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的顶层设计,是高校办学的核心问题,关系到高校生存、改革、发展的大局。通过对当前地方师范大学办学指导思想内涵、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的分析,提出了确立地方师范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路径选择。
关键词:地方师范大学;办学指导思想;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51-02
一、办学指导思想内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高校办学的灵魂,高校办学指导思想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办学实践中都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成为了高等学校各类大型会议上讨论频率很高一个词汇,成为了高等学校评估指标中的核心指标。
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决策机构,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发展规律,学校发展目标所确立的办学理念,是对办学因由、办学目标、以及办学途径与方法等办学重大问题的理性思维。办学因由回答为什么办学的问题,是对学校存在价值的认识,办学目标回答办什么学校的问题,是对学校办学定位的思考,办学途径与方法回答如何办学的问题,是基于办学价值与定位之上确立的工作思路和战略举措。
二、当前地方师范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的问题与不足
办学指导思想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指导高校发展的有效法宝。然而,现实中,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地方师范大学虽然对以往办学指导思想进行了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当中仍存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急需重新思考和解决。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教师教育特色定位淡化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很多地方师范大学都在抢抓机遇,实现规模和数量的扩张,但对于学校的发展则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规划,在“师”与“非师”的问题上定位模糊。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国家一方面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的培养,同时也允许师范院校专业的综合化发展,设置非师范专业,但相当一部分的高师院校在综合化的发展过程中,表现的过于急功近利,不切实际。在学科建设上,向综合性大学看齐,追求“大而全”,不仅未能将作为优势的教师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而且反将其盲目充实到了非师范专业,使得学校失去了自己的教师教育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中。
(二)服务地方的职能定位不清
高校具有四个方面的一般基本职能:1、培养人才;2、科学研究;3、社会服务;4、文化的传播。但是现实中,由于各个高校在定位类型、发展层次、办学目标的不同,具体社会职能的侧重点也应不尽相同。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地方师范大学对其定位不清的问题。
与部属师范大学相比,为地方服务应该是地方师范大学发展的根本。在现阶段,地方师范大学要摆脱困境,获得发展,必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认识到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是期立足和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和基础。但目前现实中存在着学校市场接轨意识不够,服务社会的职能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既没有履行好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也没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落到实处,造成指导实践的有效行受到局限。长此以往,地方師范大学的长远发展将无从谈起。
三、确立地方师范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的路径探索
办学指导思想的形成与最终确立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只有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更新教育观念,科学分析确立环境与条件,坚持正确的原则,明确和选择正确的思路和具体路径,才会产生符合时代精神的科学的办学指导思想。
(一)树立先进教育管理思想,实施差异化战略
1、实现办学理论创新,树立先进教育思想
办学指导思想决定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教育改革和发展既包括教育实践及行为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也包括教育观念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虽然思想和观念本身并没有力量,但如果把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变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和自觉行动,就变成推动教育实践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办学指导思想既是教育观念的反映,也是教育规律的反映,办学指导思想确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面向未来、把握未来的过程,是确立未来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方向的过程,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因此,没有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就无法指导办学指导思想的确立,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未来,也就不可能制定出科学的办学指导思想,更谈不上办学指导思想的创新。
因此在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过程中,通过总结、凝练不断地建构自己的教育思想,创新办学理念,具备资源意识、市场意识、信息意识、机遇意识、改革创新意识、质量效益意识;革新管理理念,坚持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注重硬性规章制度管理,又注重软性文化熏陶和影响。坚持资源管理和评价管理相结合,既注重追求效率、效益的资源管理,又注重以人为本的评价管理。这既是一所高校校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式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确立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实现教育理论创新,面向未来研究教育的新形势、新趋势、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教育的新理论、新学说、新主张、新观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观念,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确立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2、实施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源于迈克尔·波特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一书,差异化战略又称别具一格战略,是指为使企业产品、服务、企业形象等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以获得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战略。这种战略的重点是创造被全行业和顾客都视为是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差异化战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产品的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等。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培养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因此,差异化战略是使企业获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利润的一种有效的竞争战略。具体到实践中,主要指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理论创新,确立独具特色、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情和高校发展实情的办学指导思想思想,即避免与同一地区、同类高校类同,同时又能具有较强竞争力。
(二)全员参与,学术主导,科学论证
全员参与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八大原则之一,强调的是一种人性化或人本化管理。意指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为组织的利益发挥其才干。一方面是要求员工本身应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职尽责,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另一方面,也需要组织识别其个人发展要求,将个人的愿望和组织的愿望统一起来,为其创造参与的机会,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权和体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应用该原则的好处是:
1、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努力工作,实现承诺
2、员工有工作责任感,感到自己的工作与组织业绩息息相关,积极参与持续改进并作出贡献
在确立办学指导思想时,实施全员参与策略,注意领导性与群众性相结合,调整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的一项重大的领导决策,慎重对待。必须广泛发动广大教师、干部和职工参加讨论,没有他们的参与,就难以集中全校上下的智慧,难以形成科学的全校认可的办学指导思想,也难以转化为广大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同时,坚持学术主导,保证研究过程论证科学。大学是一个学术性组织,大学追求学术自由。大学强烈学术性特征已经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而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的确立作为大学管理与决策的主要内容,也应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办学指导思想涉及到大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学科建设等一系列基问题,而这些无疑都跟学术有关。另外,确立过程也是一项重大的决策活动,需要全面而又科学的信息采集、广大教育专家的积极参与。必须要有校内外专家的广泛参与,不仅包括技术方面的专家,而且应该包括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方面的专家。
在具体论证时,首先是对办学指导思想要有一个整体认识,以期思路逐步明朗。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要形成一个框架体系,此框架是办学指导思想确立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确立设计的灵魂。最后要确立办学指导思想的内容。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预测,提出前瞻性、宏观性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三)滚动实施,反馈纠正,凝练提升
滚动计划法是—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滚动计划法是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后移动,把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计划方法。1它的优势在于:
1、使计划更加切合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更加切合实际。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2、较好地解决了计划的相对稳定性和实际情况的多变性这一矛盾,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这对环境剧烈变化的时代尤为重要,它可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实施滚动计划法,确立办学指导思想时必须理论与实践上不断的探索。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一切真理产生的土壤。同时,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又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完善。办学指导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所以,我们在确立办学指导思想的过程中,应该在坚持不懈的探索中创造理论、完善理论,通过实践来反馈、纠正,再实践、反馈、纠正,如此反复几次,并在此过程对反馈纠正的办学指导思想进行凝练提升,最终直至科学办学指導思想的形成。
(四)系统审视,配套保障,协调推进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由相互依存的众多要素组成。管理者的作用是确保组织的各部分相互协调,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即人们不能片面地追求局部最优化,而应追求企业整体最优化。系统有两种基本类型: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封闭系统不与环境发生关系,开放系统既受环境的影响,也反过来影响环境。系统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物资市场、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用户需求、金融市场,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
1、要有办学指导思想的体系观。办学思想是指导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在组成形式上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从体系的纵向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校核心办学思想,二是在办学核心思想的引领下校内各基层单位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各层次指导思想确立的纲领性依据。各个门类不同的基层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确立指导思想,学校层面的核心办学思想依据学校总体宏观发展考虑,在对各层次指导思想的提炼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从体系的横向结构来看,应有各基层单位不同教学板块、教学工作阶段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的构成,并且各板块、各阶段之间有交叉。因此,要用系统、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要有办学指导思想的体系观。办学指导办学思想统领和提升全校师生的思想认识,明确学校发展方向,体现办学特色和促进学校良好发展。学校各基层单位指导思想是学校办学核心思想在具体工作层次与工作阶段的细化和有效延伸,从而成了一个“金字塔”型的立体的思想体系和行为模式。
2、实施配套保障,协调推进。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全局性的整体工作思路,牵涉到学校的各基层单位和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它的贯彻落实与发展,一方面需要各基层单位积极参与、支持和协调,另一方面,也需要与之相关尤其政策机制保障配合,创新管理体制,优化发展环境等,最终达到确立办学指导思想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协调推进,共同推动和促进办学指导思想的形成和确立。
参考文献:
\[1\]廖敏.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杨友桐.高等学校办学指导思想问题研究\[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3\]黄崴.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1).
\[4\]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地方师范大学;办学指导思想;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51-02
一、办学指导思想内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高校办学的灵魂,高校办学指导思想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办学实践中都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成为了高等学校各类大型会议上讨论频率很高一个词汇,成为了高等学校评估指标中的核心指标。
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决策机构,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发展规律,学校发展目标所确立的办学理念,是对办学因由、办学目标、以及办学途径与方法等办学重大问题的理性思维。办学因由回答为什么办学的问题,是对学校存在价值的认识,办学目标回答办什么学校的问题,是对学校办学定位的思考,办学途径与方法回答如何办学的问题,是基于办学价值与定位之上确立的工作思路和战略举措。
二、当前地方师范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的问题与不足
办学指导思想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指导高校发展的有效法宝。然而,现实中,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地方师范大学虽然对以往办学指导思想进行了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当中仍存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急需重新思考和解决。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教师教育特色定位淡化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很多地方师范大学都在抢抓机遇,实现规模和数量的扩张,但对于学校的发展则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规划,在“师”与“非师”的问题上定位模糊。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国家一方面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的培养,同时也允许师范院校专业的综合化发展,设置非师范专业,但相当一部分的高师院校在综合化的发展过程中,表现的过于急功近利,不切实际。在学科建设上,向综合性大学看齐,追求“大而全”,不仅未能将作为优势的教师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而且反将其盲目充实到了非师范专业,使得学校失去了自己的教师教育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中。
(二)服务地方的职能定位不清
高校具有四个方面的一般基本职能:1、培养人才;2、科学研究;3、社会服务;4、文化的传播。但是现实中,由于各个高校在定位类型、发展层次、办学目标的不同,具体社会职能的侧重点也应不尽相同。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地方师范大学对其定位不清的问题。
与部属师范大学相比,为地方服务应该是地方师范大学发展的根本。在现阶段,地方师范大学要摆脱困境,获得发展,必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认识到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是期立足和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和基础。但目前现实中存在着学校市场接轨意识不够,服务社会的职能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既没有履行好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也没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落到实处,造成指导实践的有效行受到局限。长此以往,地方師范大学的长远发展将无从谈起。
三、确立地方师范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的路径探索
办学指导思想的形成与最终确立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只有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更新教育观念,科学分析确立环境与条件,坚持正确的原则,明确和选择正确的思路和具体路径,才会产生符合时代精神的科学的办学指导思想。
(一)树立先进教育管理思想,实施差异化战略
1、实现办学理论创新,树立先进教育思想
办学指导思想决定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教育改革和发展既包括教育实践及行为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也包括教育观念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虽然思想和观念本身并没有力量,但如果把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变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和自觉行动,就变成推动教育实践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办学指导思想既是教育观念的反映,也是教育规律的反映,办学指导思想确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面向未来、把握未来的过程,是确立未来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方向的过程,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因此,没有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就无法指导办学指导思想的确立,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未来,也就不可能制定出科学的办学指导思想,更谈不上办学指导思想的创新。
因此在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过程中,通过总结、凝练不断地建构自己的教育思想,创新办学理念,具备资源意识、市场意识、信息意识、机遇意识、改革创新意识、质量效益意识;革新管理理念,坚持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注重硬性规章制度管理,又注重软性文化熏陶和影响。坚持资源管理和评价管理相结合,既注重追求效率、效益的资源管理,又注重以人为本的评价管理。这既是一所高校校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式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确立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实现教育理论创新,面向未来研究教育的新形势、新趋势、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教育的新理论、新学说、新主张、新观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观念,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确立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2、实施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源于迈克尔·波特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一书,差异化战略又称别具一格战略,是指为使企业产品、服务、企业形象等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以获得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战略。这种战略的重点是创造被全行业和顾客都视为是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差异化战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产品的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等。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培养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因此,差异化战略是使企业获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利润的一种有效的竞争战略。具体到实践中,主要指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理论创新,确立独具特色、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情和高校发展实情的办学指导思想思想,即避免与同一地区、同类高校类同,同时又能具有较强竞争力。
(二)全员参与,学术主导,科学论证
全员参与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八大原则之一,强调的是一种人性化或人本化管理。意指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为组织的利益发挥其才干。一方面是要求员工本身应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职尽责,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另一方面,也需要组织识别其个人发展要求,将个人的愿望和组织的愿望统一起来,为其创造参与的机会,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权和体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应用该原则的好处是:
1、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努力工作,实现承诺
2、员工有工作责任感,感到自己的工作与组织业绩息息相关,积极参与持续改进并作出贡献
在确立办学指导思想时,实施全员参与策略,注意领导性与群众性相结合,调整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的一项重大的领导决策,慎重对待。必须广泛发动广大教师、干部和职工参加讨论,没有他们的参与,就难以集中全校上下的智慧,难以形成科学的全校认可的办学指导思想,也难以转化为广大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同时,坚持学术主导,保证研究过程论证科学。大学是一个学术性组织,大学追求学术自由。大学强烈学术性特征已经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而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的确立作为大学管理与决策的主要内容,也应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办学指导思想涉及到大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学科建设等一系列基问题,而这些无疑都跟学术有关。另外,确立过程也是一项重大的决策活动,需要全面而又科学的信息采集、广大教育专家的积极参与。必须要有校内外专家的广泛参与,不仅包括技术方面的专家,而且应该包括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方面的专家。
在具体论证时,首先是对办学指导思想要有一个整体认识,以期思路逐步明朗。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要形成一个框架体系,此框架是办学指导思想确立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确立设计的灵魂。最后要确立办学指导思想的内容。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预测,提出前瞻性、宏观性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三)滚动实施,反馈纠正,凝练提升
滚动计划法是—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滚动计划法是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后移动,把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计划方法。1它的优势在于:
1、使计划更加切合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更加切合实际。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2、较好地解决了计划的相对稳定性和实际情况的多变性这一矛盾,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这对环境剧烈变化的时代尤为重要,它可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实施滚动计划法,确立办学指导思想时必须理论与实践上不断的探索。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一切真理产生的土壤。同时,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又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完善。办学指导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所以,我们在确立办学指导思想的过程中,应该在坚持不懈的探索中创造理论、完善理论,通过实践来反馈、纠正,再实践、反馈、纠正,如此反复几次,并在此过程对反馈纠正的办学指导思想进行凝练提升,最终直至科学办学指導思想的形成。
(四)系统审视,配套保障,协调推进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由相互依存的众多要素组成。管理者的作用是确保组织的各部分相互协调,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即人们不能片面地追求局部最优化,而应追求企业整体最优化。系统有两种基本类型: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封闭系统不与环境发生关系,开放系统既受环境的影响,也反过来影响环境。系统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物资市场、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用户需求、金融市场,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
1、要有办学指导思想的体系观。办学思想是指导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在组成形式上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从体系的纵向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校核心办学思想,二是在办学核心思想的引领下校内各基层单位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各层次指导思想确立的纲领性依据。各个门类不同的基层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确立指导思想,学校层面的核心办学思想依据学校总体宏观发展考虑,在对各层次指导思想的提炼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从体系的横向结构来看,应有各基层单位不同教学板块、教学工作阶段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的构成,并且各板块、各阶段之间有交叉。因此,要用系统、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要有办学指导思想的体系观。办学指导办学思想统领和提升全校师生的思想认识,明确学校发展方向,体现办学特色和促进学校良好发展。学校各基层单位指导思想是学校办学核心思想在具体工作层次与工作阶段的细化和有效延伸,从而成了一个“金字塔”型的立体的思想体系和行为模式。
2、实施配套保障,协调推进。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全局性的整体工作思路,牵涉到学校的各基层单位和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它的贯彻落实与发展,一方面需要各基层单位积极参与、支持和协调,另一方面,也需要与之相关尤其政策机制保障配合,创新管理体制,优化发展环境等,最终达到确立办学指导思想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协调推进,共同推动和促进办学指导思想的形成和确立。
参考文献:
\[1\]廖敏.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杨友桐.高等学校办学指导思想问题研究\[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3\]黄崴.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1).
\[4\]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