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历史原点的深入探究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iann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长期以来由于忽略文学史发展的本身特性,由于唯政治学、阶级论的批评观念与方式,以至于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成为了中国革命史的佐证与附录。这种观念与方式同样制约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加上“成者为王败者寇”的传统思维,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几乎成为了无产阶级翻身解放的颂歌史,这尤其在“十七年”文学发展的梳理研究中,具有更为明显的表述。
  改革开放后,在对于“政治第一、艺术第二”观念的反省中,在引进西方的文学理论过程中,应从对文学特性的注重、对文学形式的关注角度研究中国文学的发展,成为学界的一种共识,这使文学史的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引进西方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方法中,原型批评、现象学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等宏观批评方式倍受青睐,而一些微观的批评方式遭到忽视。有的往往急于得出某种骇人听闻的观点,而置一些过程的探究而不顾;有的往往努力推翻前人的见解,而缺乏对于资料细致梳理逻辑论证。历史精神与现代意识错位,将历史论题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良药,历史就成为一个任人打扮的女孩。注重结论而忽视过程,在预设的构想中寻找材料,使结论常常缺乏论从史出的严谨。
  斯炎伟先生是严谨的、执著的,他以回到历史原点的姿态深入探究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探究第一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体制生成之间的关联,显示出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与深入的探究精神,使该著拓展与深化了对于“十七年”文学的研究,具有其独特的学术价值。从总体上看,该著的特点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一、逻辑谨严的结构方式。1949年7月2日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奠定了中国文学体制生成的基础。斯先生立足于对“十七年”文学体制作整体性、系统化的研究,在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作为主要对象研究时,以此为聚焦点,在上溯与下究的视角中,形成该著谨严的逻辑结构。第一章“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与‘十七年’文学体制生成的背景”,从文学论战、人才储备、苏联模式三方面,细致梳理分析了该论题的重要背景,为该著的学术探究展开了开阔的学术视野与历史背景。第二章“第一次文代会与‘十七年’作家的组织化”,从意义本源、设想实施、作家身份、创作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十七年”作家的组织化。第三章“第一次文代会与‘十七年’作家体制心理的生成”,从体制心理资源、体制心理的营造强化、体制心理的内涵及显现、体制心理的个案等,全面研究了作家体制心理的生成。第四章“第一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调控机制的实践生成”,从权力配置、文学批评、个案研究等方面,分析文学调控机制的生成。该著在以第一次文代会为基本研究对象中,由外及内、由前至后、有宏观有微观地结构全著,由背景、组织,到心理、机制,很有逻辑性全面深入地探究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体制生成的关联,呈现出该著谨严的逻辑结构。
  二、细致绵密的过程梳理。在学术研究中,应该注重论从史出的方式,反对以先验式的观点去左右研究,在文学史的研究中,尤其应该注重对于某些过程的细致梳理,在对于过程的梳理中,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斯先生在对于该论题的研究中,注重对于过程细致绵密的梳理,以回到历史原点的姿态梳理过程,呈现出作者严谨的学风。在研究背景时,著者梳理了1940年代左翼文艺界对于自由主义文学的批判、对于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对国民党文艺政策的反击,在对于过程的梳理后,他总结说:“国统区左翼文艺界的三面出击及其取得的骄人战果,很大程度上为中共在取得全国解放后确立自己的文学体制清除了话语上的障碍。”在分析作家体制心理的生成时,著者梳理了延安文人心态:丁玲实现工农兵化的典范,王实味、萧军的反面典型;探究第一次文代会对作家体制心理的营造时,分析“十七年”作家体制心理的复杂显现:自我否定的意识、紧跟形势的焦虑、对文学规范的审慎与敬畏。著者总结道:“总之,在文学向‘工农兵方向’发生‘转折’的新中国语境里,身处体制之中的作家必须朝着文学的‘方向’进行一场‘心理革命’。”这些细致绵密过程的梳理,使著者的一些结论显得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三、新颖独到的学术见识。作为一部史论的学术著作,必须建筑在诸多翔实史料的基础上,在对于诸多丰富资料的分析中,不为前人已有的观点所囿,得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斯先生在该著的研究中,想方设法搜寻有关文献资料,在对于文学运动文学发展过程等的梳理中,得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与诸多著作采取归纳法不同,斯先生在该著中常常采用演绎法阐释其观点,这是在其研读了大量文献资料后得出的见解。在谈论作家的组织化时,著者认为:“因此,中共将知识分子纳入到相应的组织是一个历史必然的选择,它既为中共有效、顺利地完成对知识分子的改造创造了条件,也为知识分子服务于无产阶级文化事业提供了保障。”在分析毛泽东与文艺组织的关系时,著者指出:“正是由于想通过文艺组织来实现中共对文艺活动的绝对领导,因此毛泽东特别看重有‘组织’意识的文人,同时对‘无组织’意识的文人特别保留看法。”在分析巴金的体制心理时,著者指出:“总之,第一次文代会对‘工农兵文艺’的一元化推崇与过度强调,事实上已为巴金在‘十七年’内的坎坷命运预设了基因,且随着这一文艺精神的不断被纯粹化,巴金到了动辄得咎的险恶处境。”从对巴金个案的分析见出文人们的境遇与心态。在分析“十七年”文学调控时,著者认为:“建国之初,由于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文学批评在整个文学活动中不仅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同时也被寄予了神圣的使命。在朝着理想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过程中,文学批评成了文坛消除异己、保证方向、统一步伐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方式,它在相当程度上掌控着新中国文学的生产与发展。”该著的诸多观点并非故意发惊人之语,而是在对于文学运动文学发展过程的梳理中,自然而然地得出的。在一些以平易之语道出的见解中,蕴涵着著者深入的思考深刻的分析。
  文学体制的研究是一个吃力而不讨好的论题,它总是与意识形态、权力话语、政治观念、社会心理等密切相关,也就构成了论题本身的复杂性艰巨性,人们便常常将一个学术论题视为一个政治问题。改革开放的现实提供了宽松的学术氛围,使研究这样一个论题成为可能。斯炎伟先生以一种现代学者的执著姿态选择了这样一个颇有难度的论题,他以回到历史原点的方式对该论题作了全面深入的探究。虽然该著对于有些问题还可以有进一步深入的思考,诸如:“十七年”文学体制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影响的不足在哪些方面?毛泽东文艺思想从哪些方面影响与制约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虽然该著中有所涉及,但似乎还缺乏更为明晰深入的评说。
  由于斯先生的导师吴秀明教授的邀请,2007年我参加了斯炎伟先生的博士论文答辩,现在他的博士论文即将付梓出版,他盛邀我为他的著作撰序,由于当时就细致地阅读了他的论文,便答应了。我读的是斯先生当时答辩的论文,说的也基本是当时参加论文答辩时的话语。参加论文答辩,我与斯先生结识了,撰写序言,我更进一步了解了他。我知道斯炎伟先生是一位扎实严谨勤奋的学者,他是有学术潜力的。在此,我一方面祝贺斯先生博士论文的出版,另一方面祝愿斯先生今后有更多更好的成果面世。
  窗外大雨倾盆,荧屏仍播放着地震的新闻。絮絮叨叨,言不尽意,以此为序。
其他文献
语文有没有逻辑?语文讲不讲究思辨?在这样的疑问中,我开始了关于语文思辨性和培养思辨能力的探寻。所谓“思辨”是指同“经验的思考”相对,指不依赖于任何经验只进行纯概念和纯理论的思考[1]。它包括分析、推理、判断及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进行辨析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目标应着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审视的习惯,注重思维发展与
一、命题与选题    我们从命题与选题的差别来破题。命题作文就是老师出题目,你在这个题目下写作。当然是能分出高下来的。选题作文,就是题目自己任选。一般说考试不能任选,那样可以事先准备好,也就考不成了。考试只能是命题,没办法。  我要说的是,命题作文和选题作文的差距其实就是中学和大学差别的缩影。在中学的时候,不仅作文,其他很多课程也是在命题之下进行的。老师不仅给出方向,而且给出题目让你去琢磨,而不是
省试湘灵鼓瑟/钱 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尾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历来为人称道。为何不是“江上数青峰”?比较言之,“江上数青峰”,只是客观陈述,而“江上数峰青”,有突出“青”之意。突出“青”字,就是突出一种色调,突出一种感觉。   一者,曲终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对于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来说,30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然而,正是在这短短的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了一条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使国家发生了亘古未有、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也正是在这30年,中国人民日益共享改革成果,受惠最多,满怀信心地迎接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今年又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以下简称“大讨论”)3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
一   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被选入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同单元的另外两篇课文分别是鲁迅的《故乡》与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皆置于《孤独之旅》之前。《孤独之旅》并非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篇目,它也曾入选人教版(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该单元篇目结构为鲁迅《故乡》、曹文轩《孤独之旅》、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和黄蓓佳《心声》。无论是人教版还是部编版,该单元的文体都是小说,涉及的事件都与少年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北京念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生,常有机会随侍先师席泽宗院士。先师讲学余暇,也不时回忆学界前辈种种轶闻趣事,每每令我听之入迷,或大开眼界,或心向往之。  一日先师闲谈时曰:某院士曾向我亲言:“自己一生学问,就从几册书中来。”初闻此语,颇觉夸张,因与我一向服膺的“博览群书”之旨明显不合。先师日:这样的书,当然是指那种能够为一门学问打下扎实基础的传世之作,非等闲之书可比
《人生五十半部书》,顾伯平著,人民出版社出版,46.00元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个理论思维来自何处?是实践和学习。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生五十半部书》(以下简称《半部书》),恰恰就是实践和学习的产物,使人受益颇多。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读物机构在推荐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时,赫然就有这本《半部书》。书的作者是我们很熟悉的顾伯平同志。念及伯平同志工作
2020年1月7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以“情境”为载体,“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察要求”。新高考应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考察语文关键能力。在特定情境中,根据任务解决问题,是对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考察重点,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关注“情境”与“任务”。如何落实以上精神,大家一直在摸索。八省联考适应性考试中的文学类阅读题在这一点上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在美国德堡大学历史系任教的江勇振教授经数年全面细致地爬梳整理撰写出的《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以下简称《胡适的情感世界》,引文仅注页码)一书,从情感的一面还原了一个历史上的胡适。书中描述的情感生活丰富的“新胡适”无疑颠覆了以往人们对胡适私生活的固有印象或想象。这应是这本书值得人们关注的价值所在。然而,揭示历史真相以及重新审视历史真相的过程中,取一种怎样的态度比较合适,换言之,历史叙事
《新华文摘》2007年第13期,“论点摘编”栏(第163页)有一题为《(宋诗选注)不选(正气歌)之原因》,作者侯长先生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根据《宋诗选注》责编弥松颐先生的《“钱学”谈助》,钱锺书先生“坚持不肯选人”的原因,是认为“《正气歌》全取苏轼《韩文公庙碑》,整篇全本石介《击蛇笏铭》,明董斯张《吹景集》、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等皆早言之;中间逻辑亦有问题。”侯先生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