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新课改中重点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凸现出来以后,很多教师除了注重课堂教学质量以外,还将重点放到了学生身上,希望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学困生教育一直以来就是最令教师头疼的问题,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们都十分关注学困生,希望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和课堂产生兴趣,并快速摘掉“学困”的帽子。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实践经验阐述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学科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但是很多学生都会感到数学知识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学困生的出现除了学科知识的性质意外,还包含个人因素。他们自己因为学不会或者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导致没办法快速汲取知识,更不能巧妙地将知识应用到做题或者实践中。针对这一现状,小学数学教师针对中高年级的学困生提出了一些转化方法,希望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觉性不断提高,并且为其建立学习自信心提供了有利保障。
一、互帮互助,提高学困生学习自觉性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特点和优势,学困并不是学生的唯一标签。因此,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针对学习困难这件事情,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方法进行转变,在课堂中组建互帮互助小组,通过团结合作或者以“优”带“困”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能够促使学生们共同进步,也有助于学困生学习自觉性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学困生数量相对来说较多一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平时的课堂表现将其进行分组,制定课上和课下互帮互助小组,促使学困生能够在学优生的带领下快速取得进步。
例如,在讲授“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内容时,数学教师先提前了解了学生们对于通分知识掌握的程度,发现有一部分学困生还没有熟练掌握通分的精髓。因此,在授课前教师将学生进行了合理分组,将一部分学困生與熟练掌握通分技巧的学优生放到同一个小组中,并鼓励他们自己回顾通分相关知识点。在学优生的带领下,学困生逐步了解到了异分母的分数可以通过通过通分的方式转变成同分母分数。随后,教师再展开教学,并叫上几个学困生将自己所在小组计算的通分例题展示并讲解出来。当教师讲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内容时,学困生会表现得十分积极,学习自觉性也会逐步提高。
二、教师指导,增强学困生学习自信
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凸现出来,但是教师的课堂指导地位同样重要。他们能够辅助学生高效获取知识,也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不断向前。学困生在课堂中常常表现得十分胆小,不敢主动发表个人的观点或者意见。久而久之,学困生学习起来就会越来越吃力,学习效果也难以达到最佳。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要针对学困生进行有效指导,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同时大胆地在课堂中发表个人言论,并适当地对其进行表扬,以此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内容时,教师先通过复习旧知的方法,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将所学过的体积单位等内容回忆起来之后,再通过设疑的形式引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了动手操作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们用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自主搭建出几个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并说出其长、宽、高以及构成长方体的小正方体数量后,引发学生思考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间的关系。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将一些简单的并且易回答的问题展示出来,供学困生回答,并在他们正确回答问题的过后对其进行表扬,以此增强其学习自信。只有教师稍加用心,关注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提高兴趣,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信心才会逐步升高。
三、家校合作,促使学困生感到温暖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场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根源所在。传统观念下,家长们认为教育是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和职责,在家里只关心学生的日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新课改将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深远影响提了出来,鼓励家长们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取出部分时间陪伴学生学习,为其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也使之感到温暖。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和关心学困生的基础上,也通过家长会、家访以及信息联络的方式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希望家校合力,促使学困生感到温暖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促进其快速进步。
例如,在讲授完“折线统计图”内容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应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且根据图表进行统计,教师也布置了一项生活化的作业,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统计图。在布置了此项任务的同时,教师和几名学困生的家长进行了视频通话,将学生在课堂中优异的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并提醒家长共同和学生一起完成这份生活作业。经过沟通后,家长也在家庭环境中关心学生的作业和学习情况,促使学困生感到了教师和家长的双重关心,进一步提高了完成作业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政策和方法的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师针对中高年级学困生提出了很多高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使得课堂不再有“学困生”。
参考文献:
[1]王先贵.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8(1).
[2]高有贵.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4).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和平小学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学科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但是很多学生都会感到数学知识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学困生的出现除了学科知识的性质意外,还包含个人因素。他们自己因为学不会或者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导致没办法快速汲取知识,更不能巧妙地将知识应用到做题或者实践中。针对这一现状,小学数学教师针对中高年级的学困生提出了一些转化方法,希望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觉性不断提高,并且为其建立学习自信心提供了有利保障。
一、互帮互助,提高学困生学习自觉性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特点和优势,学困并不是学生的唯一标签。因此,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针对学习困难这件事情,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方法进行转变,在课堂中组建互帮互助小组,通过团结合作或者以“优”带“困”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能够促使学生们共同进步,也有助于学困生学习自觉性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学困生数量相对来说较多一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平时的课堂表现将其进行分组,制定课上和课下互帮互助小组,促使学困生能够在学优生的带领下快速取得进步。
例如,在讲授“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内容时,数学教师先提前了解了学生们对于通分知识掌握的程度,发现有一部分学困生还没有熟练掌握通分的精髓。因此,在授课前教师将学生进行了合理分组,将一部分学困生與熟练掌握通分技巧的学优生放到同一个小组中,并鼓励他们自己回顾通分相关知识点。在学优生的带领下,学困生逐步了解到了异分母的分数可以通过通过通分的方式转变成同分母分数。随后,教师再展开教学,并叫上几个学困生将自己所在小组计算的通分例题展示并讲解出来。当教师讲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内容时,学困生会表现得十分积极,学习自觉性也会逐步提高。
二、教师指导,增强学困生学习自信
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凸现出来,但是教师的课堂指导地位同样重要。他们能够辅助学生高效获取知识,也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不断向前。学困生在课堂中常常表现得十分胆小,不敢主动发表个人的观点或者意见。久而久之,学困生学习起来就会越来越吃力,学习效果也难以达到最佳。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要针对学困生进行有效指导,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同时大胆地在课堂中发表个人言论,并适当地对其进行表扬,以此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内容时,教师先通过复习旧知的方法,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将所学过的体积单位等内容回忆起来之后,再通过设疑的形式引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了动手操作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们用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自主搭建出几个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并说出其长、宽、高以及构成长方体的小正方体数量后,引发学生思考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间的关系。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将一些简单的并且易回答的问题展示出来,供学困生回答,并在他们正确回答问题的过后对其进行表扬,以此增强其学习自信。只有教师稍加用心,关注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提高兴趣,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信心才会逐步升高。
三、家校合作,促使学困生感到温暖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场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根源所在。传统观念下,家长们认为教育是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和职责,在家里只关心学生的日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新课改将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深远影响提了出来,鼓励家长们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取出部分时间陪伴学生学习,为其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也使之感到温暖。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和关心学困生的基础上,也通过家长会、家访以及信息联络的方式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希望家校合力,促使学困生感到温暖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促进其快速进步。
例如,在讲授完“折线统计图”内容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应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且根据图表进行统计,教师也布置了一项生活化的作业,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统计图。在布置了此项任务的同时,教师和几名学困生的家长进行了视频通话,将学生在课堂中优异的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并提醒家长共同和学生一起完成这份生活作业。经过沟通后,家长也在家庭环境中关心学生的作业和学习情况,促使学困生感到了教师和家长的双重关心,进一步提高了完成作业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政策和方法的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师针对中高年级学困生提出了很多高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使得课堂不再有“学困生”。
参考文献:
[1]王先贵.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8(1).
[2]高有贵.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4).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和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