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康人格,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注意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审美情趣;人格塑造
21世纪的青年,应当是适合于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的高素质青年,他们不仅要有高度的文化知识,更要有高度的人文素养。所以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健康人格,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然而,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因此,语文课除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外,我们更要挖掘它的审美教育功能和思想性功能,完成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1.中职语文教学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
语文教育是以文学为对象的审美教育,语文教育中的文学作品就是为追求真、善、美而出现的美学现象。在语文教材中就已选入了大量文章和文学作品,学生通过这些语言文字的范例,辨析、获取。从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教材中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优美深邃的意境,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中职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2.1 塑造健全人格是中职素质教育的核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强调的那样,人类在21世纪面临许多挑战与考验,但第一位的却是对人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挑战。
2.2 人格塑造是中职语文教育无可推卸的责任。中职语文教育有其鲜明的人文性特征,它一方面是语文教育,另一方面又是人文教育。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特别是现在中职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以“感悟文本---深层能力---指向能力”为主线,特别注意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写平凡生活的文章,负载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果说数理化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学生的人文素养则主要由中职语文教学来承担。只有这样,中职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3.语文教学是审美教学和健全人格塑造的完美统一
3.1 调动教师美的情感,感染学生,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材是一座美的宫殿,语文教师则应是美的使者,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情感教学风格,挖掘作品的美,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语文教师的感情投入,较之其它学科更为重要。因为课文本身就饱含着丰富的感情,情感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它的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种“感染”。所谓感染,就是学生为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所陶醉。自我动情移情体悟.“没有情感的激荡是算不得审美活动的”。于是,对经历坎坷的白居易、超脱旷达的苏东坡、愤事嫉俗的辛弃疾以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才子词人柳永……教师充满激情地进行教学,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学生必定受到感染,学习自然也就充满了兴趣。
3.2 挖掘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美,塑造健康人格
3.2.1 以教材中的情感美,感染学生。语文教材中,有众多古代圣贤、领袖英雄、志士仁人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格言警句,这些折射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材料,最适合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受到陶冶,铭记在心,成为他们理想人格的目标。如:作品《满江红》中岳飞坚守节操,决不变心从俗的斗争精神;《登高》中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忧国忧民、关爱民生的高尚情怀。再看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感情;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我们的教师要利用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这些人文因素,注重以情感人,由情入理,达到情景交融的的境界。
3.2.2 以教材中人物的形象美,引导学生。“文学即人学”,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通过分析,让学生从或善或恶,或忠或奸的人物身上区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从人物或喜或悲,或成或败的命运中去感悟人生要义,体会作者寓于作品中的道德评判.从正面人物身上感受人格之美。比如岳飞,在国难当头之时,他弃高官不做,怀着对大宋王朝的热爱“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朱自清在黑暗势力面前,在敌人的重压面前,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不灭的勇气和良心。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光辉榜样。通过对这类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感受理想人格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崇高愿望,唤起他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3.3 以作文为桥梁,沟通情感,塑造健康人格。我有一个学生,在文章中常常流露出消极的思想感情,认为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又蠢又笨,于是我写道:“我们每个人就象一只箭,如果想让它坚韧,想让它锋利,想让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我们自己。没有自信的人永远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正如古人所说 “‘天生我材必有用’要学会欣赏自己!”经过几次的笔谈交流,终于这位情绪低落的学生脸上开始露出了笑容,课堂上也多了他自信的发言。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能会精雕细刻地塑造他们的灵魂。”
可以这样说,对于一个真正的中职语文教师而言,他的每一堂课,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或其他内容的教学,都应充满人文精神的情感教育。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用发自灵魂的感情去指导学生体验教材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艺术美和精神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 宗占国,《21世纪素质教育》,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
[3] 于漪,《于漪中职语文教育论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收稿日期:2012-03-12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审美情趣;人格塑造
21世纪的青年,应当是适合于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的高素质青年,他们不仅要有高度的文化知识,更要有高度的人文素养。所以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健康人格,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然而,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因此,语文课除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外,我们更要挖掘它的审美教育功能和思想性功能,完成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1.中职语文教学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
语文教育是以文学为对象的审美教育,语文教育中的文学作品就是为追求真、善、美而出现的美学现象。在语文教材中就已选入了大量文章和文学作品,学生通过这些语言文字的范例,辨析、获取。从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教材中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优美深邃的意境,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中职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2.1 塑造健全人格是中职素质教育的核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强调的那样,人类在21世纪面临许多挑战与考验,但第一位的却是对人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挑战。
2.2 人格塑造是中职语文教育无可推卸的责任。中职语文教育有其鲜明的人文性特征,它一方面是语文教育,另一方面又是人文教育。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特别是现在中职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以“感悟文本---深层能力---指向能力”为主线,特别注意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写平凡生活的文章,负载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果说数理化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学生的人文素养则主要由中职语文教学来承担。只有这样,中职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3.语文教学是审美教学和健全人格塑造的完美统一
3.1 调动教师美的情感,感染学生,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材是一座美的宫殿,语文教师则应是美的使者,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情感教学风格,挖掘作品的美,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语文教师的感情投入,较之其它学科更为重要。因为课文本身就饱含着丰富的感情,情感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它的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种“感染”。所谓感染,就是学生为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所陶醉。自我动情移情体悟.“没有情感的激荡是算不得审美活动的”。于是,对经历坎坷的白居易、超脱旷达的苏东坡、愤事嫉俗的辛弃疾以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才子词人柳永……教师充满激情地进行教学,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学生必定受到感染,学习自然也就充满了兴趣。
3.2 挖掘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美,塑造健康人格
3.2.1 以教材中的情感美,感染学生。语文教材中,有众多古代圣贤、领袖英雄、志士仁人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格言警句,这些折射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材料,最适合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受到陶冶,铭记在心,成为他们理想人格的目标。如:作品《满江红》中岳飞坚守节操,决不变心从俗的斗争精神;《登高》中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忧国忧民、关爱民生的高尚情怀。再看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感情;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我们的教师要利用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这些人文因素,注重以情感人,由情入理,达到情景交融的的境界。
3.2.2 以教材中人物的形象美,引导学生。“文学即人学”,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通过分析,让学生从或善或恶,或忠或奸的人物身上区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从人物或喜或悲,或成或败的命运中去感悟人生要义,体会作者寓于作品中的道德评判.从正面人物身上感受人格之美。比如岳飞,在国难当头之时,他弃高官不做,怀着对大宋王朝的热爱“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朱自清在黑暗势力面前,在敌人的重压面前,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不灭的勇气和良心。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光辉榜样。通过对这类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感受理想人格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崇高愿望,唤起他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3.3 以作文为桥梁,沟通情感,塑造健康人格。我有一个学生,在文章中常常流露出消极的思想感情,认为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又蠢又笨,于是我写道:“我们每个人就象一只箭,如果想让它坚韧,想让它锋利,想让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我们自己。没有自信的人永远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正如古人所说 “‘天生我材必有用’要学会欣赏自己!”经过几次的笔谈交流,终于这位情绪低落的学生脸上开始露出了笑容,课堂上也多了他自信的发言。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能会精雕细刻地塑造他们的灵魂。”
可以这样说,对于一个真正的中职语文教师而言,他的每一堂课,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或其他内容的教学,都应充满人文精神的情感教育。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用发自灵魂的感情去指导学生体验教材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艺术美和精神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 宗占国,《21世纪素质教育》,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
[3] 于漪,《于漪中职语文教育论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收稿日期:201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