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历史新教材给我带来的思索和感悟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ye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教学是需要创新的,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培养适合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型人才。面对2016版新教材的挑战,我在自己半年多的实践中,逐渐适应了2016版新教材,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法,有三点认识:一是认真研读,精心设计,做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二是巧用文本,科学设计,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三是把握灵魂,注重育心,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关键词:2016版;新教材;机遇;挑战;理念;研读;设计;引导者巧用文本;科学设计;合作者;把握灵魂;注重育心;促进者
  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教学是需要创新的,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培养适合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型人才。2016版新教材给了我们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的理念。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应该深刻解读2016版新教材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要求,认真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让自己在理念上首先与新教材接轨,然后再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并随时根据课堂生成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永远充满生命力。
  面对2016版新教材的挑战,我在自己半年多的实践和探索中,逐渐适应了2016版新教材,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法,现与各位同行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一、认真研读,精心设计,做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2016版新教材与旧版教材在编写方式上完全不同。2001版新教材是主题式编写体例,而2016版新教材是以时序性为编排顺序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能够认识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在这一时期发生的大事。同时新教材在旧版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内容,也删减了部分内容。例如东汉的历史,北方各族内迁、江南地区的开发等知识的增加,使中国古代史增加了知识点,当然其中也删减了一些知识,如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两汉经济等。另外还有一些提法和观点的变化,如将2001版的“民族融合”的提法改为“民族交融”等。这都要求广大的历史教师要认真研读有关的理论书籍和倾听专家对2016版新教材的解读,并且在课下要对新教材的理念进行深入的研读,在近半年的新教材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是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边提升。我的每一课都经历了认真的设计、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
  二、巧用文本,科学设计,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新教材充分体现了国家意识、主权意识、统一意识等多种思想,这是亮点,也是国家发展和统一的需要。因此部编教材在中国古代部分增加了许多诸如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題、台湾问题、香港问题等方面的知识,在版面设计中又增加了相关史事、材料研读、课后活动、知识拓展等内容,每篇课文内容都在1000——1300字左右。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历史教师都要巧用文本,那么如何巧用文本呢?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对文本进行充分的解读,分清哪些是需要布置学生课前去预习的,哪些是课堂上需要研讨的,哪些是需要课后让学生拓展延伸、反馈巩固的,这样我们对新教材就有科学的认识,为我们科学地设计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把握灵魂,注重育心,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借鉴功能,历史课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去感悟人生,并从中增长知识和技能,增强适应社会和人生发展的能力。
  2016年历史新教材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社会所要弘扬的正能量。在今天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相对缺乏的今天,在课堂进行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呢?我认为应该首先对新教材进行全面的解析,理解文本设置的目的,把握文本所反映的灵魂,注重运用文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的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学习是为现实服务的,为我们人生发展奠基的。而我们教师要注重“育人”先“育心”,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历史教学应该是为现实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充分运用历史文本,发挥历史的服务功能,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用。这样的历史课堂才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课堂,才是为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奠基的课堂,才是最具有生命力、魅力的课堂!
  历史永远是历史。历史其实与现实并不遥远,2016年新版教材的发行,给我们每位历史教师一个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的思索,新的理念,那么我们每一个教师就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真正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用好新教材,开发新资源,研究新模式,让新教材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铺路石!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嫩北子弟校中学部)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认真审清题目要求的习惯;培养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卷面干净的习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法则细心计算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关键词:培养;计算;习惯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能力之一,同时它对其它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观察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训练都可以在培养计算能力的过程中得到渗透。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一提到
期刊
摘 要:高中时代,学生学习压力较大。面对高考,任务艰巨,很多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他们的心理问题。不断走向极端的青少年层出不穷,让我们无比痛心。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至关重要。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渗透生命教育,让同学们认识到生命的伟大,需珍爱生命,坚定自己的内心,克服困难,不怕挫折,真正实现生命的价值。本文章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渗透生命教育问题,
期刊
摘 要:绿色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字眼,绿色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颜色,绿色更是孩子们个性飞扬的天堂。它意味着气息的清新,机体的舒展,灵性的生发,生命的焕发。“上学学习,放学补课,空闲时间就是宅在家里玩电脑。”这是现代孩子典型的表现。孩子的个性在家长和教师的“包办”下扼杀,孩子的创造在“管教”中消逝,孩子的人生在师生的“呵护”中黯淡,“成绩”成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我认为要让学生的心灵放飞就要遵循以下
期刊
摘要:羌绣是羌族非物质文化宝贵的财富,是现当代羌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羌绣的旅游价值在家居软装品设计中也有突出的表现,本文试从羌绣图案元素在现代家居软装品设计中应用为研究内容,探索羌绣在软装饰品设计和创意开发的新途径。  关键词:家居软装饰品;羌绣;应用与开发  一、民族元素与现代软装设计  秉承“民族的,即世界”的文化理念,发扬民族民间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举国上下对文化发展的大方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两方面的弊端,一是学生的作业布置不够多元,二是学生的阅读资源不够丰富,进而提出了农村小学采用“一起作业”环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技术保障和内容保障的基础上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并对“一起作业”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施进行了效果的分析。从知识走向思维,优化了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从随意步入了理性,作业的评价更为及时与准确,从课内走向了课外,绘本资源更为丰富和多元。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们根据教育部的指示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不断探索创建高效性的课堂。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主动学习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平时的初中数学授课过程中高效课堂的建立还有一些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学肩负更多的重任。引导学生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美好的情感,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明确提出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对此予以重视,将生命价值观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规划人生。在高中语文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自觉地将生命价值教育与语文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将语文教学的“生命化”充分体现出来。本文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为研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革新,我国素质教育亦在挖掘教育的本质与核心,希望能够保证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充分实现。高中生正处于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其面临这升学考试和学科知识的多重压力,很多学生因缺乏对生命的认知而消极的面对生活,从而影响了其自身的健康成长。高中语文课中蕴含着诸多的生命元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就生命教育元素融合融入高中语文教育做出论述,以期能与广大教师共勉。  
期刊
摘 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多个领域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更快的发展速度,使得整个社会发展笼罩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多媒体技术之下,教育同样如此。就我国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为例,诸多院校已经开始实施“互联网+历史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充分融入了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因此,本文就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诗歌是最具魅力的文学样式,处于文学金字塔的顶端,历来被人们所喜爱,但是诗歌有形象性、凝炼性、音乐性、抒情性,其意义的理解也有一定难度,诵读是诗歌教学最好的方法。  关键词:诗歌;诵读;教学  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整饬,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学习诗歌,既要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又要理解诗歌的意蕴,还要体会诗人的情感,所以只有通过多遍诵读才能理解诗歌的意蕴。  一、诵读对诗歌教学的意义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