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材再建构”: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充满智慧的声音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学情、教材的现状,对学材进行再建构是备课的高标准和要求,也是真正实现以学定教、按需施教的要求之一. 笔者基于数学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谈谈如何以“中心四边形”的教学为例,达成学材再建构、素养真提升的效果.
  [关键词] 学材;再建构;综合实践;智慧;核心素养
  “学材再建构”源自全国名师李庾南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根据各种主客观因素,对显性和隐性的学材进行加工和重组,以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其依据是学生各方面的准备情况,包括学生的整体水平、综合素质、心理状况等,出发点是使重组的学材更适应学生的发展. 笔者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中基于“学材再建构”对“中点四边形”(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进行了设计和教学,教后感想颇多,以下结合教学片段谈谈笔者的感想.
  教学分析
  “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章中引申出的内容,课本中没有专门的具体教材呈现,但“中点四边形”是一个常用的几何模型,在后续几何学习及中考中有一定的出现频率,为平面几何性质的探究提供依据和方法. 因此,笔者将它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素材进行教学.
  中点四边形是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推导得到,因此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本节课的预备知识. 只要掌握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形状就容易推导出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形状,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难度系数不大,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 鉴于以上两点,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 体会中点四边形的形成过程,知道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和原四边形形状的关系.
  2. 理解中点四边形形状的判断及证明方法,并学会中点四边形在几何中的实际运用.
  3. 感受合作探究的过程,体悟类比方法的魅力,学会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完成方式:学生自主完成,后全班交流展示.
  设计思路 以问题巩固本节活动课所学到的知识,体现了学科特征. 学材5是对知识的简单运用,学材6是对定理的变式训练,学生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可以对中点四边形有更透彻的理解.
  教后反思
  1.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有支配权和主导权,学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 教师在活动中应该扮演一个引导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学会完全放手,学材的选取应适合学生自主探究.
  2. “学材再建构”是对教材内容的重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往往内容较为开放,更适合进行学材再建构. “学材再建构”是以学情分析为依据进行的个性化教学方式,是“因材施教”的凸显,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主要的关注点应是学生各方面的状态.
  3. “学材再建构”是李庾南老师多年的研究成果,可操作性强,效果好,适合中国的教育. 该教学方式对教师基本功的要求较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实践和推广,使之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方式.
  4.“学材再建构”是一种教学方式而不是教学模式,没有固定程序,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加深对学材的挖掘,甄選最适合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让课堂充满学生智慧的声音.
  学材再建构、再实践,然后再研究、再建构、再实践,这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愚公移山”,但正是这种精神促进了我们课堂的变革与发展,也正是这种变革与发展,促进了学生健康、快乐、轻松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学生身心与智力的双向发展,是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生根、发芽结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好题要有利于学习,帮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的运用,又洞悉知识的产生;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完成知识重组,完善知识体系;有利于优化思维品质,提升理解层次,优化知识结构.  [关键词] 通性通法;解题方法;试题赏析;核心概念  试题呈现  (2018年杭州卷第22题)设二次函数y=ax2 bx-(a b)(a,b是常数,a≠0).  (1)判断该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个数,说明理由.
[摘 要] 人教版教材在每个章节都安排了几个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供教师结合相关知识的教学或全章复习时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81页的数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与他人的合作,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学科素养. 文章以此活动为例谈谈笔者对初中“选学”内容的实践与反思.  [关键词] 选学;数学活动;反思  人教版初中学段教材增加
[摘 要] 图形的存在对学生解决问题大有帮助,但也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一道“无形”习题的大面积错误反映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暴露了平常教学的缺陷,对话解题过程,层层分析,发现背后是学生各种能力的缺失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缺乏,反思以改进教学,慎画几何图形,以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  [关键词] 几何图形;习惯思维;科学态度;数学思想  错误反映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错误,反思,有利于改进教学. 一道
[摘 要] 教师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助学案设计中,应重点关注设计意图是否在运用中真实体现,课堂预设是否有效促进生成,以及学生活动是否有效开展三大方面.  [关键词]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助学案;设计方法  根据初中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借鉴问题导向学习设计的初中数学助学案,旨在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让教师成为高效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希望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
在新课标高考中,对三角的考查有逐步强化的趋势,分值也有所增加. 突破秘笈:由于三角函数题是基础题、常规题,属于容易题、可做题的范畴,故建议三角函数的复习应控制在课本知识的范围和难度上,这些足够适应未来高考命题的要求.  解答有关三角题的一般策略为:  (1)发现差异:观察角、函数运算间的差异,即进行所谓的“差异分析”.  (2)寻找联系:运用相关三角公式,找出差异之间的内在联系.  (3)合理转化
[摘 要] 在笔纸化考评机制的大背景下,试卷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一种主要教学工具,工具的使用效果和效率都是我们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升试卷的价值,服务于学生的应试,更服务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笔者结合试卷讲评这一环节,就如何优化试卷价值,提升讲评效果进行策略分享,欲以此抛砖引玉.  [关键词] 试卷;讲评;借题;课堂;智慧  俗话说“温故知新”,就是为了巩固学过的东西. 而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寒冬”中。我们迎来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2010年。为了“取暖过冬”。国家采取了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推出了重大金融改革措施。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形势。可见金融业在应对危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何等的重要。政策暖风频吹,金融春意渐浓。一项又一项利好消息,成为冬日里的股股暖流,让中国金融人无不感受到春的温暖。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未来的经济建设任重道远。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将长期存在。今
[摘 要] 数学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解题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需要正视的课题. 要教会学生解题,数学教师本身就要会解题,懂解题. 本文根据笔者多次参加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经验和平时的解题教学,提出了关于初中数学教师解题能力培养的一些建议,给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学教师;初中数学;解题能力  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从2010年开始举办,至今已进行了3届. 从一开始的摸索,到现在赛事
[摘 要] 围绕“面积”核心构建的比值问题是中考的重难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基于面积公式,利用特定方法转化问题条件,其中等积转化与面积割补是其中常用的方法. 文章将对一道考题进行解法剖析,并结合实例进行深度拓展,探究解题策略,与读者交流學习.  [关键词] 面积;比值;等积转化;割补法
[摘 要] 建模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想,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开发促进学生的活动深入,促进学生的素养提升. 笔者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此项思想的进阶提升.  [关键词] 数学素养;数学建模;数学活动;活动课程;不定方程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一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或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安排的有一定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活动课程. 通过活动课程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