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深度报道新趋势的思考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9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新闻媒介在深度报道上的投入和取得的成效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面对信息技术进步和新媒体兴起后国内、国际之间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以及受众越来越高的需求,我们应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深度报道,在质量、品种、写作技巧、时效等方面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关于深度开掘问题
  深度报道贵在“深”。目前,尽管不乏好作品,但相对来说,精品数量仍太少。不少稿件有一定深度,但仍显得有些粗糙、平淡。主要表现是:材料不丰富,主题不突出,本质点不透,叙述就事论事,时空跨度不大,缺乏典型佳例,第一手材料少,增添背景少,权威人士评论少。
  报道有深度是指能揭示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把事情的本质点透。揭不深,点不透,讲很多道理,好像有“理论”,其实适得其反。深度来源于对社会问题的快速透视力,既要看得透,又要反映快,这就要求记者的脑子里有一把锋利的解剖刀,能把事物的特点、本质、事物发展的演变进程、根本原因端出来。脑子里只有一把钝刀子,深度开掘不出来,即使加一点“理论”色彩,也淡而乏味。
  深度报道兼有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和分析性的特点,但所有这些功能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并反映所报道的题材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这就要求记者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研究问题,并努力开掘,从超越“一般”中求深度,把丰富的材料和思辨色彩糅合在一起,回答社会和人们提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二、在选题上要宽严结合,把握好“度”
  从原则上说,只要事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或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都可以选作深度报道的题材。这种报道以它独有的深度和力度,要求记者具有宏观意识,善于按照事物本来的相互关系来看待或认识事物,善于从纵横两方面的对比中判断事物的地位和重要性。选题时,要考虑同大局相联系,正确判定所选题材的价值。既要从大处着眼,挑选那些在全局上有分量或者有独特意义的事物,又要从小处着手,从现实生活的诸多具体事物中去选取。因此,题材还是较宽广的。但是,有些事情,要多从大局出发,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考虑,例如,涉及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民族问题、军事机密、尖端科技、经济情报、外交斗争等领域,就要十分慎重,要防止泄密、授人以柄或引发事端。并不是所有社会“热点”、“焦点”都可以作为深度报道的选题,要很好地筛选、策划和设计。有时我们会发现,社会和公众纷纷议论某个问题,由于解决的条件还不成熟,轰一阵,既不能促进问题的解决,甚至会起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对这类题材还是不发公开报道,先发内部报道较好。至于目前有些小报小刊的所谓深度报道,格调低下、语言粗俗、胡编乱造、耸人听闻,变成了这种报道的“垃圾”。
  三、开展舆论监督贵在正确,重在建设
  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消极现象,需要揭露和鞭挞,需要加强舆论监督。新闻界已有了共识: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为主是统一的。针砭时弊,批评某一不良现象,着眼点是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要注意的是,报道事实要准确,点名批评要慎重。《新闻纵横》《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节目中的许多报道这样做了,效果很好。这里,重要的是:记者和编辑不仅要有“爆破意识”,更要有“建设意识”,破是为了立,建设是根本,要追求好的社会效果。但是,有极少数新闻媒介,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只图一时轰动或只图经济效益而无视政治考虑,不顾大局,缺乏责任感。这种失实报道,不仅给新闻界,而且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恶劣影响。
  四、要讲究写作技巧,在生动性上再下功夫
  目前已出现相当一批立意新、内容好、开掘深、文笔美的深度报道。这些报道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讲究新闻写作:主题清晰、开掘深透、导语精彩、巧添背景、善用对比、精选细节。可是,总的来说,我们的深度报道仍需提高写作技巧,尤其是写得较多的综述、新闻分析和通讯,有些报道过分拘泥于解释新闻事件为何会发生这个主题,在表达方式上也显得不够灵活,这样就容易使文章显得沉重有余,活泼不足,宣传效果受到影响。
  在深度报道领域,国内新闻比国际新闻好,国际新闻的对内报道比对外报道好。据不完全统计,在使用外语的对外宣传中,综述、新闻分析和述评占深度报道总数的86%,特写只占14%。而西方新闻的情况相反,特写占65%,综述、新闻分析占35%。特写在生动性和形象化上有其长处,它具有政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的特点,可以通过生动的事例把读者带到现场,同时通过必要的背景介绍使读者了解更多的知识,细节的描写又具有形象性和可感性。
  外国记者有的写作形式可供我们参考。它往往围绕一个在特定场景中的人物或轶事展开,然后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同这个场景或事件紧密相连的问题,点明主题的真正意义所在。因此,文章一开头就抓住人。接着,笔锋一转,向广阔的画面转移,往后通过细节、背景、数据、事实和纵横对比等展开叙述,几个转折、几句评语。这种写作形式往往是通过普通人的眼光来考察,因此通俗易懂,同时,使人理解并掌握重大、复杂问题的含义,从而有能力做出判断和抉择。西方新闻的深度报道,比较讲究写作技巧,但应当指出,一些西方记者,由于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偏见,往往对别国进行片面宣传和歪曲报道,他们借助写作技巧,有时候甚至造谣。
  五、深度报道的时效要因事而异,区别对待
  有人认为,深度报道只要导向正确、有深度就行了,不必讲时效。这种认识具有片面性。与消息、动态新闻有所不同,深度报道讲的是适时与及时,不是一般意义的快。事件性新闻的深度报道,在事件发生时马上就要报道,要注重及时性。非事件性新闻的深度报道,大都是谈问题,要适时。这种报道快了不行,因为时机不成熟,矛盾还没有展开,人们关注的焦点还没有聚在这点上;当矛盾发展到成熟时,马上就要报道出去,慢了也不行,时过境迁,明日黄花,要恰到好处。所以要特别注意把握形势的发展,掌握好新闻的时宜性。外国新闻媒介不仅消息迅速,而且在事件性新闻的深度报道方面也捷足先登。1995年11月4日,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成为“世界大事”。西方主要通讯社在播发急电、要闻、详讯、拉宾生平以后,就以综述、特写、新闻分析、背景性报道等文体,深入回答拉宾为什么被犹太极右分子所杀害?接连报道刺客被捕目击记、凶手如此这般说,以色列国内和世界各国反应,拉宾之死对以色列政局和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佩雷斯外長代行以色列总理职务与佩雷斯其人等。这些报道的“迅速”,为的是争取受众、赢得订户,企图左右舆论。事件性新闻的深度报道要不要注重时效,在新闻实践和效果中也能找到答案。
其他文献
当今,全世界都在改革音乐教学。21世纪的人才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中学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教改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由它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音乐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似的。但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偏重”专业化”,习惯把音乐课仅仅看作是一门学习识
期刊
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人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几点: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人教版新教材按照义务教育新大纲规定的课堂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
期刊
摘 要:时间行进到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群体已经将触角深入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信息社会的高科技,商品经济化的高效益,使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是计算机发展过程中可喜的一大进步,但是在我们为之高兴的后面,却又有使我们担心而为之头痛的一面,那就是网络在日常工作中的维护。虽然有各式各样的网络故障,但所有的故障总体可分为物理故障与逻辑故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硬件故障
期刊
自1600年左右世界上产生了第一个公司开始,关于公司之本质的争论就从未停歇。而随着社会与理论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现代经济学的蓬勃发展,实证法学派中的经济分析法学对于公司本质有了崭新的看法。而这种新的观点就是公司的契约本质。  公司本质的契约说肇始于1937年科斯发表在伦敦政治与经济学院主编的《经济学家》杂志上的《企业的性质》一文。虽然当时此文并没有引起大的波澜。但若干年后,此文被法学家与经济学家重新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和谐体育内涵的剖析,阐明大学和谐体育的特征,系统分析影响大学体育和谐构建的因素,提出构建大学和谐体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体育;和谐体育;构建  一、和谐体育的内涵  “和谐”一词由“和”与“谐”两个字组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和也,有协调、顺和、无冲突之意。可见,和谐的本质乃是协调與共享。在和谐体育一词中,和谐是体育的前置定语,以修饰体育,因而和谐体育简言之是协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迁村并点”的背景、重要作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三个方面,对“迁村并点”做了宏观层面上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迁村并点”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在实践过程中,“迁村并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迁村并点;新农村;总体规划  “迁村并点”是指根据一定区域范围内村庄的现状和发展条件,通过分析比较各村的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和区位等因素,撤并规模较小、发展
期刊
摘 要:18世纪德国戏剧处于法国古典主义的强烈影响下,没有自己的特色。莱辛对此进行了批判,并创立了反封建的市民悲剧的理论。《爱米丽雅·迦洛蒂》是这一理论的成功实践,在题材、创作手法和结构上都进行了创新,是市民悲剧与女性悲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莱辛;爱米丽雅·迦洛蒂;市民悲剧;女性悲剧  在德国的戏剧发展史上,市民悲剧和女性悲剧的产生都是不容易的。18世纪早期,德国的戏剧甚至整个文学都处在对法国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宾馆、酒店、卡拉OK厅、银行等服务经营场所因各类原因导致消费者人身、财产权益受侵害的案件屡屡见诸于报端,由于案情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也有所不同,从而使其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开展对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及责任的研究,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伤害情况的发生,对完善侵权行为的有关立法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行为;经营者;消费者;责任 
期刊
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自己课前认真准备,课上讲得神采飞扬,但学生们听起课来总是昏昏欲睡,作起文来总是抓耳挠腮。这一现象说明学生的主体意识未得到充分唤醒,主体作用未得到彻底发挥。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一尴尬局面呢?通过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我认为不管在何时何地,我们语文教学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使课堂“活”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色彩。  一、敢于放手
期刊
摘 要: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法、比因德公开抵制赔款义务而占领鲁尔,引发了鲁尔危机。在鲁尔危机的重压之下,德国被迫采用顺应政策,从此德国进入比较平稳的发展时期。到二十年代末,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限制已大部分取消,德国的大国地位逐步得到恢复。德国对外政策中的对抗、强硬的一面渐渐显露出来。本文对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变化的原因进行简析。  关键词:施特莱斯曼;顺应政策;鲁尔危机  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