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课程中,“电路”知识是当中重要的一部分,初级中学教科书中的电路知识内容主要分为“了解电路”“探究电路”和“从测算家用电费说起”三章,其中“了解电路”这一章可看作是学习“电”的初始阶段,需要学生初步入门,以便打好基础,有利于学好后面的内容。在本章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笔者的经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两个难点:一是不会判断电路是否出现短路(特别是局部短路),二是不会画电路图。对这两个难点,笔者在教课的过程中,先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然后结合实例分析来阐述如何突破,结果发现此种方法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物理教学;电学;难点
物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是一门新课程,有些同学学起来懵懵懂懂,不知为什么学,具体怎么学,也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但是,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一旦被忽视,很容易掉队,随着课程的深入,知识的加深,学生会越来越吃力。基于这些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思索与实践,逐步探索出一套较好的方案,有助于学生突破以上两个难点,下面谈谈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准确判断电路是否出现短路
电路中的短路可分为电源短路和局部短路(也称用电器短路)两种,教材中只给出了电源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此种短路一般比较容易判断,因为只要在电源的正极到负极之间找到一条路径上没有任何用电器(或电阻),即可判断它为电源短路。
局部短路因富于变化成为困扰学生的一个难点,那么如何形象地来让学生认识局部短路呢?事实上,此时不应受到章节的限制,可以先引入下一章的“电阻”,利用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在脑子里先有“電阻”这一概念,之后告诉学生:电流在选择路径时与人类在选择道路时是一样,当遇到有多条路径可以到达同一目的地,自然而然会选择那条没有任何阻碍的道路通过,电流在选择路径时也是如此,它会尽量选择一条没有任何电阻的路径通过。
二、如何准确无误地将实物连接图转换成电路图
将实物连接图转换成电路图是个难点。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每一届的学生在刚刚接触将实物连接图转换成电路图的题目时,边看实物图,边画电路图。以为这样就可以确保无误,结果画出的电路图往往是形状与实物连接图很相似,但却存在要么结构不一致、要么电路元件画在电路图中拐角处等诸多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如何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呢?
首先,一定要杜绝学生采用“局部解决法”。因为边看边画有着诸多弊端。一是容易导致电路图与实物连接图形状相似而结构却不一致;二是容易把电路元件放在电路图的拐角处;三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很多学生甚至在图画好之后还不知道自己所画的电路到底是并联还是串联结构。所以在教学的初始阶段,一定要把学生这种不好的作图习惯坚决消除在萌芽状态。教师要教学生方法,具体是:
1.先根据“电流流向法”看清实物连接图的结构,包括电流有几条路径,干路上有什么,各条支路上有什么,以及电流经过各个电路元件的顺序,如有电压表的,还要注意电压表是并联在哪段电路两端。
2.根据实物连接图的结构,用铅笔画出对应的电路图框架。先画好一个长方形,如果电路中有两条支路,就在长方形中加一条线,三条支路再加一条,依此类推(此处要强调用铅笔来画图)。
3.在框架上逐个添加各个电路元件的符号。先在框架上确定电源的位置,此时就能清楚地看出框架中哪些属于干路部分,哪些属于支路部分,然后在干路和各条支路上逐个添加各元件的符号(添加时应注意各元件的相对位置,且必须在添加元件前先擦除框架上原有线)。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根据教学的特点,有目的地组织教材、研究教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养锻炼,不断帮助学生突破物理学习的难点,使学生学到初步的物理知识,得到观察、分析、概括和应用等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新时代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物理教学;电学;难点
物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是一门新课程,有些同学学起来懵懵懂懂,不知为什么学,具体怎么学,也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但是,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一旦被忽视,很容易掉队,随着课程的深入,知识的加深,学生会越来越吃力。基于这些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思索与实践,逐步探索出一套较好的方案,有助于学生突破以上两个难点,下面谈谈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准确判断电路是否出现短路
电路中的短路可分为电源短路和局部短路(也称用电器短路)两种,教材中只给出了电源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此种短路一般比较容易判断,因为只要在电源的正极到负极之间找到一条路径上没有任何用电器(或电阻),即可判断它为电源短路。
局部短路因富于变化成为困扰学生的一个难点,那么如何形象地来让学生认识局部短路呢?事实上,此时不应受到章节的限制,可以先引入下一章的“电阻”,利用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在脑子里先有“電阻”这一概念,之后告诉学生:电流在选择路径时与人类在选择道路时是一样,当遇到有多条路径可以到达同一目的地,自然而然会选择那条没有任何阻碍的道路通过,电流在选择路径时也是如此,它会尽量选择一条没有任何电阻的路径通过。
二、如何准确无误地将实物连接图转换成电路图
将实物连接图转换成电路图是个难点。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每一届的学生在刚刚接触将实物连接图转换成电路图的题目时,边看实物图,边画电路图。以为这样就可以确保无误,结果画出的电路图往往是形状与实物连接图很相似,但却存在要么结构不一致、要么电路元件画在电路图中拐角处等诸多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如何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呢?
首先,一定要杜绝学生采用“局部解决法”。因为边看边画有着诸多弊端。一是容易导致电路图与实物连接图形状相似而结构却不一致;二是容易把电路元件放在电路图的拐角处;三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很多学生甚至在图画好之后还不知道自己所画的电路到底是并联还是串联结构。所以在教学的初始阶段,一定要把学生这种不好的作图习惯坚决消除在萌芽状态。教师要教学生方法,具体是:
1.先根据“电流流向法”看清实物连接图的结构,包括电流有几条路径,干路上有什么,各条支路上有什么,以及电流经过各个电路元件的顺序,如有电压表的,还要注意电压表是并联在哪段电路两端。
2.根据实物连接图的结构,用铅笔画出对应的电路图框架。先画好一个长方形,如果电路中有两条支路,就在长方形中加一条线,三条支路再加一条,依此类推(此处要强调用铅笔来画图)。
3.在框架上逐个添加各个电路元件的符号。先在框架上确定电源的位置,此时就能清楚地看出框架中哪些属于干路部分,哪些属于支路部分,然后在干路和各条支路上逐个添加各元件的符号(添加时应注意各元件的相对位置,且必须在添加元件前先擦除框架上原有线)。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根据教学的特点,有目的地组织教材、研究教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养锻炼,不断帮助学生突破物理学习的难点,使学生学到初步的物理知识,得到观察、分析、概括和应用等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新时代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