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孙中山民生思想作为三民主义思想的主旨和归宿,有其独特的内涵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重要思想文化来源之一。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合理继承了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内容精华,以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为指导,根据时代需要,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观。
关键词: 孙中山;民生思想;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继承;超越
【中图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9-0007-02
“民生”当作一种公众观念,发展成为中国老百姓所熟知、所运用,具有完全意义上的民生理论体系,始于孙中山先生。孙中山提出了以民生主义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纲领,作为改变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命运的理论武器,为其奋斗终生。这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響。中国共产党秉承和超越了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深入研究孙中山民生思想,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孙中山民生思想的主要内涵
针对中国民生之现状,从中国国情出发,孙中山提出了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根本办法有二:“第一个是平均地权,第二个是节制资本。只要照这两个办法,便可以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
孙中山认为:中国的民生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民的民生问题,而农民民生问题中首要问题就是土地问题。故他说:“土地问题能够解决,民生问题便可解决一半”。所谓“平均地权”,就是“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方法的主张通过核定地价、增价归功等一系列手段,实现土地国有,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达到“耕者有其田”的目的。关于“节制资本”,他主张通过限制个人资本的积累,避免发生私人资本操纵国民之生计的状况,并以此预防“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的阶级、贫富之不均”。在教育方面,孙中山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国家必须“育人才”以“培国脉”,只有厉行教育,才能促进社会文明,开启民智,有益于民权社会的实现。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和民生目标,虽未能实现,但是他分析吸取西方社会的有益成分,立足中国实际,为中国的社会改革提供了一个宏伟蓝图,具有深远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民生观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继承
中国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思想理论源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是其历史文化本原,马克思主义观是其理论基础,孙中山民生思想对其产生和变化有着巨大影响,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直接继承了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合理内核,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观。
(一)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理想目标的继承。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汲取了“大同”社会理想的思想精粹,将民生的理想社会目标设定为实现社会公平,全国人民共享幸福生活。他曾指出:“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则仆之素志也”。所谓“民生主义,就是人人有平等的地位去谋生活;在他看来,民生主义最终目的是谋求国民的永远幸福,改变中国民生不遂的状况,避免贫富不均、两级分化等社会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就曾表明:“我们的民生理想目标是实现均富贵的世界大同,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达到阶级的消灭和世界大同”。邓小平认真总结了建国以来的民生建设的过去经验和教训,从社会主义本质角度出发,更加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民生理想目标。改革开放后,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社会公平正义,提出了倡导民生为本、民生为先、民生为标的执政新理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更是进一步延续和升华孙中山的民生理想。
(二)对孙中山民生主义贫富均等思想的继承。
孙中山一生奔走革命,深入研究欧美社会发展之轨迹,发现贫富差距是欧美社会的主要问题。因此,孙中山倡导民生主义的出发点之一在于中国应规避贫富差距的出现。农村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以农民都要富裕”。可见,共同富裕是毛泽东确立的民生目标之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针对现今出现的收入差距化困境,中共十八报告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因此,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继承了孙中山贫富均等的价值取向,努力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三)对孙中山改善民生政策措施的借鉴。
孙中山对怎样实现民生理想作了许多详细规划,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民生政策措施。一是发展经济是民生之基。孙中山指出“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二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三是改革分配制度。四是强调教育是立国之本。孙中山提出的许多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对于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制定的民生政策措施却具有巨大的指导、借鉴作用。如:施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发展民族工商业;提出“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重视三农问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都体现着对孙中山民生政策措施适宜借鉴和参照。
三、中国共产党民生观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超越
中国共产党民生观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剖析中国民生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是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民生观与孙中山民生思想既相互贯通,又有所区别,既包含着对孙中山民生观思想精华的合理继承,更多地又体现着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不断超越。
(一)理论基础的不同。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他认为:民生是一种人类求生存的内在要求和外在憧憬,又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同时把这种人类求生存的抽象本能(民生)的实现,寄托于以抽象道德原则为基的阶级间互利、互爱。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并一直坚定不移的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认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条件就是完全尊崇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而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又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价值取向,因此只有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机统一、坚持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有機统一,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终极目标,这也是孙中山民生思想所前所未有的境界。
(二)社会制度的根本差异。
孙中山民生观的社会制度基础是资本主义。在经济制度构建上,他主张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政治制度确立上,孙中山主张采取资本主义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议会民主,力图从民权角度来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但其发展轨迹却演化成大资本家和大地主家垄断国家权力。相对比而言,中国共产党民生观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制度构建上,特别是所有制方面,主张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政治制度方面,主张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为改善民生保驾护航。
(三)阶级属性的巨大区别。
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因此他的民生思想从阶级属性来看,是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同时也决定了其民生思想的局限性。他所提出的“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振兴实业、”等民生措施都是在没有触动地主、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都没有得以付诸实践。反观中国共产党民生观,他的阶级属性是社会主义性质,实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才能推翻旧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改变私有制的剥削生产关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立新中国。为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
(四)民生措施的创新发展。
在孙中山民生思想中,由于其空想性色彩过重,许多民生措施没能够真正得以实施执行。而中国共产党民生观是一步步实践中发展起来,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完整统一。中国共产党人在合理继承孙中山民生措施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设性的提出了许多改善民生问题的新措施、新路径。比如:实行土地革命;没收官僚资本收归国有,发展民族工商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加速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健全分配收入制度,加大收费分配的调节力度,缩小贫富差距,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行义务教育制度等方方面面的改善民生的措施,都使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超越了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实现了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统一。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788页.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38页.
[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40页.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个人简介:张子夏,男, 1991年5月6日,山东曲阜,汉族,博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孙中山;民生思想;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继承;超越
【中图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9-0007-02
“民生”当作一种公众观念,发展成为中国老百姓所熟知、所运用,具有完全意义上的民生理论体系,始于孙中山先生。孙中山提出了以民生主义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纲领,作为改变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命运的理论武器,为其奋斗终生。这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響。中国共产党秉承和超越了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深入研究孙中山民生思想,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孙中山民生思想的主要内涵
针对中国民生之现状,从中国国情出发,孙中山提出了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根本办法有二:“第一个是平均地权,第二个是节制资本。只要照这两个办法,便可以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
孙中山认为:中国的民生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民的民生问题,而农民民生问题中首要问题就是土地问题。故他说:“土地问题能够解决,民生问题便可解决一半”。所谓“平均地权”,就是“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方法的主张通过核定地价、增价归功等一系列手段,实现土地国有,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达到“耕者有其田”的目的。关于“节制资本”,他主张通过限制个人资本的积累,避免发生私人资本操纵国民之生计的状况,并以此预防“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的阶级、贫富之不均”。在教育方面,孙中山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国家必须“育人才”以“培国脉”,只有厉行教育,才能促进社会文明,开启民智,有益于民权社会的实现。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和民生目标,虽未能实现,但是他分析吸取西方社会的有益成分,立足中国实际,为中国的社会改革提供了一个宏伟蓝图,具有深远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民生观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继承
中国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思想理论源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是其历史文化本原,马克思主义观是其理论基础,孙中山民生思想对其产生和变化有着巨大影响,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直接继承了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合理内核,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观。
(一)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理想目标的继承。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汲取了“大同”社会理想的思想精粹,将民生的理想社会目标设定为实现社会公平,全国人民共享幸福生活。他曾指出:“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则仆之素志也”。所谓“民生主义,就是人人有平等的地位去谋生活;在他看来,民生主义最终目的是谋求国民的永远幸福,改变中国民生不遂的状况,避免贫富不均、两级分化等社会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就曾表明:“我们的民生理想目标是实现均富贵的世界大同,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达到阶级的消灭和世界大同”。邓小平认真总结了建国以来的民生建设的过去经验和教训,从社会主义本质角度出发,更加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民生理想目标。改革开放后,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社会公平正义,提出了倡导民生为本、民生为先、民生为标的执政新理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更是进一步延续和升华孙中山的民生理想。
(二)对孙中山民生主义贫富均等思想的继承。
孙中山一生奔走革命,深入研究欧美社会发展之轨迹,发现贫富差距是欧美社会的主要问题。因此,孙中山倡导民生主义的出发点之一在于中国应规避贫富差距的出现。农村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以农民都要富裕”。可见,共同富裕是毛泽东确立的民生目标之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针对现今出现的收入差距化困境,中共十八报告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因此,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继承了孙中山贫富均等的价值取向,努力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三)对孙中山改善民生政策措施的借鉴。
孙中山对怎样实现民生理想作了许多详细规划,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民生政策措施。一是发展经济是民生之基。孙中山指出“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二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三是改革分配制度。四是强调教育是立国之本。孙中山提出的许多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对于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制定的民生政策措施却具有巨大的指导、借鉴作用。如:施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发展民族工商业;提出“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重视三农问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都体现着对孙中山民生政策措施适宜借鉴和参照。
三、中国共产党民生观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超越
中国共产党民生观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剖析中国民生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是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民生观与孙中山民生思想既相互贯通,又有所区别,既包含着对孙中山民生观思想精华的合理继承,更多地又体现着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不断超越。
(一)理论基础的不同。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他认为:民生是一种人类求生存的内在要求和外在憧憬,又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同时把这种人类求生存的抽象本能(民生)的实现,寄托于以抽象道德原则为基的阶级间互利、互爱。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并一直坚定不移的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认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条件就是完全尊崇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而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又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价值取向,因此只有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机统一、坚持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有機统一,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终极目标,这也是孙中山民生思想所前所未有的境界。
(二)社会制度的根本差异。
孙中山民生观的社会制度基础是资本主义。在经济制度构建上,他主张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政治制度确立上,孙中山主张采取资本主义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议会民主,力图从民权角度来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但其发展轨迹却演化成大资本家和大地主家垄断国家权力。相对比而言,中国共产党民生观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制度构建上,特别是所有制方面,主张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政治制度方面,主张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为改善民生保驾护航。
(三)阶级属性的巨大区别。
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因此他的民生思想从阶级属性来看,是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同时也决定了其民生思想的局限性。他所提出的“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振兴实业、”等民生措施都是在没有触动地主、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都没有得以付诸实践。反观中国共产党民生观,他的阶级属性是社会主义性质,实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才能推翻旧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改变私有制的剥削生产关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立新中国。为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
(四)民生措施的创新发展。
在孙中山民生思想中,由于其空想性色彩过重,许多民生措施没能够真正得以实施执行。而中国共产党民生观是一步步实践中发展起来,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完整统一。中国共产党人在合理继承孙中山民生措施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设性的提出了许多改善民生问题的新措施、新路径。比如:实行土地革命;没收官僚资本收归国有,发展民族工商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加速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健全分配收入制度,加大收费分配的调节力度,缩小贫富差距,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行义务教育制度等方方面面的改善民生的措施,都使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超越了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实现了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统一。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788页.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38页.
[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40页.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个人简介:张子夏,男, 1991年5月6日,山东曲阜,汉族,博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