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教材,是地理教学最为直观和重要的工具之一,具有内容丰富、地形清晰、图例清楚的特点。高中地理教师运用地图,开展好地理教学,能让学生提高能力,让学生在地图的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实践力,创新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策略;作用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教材,是地理教学最为直观和重要的工具之一,具有内容丰富、地形清晰、图例清楚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使用地图可以让地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知识系统化。通过今年高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地理已经形成无图补考、无图不题的形式,很大题都和地图的分析分不开。为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分析地图、利用地图,从地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进而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如何运用地图,开展好地理教学,让学生提高能力,是我们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就简要的探讨一下。
一、分析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除了文字外,地理教材中地图也承载着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其形象、直观、简明、生动的特点让教学变得容易、丰富,学生的理解和思维也能得到扩展。
1.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地图都是以各种符号的形式展示的信息,我们通过引导学生给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并从中获取信息,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观察和分析还要注意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其间的相互关系,查明其地理规律。这样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
例如,在学习中国地形图时,通过地图能清晰的分清我国地势分为三级,感知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学生从地图的展示中可以发展逻辑思维。
2.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认可地理事物都具有空间性的。我们在学习是可以看出事物在水平上有范围、形状和大小的不同;在垂直分布上有高低的差异。而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的建立空间感,让学生确立空间的概念。
3.地图可以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地图的形式让学生能在一个一个宽松的的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读图,激发起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挖掘出学习地理兴趣。
4.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智能。地图符号、经纬网都是地图上有形的要素,它们形象直观,便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进行分析、对比、综合、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这样运用地图就为发展学生智能提供良好的条件。
例如,学生在掌握了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特点、成因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在地图上,观察某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引导学生分析该地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的大小,确定该地所处的热量带;再分析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及距海远近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根据水热条件的综合状况,判断该地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二、利用地图开展地理教学的若干策略
地图成为地理教学不可少的工具,并且能给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重大改变。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新课、复习旧课、回答问题、课外作业等各个环节中进行读图、用图、填图和绘图的练习。帮助学生读图、视图、辨图、乃至绘图,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1.在新课导入中利用地图。新课的导入中利用地图可以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热情。利用地图恰当地导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求知欲。
例如,在学季风时,给学生展示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事先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问题,第一此图是什么示意图第二此图风向为什么不同第三该地区冬季、夏季气候特点如何该如何安排生产生活因为图表贴近我们的生活,所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对学生掌握有关冬、夏季风的知识就比较容易了。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很快集中注意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2.利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我们在教学地理知识时,有些难点单用文字解决不清,学生学习上也有错误,但利用地图我们分析地理事物教学就很轻松,学生也容易理解。
例如,在学习《海洋地理》红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相关知识时,课文有海洋表层平均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和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就可以要求学生将图的内容转换文字。即海洋表层平均温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由赤道附近向南北两侧递减,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海区和低纬度海区递减。
3.利用地图实现图和文字的转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包含着大量的信息,教学中能不能将这些地图的信息和文字间相互转换,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图文的转换,我们可以轻松做到图象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课本文字转化为图象或图表。学生具备了二者转换的能力,需要长期的联系和得当的方法。这也成为教师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进行《中国气候与农业》专题复习时,为了实现巩固中国各种气候资源的分布规律,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的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首先利用《中国温度带划分图》、《中国干湿状况划分图》、《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中国农作物分布图》等地图分析我国气候资源的分布情况;再通过分析光、热、水等要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后总结我国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特点和规律。整个知识体系利用地图分析出影响农业发展的要素,并总结规律,从图中分析出有用的、有效的信息,达到突破复习难点的目的,提高了整个复习的课堂效率。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认识、学习是重要的内容,我们要教会学生读图、看图、视图、辨图,并能实现图文转换,让学生在地图的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实践力,创新力。
参考文献:
[1]孙绪儒.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12.
[2]景春.充分利用地图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J].中学课程资源,2008,09.
[3]曹书铭.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策略;作用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教材,是地理教学最为直观和重要的工具之一,具有内容丰富、地形清晰、图例清楚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使用地图可以让地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知识系统化。通过今年高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地理已经形成无图补考、无图不题的形式,很大题都和地图的分析分不开。为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分析地图、利用地图,从地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进而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如何运用地图,开展好地理教学,让学生提高能力,是我们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就简要的探讨一下。
一、分析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除了文字外,地理教材中地图也承载着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其形象、直观、简明、生动的特点让教学变得容易、丰富,学生的理解和思维也能得到扩展。
1.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地图都是以各种符号的形式展示的信息,我们通过引导学生给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并从中获取信息,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观察和分析还要注意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其间的相互关系,查明其地理规律。这样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
例如,在学习中国地形图时,通过地图能清晰的分清我国地势分为三级,感知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学生从地图的展示中可以发展逻辑思维。
2.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认可地理事物都具有空间性的。我们在学习是可以看出事物在水平上有范围、形状和大小的不同;在垂直分布上有高低的差异。而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的建立空间感,让学生确立空间的概念。
3.地图可以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地图的形式让学生能在一个一个宽松的的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读图,激发起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挖掘出学习地理兴趣。
4.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智能。地图符号、经纬网都是地图上有形的要素,它们形象直观,便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进行分析、对比、综合、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这样运用地图就为发展学生智能提供良好的条件。
例如,学生在掌握了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特点、成因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在地图上,观察某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引导学生分析该地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的大小,确定该地所处的热量带;再分析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及距海远近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根据水热条件的综合状况,判断该地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二、利用地图开展地理教学的若干策略
地图成为地理教学不可少的工具,并且能给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重大改变。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新课、复习旧课、回答问题、课外作业等各个环节中进行读图、用图、填图和绘图的练习。帮助学生读图、视图、辨图、乃至绘图,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1.在新课导入中利用地图。新课的导入中利用地图可以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热情。利用地图恰当地导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求知欲。
例如,在学季风时,给学生展示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事先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问题,第一此图是什么示意图第二此图风向为什么不同第三该地区冬季、夏季气候特点如何该如何安排生产生活因为图表贴近我们的生活,所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对学生掌握有关冬、夏季风的知识就比较容易了。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很快集中注意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2.利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我们在教学地理知识时,有些难点单用文字解决不清,学生学习上也有错误,但利用地图我们分析地理事物教学就很轻松,学生也容易理解。
例如,在学习《海洋地理》红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相关知识时,课文有海洋表层平均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和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就可以要求学生将图的内容转换文字。即海洋表层平均温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由赤道附近向南北两侧递减,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海区和低纬度海区递减。
3.利用地图实现图和文字的转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包含着大量的信息,教学中能不能将这些地图的信息和文字间相互转换,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图文的转换,我们可以轻松做到图象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课本文字转化为图象或图表。学生具备了二者转换的能力,需要长期的联系和得当的方法。这也成为教师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进行《中国气候与农业》专题复习时,为了实现巩固中国各种气候资源的分布规律,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的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首先利用《中国温度带划分图》、《中国干湿状况划分图》、《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中国农作物分布图》等地图分析我国气候资源的分布情况;再通过分析光、热、水等要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后总结我国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特点和规律。整个知识体系利用地图分析出影响农业发展的要素,并总结规律,从图中分析出有用的、有效的信息,达到突破复习难点的目的,提高了整个复习的课堂效率。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认识、学习是重要的内容,我们要教会学生读图、看图、视图、辨图,并能实现图文转换,让学生在地图的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实践力,创新力。
参考文献:
[1]孙绪儒.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12.
[2]景春.充分利用地图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J].中学课程资源,2008,09.
[3]曹书铭.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