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简阳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甲肝、戊肝感染情况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i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调查分析2015年简阳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甲肝、戊肝感染情况。方法:对2015年1月-12月简阳市16357名食品从业人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所有受检者先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项目,如转氨酶异常,则增加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和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项目检查,对不合格患者采取空腹静脉血5ml,甲肝、戊肝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16357名从业人员中,864名存在肝功能不合格情况,其中2例为甲型肝炎,1例为戊肝。对比食品从业人员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肝功能不合格几率,结果显示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简阳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甲肝及戊肝感染几率相对较低,但肝功能不合格的比例相当较高,故应积极强化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卫生知识培训以此降低从业人员患病毒性肝炎的几率。
  【关键词】 健康体检 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
  甲型肝炎以及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粪-口传播,其中戊型肝炎更可能通过人群的日常接触进行传播。食品从业人员以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因接触人群面较广,故其出现甲肝以及戊肝的几率相对其他行业而言较高[1-2]。因此自2009年我国新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甲肝以及戊肝也成为公共场所及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基础项目之一。本次研究将以2015年简阳市16357名食品从业人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资料为调查对象,分析2015年简阳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甲肝、戊肝感染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12月简阳市进行健康体检的16357名食品从业人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受检者8894名,女性受检者7463名。其中包括食品从业人员8906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7451名。受检者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为(41.4±3.1)岁。对比食品从业人员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结果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先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项目,如转氨酶异常,则增加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和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项目检查,对不合格者采取空腹静脉血5ml,血清分离后对受检者的待检标本,进行甲肝抗体(HAV-IgM)、戊肝抗体(HEV-IgM)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检验。之后再采用ANTO2010按图酶标仪进行OD值定量检测。对于该项检测结果在临界值以上者则可判定为阳性,低于临界值者则为阴性。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抗体测定试剂盒均由北京万泰生物药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检验具体步骤均按照相关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对比采用检验,若组间对比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数据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检结果的基本情况分析
  16357名从业人员中,864名存在肝功能不合格情况,占总体检人员的5.28%。其中2例为甲型肝炎,占肝功能不合格人数的0.23%,占总体检人数(阳性率)的0.01%。1例为戊肝,占肝功能不合格人数的0.12%(该项指标阳性率数值过小,不具意义,故不予列出)。2名甲型肝炎患者均为食品从业人员,年龄均在30-50岁之间。1名戊型肝炎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年龄为36岁。
  2.2 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结果的对比
  864名肝功能不合格受检者中511名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353名为食品从业人员。对比食品从业人员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肝功能不合格几率,结果显示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对比结果见下表1。
  3 讨论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患有甲型肝炎以及戊型肝炎的患者不能从事食品或公共产所等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工作[3]。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简阳市16357名从业人员中虽然864名受检者存在肝功能不合格的情况,但甲型肝炎患病者仅有2例,戊型肝炎患病者仅有1例。上述3名人员均予以不发放健康证处理。由此可见对食品以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中加入甲肝以及戊肝IgM抗体检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李月琴的调查结果显示甲型肝炎的检查阳性率为0.30%,戊型肝炎的检查阳性率为1.03%[4]。张文盛的调查结果显示甲肝阳性率为0.093%,戊肝阳性率为0.046%[5]。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简阳市食品以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甲型肝炎感染几率为0.01%,戊型肝炎感染几率因数值过低,不具意义。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相比,本次研究中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的感染几率均有显著降低,后经调查研究发现造成该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本市近年来重视对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并不定期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卫生健康知识宣教等存在较大关系。
  由此可见,简阳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甲肝及戊肝感染几率虽相对较低,但肝功能不合格比例较高,持续且积极对食品以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健康管理,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卫生知识培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确保广大从业人员以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资料
  [1]黄春丽,李彩景,谭子俊.马山县2013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甲肝、戊肝感染状况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5,27(10):1078-1080.
  [2]李尚琴,崔吉茂,何莉,等.2010-2012年达州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甲肝、戊肝、ALT检测结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34(4):29-30.
  [3]孙广雷,吴爱涛,范子亮.2013年奎文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甲肝、戊肝结果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4,19(10):101-101.
  [4]李月琴.光泽县2011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感染率调查及防治策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17(11):2743-2745.
  [5]张文盛,游田珍,林元姑.龙岩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甲、戊型肝炎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41(6):95-96.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通过分析某部队院校干部年度健康体检数据,指导进一步的干部预防保健工作。方法收集 2 015年度该院校干部健康体检相关资料,统计检出率最高的六种疾病,并比较师职干部和团以下干部的检出率。结果高血脂、脂肪肝、高尿酸血症、肝功能异常、高血压、高血糖成为此院校检出率最高的六种疾病,师职干部与团以下干部此六项的检出率具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院校干部代谢相关性疾病检出率高,其中又以血
【摘 要】 目的:探讨监测2013-2014年我区手足口病疫情。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对我区手足口病资料进行监测分析,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阳性病例中24例为Cox A16感染,占40.0%,29例为EV71感染,占48.3%,7例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占11.7%。检测89例患儿中,男性为57例,女性病例32例,男女患儿比例1.78:1。经分析发现,3~4月份开始有手足口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以
期刊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来源于B细胞系常见的恶性血液疾病,在所有肿瘤中的发病率为1%,在血液肿瘤中占10%[1]。其特征是异常浆细胞在骨髓内恶性增殖,使人体发生骨髓功能衰竭和溶骨性破坏,还能生产出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出现本周蛋白尿,引起肾损害、免疫异常、出血、贫血、骨痛等症[2]。而多数MM患者都伴有高钙血症、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病变,即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BD)。机体内骨骼系统是由破骨细胞
期刊
【摘 要】 目的 调查高中女学生月经状况、经期卫生、月经紊乱症状表现、经期运动情况等方面知识,为针对性开展女生月经卫生保健及防治月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中学在校250名女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女中学生月经卫生保健知识来源匮乏,仅限于母亲(66.8%)、朋友和同伴(60.9%)、书报(41.3%)等;66.4%的女生出现痛经现象,60.4%的女生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