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陕南地区文旅开发及扶贫研究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康地处陕南秦巴偏远山区,是国家级21个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区之一,安康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较小,再加上历史人文风貌保存较为完整,为文旅产业开发和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基础,故而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成为安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安康市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安康市全年生产总值(GDP)1182.0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490.61亿元,增长6.0%,旅游业逐渐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全年境内外接待游客5102.76万人次,同比增长11.50%,收入329.14亿元,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1.5%。由此可见,第三产业在拉动整个安康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保持着不断增长的态势。但是从纵向来看,安康文旅产业开发形势不容乐观,有的部分处于初步起步阶段,相关成熟产业呈现增速放缓的态势。

二、安康市旅游业发展的条件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安康市境内大多土地为山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国家自然资源的重点保护区域,生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大熊猫、朱鹮等许多濒危物种在境内广泛分布。据统计,安康市目前景区有32处,景点78个,其中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4个,3A级旅游景区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4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区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
  安康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紫阳民歌、汉阴三沈、石泉溶洞、鬼谷子文化等文化名片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安康是丝茶之源,安康地区丝茶文化历史悠久,安康茶叶是我国最早人工栽培、最早生产的“贡茶”,是唐山南茶区的一部分,其在陆羽《茶经》中有相关记载。安康的蚕桑丝绸品质优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汉代“鎏金铜蚕”的出土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在汉唐时期,安康所产的茶叶丝绸已经成为古代丝绸之路贸易中深受中亚、西亚、中东地区权贵所追捧的奢侈品。根据考证,汉水流域的丝茶经过古子午道运往长安,后转销至中亚、西亚各个国家,成为安康走向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空间比较大
  安康北接西安,南连三峡,东承湖北道教圣地武當山及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西临汉中三国遗址,是连接国家规划的绿色生态旅游长廊,又是陕西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同时还连接着关中的人文景观、张家界等诸多旅游景点。随着旅游景点集群组织的形成以及国家政策的带动,安康地区必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文化旅游效应的不断扩大,安康文旅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增加。体验式文化旅游的不断被开发,越来越多人接触了体验式旅游,通过领略自然风光和文化风俗,达到了充分休闲和放松的效果。安康地处国家限制开发区,工业发展对于环境污染程度小,可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且资源向心力大,容易吸引国际、国内的客源市场,尤其是省内游客,已将安康作为主要的旅游目的地。

三、安康市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品牌意识,宣传力度小
  品牌意识属于品牌知识的范畴,是指消费者通过品牌再认或回忆的情况下准确识别品牌的能力。旅游者是旅游消费中的重要元素,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必然会考虑当地的旅游品牌,而以安康为代表的整个陕南地区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在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存在感弱。这主要是因为安康没有建立完善的品牌定位,宣传力度小,游客也主要来自国内、省内。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2019年全年接待的境内外游客5102.76万人次中,仅有3978人次为境外游客,旅游总收入329.14亿元,旅游外汇收入仅为114.13万美元。由此可见,安康地区的国际知名度比较低,城市名片也不够鲜明,宣传不足,对游客来说缺乏吸引力。
  (二)资源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和历史文物古迹造成破坏
  部分文旅产业开发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会擅自扩大景区规模,建立现代化配套设施,更有甚者过度开采使用;或是为吸引游客,擅自更改历史古迹,对历史文物古迹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部分地区不惜重金大兴土木,破坏生态,破坏原有城市风貌。例如,安康市恒口镇对明清古街的态度是在附近重修古街,而不是抓紧进行对原有古街的保护,古街的原有风貌破坏严重,附近新修的古街也没有原有古街的特色,而仿造“网红”街道的形式,使得古街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由于地形地貌等因素限制,安康地区到省会西安至今仍然没有开通高铁,自驾游也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旅游者在旅行途中浪费的时间较多,交通不够便捷。各地区景点较为分散,难以形成文旅资源联动,旅游线路单一,相关线路总体规划不够完善,相应的配套娱乐设施不完善,酒店星级不够,质量总体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
  (四)缺乏旅游开发管理人才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单一型文旅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文旅产业开发运营,同时,旅游业对培养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质量综合性文旅产业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整个安康地区由于经济实力不够强大,难以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更缺乏对专门的文旅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文旅产业运营和开发人才缺乏等问题较为突出。

四、安康市文旅开发的对策及方法


  (一)增强品牌效应,发展富硒地区特产名优产业
  在全国范围内,富硒资源十分缺失,而安康的富硒资源却独占鳌头,有“中国硒谷”的美誉。调查显示,安康九县一区全部处于富硒地带,全市54.2%的土壤达到中硒以上水平,安康富硒土壤面积大,十分有利于富硒农产品的生长。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养生。安康可以发展富硒餐饮业,通过互联网积极开发富硒农产品纪念品、养生礼品,以带动安康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主要由食、住、行、游、购、娱组成。其中在“食”上,安康地区可以发展相关富硒产品,如富硒风味小吃、富硒宴、富硒瓜果,富硒特产:在“游”上,富硒产品与当地特色旅游业协同发展,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感受富硒文化和秦巴文化,增长见识;在“購”上,游客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购买富硒纪念品、养生礼品以及保健品,增加在游玩中的物质收获,同时也需要增强安康地区富硒产品的品牌建设,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打响口碑,引进投资,壮大安康地区富硒特色产业,从而带动安康地区的经济发展,帮助安康地区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二)发展地区特色体育旅游业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上的享受,旅游与体育成为人们热衷的对象,对此,安康地区可以将二者融合发展。安康地区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体育赛事来带动地区的旅游产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拓展新的旅游产品,使游客真正参与其中,在旅游中寻找体育乐趣,强健体魄,在运动中观赏美景,陶冶情操。
  陕西安康地处秦巴山区,地势地形丰富多样,有利于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旅游项目,在原有的体育设施投入的基础上,依托互联网宣传,以自然山水为禀赋,进行精心研究,开展以“龙舟竞渡、汉江冬泳、野外生存攀爬、森林旅游、饶江骑行越野、荧光夜跑、马拉松、峡谷漂流、江湖垂钓”为代表的旅游产品。在此之前,由宁陕县重点开发的“穿越秦岭”系列主题体育赛事中,山地体育项目就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亮相中国体育博览会。其他各地区,尤其是山地地形多样的地区,适合开展野外体育赛事。对此,安康地区应当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各类体育赛事,开发旅游纪念品等,带动地区旅游知名度的提升,从而吸引游客,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留住人才,助力脱贫。
  (三)发展当地特色茶文化体验游
  安康地区茶文化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人工栽培、最早生产“贡茶”的地方。安康也是硒茶之都,茶品质独特优良,是中国北方的生态有机茶区,是首个通过科学认定的富硒茶。2020年,安康富硒茶以29.94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第20位,居陕西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1位。对此,安康地区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相结合,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宣传,大力开展茶文化旅游,通过开发特色民宿、茶文化体验园等项目,使游客接近大自然、体验采茶生活、体验采茶的乐趣和茶叶的制作过程,通过开发有关茶文化礼品和纪念品,从而使得安康的茶文化旅游和相关农产品得到发展。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铁路公路交通网,提高旅游业的相关食宿标准,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当地人民就业难问题,并留住人才,帮助当地人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四)综合运用电商新模式,线上线下多途径带动扶贫
  2020年以来,电商带货直播十分火热。对此,安康各大县区可以通过电商直播,推动电商平台运营的多样化,建立完善的电商服务体系,融合“互联网+”技术,形成“线上+线下”全渠道的销售体系,通过打造快手直播基地、抖音直播基地以及淘宝直播基地等一系列营销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同时线下建立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同时,要培育草根“网红”主播、培训商家掌握电商直播营销技巧,拓宽营销渠道,让地方特色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五)提高城市知名度,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
  旅游营销是指相关的经营者以获利为目的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进行相关的宣传和推广。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吸引游客,首先,安康地区可以巧用当地特色,利用当地的传统历史建筑、传统工艺、特色自然风貌、特色小吃等来寻找与其他城市的差异点,用自己的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名片”。其次,要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广播电视、短视频等媒体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打造“网红城市”,与此同时,建立相关的配套设施,以城市独有的魅力吸引游客,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杜绝破坏性开发
  首先,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方面,要在注重保护景观的原始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自然景观的开发过程中,加强对景区选址的规划,秉承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准则。在对人文景观的开发过程中,要坚决保持文物古迹的原有风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当地特色,丰富其文化内涵。其次,在景区建成之后,要加强对景区内的环保监督,例如,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保护条例等。最后,引入新兴环保技术,加强对景区的监督和管理。

五、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众多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文旅扶贫”,是推动扶贫工作的重要渠道,也同时推动旅游业朝智慧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此外,要充分发掘互联网和大数据信息技术在旅游扶贫中的潜力,以使扶贫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其他文献
引言  “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目标”,习近平主席向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致的贺信中,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高度重视。桂林市在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保持“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先天优势;另一方面,则应向旅游产业低碳化转型,有效提高桂林旅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满足旅游企业、公众和游客对低碳旅游的需求,确保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一、低碳
期刊
一、川菜概述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菜系,指在一定地区内,由于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历史影响、物产资源及饮食风俗不同,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术和独特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中国人讲究并善于烹饪,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较大差异。到唐宋时,南北方各自形成体系。发展到清代初期时,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之一,被称作“
期刊
引言  截止到2018年8月,苏州市政府已经正式公布了四批《苏州园林名录》,全市累计有108座园林被纳入依法保护的体系当中,苏州完成了从“园林之城”向“百园之城”的转身。保护园林资源,弘扬园林文化,传播园林文化价值,在新时代的苏州百园之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苏州有着各种各样的私家园林,其中便包括整个江南最早的一座私人园林——东晋苏州顾辟疆园。苏州园林的园名十分有文化色彩,每个园林的名字不仅是园
期刊
一、研究背景  (一)生态旅游小镇的兴起  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次提到生态旅游,随后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准确概念。生态旅游即一种可持续旅游活动,注重对本地居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双重保护,其核心对象是生态资源、生态类型和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更加重视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追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改善当前农村发展困境,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引言  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互动是新时代民族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就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来说,要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来进行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理资源,因此民族地区利用其优势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从而
期刊
引言  民族村寨旅游是指以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人文事象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民族文化,满足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民族村寨旅游吸引物既可以是少数民族村寨的自然风光,也可以是人文景观,如少数民族的乡村建筑、服饰、饮食、节庆、婚丧嫁娶、文体活动以及工艺制作等显性的文化要素,还可以是居民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文化特征。民族村寨旅游是融观赏、考察
期刊
引言  乐山旅游业发展正处于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不断探索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全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强调休闲旅游的发展。休闲旅游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属性,是一种以消遣休闲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强调游客获得真正的身心放松。与观光旅游相比,它的层次更高,呈现丰富性、深入性和舒适性特征,与度假旅游相比,它更侧重于以文化作为核心吸引要素,以满足休闲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和心理需求。由于休闲旅游的核心吸引要素更
期刊
一、菲律宾简介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总面积为29.97万平方千米,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菲律宾总面积的96%。海岸线长约36 289千米,所以有着“千岛之国”的美称。菲律宾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马来族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维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少数民族和外国后裔有华人、印尼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还
期刊
引言  欧盟(Europ ische Union,EU)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将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核心和独特卖点为乡村性(Rurality)。过去几十年,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产生了大量乡村旅游需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由于缺乏科学
期刊
引言  研学旅行,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具有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面的作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组织研学旅行,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与传统文化、人文方面有关的内容,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如何利用文旅融合的优势,实现研学旅行创新发展,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探究。一、研学旅行定义与特点  (一)研学旅行概念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主导,社会、家庭辅助的一种实践教育活动。学校会根据地域文化特色、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