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点上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t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心智模式、行为方式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是其社会阅历与经验在身心组织的内化、沉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来说,亦如是。随着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在改变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本文就三位语文教师教学著名作家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一课为例,浅析现代教育技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选择。
  
  导入激趣:情趣、理趣、意趣
  
  示例一:教师将一幅精美的荷花图展示在大屏幕上,同时将二胡名曲《月夜》作为背景音乐,依次穿插朱自清像、清华园月夜等作为背景图片,引入作者介绍与背景知识介绍。接着板书文题“荷塘月色”。
  示例二:教师先以问题导入:“同学们,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学生快速阅读,很快就从单元阅读提示中筛选出正确的信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紧接着,教师就如何“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提供路径:在一定的语境中,结合中心思想,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各自朗读《荷塘月色》,并用笔画出课文中自认为重要的词语。学生自由朗读之后,教师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揣摩刚才所画出的词语。
  示例三:教师先用课件展示多幅以月光为背景的荷塘景象,在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背景音乐中,将《荷塘月色》的文字以字幕的形式在屏幕上滚动,学生边看以月光为背景的荷塘景象边聆听朗诵,揣摩文字,体会意境。
  强化课堂教学导入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使导入设计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并为学习新知做好心理准备。示例一是从情感维度来凸显设计的“情趣”,课始煽“情”,情趣盎然;示例二是从知识维度来突出设计的“理趣”,课始授“法”,理趣引导;示例三则是从情感和知识两个维度来精心设计,将“情趣”和“理趣”融为一体,寓传授阅读方法于渲染课堂气氛之中。
  值得肯定的是,上述三种导入设计各有千秋,教师都是从教学目的出发,结合教学目标的达成,针对现代教育技术最为显著的直观性和新颖性特点来设计的,通过教学信息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为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提供强烈的外部刺激,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一种求知欲。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过程中参与行为的显隐度主要取决于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的匹配度与兼容度,同时兼顾突出学科特点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设计要求。
  
  展开激疑:活化、点化、深化
  
  示例一:从文题“荷塘月色”看,文章的主体部分写“荷塘”与“月色”。教师请学生从写景的视角把握这两部分的写景特色,仔细揣摩两部分的“景宽”和“景深”。学生阅读后在脑海中构图,并体会文章写景的妙处。学生明确:写“荷塘”,作者采用的是从“全景”到“局部”的方法,因为文章第四节的第一句话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写“月色”,采用的手法恰恰与写“荷塘”相反。作者先由“月光如流水一般”一句,从对“月亮”的聚焦转到“塘中的月色”的描绘,最终揭示出塘中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这一特点。从这两段文字的关系看,作者实写“荷塘”时,则是在虚写“月色”,而在实写“月色”时,则又是在虚写“荷塘”,因为“荷塘”是“月下”之荷塘,“月色”是“塘上”之“月色”。
  示例二:《荷塘月色》的重点是描写“荷塘”与“月色”部分。教师请学生从写景语言的角度,体味两部分写景语言的异同。学生明确:从句子的表现形式看,除了运用了拟人、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外,描写“荷塘”部分出现了大量的叠词,而描写“月色”部分,则是运用一系列表现力很强的动词,如“泻”、“浮”、“洗”、“笼”、“画”等。叠词的运用,不仅加强了语意,使文气舒展,读起来节奏明朗,具有韵律美,而且传神地描摹出荷塘意境之美。本是难状之景的“月色”,由于运用了可感性很强的动词,更易使人联想和想象到月色的轻盈、朦胧与幽雅。接着学生聆听文章精彩片段的配乐朗诵,再次感受荷塘的风情绰约和月色的温馨雅致。
  示例三:在学生整体感知描写“荷塘”与“月色”两部分的文字之后,教师直接让学生说出初读这段写景文字的情感色彩:幽美而宁静。继而让学生再品味文章的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带着“不宁静”心情的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轻淡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与哀愁”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示例一立足文本,活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心灵深处勾勒作者所绘之景,并体会所绘之景所营造的审美艺术空间。教学意图清晰,思维路径流畅,但仅仅是文字内容的鲜活感知,缺少教学生成的积极激发,依旧停留在“平面”思维的层面上。示例二在阅读中揣摩意境,继而在语境中品味文字,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在心灵深处再造鲜活图景,体现了思维深度。示例三则先对文章最精彩的片段进行整体感知,随之前后勾联,对照文章情感基调,深度感知那些已经烙上了作者主观色彩的景物特点,不仅从外部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笔下“荷塘月色”之美,而且从作家内心世界情感变化的角度,体会作家对美和自由追求的深刻主题。
  在现代教育教学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思维的多维发展提供可能。这既是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生机盎然的实然需要,也是语文教学形成预设与生成动态过程的应然要求。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绝不能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声画来代替文字,用图画来取代意境,因为文字提供的思维空间远远大于直观。
  
  绾束激思:延展、伸展、拓展
  
  示例一:文章的开头写“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结尾写“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教师提问:“这两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通常,学生会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指出具有“首尾呼应”的作用,而对于其他作用,学生则难以深层挖掘。教师在学生总结结构作用的基础上问:“为什么朱自清不把自己内心的苦闷向妻子诉说呢?”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发问:“篇首写妻子‘拍着闰儿’‘哼着眠歌’,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讨论后明确:寥寥数字,写出了妻子对儿的舐犊深情和作者家庭的和谐之美。显然,作者无心更无意去破坏家庭的宁静之美。所以,他会在文首“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也会在篇末“轻轻地”推门。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开篇意在表现、交待这种情绪基调,结尾处意在强化、延展这种内心深处不可解脱的孤寂。
  示例二:教师直接提问:“文章开头和结尾这两句话在文章中除了有‘首尾呼应’的结构作用外,在感情上有没有作用?”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是以静写动,以家庭的宁静来反衬作者自己心中的极不宁静。文章开头作者心里是不宁静的,而他的家庭却是宁静的;后在月夜荷塘幽美景色的感染下又趋于心静,但走出荷塘回到“夜里”宁静的家时,作者心中依旧是不宁静的,因为“白天”的现实无法使他宁静下来。教师追问:“有学者分析说,从作者对妻子的态度来看,作者与妻子之间的感情是不和谐的,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妻子操持家务又要带小孩,已经很艰辛。在看到月夜里妻儿入眠乐融融时,作者不忍心给妻子增添不安和忧虑,从而更表达出作者内心苦痛无人诉说的孤寂。
  示例三:教师以疑启思:“为什么文章篇首写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作者笔下的家庭却是那样的安静祥和?为什么作者不向妻子言说自己内心的不宁静?为什么在月夜荷塘幽美景色的感染下作者趋于宁静的心又会不宁静?回到家中,为什么作者内心依旧难以宁静?”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文本后归纳:作者有两个生活空间——不宁静的社会与宁静的家庭,这两个空间又被时间维度切分为两个部分——不宁静的白天与宁静的黑夜。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爱群居,也爱独处”的生活追求。同时,作者内心又有两个世界:内心的动荡与宁静。这同样体现作者“爱热闹,也爱冷静”的性格秉性。文中作者并没有交待“不宁静”的缘由,解读也实难找出具体、准确的客观依据。尽管现在很多分析以所谓的“知人论世”的写作背景来挖掘文章的主题,虽有一定的道理,但《荷塘月色》记录的是具有双重性格的作者,在社会和家庭双重压力下的心路历程和对生命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感悟。最后,教师用幻灯片出示相关背景资料,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朱自清“真文字”所言传的“真情”的体验和感悟。
  示例一的教学小结不是简单地围绕结构主线来揭示文章的主旨,而是在小结的过程中沿着情感维度适度延展,进一步强化对作者内心孤寂的认识与理解。示例二则是在延展的基础上再次提升,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从作者的心理定位来探究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深刻领悟作者无人领会的苦闷和无可奈何的孤独。示例三以疑启思,注重理解的深化,但没有一味地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到社会动荡、时代变迁等因素对作者内心苦闷和惶惑的影响,而是从生存空间的矛盾性和作者自身的双重性格来解读,充分认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情趣和宁静处世的性格特质。
  绾束教学只是教师教的行为的终结,而学生的思维发展依旧会在新的起点运思飞扬。就语文教学来说,对语言材料的品读、品味和品鉴,是在无声无息中传递人文意蕴。因此,就直观性而言,作为文章第一要素的语言,虽然逊于其他媒体,但它能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和深思,并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构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艺术空间。
  上述示例就是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有益探索,不仅提供了设计路径,也为现代教育技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行为选择提供了思考:只有紧紧围绕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科学而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布迪厄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88.
  [2]徐健.浅谈有效课堂教学冲突的构建[N].教师报,2008-07-09.
其他文献
4月22日~23日,来自全国23个省市近500位教师、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齐聚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交流、研讨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的心得体会。研究实践表明,纵横汉字编码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汉字输入法,它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可选工具,通过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力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把本校开展纵横信息数字化教学的情况向参会代表做了生动的展示。
八一建军节前夕,几经波折,我终于完成了对一位传奇老人、军旅作家的采访工作。她就是贺捷生,贺龙元帅的大女儿,她的一生亦是传奇的一生。  1935年11月1日,生下来18天,贺捷生的父母就把她用破衣烂衫一裹,放在马背上的摇篮里,带着她去长征。虽是嗷嗷待哺的幼儿,但红军官兵经受的风餐露宿,饥寒交迫,九死一生,她也同样经历了。  到达陕北时,贺捷生还不足两周岁,那是1937年,父亲贺龙即将带领驻扎在陕西富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促进了教育公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我国地域广、人口多、区域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很多地区信息化资源配置水平还是偏低的。虽然“校校通”、“班班通”的概念已经被提出来,但离实现每间教室、每堂课都可以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资源这一目标,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有相当多的一部
传统的备课方式虽已传承千年,却有不少弊端。随着新思想、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基于Web2.0技术的新备课方式优势日显。  博客是Web2.0时代的产物,引入备课活动,并不是要完全代替传统的备课,而是充分发挥Web2.0的长处,利用博客工具,在开放和共享的环境中进行讨论,完善教学资料,理清教学思路,辅助教学设计。  “好看簿”是一个基于Web2.0的图片博客网站,止用户用照片、文字、声音分享自己的故事。
2011年5月9日,西安曲江,第61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原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示会)拉开帷幕。  作为国内教育领域规模最大的行业盛会,本届展会厂商云集,吸引了众多教育技术品牌,包括华师京城、SMART、深圳巨龙、天士博、深圳雅图、GQY等。全球领先半导体制造商——德州仪器的加盟又为此次展会增加了看点。  尽管在美国的CES展上我们能经常看到德州仪器DLP的身影,但对于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来说,这是德
《活著》是余华发表在1992年第6期《收获》上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徐福贵在动荡的社会变革中,遭受了个人的苦难和家庭的破败,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自己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故事。余华以简炼朴素的语言,将生命的韧性与无奈缠绕在一起,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底蕴与中国人血脉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因此,《活着》透着史诗般的沉重与象征意义,是一部关乎中国人生存的寓言。  余华基于中国本土的历史与现实,在一
不知从何时起,“黑板+粉笔”的传统课堂仿佛在一夜之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鼠标+屏幕”。多媒体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始料不及,但多媒体的现实使用效果却令我们喜忧参半。  镜头一:这一天,学校突然停电了。我迅速赶往教学区巡视,途中看到的景象令我愕然:课堂教学都停下来了。有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安静地等待恢复供电;有的教室里学生吵翻了天,教师无法控制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有的教师干脆让学生改上自习,自己则跑
NetSupport School(以下简称NSS)是一个类似于NetOp School的国外电子教室控制软件,是一个班级解决方案。在笔记本电脑、手写笔、网络打印机组成的无线网络环境下,它的电子白板、语音管理、考试反馈功能实现了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有纸化考试、英语语音教学的数字化。  一、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依据课标中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理念,结合学情,在NSS的支持下,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斑羚飞渡》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所选的一篇散文精品。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斑羚飞渡》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优美,很适合学生欣赏,易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自然、对人生的有益启示。斑羚们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会让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受到精神的震撼,会启发人们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并富有个性地学习,已成为本次教育改革的核心。人们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设想。在这些教育改革设想中,有一个核心思路,那就是借助高水平的思维进行学习,特别是通过问题解决来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因此,问题式学习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作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