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一高中才子对我抱怨:自认为有深度有想法有社会意义的议论文不得老师欣赏,转而拜读几篇“高手”的“煽情作文”,以寻求高分秘籍,结果满眼不是我和奶奶“吵架误会”,就是爷爷“阖然长逝”,再不然就是与父母“翻脸”、父母“离婚”遭抛弃,中间串插着大段的场景、心理、细节描写,最后翻然醒悟,悲亢高歌,自立自强,实在是“夺人眼球”,让人“潸然泪下”。
于是才子立即效仿之,将煽情对象改为学校,一草一木,一墙一砖,一室一阶,点点滴滴,积聚成海,学校就犹如一位长者,孺慕之思,泛滥成灾,学校又如同一位美人,让自己情不自禁,投入“热恋”。极尽夸张煽情之能事,写得脑后直冒冷汗,满地鸡皮疙瘩,结果老师就是吃这一套,不出所料给了个高分,直叫他哭笑不得。
青少年们懂得感恩,懂得怀念,自然是个好现象,但平时生活两点一线,煽情选材实在有限,从最早的让座“感激”,到升级版的清洁工事迹展,再到愈加“动人”的亲人诀别,农民工生活工作的“震撼”一幕……煽情作文写了半天,似乎就这点花样,无非是比谁的感情更虚伪,谁的辞藻更华丽,看多了,不见感动,反觉虚假卖弄。
这实在是应试作文的一大悲哀。
所以我眼中的煽情作文并不是铺陈夸张赚人眼泪,而是平淡朴实却动人心弦。
(一)挑一条鲜活的“鱼”
如果把写文比成做菜,那么真情实感就是心海中那条鲜美的鱼儿。要煽情,前提是东西本身要能感动人。现代生活压力多多,学生生活更是枯燥闭塞,但并不是说我们身边就没有让人感动的素材。
你是否还记得让你看后潸然泪下的那本书?那部动画?那场电影?
你是否还记得非典,地震,奥运中最感人的一幕?
你是否还记得生活中,虽然很小,却让你感动莫名的那件小事'
心爱的小狗死去,喜爱的物件丢失,长久的等待变成失望,意外的邂逅和惊喜,心潮起伏的瞬间,都是真情积淀的素材。
老舍先生讲过“自然界来了一阵风,下了一场雨,你都应该把它详细地记下来,说不定哪天你的文章里,就需要写到刮风,写到下雨”。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人、景、事。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就不再那么单调,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界,总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
而日记不同于作文,它如实地记下你的人生经历和感触,写的时候,你不会想到读者,也不会想到要靠这个扬名获利,记录的事或许很平凡,却是你自己的,轻易舍不得丢弃。将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情起伏用最真实的文字记录下来,平时也留意摘抄些感动你的小故事,写文时或代入相关感情或重温当时感动,激发自身的真实情感,文章的字里行间自会带上动人的情绪。
写煽情作文,最关键的便是拥有能打动自己的“鲜鱼”,如果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尊重文字,不用文字骗人骗己,是写好文字的第一步。
(二)“清蒸”是最好的方式
有了鲜美的鱼,还需要精湛的烹饪技巧,那些华丽的辞藻堆砌,夸张虚伪的粉饰雕琢,故弄玄虚的高深做作,固然可以烧出外表光鲜华美的菜肴,可是一尝,恐怕满嘴都是油盐酱醋和味精,难以品出鲜鱼真正的滋味,让人不得不感叹一声:暴殄天物。
所以为了保持原汁原味,清蒸,是最好的烹饪方式。
(1)适当的文字渲染
首先确定你要表达的感情,爱什么,恨什么;歌颂什么,鞭笞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应有一个鲜明的态度。
然后围绕这个情感态度,强化语言的表现点,选择程度重,感情色彩较为鲜明的词语,如:我第一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惊奇、惊讶、惊喜、吃惊)于梅雨潭的绿。
运用修辞手法将语言表现点具体化、形象化,突出情感表达,如:当财富消失、声誉扫地时,这只狗对主人的爱仍如空中运行不息的太阳一样,永恒不变。
还可以将表现情感的关键语句由陈述句转为反问句或双重否定句,如:将“只要星星还在天空闪烁,我们就不必害怕生活的坎坷”,改为:“只要星星还在天空闪烁,我们难道还会害怕生活的坎坷?”或改为:“只要星星还在天空闪烁,我们就不可能不勇敢面对生活的坎坷!”
将常式句改为变式句,如:将“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堤岸”改为,“依旧拍打着千年堤岸的,是那隋朝大运河的波澜。”或改为:“千年的堤岸,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或改为:“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的堤岸,千年。”或改为:“千年依旧,隋朝大运河的波澜拍打着的堤岸。”
相对长句,短句更为简单明快,表意效果也更明晰,所以运用标点、连词等手段适当将长句的修饰部分独立出来,更容易产生层层递进感,如: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林语堂说行文要“来得轻松自然,发自天籁,宛如天地间本有此一句话,只是被你说出来而已”,话说得极漂亮,可是做起来却很不容易,硬学也学不来,我们能做的,只是谨防自然的反面,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而已。
(2)渲染细节
魔鬼出在细节上,一个好的细节,可以让人久久无法忘怀。
《背影》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细腻地描写出父亲为了买橘子,努力攀上对面月台的背影,至真至爱的亲情就在这细节中萦绕不散。
还有我在积累篇里提到的:“爷爷,是个很严肃的人。有一次我去爷爷装修华丽的新家里玩,一不小心撞上了一尘不染的玻璃门,第二次再去,就见依旧明亮的玻璃门上贴了一个可爱的卡通图像,与华丽的装饰格格不入,但我却再也没有撞上玻璃门。”这是一个很好的细节,但上述文字只是叙述,还需要渲染,渲染这个我喜欢的卡通图像的具体模样和与周围的格格不入,从中体现我看见图像那刻的疑惑,惊讶和恍然大悟。那么长辈对“我”的慈爱之情就能在这个细节中凝结不散了。
强化细节可分三步走:先定标:是营造一种氛围,还是表现一种情绪,抑或是突出一种人物个性?总体来说,细节表达的都是一种主观感受、理解和评价。然后找点:可从声(听觉)、色、形、神(视觉)、味(味觉)、气(嗅觉)等多方面找点突破,使之“立体”起来。最后是强化:强化细节描写,做到形神叠加,或神隐形后,传达背后的情感特点。
(三)“浓汤”才能凝鲜味
只有一条鲜鱼,那就不要用它来熬一大锅汤,要不然会冲淡原味。唐诗为何如此精彩?因为看上去是一气呵成的,其实大多被修改了很久。文字贵在凝练精准,尽量少说废话,少用和不用那些可有可无的字,感情才能被很好地烘托出来。
所以煽情,并不是堆砌辞藻,反是精简文字。在限定的字数里写文,还要舍得割爱。如何取舍?我们先要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的方法有总分观察、比较观察、表里观察。总分观察即先整体后局部,或先部分后整体,或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观察;比较观察,即通过事物差异变化的比较来把握事物特点的观察,横比是不同事物之间的比,纵比是同一事物前后不同的比;表里观察,即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如通过观察人的外表,探究其内心状态;通过观察物候变化,探知大自然节气变化的奥秘等等。
而体验生活则是对人对事物的深入感知,分触景生情、缘事求理、将心体物。触景生情,即寻找外界刺激事物,沉浸其中,以获得独特体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这种体验的结果;缘事求理,即从日常生活和现象中,体会蕴涵其中的道理,从而产生自己的特定认识,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将心体物,即寄情于物,引发独特的认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正是这种认识的结果。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记录生活。有了真性灵、真体验、真情感,凝练出简洁有味的文字,加上适当的文字渲染,定会拨动读者的心弦,留下感叹回味。
编辑/杨明珠
于是才子立即效仿之,将煽情对象改为学校,一草一木,一墙一砖,一室一阶,点点滴滴,积聚成海,学校就犹如一位长者,孺慕之思,泛滥成灾,学校又如同一位美人,让自己情不自禁,投入“热恋”。极尽夸张煽情之能事,写得脑后直冒冷汗,满地鸡皮疙瘩,结果老师就是吃这一套,不出所料给了个高分,直叫他哭笑不得。
青少年们懂得感恩,懂得怀念,自然是个好现象,但平时生活两点一线,煽情选材实在有限,从最早的让座“感激”,到升级版的清洁工事迹展,再到愈加“动人”的亲人诀别,农民工生活工作的“震撼”一幕……煽情作文写了半天,似乎就这点花样,无非是比谁的感情更虚伪,谁的辞藻更华丽,看多了,不见感动,反觉虚假卖弄。
这实在是应试作文的一大悲哀。
所以我眼中的煽情作文并不是铺陈夸张赚人眼泪,而是平淡朴实却动人心弦。
(一)挑一条鲜活的“鱼”
如果把写文比成做菜,那么真情实感就是心海中那条鲜美的鱼儿。要煽情,前提是东西本身要能感动人。现代生活压力多多,学生生活更是枯燥闭塞,但并不是说我们身边就没有让人感动的素材。
你是否还记得让你看后潸然泪下的那本书?那部动画?那场电影?
你是否还记得非典,地震,奥运中最感人的一幕?
你是否还记得生活中,虽然很小,却让你感动莫名的那件小事'
心爱的小狗死去,喜爱的物件丢失,长久的等待变成失望,意外的邂逅和惊喜,心潮起伏的瞬间,都是真情积淀的素材。
老舍先生讲过“自然界来了一阵风,下了一场雨,你都应该把它详细地记下来,说不定哪天你的文章里,就需要写到刮风,写到下雨”。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人、景、事。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就不再那么单调,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界,总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
而日记不同于作文,它如实地记下你的人生经历和感触,写的时候,你不会想到读者,也不会想到要靠这个扬名获利,记录的事或许很平凡,却是你自己的,轻易舍不得丢弃。将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情起伏用最真实的文字记录下来,平时也留意摘抄些感动你的小故事,写文时或代入相关感情或重温当时感动,激发自身的真实情感,文章的字里行间自会带上动人的情绪。
写煽情作文,最关键的便是拥有能打动自己的“鲜鱼”,如果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尊重文字,不用文字骗人骗己,是写好文字的第一步。
(二)“清蒸”是最好的方式
有了鲜美的鱼,还需要精湛的烹饪技巧,那些华丽的辞藻堆砌,夸张虚伪的粉饰雕琢,故弄玄虚的高深做作,固然可以烧出外表光鲜华美的菜肴,可是一尝,恐怕满嘴都是油盐酱醋和味精,难以品出鲜鱼真正的滋味,让人不得不感叹一声:暴殄天物。
所以为了保持原汁原味,清蒸,是最好的烹饪方式。
(1)适当的文字渲染
首先确定你要表达的感情,爱什么,恨什么;歌颂什么,鞭笞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应有一个鲜明的态度。
然后围绕这个情感态度,强化语言的表现点,选择程度重,感情色彩较为鲜明的词语,如:我第一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惊奇、惊讶、惊喜、吃惊)于梅雨潭的绿。
运用修辞手法将语言表现点具体化、形象化,突出情感表达,如:当财富消失、声誉扫地时,这只狗对主人的爱仍如空中运行不息的太阳一样,永恒不变。
还可以将表现情感的关键语句由陈述句转为反问句或双重否定句,如:将“只要星星还在天空闪烁,我们就不必害怕生活的坎坷”,改为:“只要星星还在天空闪烁,我们难道还会害怕生活的坎坷?”或改为:“只要星星还在天空闪烁,我们就不可能不勇敢面对生活的坎坷!”
将常式句改为变式句,如:将“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堤岸”改为,“依旧拍打着千年堤岸的,是那隋朝大运河的波澜。”或改为:“千年的堤岸,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或改为:“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的堤岸,千年。”或改为:“千年依旧,隋朝大运河的波澜拍打着的堤岸。”
相对长句,短句更为简单明快,表意效果也更明晰,所以运用标点、连词等手段适当将长句的修饰部分独立出来,更容易产生层层递进感,如: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林语堂说行文要“来得轻松自然,发自天籁,宛如天地间本有此一句话,只是被你说出来而已”,话说得极漂亮,可是做起来却很不容易,硬学也学不来,我们能做的,只是谨防自然的反面,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而已。
(2)渲染细节
魔鬼出在细节上,一个好的细节,可以让人久久无法忘怀。
《背影》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细腻地描写出父亲为了买橘子,努力攀上对面月台的背影,至真至爱的亲情就在这细节中萦绕不散。
还有我在积累篇里提到的:“爷爷,是个很严肃的人。有一次我去爷爷装修华丽的新家里玩,一不小心撞上了一尘不染的玻璃门,第二次再去,就见依旧明亮的玻璃门上贴了一个可爱的卡通图像,与华丽的装饰格格不入,但我却再也没有撞上玻璃门。”这是一个很好的细节,但上述文字只是叙述,还需要渲染,渲染这个我喜欢的卡通图像的具体模样和与周围的格格不入,从中体现我看见图像那刻的疑惑,惊讶和恍然大悟。那么长辈对“我”的慈爱之情就能在这个细节中凝结不散了。
强化细节可分三步走:先定标:是营造一种氛围,还是表现一种情绪,抑或是突出一种人物个性?总体来说,细节表达的都是一种主观感受、理解和评价。然后找点:可从声(听觉)、色、形、神(视觉)、味(味觉)、气(嗅觉)等多方面找点突破,使之“立体”起来。最后是强化:强化细节描写,做到形神叠加,或神隐形后,传达背后的情感特点。
(三)“浓汤”才能凝鲜味
只有一条鲜鱼,那就不要用它来熬一大锅汤,要不然会冲淡原味。唐诗为何如此精彩?因为看上去是一气呵成的,其实大多被修改了很久。文字贵在凝练精准,尽量少说废话,少用和不用那些可有可无的字,感情才能被很好地烘托出来。
所以煽情,并不是堆砌辞藻,反是精简文字。在限定的字数里写文,还要舍得割爱。如何取舍?我们先要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的方法有总分观察、比较观察、表里观察。总分观察即先整体后局部,或先部分后整体,或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观察;比较观察,即通过事物差异变化的比较来把握事物特点的观察,横比是不同事物之间的比,纵比是同一事物前后不同的比;表里观察,即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如通过观察人的外表,探究其内心状态;通过观察物候变化,探知大自然节气变化的奥秘等等。
而体验生活则是对人对事物的深入感知,分触景生情、缘事求理、将心体物。触景生情,即寻找外界刺激事物,沉浸其中,以获得独特体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这种体验的结果;缘事求理,即从日常生活和现象中,体会蕴涵其中的道理,从而产生自己的特定认识,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将心体物,即寄情于物,引发独特的认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正是这种认识的结果。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记录生活。有了真性灵、真体验、真情感,凝练出简洁有味的文字,加上适当的文字渲染,定会拨动读者的心弦,留下感叹回味。
编辑/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