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提倡素质教育以来,教育部门就在寻找一条有效途径来实现,体验式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因素,使得体验式教学不能顺利开展。老师感觉不好教,学生感觉不好学,体验式教学缺失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本文对体验式教学做了一些阐述,总结了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缺失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策略,希望可以对体验教学的推广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体验教学;初中语文;缺失;策略
体验教学作为现代语言教学两大派系之一,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国《语文新课标》教学中就是提倡运用体验教学的方法来生动课堂。初中语文体验教学的缺失使得语文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以下就要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尽快将体验教学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一、 什么是“体验教学”
(一)体验,即体会。是在自己的生活中亲身经历一些事,感悟生命,并且留下深刻印象。体验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可以让我们留下回忆的。在《道德体验论》中,系统地阐述了体验理论,并介绍了体验理论实施的意义和方法,是推出体验教学的理论基础。在多次实践后被认为是当代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有魅力的德育模式。
(二)体验教学:体验教学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以观摩法或直现教学法把学生带入书中所描述的环境,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悟,以此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体验教学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它的几个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不是记忆,而是心灵的触动感知。体验就可以走进学生的心中。当学生用心去感知,去欣赏,去关注时,往往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单纯的记忆效果好很多。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老师只是描述往往让学生不明所以,比如一些复杂的物理定理,其往往会有一个小故事,即发现过程,老师如果把这些定理和发现过程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让学生记忆更深刻,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这说明将体验教学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是一个明智之举。
二、 初中语文体验教学缺失的表现
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死板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开展变得越来越难。
(一)“讲—听”的师生关系
在体验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往往是互动性的,师生间的交流比较频繁,老师创造的情景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美妙的环境,在这种教学氛围中老师与学生相互吸引,互相回应,形成一体。
而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是老师讲而学生在听。老师讲的很费力,学生却依旧听不懂。老师和学生间的交流太少,老师一些独特的思考方式不能传授给学生,学生的情况也不能及时反映给老师。更直接的说,学生是害怕老师的,老师给学生一种很严肃的感觉,让学生不敢去接近老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学得好。
(二)学生缺少生命体验
体验教学是让学生在理解、感知的基础上来学习知识,而不是单纯只是在学知识。人们在掌握知识的时候如果没有加入自己的理解,那么很快就会淡忘,什么也不会留下;如果加入了自己的理解,领悟到知识的生命力,即使忘记了知识也会留下对生命的体验。传统的教学只是着眼于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知识所带来的生命体验的感觉,这种模式把学生塑造成了没有感觉,麻木的人。
三、 初中语文体验教学缺失的原因
(一)中学语文注重科学
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总是讲求贴近原文,讲求科学。科学是严谨的,在教学中注重科学主义,就会将学生束缚在一个框架中,学生只能在狭小的空间活动,不能发散自己的思维,不能从知识中派生出其他想法。时间久了,学生会厌学,老师会厌教,甚至不能达到记忆的效果。
(二)中学语文缺乏审美性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是写的很好的,比如《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这些文章可以从人物性格、社会折射等等方面来理解。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形势下,老师把重心放在了如何应对考试上而不是启发学生更多地思考。这些优秀的文章只能被从一个角度来解读,也失去了作者写它的用意。老师们必须要放宽教纲,每篇文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只有老师把思路放宽,学生才可以发挥自己想象力提出独到的见解。
(三)学生的主体参与权缺失
在目前多数初中语文教学中,更注重的是老师讲而学生听,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讲—听”师生关系。老师是课堂的的主角,老师讲的很多而学生讲的很少,总体来说学生缺乏参与权。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做了一些整改,在课堂中加入了很多小组讨论、展示之类的活动,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来解决。学生依旧是怕老师的,老师依旧是高高在上的,这种小组形式的活动最多也只能是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而不能增加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感情。学生必须要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取得一定的自主权,才是真正的改变。
四、 如何实现体验教学
(一)实现中学语文的审美性
在原因分析中有提到中学语文教学缺乏审美性,一些好的文章不能得到多方面的解读而只是针对考试做一些专项训练,这些美文只是当做考试练习工具。要实现体验教学,就必须改变这种现状。老师要引导学生不仅仅是局限在考试中,要发散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每个学生都可以是一个评论家来说出对文章的看法,学生的思路拓宽了,慢慢地就会提升学生的审美,那些好的文章也具有了审美性。
(二)实现中学语文的亲历性
体验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学生亲身体验。语文课本中有一些描述风景的文章,如果只是分析这些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文章结构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去想想这幅画面,可以在画面中添加新的东西。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一种修辞的作用会更加印象深刻,在自己的文章中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也会得心应手。
(三)实现中学语文的学生主体权
体验教学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在一篇文章开始前,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来报名主持下次课堂。在课堂开始前,老师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和引导,就可以将讲台交给学生。老师作为观众看学生的表现肯定会有一些领悟。学生的思维是各不相同的,有时候他们的想法会一鸣惊人。老师在课堂最后做一些补充和点评,如此一来就将学生主体权完全的交给了学生,学生就能逐渐步入体验教学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高玉英.中学语文体验教学初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2]赖瑞云.“体验”理念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体现[J].教育研究,2002(10):42-44
[3]王前.直观体验思维的本质科学价值及其局限性[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关键词】体验教学;初中语文;缺失;策略
体验教学作为现代语言教学两大派系之一,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国《语文新课标》教学中就是提倡运用体验教学的方法来生动课堂。初中语文体验教学的缺失使得语文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以下就要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尽快将体验教学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一、 什么是“体验教学”
(一)体验,即体会。是在自己的生活中亲身经历一些事,感悟生命,并且留下深刻印象。体验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可以让我们留下回忆的。在《道德体验论》中,系统地阐述了体验理论,并介绍了体验理论实施的意义和方法,是推出体验教学的理论基础。在多次实践后被认为是当代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有魅力的德育模式。
(二)体验教学:体验教学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以观摩法或直现教学法把学生带入书中所描述的环境,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悟,以此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体验教学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它的几个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不是记忆,而是心灵的触动感知。体验就可以走进学生的心中。当学生用心去感知,去欣赏,去关注时,往往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单纯的记忆效果好很多。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老师只是描述往往让学生不明所以,比如一些复杂的物理定理,其往往会有一个小故事,即发现过程,老师如果把这些定理和发现过程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让学生记忆更深刻,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这说明将体验教学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是一个明智之举。
二、 初中语文体验教学缺失的表现
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死板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开展变得越来越难。
(一)“讲—听”的师生关系
在体验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往往是互动性的,师生间的交流比较频繁,老师创造的情景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美妙的环境,在这种教学氛围中老师与学生相互吸引,互相回应,形成一体。
而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是老师讲而学生在听。老师讲的很费力,学生却依旧听不懂。老师和学生间的交流太少,老师一些独特的思考方式不能传授给学生,学生的情况也不能及时反映给老师。更直接的说,学生是害怕老师的,老师给学生一种很严肃的感觉,让学生不敢去接近老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学得好。
(二)学生缺少生命体验
体验教学是让学生在理解、感知的基础上来学习知识,而不是单纯只是在学知识。人们在掌握知识的时候如果没有加入自己的理解,那么很快就会淡忘,什么也不会留下;如果加入了自己的理解,领悟到知识的生命力,即使忘记了知识也会留下对生命的体验。传统的教学只是着眼于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知识所带来的生命体验的感觉,这种模式把学生塑造成了没有感觉,麻木的人。
三、 初中语文体验教学缺失的原因
(一)中学语文注重科学
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总是讲求贴近原文,讲求科学。科学是严谨的,在教学中注重科学主义,就会将学生束缚在一个框架中,学生只能在狭小的空间活动,不能发散自己的思维,不能从知识中派生出其他想法。时间久了,学生会厌学,老师会厌教,甚至不能达到记忆的效果。
(二)中学语文缺乏审美性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是写的很好的,比如《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这些文章可以从人物性格、社会折射等等方面来理解。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形势下,老师把重心放在了如何应对考试上而不是启发学生更多地思考。这些优秀的文章只能被从一个角度来解读,也失去了作者写它的用意。老师们必须要放宽教纲,每篇文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只有老师把思路放宽,学生才可以发挥自己想象力提出独到的见解。
(三)学生的主体参与权缺失
在目前多数初中语文教学中,更注重的是老师讲而学生听,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讲—听”师生关系。老师是课堂的的主角,老师讲的很多而学生讲的很少,总体来说学生缺乏参与权。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做了一些整改,在课堂中加入了很多小组讨论、展示之类的活动,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来解决。学生依旧是怕老师的,老师依旧是高高在上的,这种小组形式的活动最多也只能是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而不能增加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感情。学生必须要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取得一定的自主权,才是真正的改变。
四、 如何实现体验教学
(一)实现中学语文的审美性
在原因分析中有提到中学语文教学缺乏审美性,一些好的文章不能得到多方面的解读而只是针对考试做一些专项训练,这些美文只是当做考试练习工具。要实现体验教学,就必须改变这种现状。老师要引导学生不仅仅是局限在考试中,要发散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每个学生都可以是一个评论家来说出对文章的看法,学生的思路拓宽了,慢慢地就会提升学生的审美,那些好的文章也具有了审美性。
(二)实现中学语文的亲历性
体验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学生亲身体验。语文课本中有一些描述风景的文章,如果只是分析这些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文章结构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去想想这幅画面,可以在画面中添加新的东西。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一种修辞的作用会更加印象深刻,在自己的文章中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也会得心应手。
(三)实现中学语文的学生主体权
体验教学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在一篇文章开始前,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来报名主持下次课堂。在课堂开始前,老师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和引导,就可以将讲台交给学生。老师作为观众看学生的表现肯定会有一些领悟。学生的思维是各不相同的,有时候他们的想法会一鸣惊人。老师在课堂最后做一些补充和点评,如此一来就将学生主体权完全的交给了学生,学生就能逐渐步入体验教学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高玉英.中学语文体验教学初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2]赖瑞云.“体验”理念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体现[J].教育研究,2002(10):42-44
[3]王前.直观体验思维的本质科学价值及其局限性[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