开课。可以说,我这两节课犯了同一个的错误,那就是“忽略了学生”。我不得不再次反思,究竟如何做才能上好一节音乐课,究竟怎样的人才最配当教师呢?还是电视剧《雪花那个飘》里那位老者说得好——“心永远装着学生的人,最配当老师!”而我们怎样做才算心里装着学生呢?下面我就结合这两次公开课,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使全体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面向全体学生,这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作为教师,我们的心里不能只装着一位或几位学生,而是装着每位学生。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做不到,我们就算不上好教师,我们的课也就与“成功”无缘了。就像在第二次公开课上,由于一时间我没找到正确的方法去调动学生,就把自己推向了“撇开学生”的境地,让我有了“就这样上吧”的念头。果然一切顺利,可惜只是我个人的顺利,只是我自己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过程,顺利地结束了那课,而学生却没那么顺利,他们中间大概还有很多没学会那首好听的《蒲公英》。结束之后,教研员用她那标准的普通话,温和而平稳地评论着“只顾着自己教了”,批评的极是,显然没有让这群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就更别提使他们从中受益了。我没能带他们走进音乐中来,以致他们都没有感受到音乐的存在,又如何能上好这节音乐课呢?我不是位称职的教师,也怪不得学生,只能怪自己,不该就那样放弃了他们,忽略了他们。
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俗话说:“参与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是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寓教于乐,以趣激发”的正确引导,让教师的“导”促成学生积极的“学”,变被动为主动,让课堂变得人人富创造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而我上《蒲公英》那节课时,很多学生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他们等着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等着被叫上台表演,很少有学生是积极踊跃回答或表演的,就连我的教学活动也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记得课上,参与最多的就数我那可爱的“梦精灵”了。可想而知,这样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课堂,缺少学生参与的课堂,有多么的失败!我以为,我顺利地讲完就算成功开课了;我以为,抛开学生,我多努力些就弥补了我的课堂,殊不知,我错得太离谱了,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也是毫无意义的,教与学是分不开的。如果我的心里一直装着学生,我会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参与的,而不是让学生如此被动地学习。
三、要关注学生
“心里装着学生”就要时刻关注着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关注他们的学习结果。像第一次公开课上,我就没有做到关注学生,因为我连学生那句“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没唱准都不知道,我是只顾着“教”,却忘了学生的“学”了,课堂中也没问问、听听学生学得怎样,是怎样学的……我根本没有做到“关注学生”,就像教师的三个成长阶段所说的,我还只处于“关注生存”阶段,还没做到“心里完全装着学生”。
四、备课备学生
“心里装着学生”不是只体现在课堂上,不是仅仅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课前备课时也要想着学生。教师备课前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的情况。这两次公开课都是借班上课,那么在备课之前了解上课环境,了解上课班级学生的相关情况,知道他们当前的教学进度等等都是十分必要的,而这些我大多是在上完课后才想到的,备课时也只是凭着自己的猜想,根本没有切实地去了解。在我的教学理念里,就没有把备课的起点找准,就没有备好学生,而我的两次课也都不成功。
总之,不管是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还是备课要备学生,都关乎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心里要装着学生,做到一切从学生出发,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上好一节课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而不是根据内容制定目标;要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教学方法,而不是把教学的希望寄托在硬件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而不是强行灌注,或是无视学生中的消极因素。要知道,教学应该是学生、教材、环境、教师四者合一,有机整合,其中最重要的,乃是学生。
当我们要备课时,提醒自己“心里要装着学生”;当我们要上课时,告诉自己“心里要装着学生”。作为人民教师,作为身负教书育人大任的我们,是绝对不允许只会讲而不会教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时刻关注着这一个个主体,关注着他们的学习情况,看看他们有没有认真讲课,如果没有,教师要及时把他们唤醒;看看他们有没有在参与教学活动,如果没有,要赶快调动他们参与;看看他们是不是已经学会教师授予的知识,如果没有就要尽快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我们的教学才是值得肯定的,而我们的教师才是最值得信赖的。
永远把学生装在心里,做个最配做教师的人!
(责编 张亚欣)
关键词:教师 学生 音乐教学 公开课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没有高超的教学水平,甚至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我明白,我要努力,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很荣幸,在工作两年的时间里,我得到了两次锻炼机会,那就是我的两节公开课。可以说,我这两节课犯了同一个的错误,那就是“忽略了学生”。我不得不再次反思,究竟如何做才能上好一节音乐课,究竟怎样的人才最配当教师呢?还是电视剧《雪花那个飘》里那位老者说得好——“心永远装着学生的人,最配当老师!”而我们怎样做才算心里装着学生呢?下面我就结合这两次公开课,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使全体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面向全体学生,这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作为教师,我们的心里不能只装着一位或几位学生,而是装着每位学生。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做不到,我们就算不上好教师,我们的课也就与“成功”无缘了。就像在第二次公开课上,由于一时间我没找到正确的方法去调动学生,就把自己推向了“撇开学生”的境地,让我有了“就这样上吧”的念头。果然一切顺利,可惜只是我个人的顺利,只是我自己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过程,顺利地结束了那课,而学生却没那么顺利,他们中间大概还有很多没学会那首好听的《蒲公英》。结束之后,教研员用她那标准的普通话,温和而平稳地评论着“只顾着自己教了”,批评的极是,显然没有让这群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就更别提使他们从中受益了。我没能带他们走进音乐中来,以致他们都没有感受到音乐的存在,又如何能上好这节音乐课呢?我不是位称职的教师,也怪不得学生,只能怪自己,不该就那样放弃了他们,忽略了他们。
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俗话说:“参与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是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寓教于乐,以趣激发”的正确引导,让教师的“导”促成学生积极的“学”,变被动为主动,让课堂变得人人富创造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而我上《蒲公英》那节课时,很多学生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他们等着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等着被叫上台表演,很少有学生是积极踊跃回答或表演的,就连我的教学活动也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记得课上,参与最多的就数我那可爱的“梦精灵”了。可想而知,这样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课堂,缺少学生参与的课堂,有多么的失败!我以为,我顺利地讲完就算成功开课了;我以为,抛开学生,我多努力些就弥补了我的课堂,殊不知,我错得太离谱了,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也是毫无意义的,教与学是分不开的。如果我的心里一直装着学生,我会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参与的,而不是让学生如此被动地学习。
三、要关注学生
“心里装着学生”就要时刻关注着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关注他们的学习结果。像第一次公开课上,我就没有做到关注学生,因为我连学生那句“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没唱准都不知道,我是只顾着“教”,却忘了学生的“学”了,课堂中也没问问、听听学生学得怎样,是怎样学的……我根本没有做到“关注学生”,就像教师的三个成长阶段所说的,我还只处于“关注生存”阶段,还没做到“心里完全装着学生”。
四、备课备学生
“心里装着学生”不是只体现在课堂上,不是仅仅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课前备课时也要想着学生。教师备课前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的情况。这两次公开课都是借班上课,那么在备课之前了解上课环境,了解上课班级学生的相关情况,知道他们当前的教学进度等等都是十分必要的,而这些我大多是在上完课后才想到的,备课时也只是凭着自己的猜想,根本没有切实地去了解。在我的教学理念里,就没有把备课的起点找准,就没有备好学生,而我的两次课也都不成功。
总之,不管是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还是备课要备学生,都关乎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心里要装着学生,做到一切从学生出发,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上好一节课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而不是根据内容制定目标;要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教学方法,而不是把教学的希望寄托在硬件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而不是强行灌注,或是无视学生中的消极因素。要知道,教学应该是学生、教材、环境、教师四者合一,有机整合,其中最重要的,乃是学生。
当我们要备课时,提醒自己“心里要装着学生”;当我们要上课时,告诉自己“心里要装着学生”。作为人民教师,作为身负教书育人大任的我们,是绝对不允许只会讲而不会教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时刻关注着这一个个主体,关注着他们的学习情况,看看他们有没有认真讲课,如果没有,教师要及时把他们唤醒;看看他们有没有在参与教学活动,如果没有,要赶快调动他们参与;看看他们是不是已经学会教师授予的知识,如果没有就要尽快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我们的教学才是值得肯定的,而我们的教师才是最值得信赖的。
永远把学生装在心里,做个最配做教师的人!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