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不仅包括书面表达能力,还包括口语交际能力。把口语交际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体现了语文教改的全新理念,而且符合语文课程的言语性和工具性特征。
口语交际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笔者就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最主要的方面,也是口语教学中的难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课前——配合写作进行训练,“写”和“说”结合。
口语交际训练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逻辑的严谨,这能为书面语能力的提高起推动作用。只有口语与书面语能力的综合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设置了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板块,配合写作内容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写”和“说”结合。
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我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配合写作教材分块训练。写出活的人物——配合课堂大作文和课外小作文,我请轮到训练的同学介绍本班同学或老师,至少用到两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个性,其余同学猜出被介绍者。不少同学都能抓住被介绍者的特点,描述得生动逼真,活灵活现。写出事件的波澜——我鼓励同学们根据现实生活编故事或已有故事新编,要求故事要编得合情合理,有深意,情节有起伏,再选出好的故事书写成文。其中《李白求官》《阿Q最新传》既有波澜又颇有新意。写出景物的特征——我安排同学们或介绍母校(故乡)的美景,欢迎他人来玩;或介绍自己熟悉的花鸟虫鱼、亭台楼阁;或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旅行。条理清楚、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我给同学们提供图片或工艺品等实物,请同学们条理清楚地介绍;或由同学做向导,给客人介绍到校或到家的路线。二是结合话题作文进行训练。话题作文是目前考场作文的主要类型,它限制少,思维活,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我先在学生中征集同学们喜欢的话题,然后精选编序,组成共120个话题供学生选择。这些话题有:青春、早恋、老师、生命、死亡、音乐、电视、名人、克隆、青年不该郁闷、有一天我捡垃圾、假如明天我就死去……轮到演讲的同学在上课前五分钟内抽取话题,课前三分钟演讲。虽然准备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但是,大多数同学都能口齿清楚,语句流畅地围绕话题,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就“生命”“死亡”等严肃的话题,有同学旁征博引,采用比喻修辞,讲出一段思想深刻的优美文字,写下来完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课内——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乐说。
口语交际的情境氛围往往能引发交际主体的交际欲望、交际动机,当外界的特性与交际主体内在的因素相融时就可以引发交际主体的某种心境情绪。比如嘈杂的环境使人烦躁;宁静的环境使人平和;独在异地明月易引思乡之情;对酒当歌易发人生感慨等。所以口语教学中,应积极营造各种有利的情境,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乐于开口,使其口语表达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
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可利用有利条件让学生在现时氛围中进行口语训练。如:致生日祝词;组织主持会议;相声小品表演;表演情景剧等。为了加强时代性,可以设置诸如模仿“实话实说”“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艺术人生”等节目,在模拟训练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曾经在我校教学公开日的一堂公开课上,邀请了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做嘉宾,请同学们做记者,让同学们根据提前写好的采访提纲现场采访。为了制造气氛,使采访显得更真实,我让同学们用上了话筒、照相机、录音机等器材。然后由其余同学和嘉宾评出最佳记者和最佳嘉宾,在热烈的掌声中颁发奖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将本节采访课推向了高潮。最后我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学生在采访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明白:在采访中,怎样说才是得体的,才能收到理想效果,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即兴讨论是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它能克服单方面、浅层次的思维活动,发展多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立体思维,要求能对答如流、随机应变、识别大局、兼顾某一话题的主旨。我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抓住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创设有利情境,让学生即兴分组讨论。如:教《我与地坛》,在同学们理解了史铁生意志力的顽强和史铁生母亲对儿子的浓浓母爱后,我及时提出了“生命的重量——关于苦难”、“母爱深深——感悟母爱”两个话题,由同学们自由讨论。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发言也非常踊跃,对两个话题的认识也很深刻,有些女同学在谈到母亲对自己的深爱时,甚至流下了感动的热泪。教《鸿门宴》时,我让同学们就“我眼中的项羽”展开讨论,同学们对项羽有褒有贬,又各有道理。有些同学还联系李清照、杜牧对项羽的评价,赞美项羽是一个真英雄,一个失败的英雄。教《我若为王》时,我让同学们讨论:“对现在皇宫剧泛滥,你如何评价?”学了《米洛斯的维纳斯》,我让同学们就“残缺与完美”即兴演讲。配合阅读教学,创设情景,让学生即兴讨论,以读促说,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好方法。
课外——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课外,有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广阔空间。由学生集体参加的主题班会和班级活动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极好机会。在班会和班级活动中,少不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的交流、沟通。适当的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班会和班级活动中,可以利用年轻人争胜心强这一特点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求胜欲以达到训练的目的。我采取小组竞赛、男女生擂台赛、我的最佳亮相、演讲、辩论、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并利用评委亮分制、教师参与评分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动”起来。即:让学生在活动中有话可说,有话可讲,始终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由“要我讲”变为“我要讲”,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不断充实、发展和提高。
实践证明,开展口语交际训练,不但能使学生掌握日常交际技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教师深入地了解每位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口语交际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笔者就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最主要的方面,也是口语教学中的难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课前——配合写作进行训练,“写”和“说”结合。
口语交际训练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逻辑的严谨,这能为书面语能力的提高起推动作用。只有口语与书面语能力的综合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设置了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板块,配合写作内容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写”和“说”结合。
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我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配合写作教材分块训练。写出活的人物——配合课堂大作文和课外小作文,我请轮到训练的同学介绍本班同学或老师,至少用到两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个性,其余同学猜出被介绍者。不少同学都能抓住被介绍者的特点,描述得生动逼真,活灵活现。写出事件的波澜——我鼓励同学们根据现实生活编故事或已有故事新编,要求故事要编得合情合理,有深意,情节有起伏,再选出好的故事书写成文。其中《李白求官》《阿Q最新传》既有波澜又颇有新意。写出景物的特征——我安排同学们或介绍母校(故乡)的美景,欢迎他人来玩;或介绍自己熟悉的花鸟虫鱼、亭台楼阁;或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旅行。条理清楚、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我给同学们提供图片或工艺品等实物,请同学们条理清楚地介绍;或由同学做向导,给客人介绍到校或到家的路线。二是结合话题作文进行训练。话题作文是目前考场作文的主要类型,它限制少,思维活,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我先在学生中征集同学们喜欢的话题,然后精选编序,组成共120个话题供学生选择。这些话题有:青春、早恋、老师、生命、死亡、音乐、电视、名人、克隆、青年不该郁闷、有一天我捡垃圾、假如明天我就死去……轮到演讲的同学在上课前五分钟内抽取话题,课前三分钟演讲。虽然准备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但是,大多数同学都能口齿清楚,语句流畅地围绕话题,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就“生命”“死亡”等严肃的话题,有同学旁征博引,采用比喻修辞,讲出一段思想深刻的优美文字,写下来完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课内——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乐说。
口语交际的情境氛围往往能引发交际主体的交际欲望、交际动机,当外界的特性与交际主体内在的因素相融时就可以引发交际主体的某种心境情绪。比如嘈杂的环境使人烦躁;宁静的环境使人平和;独在异地明月易引思乡之情;对酒当歌易发人生感慨等。所以口语教学中,应积极营造各种有利的情境,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乐于开口,使其口语表达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
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可利用有利条件让学生在现时氛围中进行口语训练。如:致生日祝词;组织主持会议;相声小品表演;表演情景剧等。为了加强时代性,可以设置诸如模仿“实话实说”“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艺术人生”等节目,在模拟训练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曾经在我校教学公开日的一堂公开课上,邀请了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做嘉宾,请同学们做记者,让同学们根据提前写好的采访提纲现场采访。为了制造气氛,使采访显得更真实,我让同学们用上了话筒、照相机、录音机等器材。然后由其余同学和嘉宾评出最佳记者和最佳嘉宾,在热烈的掌声中颁发奖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将本节采访课推向了高潮。最后我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学生在采访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明白:在采访中,怎样说才是得体的,才能收到理想效果,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即兴讨论是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它能克服单方面、浅层次的思维活动,发展多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立体思维,要求能对答如流、随机应变、识别大局、兼顾某一话题的主旨。我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抓住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创设有利情境,让学生即兴分组讨论。如:教《我与地坛》,在同学们理解了史铁生意志力的顽强和史铁生母亲对儿子的浓浓母爱后,我及时提出了“生命的重量——关于苦难”、“母爱深深——感悟母爱”两个话题,由同学们自由讨论。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发言也非常踊跃,对两个话题的认识也很深刻,有些女同学在谈到母亲对自己的深爱时,甚至流下了感动的热泪。教《鸿门宴》时,我让同学们就“我眼中的项羽”展开讨论,同学们对项羽有褒有贬,又各有道理。有些同学还联系李清照、杜牧对项羽的评价,赞美项羽是一个真英雄,一个失败的英雄。教《我若为王》时,我让同学们讨论:“对现在皇宫剧泛滥,你如何评价?”学了《米洛斯的维纳斯》,我让同学们就“残缺与完美”即兴演讲。配合阅读教学,创设情景,让学生即兴讨论,以读促说,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好方法。
课外——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课外,有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广阔空间。由学生集体参加的主题班会和班级活动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极好机会。在班会和班级活动中,少不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的交流、沟通。适当的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班会和班级活动中,可以利用年轻人争胜心强这一特点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求胜欲以达到训练的目的。我采取小组竞赛、男女生擂台赛、我的最佳亮相、演讲、辩论、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并利用评委亮分制、教师参与评分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动”起来。即:让学生在活动中有话可说,有话可讲,始终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由“要我讲”变为“我要讲”,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不断充实、发展和提高。
实践证明,开展口语交际训练,不但能使学生掌握日常交际技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教师深入地了解每位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