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心智模式、行为方式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是其社会阅历与经验在身心组织的内化、沉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来说,亦如是。随着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在改变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本文就三位语文教师教学著名作家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一课为例,浅析现代教育技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选择。
导入激趣:情趣、理趣、意趣
示例一:教师将一幅精美的荷花图展示在大屏幕上,同时将二胡名曲《月夜》作为背景音乐,依次穿插朱自清像、清华园月夜等作为背景图片,引入作者介绍与背景知识介绍。接着板书文题“荷塘月色”。
示例二:教师先以问题导入:“同学们,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学生快速阅读,很快就从单元阅读提示中筛选出正确的信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紧接着,教师就如何“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提供路径:在一定的语境中,结合中心思想,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各自朗读《荷塘月色》,并用笔画出课文中自认为重要的词语。学生自由朗读之后,教师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揣摩刚才所画出的词语。
示例三:教师先用课件展示多幅以月光为背景的荷塘景象,在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背景音乐中,将《荷塘月色》的文字以字幕的形式在屏幕上滚动,学生边看以月光为背景的荷塘景象边聆听朗诵,揣摩文字,体会意境。
强化课堂教学导入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使导入设计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并为学习新知做好心理准备。示例一是从情感维度来凸显设计的“情趣”,课始煽“情”,情趣盎然;示例二是从知识维度来突出设计的“理趣”,课始授“法”,理趣引导;示例三则是从情感和知识两个维度来精心设计,将“情趣”和“理趣”融为一体,寓传授阅读方法于渲染课堂气氛之中。
值得肯定的是,上述三种导入设计各有千秋,教师都是从教学目的出发,结合教学目标的达成,针对现代教育技术最为显著的直观性和新颖性特点来设计的,通过教学信息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为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提供强烈的外部刺激,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一种求知欲。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过程中参与行为的显隐度主要取决于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的匹配度与兼容度,同时兼顾突出学科特点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设计要求。
展开激疑:活化、点化、深化
示例一:从文题“荷塘月色”看,文章的主体部分写“荷塘”与“月色”。教师请学生从写景的视角把握这两部分的写景特色,仔细揣摩两部分的“景宽”和“景深”。学生阅读后在脑海中构图,并体会文章写景的妙处。学生明确:写“荷塘”,作者采用的是从“全景”到“局部”的方法,因为文章第四节的第一句话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写“月色”,采用的手法恰恰与写“荷塘”相反。作者先由“月光如流水一般”一句,从对“月亮”的聚焦转到“塘中的月色”的描绘,最终揭示出塘中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这一特点。从这两段文字的关系看,作者实写“荷塘”时,则是在虚写“月色”,而在实写“月色”时,则又是在虚写“荷塘”,因为“荷塘”是“月下”之荷塘,“月色”是“塘上”之“月色”。
示例二:《荷塘月色》的重点是描写“荷塘”与“月色”部分。教师请学生从写景语言的角度,体味两部分写景语言的异同。学生明确:从句子的表现形式看,除了运用了拟人、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外,描写“荷塘”部分出现了大量的叠词,而描写“月色”部分,则是运用一系列表现力很强的动词,如“泻”、“浮”、“洗”、“笼”、“画”等。叠词的运用,不仅加强了语意,使文气舒展,读起来节奏明朗,具有韵律美,而且传神地描摹出荷塘意境之美。本是难状之景的“月色”,由于运用了可感性很强的动词,更易使人联想和想象到月色的轻盈、朦胧与幽雅。接着学生聆听文章精彩片段的配乐朗诵,再次感受荷塘的风情绰约和月色的温馨雅致。
示例三:在学生整体感知描写“荷塘”与“月色”两部分的文字之后,教师直接让学生说出初读这段写景文字的情感色彩:幽美而宁静。继而让学生再品味文章的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带着“不宁静”心情的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轻淡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与哀愁”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示例一立足文本,活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心灵深处勾勒作者所绘之景,并体会所绘之景所营造的审美艺术空间。教学意图清晰,思维路径流畅,但仅仅是文字内容的鲜活感知,缺少教学生成的积极激发,依旧停留在“平面”思维的层面上。示例二在阅读中揣摩意境,继而在语境中品味文字,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在心灵深处再造鲜活图景,体现了思维深度。示例三则先对文章最精彩的片段进行整体感知,随之前后勾联,对照文章情感基调,深度感知那些已经烙上了作者主观色彩的景物特点,不仅从外部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笔下“荷塘月色”之美,而且从作家内心世界情感变化的角度,体会作家对美和自由追求的深刻主题。
在现代教育教学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思维的多维发展提供可能。这既是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生机盎然的实然需要,也是语文教学形成预设与生成动态过程的应然要求。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绝不能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声画来代替文字,用图画来取代意境,因为文字提供的思维空间远远大于直观。
绾束激思:延展、伸展、拓展
示例一:文章的开头写“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结尾写“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教师提问:“这两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通常,学生会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指出具有“首尾呼应”的作用,而对于其他作用,学生则难以深层挖掘。教师在学生总结结构作用的基础上问:“为什么朱自清不把自己内心的苦闷向妻子诉说呢?”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发问:“篇首写妻子‘拍着闰儿’‘哼着眠歌’,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讨论后明确:寥寥数字,写出了妻子对儿的舐犊深情和作者家庭的和谐之美。显然,作者无心更无意去破坏家庭的宁静之美。所以,他会在文首“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也会在篇末“轻轻地”推门。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开篇意在表现、交待这种情绪基调,结尾处意在强化、延展这种内心深处不可解脱的孤寂。
示例二:教师直接提问:“文章开头和结尾这两句话在文章中除了有‘首尾呼应’的结构作用外,在感情上有没有作用?”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是以静写动,以家庭的宁静来反衬作者自己心中的极不宁静。文章开头作者心里是不宁静的,而他的家庭却是宁静的;后在月夜荷塘幽美景色的感染下又趋于心静,但走出荷塘回到“夜里”宁静的家时,作者心中依旧是不宁静的,因为“白天”的现实无法使他宁静下来。教师追问:“有学者分析说,从作者对妻子的态度来看,作者与妻子之间的感情是不和谐的,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妻子操持家务又要带小孩,已经很艰辛。在看到月夜里妻儿入眠乐融融时,作者不忍心给妻子增添不安和忧虑,从而更表达出作者内心苦痛无人诉说的孤寂。
示例三:教师以疑启思:“为什么文章篇首写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作者笔下的家庭却是那样的安静祥和?为什么作者不向妻子言说自己内心的不宁静?为什么在月夜荷塘幽美景色的感染下作者趋于宁静的心又会不宁静?回到家中,为什么作者内心依旧难以宁静?”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文本后归纳:作者有两个生活空间——不宁静的社会与宁静的家庭,这两个空间又被时间维度切分为两个部分——不宁静的白天与宁静的黑夜。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爱群居,也爱独处”的生活追求。同时,作者内心又有两个世界:内心的动荡与宁静。这同样体现作者“爱热闹,也爱冷静”的性格秉性。文中作者并没有交待“不宁静”的缘由,解读也实难找出具体、准确的客观依据。尽管现在很多分析以所谓的“知人论世”的写作背景来挖掘文章的主题,虽有一定的道理,但《荷塘月色》记录的是具有双重性格的作者,在社会和家庭双重压力下的心路历程和对生命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感悟。最后,教师用幻灯片出示相关背景资料,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朱自清“真文字”所言传的“真情”的体验和感悟。
示例一的教学小结不是简单地围绕结构主线来揭示文章的主旨,而是在小结的过程中沿着情感维度适度延展,进一步强化对作者内心孤寂的认识与理解。示例二则是在延展的基础上再次提升,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从作者的心理定位来探究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深刻领悟作者无人领会的苦闷和无可奈何的孤独。示例三以疑启思,注重理解的深化,但没有一味地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到社会动荡、时代变迁等因素对作者内心苦闷和惶惑的影响,而是从生存空间的矛盾性和作者自身的双重性格来解读,充分认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情趣和宁静处世的性格特质。
绾束教学只是教师教的行为的终结,而学生的思维发展依旧会在新的起点运思飞扬。就语文教学来说,对语言材料的品读、品味和品鉴,是在无声无息中传递人文意蕴。因此,就直观性而言,作为文章第一要素的语言,虽然逊于其他媒体,但它能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和深思,并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构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艺术空间。
上述示例就是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有益探索,不仅提供了设计路径,也为现代教育技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行为选择提供了思考:只有紧紧围绕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科学而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布迪厄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88.
[2]徐健.浅谈有效课堂教学冲突的构建[N].教师报,2008-07-09.
导入激趣:情趣、理趣、意趣
示例一:教师将一幅精美的荷花图展示在大屏幕上,同时将二胡名曲《月夜》作为背景音乐,依次穿插朱自清像、清华园月夜等作为背景图片,引入作者介绍与背景知识介绍。接着板书文题“荷塘月色”。
示例二:教师先以问题导入:“同学们,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学生快速阅读,很快就从单元阅读提示中筛选出正确的信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紧接着,教师就如何“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提供路径:在一定的语境中,结合中心思想,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各自朗读《荷塘月色》,并用笔画出课文中自认为重要的词语。学生自由朗读之后,教师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揣摩刚才所画出的词语。
示例三:教师先用课件展示多幅以月光为背景的荷塘景象,在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背景音乐中,将《荷塘月色》的文字以字幕的形式在屏幕上滚动,学生边看以月光为背景的荷塘景象边聆听朗诵,揣摩文字,体会意境。
强化课堂教学导入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使导入设计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并为学习新知做好心理准备。示例一是从情感维度来凸显设计的“情趣”,课始煽“情”,情趣盎然;示例二是从知识维度来突出设计的“理趣”,课始授“法”,理趣引导;示例三则是从情感和知识两个维度来精心设计,将“情趣”和“理趣”融为一体,寓传授阅读方法于渲染课堂气氛之中。
值得肯定的是,上述三种导入设计各有千秋,教师都是从教学目的出发,结合教学目标的达成,针对现代教育技术最为显著的直观性和新颖性特点来设计的,通过教学信息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为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提供强烈的外部刺激,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一种求知欲。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过程中参与行为的显隐度主要取决于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的匹配度与兼容度,同时兼顾突出学科特点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设计要求。
展开激疑:活化、点化、深化
示例一:从文题“荷塘月色”看,文章的主体部分写“荷塘”与“月色”。教师请学生从写景的视角把握这两部分的写景特色,仔细揣摩两部分的“景宽”和“景深”。学生阅读后在脑海中构图,并体会文章写景的妙处。学生明确:写“荷塘”,作者采用的是从“全景”到“局部”的方法,因为文章第四节的第一句话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写“月色”,采用的手法恰恰与写“荷塘”相反。作者先由“月光如流水一般”一句,从对“月亮”的聚焦转到“塘中的月色”的描绘,最终揭示出塘中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这一特点。从这两段文字的关系看,作者实写“荷塘”时,则是在虚写“月色”,而在实写“月色”时,则又是在虚写“荷塘”,因为“荷塘”是“月下”之荷塘,“月色”是“塘上”之“月色”。
示例二:《荷塘月色》的重点是描写“荷塘”与“月色”部分。教师请学生从写景语言的角度,体味两部分写景语言的异同。学生明确:从句子的表现形式看,除了运用了拟人、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外,描写“荷塘”部分出现了大量的叠词,而描写“月色”部分,则是运用一系列表现力很强的动词,如“泻”、“浮”、“洗”、“笼”、“画”等。叠词的运用,不仅加强了语意,使文气舒展,读起来节奏明朗,具有韵律美,而且传神地描摹出荷塘意境之美。本是难状之景的“月色”,由于运用了可感性很强的动词,更易使人联想和想象到月色的轻盈、朦胧与幽雅。接着学生聆听文章精彩片段的配乐朗诵,再次感受荷塘的风情绰约和月色的温馨雅致。
示例三:在学生整体感知描写“荷塘”与“月色”两部分的文字之后,教师直接让学生说出初读这段写景文字的情感色彩:幽美而宁静。继而让学生再品味文章的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带着“不宁静”心情的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轻淡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与哀愁”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示例一立足文本,活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心灵深处勾勒作者所绘之景,并体会所绘之景所营造的审美艺术空间。教学意图清晰,思维路径流畅,但仅仅是文字内容的鲜活感知,缺少教学生成的积极激发,依旧停留在“平面”思维的层面上。示例二在阅读中揣摩意境,继而在语境中品味文字,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在心灵深处再造鲜活图景,体现了思维深度。示例三则先对文章最精彩的片段进行整体感知,随之前后勾联,对照文章情感基调,深度感知那些已经烙上了作者主观色彩的景物特点,不仅从外部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笔下“荷塘月色”之美,而且从作家内心世界情感变化的角度,体会作家对美和自由追求的深刻主题。
在现代教育教学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思维的多维发展提供可能。这既是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生机盎然的实然需要,也是语文教学形成预设与生成动态过程的应然要求。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绝不能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声画来代替文字,用图画来取代意境,因为文字提供的思维空间远远大于直观。
绾束激思:延展、伸展、拓展
示例一:文章的开头写“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结尾写“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教师提问:“这两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通常,学生会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指出具有“首尾呼应”的作用,而对于其他作用,学生则难以深层挖掘。教师在学生总结结构作用的基础上问:“为什么朱自清不把自己内心的苦闷向妻子诉说呢?”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发问:“篇首写妻子‘拍着闰儿’‘哼着眠歌’,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讨论后明确:寥寥数字,写出了妻子对儿的舐犊深情和作者家庭的和谐之美。显然,作者无心更无意去破坏家庭的宁静之美。所以,他会在文首“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也会在篇末“轻轻地”推门。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开篇意在表现、交待这种情绪基调,结尾处意在强化、延展这种内心深处不可解脱的孤寂。
示例二:教师直接提问:“文章开头和结尾这两句话在文章中除了有‘首尾呼应’的结构作用外,在感情上有没有作用?”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是以静写动,以家庭的宁静来反衬作者自己心中的极不宁静。文章开头作者心里是不宁静的,而他的家庭却是宁静的;后在月夜荷塘幽美景色的感染下又趋于心静,但走出荷塘回到“夜里”宁静的家时,作者心中依旧是不宁静的,因为“白天”的现实无法使他宁静下来。教师追问:“有学者分析说,从作者对妻子的态度来看,作者与妻子之间的感情是不和谐的,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妻子操持家务又要带小孩,已经很艰辛。在看到月夜里妻儿入眠乐融融时,作者不忍心给妻子增添不安和忧虑,从而更表达出作者内心苦痛无人诉说的孤寂。
示例三:教师以疑启思:“为什么文章篇首写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作者笔下的家庭却是那样的安静祥和?为什么作者不向妻子言说自己内心的不宁静?为什么在月夜荷塘幽美景色的感染下作者趋于宁静的心又会不宁静?回到家中,为什么作者内心依旧难以宁静?”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文本后归纳:作者有两个生活空间——不宁静的社会与宁静的家庭,这两个空间又被时间维度切分为两个部分——不宁静的白天与宁静的黑夜。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爱群居,也爱独处”的生活追求。同时,作者内心又有两个世界:内心的动荡与宁静。这同样体现作者“爱热闹,也爱冷静”的性格秉性。文中作者并没有交待“不宁静”的缘由,解读也实难找出具体、准确的客观依据。尽管现在很多分析以所谓的“知人论世”的写作背景来挖掘文章的主题,虽有一定的道理,但《荷塘月色》记录的是具有双重性格的作者,在社会和家庭双重压力下的心路历程和对生命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感悟。最后,教师用幻灯片出示相关背景资料,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朱自清“真文字”所言传的“真情”的体验和感悟。
示例一的教学小结不是简单地围绕结构主线来揭示文章的主旨,而是在小结的过程中沿着情感维度适度延展,进一步强化对作者内心孤寂的认识与理解。示例二则是在延展的基础上再次提升,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从作者的心理定位来探究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深刻领悟作者无人领会的苦闷和无可奈何的孤独。示例三以疑启思,注重理解的深化,但没有一味地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到社会动荡、时代变迁等因素对作者内心苦闷和惶惑的影响,而是从生存空间的矛盾性和作者自身的双重性格来解读,充分认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情趣和宁静处世的性格特质。
绾束教学只是教师教的行为的终结,而学生的思维发展依旧会在新的起点运思飞扬。就语文教学来说,对语言材料的品读、品味和品鉴,是在无声无息中传递人文意蕴。因此,就直观性而言,作为文章第一要素的语言,虽然逊于其他媒体,但它能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和深思,并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构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艺术空间。
上述示例就是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有益探索,不仅提供了设计路径,也为现代教育技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行为选择提供了思考:只有紧紧围绕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科学而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布迪厄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88.
[2]徐健.浅谈有效课堂教学冲突的构建[N].教师报,200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