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中学教学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基础差,缺乏兴趣和学习责任。我们要激发其兴趣,强调其责任,学会方法,养成习惯。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和能力,使我们的教学能促进农村中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
关键词:农村中学 数学教学 质量 对策
下面的图表是我地某农村中学2008 — 2010连续三年数学期末考试平均成绩:
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我地农村中学各科成绩都有明显下降,而数学学科的表现尤为明显,出现整体性的成绩滑坡,给学校生存带来挑战。﹙城里重点中学数学成绩往往超出农村中学的一倍多﹚因此要提高农村中学的数学成绩是一项非常艰巨和长期的任务。下面就农村中学数学质量的现状的成因和对策作几点剖析
成因:1.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无条件地升入初中学习,基数变大,平均成绩降低。2.初中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导致一批学生不能适应,学习成绩自然滑坡。3.学习方法的改变。初中阶段,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都需要一定的能力。4.外界因素的干扰。进入初中,伴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媒体的影响,一部分把握不好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精力不集中,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5.整体质量下降后的恶性循环。大量的优等生纷纷进城,不能进城的学习没有了竞争,没有了积极性,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
对策:生源质量和外界因素干扰问题另当别论,仅就课堂教学诸多方面谈点粗浅看法: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每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内驱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就会产生渴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所以我们要设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这并不是简单的讲几个数学故事、举几个和生活有关的事例就能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的,而是要学生真正的了解数学、认识数学、喜欢数学,一旦找到数学的门径,甚至会迷恋上数学。几次到山东的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他们那里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非常值得我们探讨。
2.强调责任
当今的中学生,因生活条件极其优越,各种责任感较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责任不强。我曾经调查过一个初三班的学习情况,马上要参加中考了,还有三分之一学生无所事事,无心学习。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他们,应从自己肩负的责任出发,端正学习态度,充分利用精力充沛的大好时光抓住现实,迎接机遇和挑战。从学生的学习抓起,从他们做每一道题做起,让他们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及时弥补自己的过失,凡事都能认真负责,从而达到我们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3.学会方法
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预习是学习各门课的有效方法之一,调查发现,农村中的学生多数不会预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会他们预习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对预习的内容应有所选择,预习的要求要明确、具体、可操作,范围要适度,预习的时间与课堂教学时间间隔不应太长,预习时应注意“读”与“思”结合。
教会学生听课的方法。抓好课堂45分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农村中学学生多生在听课时不懂方法,要让他们学会听课:(1)专心听课。(2)边听边记,记重点、记老师强调的问题、记学习方法、记听不太懂的问题。(3)多多提问。(4)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
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多数学生在学习过后不习惯于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归纳、对照、比较。比如解方程,针对不同的解法,什么样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解法,总结各自的特点。可以增强学生对几种方法的理解、掌握,使学生对不同的题灵活运,举一反三。
4.养成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教育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的学生的智力是相差很小的,都能学好。后进生往往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他们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有的老师强制学生抄写公式定理,一抄数十遍当做作业。在教学中,我注意要求学生预习、自学,在学习中特别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结构和联系,寻找学习的规律,培养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引导,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自觉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这不论是在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堂上的学习,甚至是课后的练习巩固。都需要学生通过自觉学习来完成。
培养探讨的习惯。课堂上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客观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场景中,引发他们积极探讨,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让学生讨论,找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培养观察的习惯。观察是引发学习的一种动力。成绩较差的学生的观察能力一般要差些,我们的老师就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观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他们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思考,去主动获取知识。这样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带来的收获与兴奋,就自觉养成了观察的好习惯。
培养反思的习惯。在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反思,即反思本题的解题思路,关键点,易错点,方法步骤。反思使学生学习的效果明显增加,认识结构更清晰,学过的知识不容易忘记。
针对农村中学的数学质量现状,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基础,也不能放弃对能力的要求,要切实提高农村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要求我们要注重自身的素质的发展,加强自身业务能力;从教学方法上说,一要狠抓基础,夯实双基,真正掌握好每一个数学概念,有了基础,就容易提高。二要对各章节中的题目典型例题进行深人的研究,使学生通过一题或几题的学习,就基本上掌握这些章节中的题目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技巧。最后通过有效的练习与反馈,促使学生不断地进步。通过几个学期的努力,农村中学落后的数学质量现状就一定能够得到改观。
(作者单位:江苏铜山县魏集中学)
关键词:农村中学 数学教学 质量 对策
下面的图表是我地某农村中学2008 — 2010连续三年数学期末考试平均成绩:
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我地农村中学各科成绩都有明显下降,而数学学科的表现尤为明显,出现整体性的成绩滑坡,给学校生存带来挑战。﹙城里重点中学数学成绩往往超出农村中学的一倍多﹚因此要提高农村中学的数学成绩是一项非常艰巨和长期的任务。下面就农村中学数学质量的现状的成因和对策作几点剖析
成因:1.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无条件地升入初中学习,基数变大,平均成绩降低。2.初中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导致一批学生不能适应,学习成绩自然滑坡。3.学习方法的改变。初中阶段,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都需要一定的能力。4.外界因素的干扰。进入初中,伴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媒体的影响,一部分把握不好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精力不集中,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5.整体质量下降后的恶性循环。大量的优等生纷纷进城,不能进城的学习没有了竞争,没有了积极性,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
对策:生源质量和外界因素干扰问题另当别论,仅就课堂教学诸多方面谈点粗浅看法: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每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内驱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就会产生渴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所以我们要设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这并不是简单的讲几个数学故事、举几个和生活有关的事例就能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的,而是要学生真正的了解数学、认识数学、喜欢数学,一旦找到数学的门径,甚至会迷恋上数学。几次到山东的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他们那里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非常值得我们探讨。
2.强调责任
当今的中学生,因生活条件极其优越,各种责任感较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责任不强。我曾经调查过一个初三班的学习情况,马上要参加中考了,还有三分之一学生无所事事,无心学习。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他们,应从自己肩负的责任出发,端正学习态度,充分利用精力充沛的大好时光抓住现实,迎接机遇和挑战。从学生的学习抓起,从他们做每一道题做起,让他们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及时弥补自己的过失,凡事都能认真负责,从而达到我们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3.学会方法
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预习是学习各门课的有效方法之一,调查发现,农村中的学生多数不会预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会他们预习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对预习的内容应有所选择,预习的要求要明确、具体、可操作,范围要适度,预习的时间与课堂教学时间间隔不应太长,预习时应注意“读”与“思”结合。
教会学生听课的方法。抓好课堂45分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农村中学学生多生在听课时不懂方法,要让他们学会听课:(1)专心听课。(2)边听边记,记重点、记老师强调的问题、记学习方法、记听不太懂的问题。(3)多多提问。(4)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
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多数学生在学习过后不习惯于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归纳、对照、比较。比如解方程,针对不同的解法,什么样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解法,总结各自的特点。可以增强学生对几种方法的理解、掌握,使学生对不同的题灵活运,举一反三。
4.养成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教育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的学生的智力是相差很小的,都能学好。后进生往往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他们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有的老师强制学生抄写公式定理,一抄数十遍当做作业。在教学中,我注意要求学生预习、自学,在学习中特别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结构和联系,寻找学习的规律,培养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引导,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自觉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这不论是在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堂上的学习,甚至是课后的练习巩固。都需要学生通过自觉学习来完成。
培养探讨的习惯。课堂上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客观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场景中,引发他们积极探讨,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让学生讨论,找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培养观察的习惯。观察是引发学习的一种动力。成绩较差的学生的观察能力一般要差些,我们的老师就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观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他们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思考,去主动获取知识。这样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带来的收获与兴奋,就自觉养成了观察的好习惯。
培养反思的习惯。在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反思,即反思本题的解题思路,关键点,易错点,方法步骤。反思使学生学习的效果明显增加,认识结构更清晰,学过的知识不容易忘记。
针对农村中学的数学质量现状,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基础,也不能放弃对能力的要求,要切实提高农村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要求我们要注重自身的素质的发展,加强自身业务能力;从教学方法上说,一要狠抓基础,夯实双基,真正掌握好每一个数学概念,有了基础,就容易提高。二要对各章节中的题目典型例题进行深人的研究,使学生通过一题或几题的学习,就基本上掌握这些章节中的题目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技巧。最后通过有效的练习与反馈,促使学生不断地进步。通过几个学期的努力,农村中学落后的数学质量现状就一定能够得到改观。
(作者单位:江苏铜山县魏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