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id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纲》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它改变了以往教材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而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中学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要做到以下三点。
  
  1、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关系到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关系到我国21世纪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化学教师应当毫无例外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首先,要认真领会大纲。新大纲是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制订的,化学义务教材又是根据我国国情、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而编写的。大纲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本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等各个方面的联系。因此教师正确执行大纲,就能保证化学教学从单纯的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公民的素质教育,从只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从只重书本转变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只重智育转变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其次,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制定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生学习情感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得以提高。
  最后,加强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这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2、化学基础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突出观点的教育及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初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大纲编写的,它的体系是必学与选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与阅读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比较科学的体系,使教材延深到了社会和家庭,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相联系,是一本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好教材。
  总之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化学课的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可以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基础的化学知识,再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能力。特别是新大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比原大纲和教材在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适当降低,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适当拓宽;化学计算难度和数量上大幅度的降低,化学实验略有加强。这种变动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82个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对10个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8个选做实验和10个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中应注意化学实验的教学,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使化学实验能力得以提高。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的产生,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形成的推动力,也有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形成的爆发力。既让学生能动地学习语文,在听说读写中习得语文,又在读写中创造性地获取和运用语文资源,成为有创造力的学生。经过整整两年的实验,我获得了一些深切的感受。    1、认识“读写创”教改实验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意义。世纪末中国语文教学的大讨论是“读写创”教改实验诞生的又一宏大背景。语文教学改革的问题是一个世纪
期刊
摘要: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出题偏“10”、指导偏“位”、批改偏“向”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端正教学思想是前提;从内容入手是关键;突破传统模式是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问题 改革对策    1、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出题偏“心”。这里的“题”,既指文题,又指作文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出题偏心,就是说教师在出题时,不考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兴趣,
期刊
语文是“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学科,具有很鲜明的形象性和情感性。所以,在语文课上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学知识,培养其听说读写的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的素养。而音乐是一种很适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手段。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根据不同题材的课文或不同状况的需要,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配上一首旋律动听的钢琴曲来进行朗读,往往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而时下
期刊
摘要: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动情;提供观察的机会,让学生动眼;提供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动;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动脑筋;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动。  关键词:学生 课堂 动起来    新课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数学课要彻底改变课上教师激情机械地讲解,课下学生被动乏味地模仿。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动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处理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几种关系,能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学模式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在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于过去的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
期刊
摘要:为全面提高中学生思想品质,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职业学校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对实习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我们采取岗前灌输、岗中督导、岗后跟踪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关键词:德育工作 职业道德教育 实习教学 岗位成才 督促指导 跟踪管理    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
传统的数学课程把知识和智力教育价值视为数学课程的主要目标。而《数学课程标准》则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标》的颁布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认识自己所生活的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构建体验式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体验 自主探究 实践操作 合作交流 联系生活 
期刊
摘要:本文从设置情景,形成创新意识;注重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启发想象,培养创新思维;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四个方面阐述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是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动力源泉。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摘要: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体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构建小学数学体验教学模式,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