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被选入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同单元的另外两篇课文分别是鲁迅的《故乡》与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皆置于《孤独之旅》之前。《孤独之旅》并非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篇目,它也曾入选人教版(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该单元篇目结构为鲁迅《故乡》、曹文轩《孤独之旅》、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和黄蓓佳《心声》。无论是人教版还是部编版,该单元的文体都是小说,涉及的事件都与少年时代的遭遇或所见所闻相关。最大的变动与创新之处便在于这篇《孤独之旅》,由教读课文变为了自读课文,减少了教师在学生阅读中的干预,给予了学生更多的主动性。这样的安排是颇具深意的。
《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非节选的全文)是以成人的视角来回忆少年时的切实经历与感受,而《孤独之旅》关注的却是少年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审视。杜小康是生活在六十年代初的男孩,因家庭的变故而踏上了这条“孤独之旅”。与其他被编者依据“文质兼美”的编写意图而进行删改的选文不同,曹文轩自行删改了《草房子》中的片段,并将这一选段命名为《孤独之旅》,可见“孤独之旅”四个字是领悟这篇课文的法门。
与旧版教材相比,部编版的选文仅对先前的选文进行了两处调整:一处是将“凹地”一词改为了“洼地”,规范了词的使用;另一处是删去了“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一句,编者可能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却消减了成长所带来的那一种震撼。部编版自读课文的一大改进便是增加了“旁批 阅读提示”的助读模式,在关键之处对学生进行了点拨。这篇课文对于十五岁左右的学生而言,在阅读上并未造成太大的障碍,学生很容易在以往的阅读经验上分析出这是一篇关于成长的故事,但文中基于“孤独”而生的人生哲理、情感波动、自我审视等元素却难以被理解或易被忽视。当下改教读为学生自读,何尝不是为学生创造了自我评价与剖析的良好机会。
二
孤独是一个在现代被滥用的词,似乎物质生活的优渥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空洞。因为孤独包涵着两种形态,一种是情感上的,一种是氛围上;一种由内而外,一种由表及里。对于那些骨子里的孤独,就算是外在环境的改变也无法消解。因此,外在环境所带来的孤独体验和内在生成的孤独感是相交但不重合的关系。
以往对《孤独之旅》的解读,多着眼于“孤独”和“成长”的必然联系,认为杜小康之所以迅速成熟、变得有担当全是由孤独造就的。曹文轩说“有些孤独,其實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需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有些孤独”,而不是全部,因此那些一味地将“孤独”与成长硬性挂钩的解读,是有失偏颇的。没有经受这些,人就一定不能成长吗?还是说极致的孤独换来成长效果更佳?这些是需要进行界定的。
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阔无边的世界。二是出于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曹文轩《前方》)。于杜小康而言,命运将它置于了这条似乎看起来没有回头的路上,外面的广阔无垠,给予了无限的可能,也给予了无限的绝望。“福兮祸所致,祸兮福所倚”,杜小康和父亲因“祸”而被迫离家,在旅程中被“孤独”填塞,但“孤独”是他们收获的“福”还是“祸”呢?
三
《孤独之旅》由教读变为了自读,且强调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旁批,力避结论的直接呈现,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阅历去审视同龄人杜小康的遭遇[1]。按照传统的依照情节发展对该选文进行分段,也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但四个部分在某些层面有重合之处,因此笔者主张按照主人公的心境将小说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背景。
长篇作品的节选类文本,特别是有着前因后果的叙事类文本,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是十分必要的,避免了不知所云。这段补写的叙述语言平和,几乎不露任何感情色彩,且“一落千丈”等词语的运用造就了文本的张力,将渺小无助的人置于巨大苦难之中,也给读者留下了在后续故事中自行体验的空间。
第二部分,离家前行。
杜小康和父亲踏上放鸭的航程,杜小康在离开熟悉的环境后,立马生出了退缩之意。人们对于前行的态度向来是复杂的,归根结底在于前路的未知:一面我们会对神秘事物心生好奇,一面又会因不知后果而畏惧。在这部分中,出现了一句颇具哲理意味的话:“前行是纯粹的。”前行不能参杂过多的情绪,否则只会流连于过往的温柔乡。因而父亲展露出他严厉的一面:他对杜小康的诉求置之不理,也不让小鸭子觅食嬉戏,越是逗留,留恋过往的情绪便会越高涨,也越是对前方感到迷茫与恐惧。
为了凸显被迫离家的真实心境,作者使用了两个“不可能”:“终于已经不可能再有回头的念头了。”“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麻油地了。”两个“不可能”,一个显现了父亲的“狠心”与“一鼓作气”,另一个则强调了一种被支配感,杜小康是被推到了而非自愿地来到这一境地,似乎只要一有可以回转的苗头,杜小康便会弃甲曳兵而走。此时的他如同小鸭子般乖巧又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抛弃,便拼命抓住唯一的救命稻草——也就是父亲。这是杜小康成长的第一阶段,不成熟但却又在一点一滴地变化。他开始慢慢地接受这一被动的改变,也逐渐地在学习对未知恐惧的掌控。
第三部分,初到芦苇滩。
初到芦苇滩的杜小康“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这害怕不是因为胆小,而是对于“禁锢”的陌生体验,“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由此可见,真正困扰着杜小康的,是能否逃离这块无人之地。
从父亲的恐慌中也可以反映出害怕是人之常情,是对压抑环境的自然反应;他为缓解儿子低落的情绪,教他苦中作乐,用乐趣去压制害怕——这也是成长中的重要一课。在确定自身安全后,杜小康在安全感的护佑下观察起周围的新事物,在惊惧中发现美好,露出些许的欣喜,这番情绪的变化符合每一个初到新地的真实情境。中国人安土重迁,一经远离,心中必定五味杂陈。若要安顿下来,必须要建造一个自己的家,营造归属感。因此展开新生活的第一步便是杜小康和父亲在芦苇滩安营扎寨,与鸭子们组成了特殊的大家庭, 第四部分,忍受孤独。
这一部分是全文中最为压抑的一个板块,处处在呼应标题中的“孤独”。文中所涉及的“孤独”有很多类别,如有离乡背井的孤独,有思念亲友的孤独,有对前途迷惘的孤独,有枯燥生活的孤独等,更重要的是有心灵自发的孤独。孤独对人格的挤压使挫败感席卷全身,人便容易陷入美好的回忆;加之减少了与同类交流的机会,语言也会渐渐退化,其用以交际的工具性也被削弱。虽然如此,但仅余二人的内心却愈来越靠近,甚至能够超越先前的亲密关系,杜小康和父亲便是如此,他们之间可以熟悉到不需要语言就能沟通,但对于已经习惯社会生活的人而言,是难以再忍耐这寂静的境况的,这只会衍生出更多的孤独。
这一部分再一次出现了“不可能”一词,“后来,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不可能”是对他们曾经回避过孤独的含蓄表达,也强化了当下的决心。认识孤独会让人变得勇敢起来,回避孤独是将人置于茫茫大海之上,一点风吹便会令人神经紧绷,深怕酿成大浪,被倾覆在深渊之中;而直面孤独才会认识到这些风,或许是逃离大海、成功登岸的助力。因此,当他们在回避孤独这一现状时,一片浮云,大片的芦苇,甚至是一缕炊烟都会使他们恐慌起来;而面对孤独,忍受恐慌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强。害怕不只是外界孤独作用于人的副产品,更是内在孤独反作用于人的外显形式。
第五部分,风雨寻鸭。
这一部分的景物描写向来令读者津津乐道,“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黑暗的。诗一般的语言建构出的环境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也烘托了主人公的心境。暴风雨仿佛是一把凌厉的刀子,划开了笼罩在杜小康身上的最后一層幼稚。鸭群在暴风雨中四处逃窜,父亲面对这一打击时几乎晕倒,而杜小康却如同无意识般的冲了上去——这一刻父亲与小康的命运开始真正的交汇,这份命运里有责任、有勇气,更有未来。在找到最后一只鸭子后,杜小康“哭了起来,但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为什么想哭”。一个孩子,远离家乡,尝尽苦楚,心中的委屈不言而喻。精神被压抑了太久,如今靠自身扭转了危机,眼泪于他而言,或许有后怕,或许也有情绪的宣泄。但杜小康完全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是在没有因为想起母亲和麻油地的孩子而哭泣之后,此时的他可以独自一人在暴风雨中寻找走失的鸭群,也可以一个人躺在广阔的芦苇荡中安然入睡,外在的“孤独”已经不对他产生任何负面的影响,而内在的“孤独”也因他的成长能够被有效的控制。
此时的鸭子们挨着杜小康蹲下,它们贯穿全文始终,与杜小康现成若即若离的微妙形态:它们既是希望的寄托,又是痛苦的来源;它们会依偎着主人,就像脆弱的藤蔓依偎着大树,又想着独立于主人,在自己的一方水域里嬉戏;同时它又仿佛是主人的一面镜子,会遭遇无助与迷茫,但又在默默成长。该处删除了父亲杜雍和背起儿子回家的一个片段:“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笔者认为删除该句削弱了父与子传承责任的仪式感,也削弱了杜小康与外界事物的连接,即杜小康的这段“孤独之旅”是父亲带给他的、是鸭子们带给他的、是芦苇荡带给他的,然而若想要越过一切,却是需要历经痛苦的。
第六部分,初尝收获。
选文的最后,鸭子越发的油光水滑和漂亮,也在八月的一天早晨下了第一颗蛋。杜小康的惊喜中除了包含着苦尽甘来的喜悦之外,也透露出了对“衣锦还乡”的期许。在与孤独相处中,即便难以战胜它、越过它,至少得承认它、面对它。孤独与成长是相伴相依的,外在的孤独促进了对外界适应能力的成长,而内在孤独的意味更加深远,它能让人收获随遇而安、苦中作乐、勇于承担等美好品质。
四
不少人将“孤独之旅”概括为“成长之旅”,这一说法确有道理,却又不够全面。这一段成长确实是从孤独中开出的花,但是孤独只是一个药引,运用得当就是一粒补药,不得当就是一剂毒药;没有人生来能够强大到抵抗突如其来的打击。杜小康也是如此。虽说他承担住了超过他这个年纪应该承担的责任,但若在他外出的第一天便遭受到歇斯底里的暴风雨,再坚强的人也会生出怯懦。因此,《孤独之旅》的精神内核在于“孤独”,而哲理意蕴却在于“旅”,“旅”象征着蜕变的过程。
旧版题下注释写到,《孤独之旅》是作者曹文轩根据删改后的课文所加。“旅”,是离家的行程,“旅”这个字本身就包含着无依无靠、孤独与思念之意。中国古典诗词中从不乏旅人的形象,在异乡打拼的旅人总是充满了愁绪,孤独似乎与他们画上了等号。离开故土、接触陌生事物,这都是一个必经的阶段,甚至会在人生中反复地出现。但又因它是一个进阶的必然过程,无人可以逃避,每一次的痛苦都是一种超越。
惯有生存方式的突然转变,都会使人经历一个从忧惧,到有些许期待,再到生成害怕与孤独,最终有所改变的历程。不仅仅是杜小康,每一个处在转变期的人,都会感同身受。杜小康在文中仅发声四次:“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我要回家……”“还是分头去找吧。”“蛋!爸!鸭蛋!鸭下蛋了!”发声的次数不多,但每一句话都是其意志的直接反映。四句话所使用的标点符号也耐人寻味:先是两个省略号,既是对父亲小心翼翼的试探,又是面对无尽孤独时的惧怕与胆怯;之后是句号的使用,体现了小康的坚定与成熟,将他成长的加冕礼放置在了一个充满暴风雨的壮阔背景之下[2],在外界呼啸的环境和内部坚定的信念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第三个感叹号将压抑的情感上扬,是苦尽甘来的喜悦,是对新生活的向往。从标点的运用中可体会微妙的情感变化,也对应着杜小康渐渐转变的四个阶段。
人生的某一刻总会不自觉地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探索自我存在的起源。当开始思索的那一刻起,自我便发生意义。同时,个体的孤独也在这一刻“诞生”。孤独与人生紧密相连,从出生、生存、直至老去都在体验着一种深刻的孤独性[3]。孤独是一个线性的存在,若要成长就需要攻克孤独,需要一个过程,一段将自身抛掷在舒适圈之外的旅途。且克服外在的孤独是相对容易的,时间可以适应一切;但内在孤独所带来的伤害却是难以修复的,若处理不当,极容易陷入泥淖。因此超越内在的孤独,得到身心的解放与成长,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技能。这便是《孤独之旅》赋予青少年的最大启示。
五
《孤独之旅》在选文功能上可划分为“引子”。“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等选文功能概念由王荣生教授最早提出,并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开辟了阅读教学研究的新领域。2012年,王荣生教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引子”这一选文功能概念。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中写道:“把课文当‘引子’教,特指‘由节选引向长篇作品’‘由选篇引向整本书阅读’。”[4]由此可见,“引子”是服务于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是整本书和长篇作品阅读教学的微缩形式。作为选段的《孤独之旅》,它的故事虽说是完整的,但读完却又有意犹未尽之感,且杜小康的暴风成长易给学生带来一种“曾经的杜小康是个纨绔子弟,芦苇滩放鸭是在对他进行劳动改造”的错觉。因而《孤独之旅》不应该仅仅落足于单篇的阅读与学习,而适当地开展整本书阅读,了解杜小康的为人:他家境优渥却不仗势欺人,他成绩优秀却不高高在上……从而真正地明白这一段“孤独之旅”之于遭逢变故的杜小康的深刻意义。同时,课后阅读提示也对学生做出了阅读整本书的要求,了解杜小康后续遭遇,从而回过头再来品悟这段起始于肉体与精神、却沉淀在骨髓中的“孤独之旅”。
注释:
[1]王本华.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J].语文教学通讯,2016(9B).
[2]都卫燕.“境”由心生,“言”为心声——《孤独之旅》中的“多”和“少”[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5(11).
[3]骆冬青.孤独的生存美学意蕴[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4]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2012(8).
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被选入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同单元的另外两篇课文分别是鲁迅的《故乡》与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皆置于《孤独之旅》之前。《孤独之旅》并非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篇目,它也曾入选人教版(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该单元篇目结构为鲁迅《故乡》、曹文轩《孤独之旅》、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和黄蓓佳《心声》。无论是人教版还是部编版,该单元的文体都是小说,涉及的事件都与少年时代的遭遇或所见所闻相关。最大的变动与创新之处便在于这篇《孤独之旅》,由教读课文变为了自读课文,减少了教师在学生阅读中的干预,给予了学生更多的主动性。这样的安排是颇具深意的。
《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非节选的全文)是以成人的视角来回忆少年时的切实经历与感受,而《孤独之旅》关注的却是少年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审视。杜小康是生活在六十年代初的男孩,因家庭的变故而踏上了这条“孤独之旅”。与其他被编者依据“文质兼美”的编写意图而进行删改的选文不同,曹文轩自行删改了《草房子》中的片段,并将这一选段命名为《孤独之旅》,可见“孤独之旅”四个字是领悟这篇课文的法门。
与旧版教材相比,部编版的选文仅对先前的选文进行了两处调整:一处是将“凹地”一词改为了“洼地”,规范了词的使用;另一处是删去了“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一句,编者可能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却消减了成长所带来的那一种震撼。部编版自读课文的一大改进便是增加了“旁批 阅读提示”的助读模式,在关键之处对学生进行了点拨。这篇课文对于十五岁左右的学生而言,在阅读上并未造成太大的障碍,学生很容易在以往的阅读经验上分析出这是一篇关于成长的故事,但文中基于“孤独”而生的人生哲理、情感波动、自我审视等元素却难以被理解或易被忽视。当下改教读为学生自读,何尝不是为学生创造了自我评价与剖析的良好机会。
二
孤独是一个在现代被滥用的词,似乎物质生活的优渥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空洞。因为孤独包涵着两种形态,一种是情感上的,一种是氛围上;一种由内而外,一种由表及里。对于那些骨子里的孤独,就算是外在环境的改变也无法消解。因此,外在环境所带来的孤独体验和内在生成的孤独感是相交但不重合的关系。
以往对《孤独之旅》的解读,多着眼于“孤独”和“成长”的必然联系,认为杜小康之所以迅速成熟、变得有担当全是由孤独造就的。曹文轩说“有些孤独,其實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需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有些孤独”,而不是全部,因此那些一味地将“孤独”与成长硬性挂钩的解读,是有失偏颇的。没有经受这些,人就一定不能成长吗?还是说极致的孤独换来成长效果更佳?这些是需要进行界定的。
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阔无边的世界。二是出于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曹文轩《前方》)。于杜小康而言,命运将它置于了这条似乎看起来没有回头的路上,外面的广阔无垠,给予了无限的可能,也给予了无限的绝望。“福兮祸所致,祸兮福所倚”,杜小康和父亲因“祸”而被迫离家,在旅程中被“孤独”填塞,但“孤独”是他们收获的“福”还是“祸”呢?
三
《孤独之旅》由教读变为了自读,且强调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旁批,力避结论的直接呈现,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阅历去审视同龄人杜小康的遭遇[1]。按照传统的依照情节发展对该选文进行分段,也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但四个部分在某些层面有重合之处,因此笔者主张按照主人公的心境将小说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背景。
长篇作品的节选类文本,特别是有着前因后果的叙事类文本,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是十分必要的,避免了不知所云。这段补写的叙述语言平和,几乎不露任何感情色彩,且“一落千丈”等词语的运用造就了文本的张力,将渺小无助的人置于巨大苦难之中,也给读者留下了在后续故事中自行体验的空间。
第二部分,离家前行。
杜小康和父亲踏上放鸭的航程,杜小康在离开熟悉的环境后,立马生出了退缩之意。人们对于前行的态度向来是复杂的,归根结底在于前路的未知:一面我们会对神秘事物心生好奇,一面又会因不知后果而畏惧。在这部分中,出现了一句颇具哲理意味的话:“前行是纯粹的。”前行不能参杂过多的情绪,否则只会流连于过往的温柔乡。因而父亲展露出他严厉的一面:他对杜小康的诉求置之不理,也不让小鸭子觅食嬉戏,越是逗留,留恋过往的情绪便会越高涨,也越是对前方感到迷茫与恐惧。
为了凸显被迫离家的真实心境,作者使用了两个“不可能”:“终于已经不可能再有回头的念头了。”“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麻油地了。”两个“不可能”,一个显现了父亲的“狠心”与“一鼓作气”,另一个则强调了一种被支配感,杜小康是被推到了而非自愿地来到这一境地,似乎只要一有可以回转的苗头,杜小康便会弃甲曳兵而走。此时的他如同小鸭子般乖巧又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抛弃,便拼命抓住唯一的救命稻草——也就是父亲。这是杜小康成长的第一阶段,不成熟但却又在一点一滴地变化。他开始慢慢地接受这一被动的改变,也逐渐地在学习对未知恐惧的掌控。
第三部分,初到芦苇滩。
初到芦苇滩的杜小康“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这害怕不是因为胆小,而是对于“禁锢”的陌生体验,“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由此可见,真正困扰着杜小康的,是能否逃离这块无人之地。
从父亲的恐慌中也可以反映出害怕是人之常情,是对压抑环境的自然反应;他为缓解儿子低落的情绪,教他苦中作乐,用乐趣去压制害怕——这也是成长中的重要一课。在确定自身安全后,杜小康在安全感的护佑下观察起周围的新事物,在惊惧中发现美好,露出些许的欣喜,这番情绪的变化符合每一个初到新地的真实情境。中国人安土重迁,一经远离,心中必定五味杂陈。若要安顿下来,必须要建造一个自己的家,营造归属感。因此展开新生活的第一步便是杜小康和父亲在芦苇滩安营扎寨,与鸭子们组成了特殊的大家庭, 第四部分,忍受孤独。
这一部分是全文中最为压抑的一个板块,处处在呼应标题中的“孤独”。文中所涉及的“孤独”有很多类别,如有离乡背井的孤独,有思念亲友的孤独,有对前途迷惘的孤独,有枯燥生活的孤独等,更重要的是有心灵自发的孤独。孤独对人格的挤压使挫败感席卷全身,人便容易陷入美好的回忆;加之减少了与同类交流的机会,语言也会渐渐退化,其用以交际的工具性也被削弱。虽然如此,但仅余二人的内心却愈来越靠近,甚至能够超越先前的亲密关系,杜小康和父亲便是如此,他们之间可以熟悉到不需要语言就能沟通,但对于已经习惯社会生活的人而言,是难以再忍耐这寂静的境况的,这只会衍生出更多的孤独。
这一部分再一次出现了“不可能”一词,“后来,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不可能”是对他们曾经回避过孤独的含蓄表达,也强化了当下的决心。认识孤独会让人变得勇敢起来,回避孤独是将人置于茫茫大海之上,一点风吹便会令人神经紧绷,深怕酿成大浪,被倾覆在深渊之中;而直面孤独才会认识到这些风,或许是逃离大海、成功登岸的助力。因此,当他们在回避孤独这一现状时,一片浮云,大片的芦苇,甚至是一缕炊烟都会使他们恐慌起来;而面对孤独,忍受恐慌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强。害怕不只是外界孤独作用于人的副产品,更是内在孤独反作用于人的外显形式。
第五部分,风雨寻鸭。
这一部分的景物描写向来令读者津津乐道,“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黑暗的。诗一般的语言建构出的环境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也烘托了主人公的心境。暴风雨仿佛是一把凌厉的刀子,划开了笼罩在杜小康身上的最后一層幼稚。鸭群在暴风雨中四处逃窜,父亲面对这一打击时几乎晕倒,而杜小康却如同无意识般的冲了上去——这一刻父亲与小康的命运开始真正的交汇,这份命运里有责任、有勇气,更有未来。在找到最后一只鸭子后,杜小康“哭了起来,但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为什么想哭”。一个孩子,远离家乡,尝尽苦楚,心中的委屈不言而喻。精神被压抑了太久,如今靠自身扭转了危机,眼泪于他而言,或许有后怕,或许也有情绪的宣泄。但杜小康完全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是在没有因为想起母亲和麻油地的孩子而哭泣之后,此时的他可以独自一人在暴风雨中寻找走失的鸭群,也可以一个人躺在广阔的芦苇荡中安然入睡,外在的“孤独”已经不对他产生任何负面的影响,而内在的“孤独”也因他的成长能够被有效的控制。
此时的鸭子们挨着杜小康蹲下,它们贯穿全文始终,与杜小康现成若即若离的微妙形态:它们既是希望的寄托,又是痛苦的来源;它们会依偎着主人,就像脆弱的藤蔓依偎着大树,又想着独立于主人,在自己的一方水域里嬉戏;同时它又仿佛是主人的一面镜子,会遭遇无助与迷茫,但又在默默成长。该处删除了父亲杜雍和背起儿子回家的一个片段:“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笔者认为删除该句削弱了父与子传承责任的仪式感,也削弱了杜小康与外界事物的连接,即杜小康的这段“孤独之旅”是父亲带给他的、是鸭子们带给他的、是芦苇荡带给他的,然而若想要越过一切,却是需要历经痛苦的。
第六部分,初尝收获。
选文的最后,鸭子越发的油光水滑和漂亮,也在八月的一天早晨下了第一颗蛋。杜小康的惊喜中除了包含着苦尽甘来的喜悦之外,也透露出了对“衣锦还乡”的期许。在与孤独相处中,即便难以战胜它、越过它,至少得承认它、面对它。孤独与成长是相伴相依的,外在的孤独促进了对外界适应能力的成长,而内在孤独的意味更加深远,它能让人收获随遇而安、苦中作乐、勇于承担等美好品质。
四
不少人将“孤独之旅”概括为“成长之旅”,这一说法确有道理,却又不够全面。这一段成长确实是从孤独中开出的花,但是孤独只是一个药引,运用得当就是一粒补药,不得当就是一剂毒药;没有人生来能够强大到抵抗突如其来的打击。杜小康也是如此。虽说他承担住了超过他这个年纪应该承担的责任,但若在他外出的第一天便遭受到歇斯底里的暴风雨,再坚强的人也会生出怯懦。因此,《孤独之旅》的精神内核在于“孤独”,而哲理意蕴却在于“旅”,“旅”象征着蜕变的过程。
旧版题下注释写到,《孤独之旅》是作者曹文轩根据删改后的课文所加。“旅”,是离家的行程,“旅”这个字本身就包含着无依无靠、孤独与思念之意。中国古典诗词中从不乏旅人的形象,在异乡打拼的旅人总是充满了愁绪,孤独似乎与他们画上了等号。离开故土、接触陌生事物,这都是一个必经的阶段,甚至会在人生中反复地出现。但又因它是一个进阶的必然过程,无人可以逃避,每一次的痛苦都是一种超越。
惯有生存方式的突然转变,都会使人经历一个从忧惧,到有些许期待,再到生成害怕与孤独,最终有所改变的历程。不仅仅是杜小康,每一个处在转变期的人,都会感同身受。杜小康在文中仅发声四次:“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我要回家……”“还是分头去找吧。”“蛋!爸!鸭蛋!鸭下蛋了!”发声的次数不多,但每一句话都是其意志的直接反映。四句话所使用的标点符号也耐人寻味:先是两个省略号,既是对父亲小心翼翼的试探,又是面对无尽孤独时的惧怕与胆怯;之后是句号的使用,体现了小康的坚定与成熟,将他成长的加冕礼放置在了一个充满暴风雨的壮阔背景之下[2],在外界呼啸的环境和内部坚定的信念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第三个感叹号将压抑的情感上扬,是苦尽甘来的喜悦,是对新生活的向往。从标点的运用中可体会微妙的情感变化,也对应着杜小康渐渐转变的四个阶段。
人生的某一刻总会不自觉地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探索自我存在的起源。当开始思索的那一刻起,自我便发生意义。同时,个体的孤独也在这一刻“诞生”。孤独与人生紧密相连,从出生、生存、直至老去都在体验着一种深刻的孤独性[3]。孤独是一个线性的存在,若要成长就需要攻克孤独,需要一个过程,一段将自身抛掷在舒适圈之外的旅途。且克服外在的孤独是相对容易的,时间可以适应一切;但内在孤独所带来的伤害却是难以修复的,若处理不当,极容易陷入泥淖。因此超越内在的孤独,得到身心的解放与成长,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技能。这便是《孤独之旅》赋予青少年的最大启示。
五
《孤独之旅》在选文功能上可划分为“引子”。“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等选文功能概念由王荣生教授最早提出,并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开辟了阅读教学研究的新领域。2012年,王荣生教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引子”这一选文功能概念。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中写道:“把课文当‘引子’教,特指‘由节选引向长篇作品’‘由选篇引向整本书阅读’。”[4]由此可见,“引子”是服务于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是整本书和长篇作品阅读教学的微缩形式。作为选段的《孤独之旅》,它的故事虽说是完整的,但读完却又有意犹未尽之感,且杜小康的暴风成长易给学生带来一种“曾经的杜小康是个纨绔子弟,芦苇滩放鸭是在对他进行劳动改造”的错觉。因而《孤独之旅》不应该仅仅落足于单篇的阅读与学习,而适当地开展整本书阅读,了解杜小康的为人:他家境优渥却不仗势欺人,他成绩优秀却不高高在上……从而真正地明白这一段“孤独之旅”之于遭逢变故的杜小康的深刻意义。同时,课后阅读提示也对学生做出了阅读整本书的要求,了解杜小康后续遭遇,从而回过头再来品悟这段起始于肉体与精神、却沉淀在骨髓中的“孤独之旅”。
注释:
[1]王本华.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J].语文教学通讯,2016(9B).
[2]都卫燕.“境”由心生,“言”为心声——《孤独之旅》中的“多”和“少”[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5(11).
[3]骆冬青.孤独的生存美学意蕴[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4]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