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柳州市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调查,论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社会实践教育实效性。通过调查问卷得出:学校和家长普遍认为社会实践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和家长普遍认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体验、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尚未达到国家政策要求、学校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基本模式亟待改善、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遇到诸多困难、学生家长普遍支持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对此,应从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责任主体、政府统筹、市级统筹、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实行学分制等方面采取措施,以进一步加强学校社会实践教育功能。
【关键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背景 社会实践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041-03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明确要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积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国家对学校社会实践教育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当前柳州市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推行情况,笔者对柳州市各级各类学校1000多名在校老师、领导和5000多名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学校调研的重点包括:学校对社会实践教育的认识、学校是否开展了社会实践教育、学校是否将社会实践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制约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关键问题及学校对社会实践教育的需求和建议等。对学生家长的调研重点包括:家长对社会实践教育的认识、是否支持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经费支持幅度等。以此为基础,提出柳州市进一步加强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笔者查阅了柳州市近年来关于推进社会实践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和材料,同时通过调查问卷对学校和学生家长进行了调研,还访谈了部分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普通教师,力求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地了解学校社会实践教育开展情况。
(一)对学校的调研。学校是社会实践教育的组织主体,学校对社会实践教育的认识是推进社会实践教育的关键所在。针对学校的调研,共有1099人(N=1099)参与。本次调研笔者将调研范围确定为大学、高中、中职、义务教育学校等,有城市学校也有农村学校,调研参与人员有学校领导也有学校中层干部和普通教师,确保尽可能全面反映学校对社会实践教育的整体认识。
(二)对学生家长的调研。学生家长是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支持和参与方,学生家长对社会实践教育的认识也是推进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效保障。本次调研共有5090名(N1=5090)学生家长参与调研。调研中,笔者将家长的学历、孩子所在的学段和学校所在的区域作为调查的基础数据,目的是了解学生家长整体受教育水平。因为家长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学生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不高,有50.43%的学生家长是初中毕业,有19.12%学生家长是高中毕业,意味着有近70%的学生家长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一方面来源于学校教育,一方面来源于家庭教育。近70%的学生家长未接受过高等教育,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家庭的小孩,如果在学校不能够得到系统的社会实践教育,仅依靠家长将很难完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终极目标。
二、调研结论分析
(一)学校和家长普遍认为社会实践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对学校的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学校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很重要”和“非常重要”的比例高达96.45%。从对家长的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家长也普遍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对孩子成长意义重大,选择“很重要”和“非常重要”的比例高达94.28%。由此可见,无论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家长都高度认同社会实践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推进社会实践教育最重要的基础,代表着推动社会实践教育可以得到绝大部分人的支持。
(二)学校和家长普遍认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体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对学校和家长的調研中,学校和家长普遍认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拓展知识面和眼界、提高道德品质、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动手能力等。
(三)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尚未达到国家政策要求。国家对高校、中小学校均有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规定,并要求社会实践教育要常态化。从对学校的调研情况来看,每学年组织1~2次和3~5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校有74.7%,偶尔组织和从未组织的还有25.3%。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做到全覆盖来看,也只有61.15%做到了全覆盖;只有68.7%的学校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综合评价。这些数据说明柳州市大部分学校重视社会实践教育,普遍组织学生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但综合调研整体情况来看,仍有不少学校社会实践教育未做到制度化和常态化,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尚未达到国家政策要求。
(四)学校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基本模式亟待改善。具体如下:
1.组织方式。目前的组织方式过多依靠家长。从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来看,学校组织占比达到53.14%;家长自行带孩子参加或者学生自己参加的占比也有41.13%。数据说明,很多学校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责任划分上,更多地把责任归置于家长,这与国家政策要求的以学校组织为主是不相符的。
2.学校组织开展实践教育出行方式和有关交通费如何解决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得出在调查的对象中有71.7%学校在已经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出行方式更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和学校租车方式。而在有关交通费用如何处理时,各学校的做法差异较大,学校公共经费支出、学生家长平均分担、学生自行承担三种方式都占比30%以上,说明在交通经费如何解决的问题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家长对交通费用的支出也没有统一的意见。 3.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场所。从学校开展社会实践场所调研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学校选择在市内或县内的公园、场馆进行实践活动,占比达86.62%,选择自治区外的社会实践基地的占12.74%,约有0.64%选择国外合作的学校。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市内或县内的公园、场馆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阵地,政府应该加强市内或县内的社会实践资源的建设。
(五)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遇到诸多困难。从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遇到的困难来看,主要集中在担心安全问题、资金不足、出行交通不方便、教学实践安排不了等方面,其中担心安全问题在所有问题中排在第一位。也有少部分家长不支持社会实践教育工作。具体数据见表1。
(六)学生家长普遍支持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从对家长的调研来看,学生家长普遍支持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赞成率达到99.25%。同时愿意为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经费支持。绝大部分的家长愿意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自身素质和时间等原因,家长也只能偶尔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家长认为理想的社会实践教育场所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古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普遍喜欢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数据见表2。
(七)希望市级层面解决的问题。从调研结果来看,学校普遍希望市级有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政策,建设综合实践基地和研究基地,把社会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开发相应的实践课程和研学路线。
三、加强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建议
从调研的结论来看,柳州市大多数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对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到位,普遍认为社会实践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很多学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切实组织开展了社会实践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学生家长普遍支持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但是由于家长自身素质等其他因素,大部分家长无法做到亲自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从学校的调研来看,制约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安全因素和经费、课时等现实因素,部分学校尚未按国家政策规定开展好社会实践教育。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市政府有关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解决。
(一)加强顶层设计,出台配套政策。无论是高校还是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都是教育本质的需要,也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国家层面已经就如何推进社会实践教育做出了政策要求和规定,要求地方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研制出台柳州市研学旅行实施意见,从区域的角度整体推进大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特别是对学校组织学生外出安全如何保障、经费如何解决等做出明确的规定,确保学校能够组织好社会实践教育。
(二)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督查。社会实践资源主要集中在校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然资源和风景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等。这些资源的开放需要主管部门主动介入,社会实践教育主体除了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文化、工信委、财政、发改部门等有关部门也是重要的责任主体,政府应该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把各部门的职责落实列入政府督导体系,加强督导。
(三)政府统筹,建设好一批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建设好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营地)是落实社会实践教育的基本条件。政府可统筹遴选适合社会实践教育的资源,加强投入,建设一批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至少每个地市建一个社会实践营地,农村地区要安排相应田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要为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践提供场地,充分保障学生能够系统接受社会实践教育。政府还应明确社会实践教育的师资来源,鼓励学校聘请社会实践教育师资,并给予经费支持,确保基地的正常运转。
(四)市级统筹,开发市本级研学课程和研学路线。社会实践教育要正常开展,必须有社会实践教育的课程,而社會实践教育的课程是建立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因此,政府应加强劳动教育,以地市为单位,组织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基地人员共同开发地方社会实践课程,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同时结合社会资源,开发不同主题的研学线路。
(五)列入学校课程计划,保证社会实践课时安排。社会实践教育的推进必须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学校应该统筹综合实践课、劳动课、思政课,确保每学期定期组织1~2次社会实践活动。保障社会实践课时的落实,是保障社会实践正常开展的必然要求。政府应该把此项工作列入学校常规检查,对落实不到位的学校要求及时整改。
(六)实行学分制,纳入学生综合评价。社会实践资源种类繁多,适合研学的资源很多,而学生的研学实践有限,建议政府根据不同的学段规定必须参与的社会实践项目,除此之外的社会实践项目可以让学校和学生家长自由选择。政府可以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综合测评,规定学校实行学分制,学生在学段内修完规定的学分才准予毕业。
【参考文献】
[1]易臻真,王洋.以社会实践承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与使命[J].教育发展研究,2019(10)
【基金项目】2018年度柳州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工作研究专项公开招标课题(A类)“柳州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研究”(2018SA004)
【作者简介】梁 美(1978— ),广西横县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何田田)
【关键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背景 社会实践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041-03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明确要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积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国家对学校社会实践教育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当前柳州市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推行情况,笔者对柳州市各级各类学校1000多名在校老师、领导和5000多名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学校调研的重点包括:学校对社会实践教育的认识、学校是否开展了社会实践教育、学校是否将社会实践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制约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关键问题及学校对社会实践教育的需求和建议等。对学生家长的调研重点包括:家长对社会实践教育的认识、是否支持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经费支持幅度等。以此为基础,提出柳州市进一步加强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笔者查阅了柳州市近年来关于推进社会实践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和材料,同时通过调查问卷对学校和学生家长进行了调研,还访谈了部分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普通教师,力求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地了解学校社会实践教育开展情况。
(一)对学校的调研。学校是社会实践教育的组织主体,学校对社会实践教育的认识是推进社会实践教育的关键所在。针对学校的调研,共有1099人(N=1099)参与。本次调研笔者将调研范围确定为大学、高中、中职、义务教育学校等,有城市学校也有农村学校,调研参与人员有学校领导也有学校中层干部和普通教师,确保尽可能全面反映学校对社会实践教育的整体认识。
(二)对学生家长的调研。学生家长是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支持和参与方,学生家长对社会实践教育的认识也是推进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效保障。本次调研共有5090名(N1=5090)学生家长参与调研。调研中,笔者将家长的学历、孩子所在的学段和学校所在的区域作为调查的基础数据,目的是了解学生家长整体受教育水平。因为家长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学生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不高,有50.43%的学生家长是初中毕业,有19.12%学生家长是高中毕业,意味着有近70%的学生家长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一方面来源于学校教育,一方面来源于家庭教育。近70%的学生家长未接受过高等教育,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家庭的小孩,如果在学校不能够得到系统的社会实践教育,仅依靠家长将很难完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终极目标。
二、调研结论分析
(一)学校和家长普遍认为社会实践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对学校的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学校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很重要”和“非常重要”的比例高达96.45%。从对家长的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家长也普遍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对孩子成长意义重大,选择“很重要”和“非常重要”的比例高达94.28%。由此可见,无论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家长都高度认同社会实践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推进社会实践教育最重要的基础,代表着推动社会实践教育可以得到绝大部分人的支持。
(二)学校和家长普遍认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体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对学校和家长的調研中,学校和家长普遍认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拓展知识面和眼界、提高道德品质、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动手能力等。
(三)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尚未达到国家政策要求。国家对高校、中小学校均有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规定,并要求社会实践教育要常态化。从对学校的调研情况来看,每学年组织1~2次和3~5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校有74.7%,偶尔组织和从未组织的还有25.3%。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做到全覆盖来看,也只有61.15%做到了全覆盖;只有68.7%的学校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综合评价。这些数据说明柳州市大部分学校重视社会实践教育,普遍组织学生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但综合调研整体情况来看,仍有不少学校社会实践教育未做到制度化和常态化,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尚未达到国家政策要求。
(四)学校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基本模式亟待改善。具体如下:
1.组织方式。目前的组织方式过多依靠家长。从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来看,学校组织占比达到53.14%;家长自行带孩子参加或者学生自己参加的占比也有41.13%。数据说明,很多学校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责任划分上,更多地把责任归置于家长,这与国家政策要求的以学校组织为主是不相符的。
2.学校组织开展实践教育出行方式和有关交通费如何解决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得出在调查的对象中有71.7%学校在已经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出行方式更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和学校租车方式。而在有关交通费用如何处理时,各学校的做法差异较大,学校公共经费支出、学生家长平均分担、学生自行承担三种方式都占比30%以上,说明在交通经费如何解决的问题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家长对交通费用的支出也没有统一的意见。 3.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场所。从学校开展社会实践场所调研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学校选择在市内或县内的公园、场馆进行实践活动,占比达86.62%,选择自治区外的社会实践基地的占12.74%,约有0.64%选择国外合作的学校。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市内或县内的公园、场馆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阵地,政府应该加强市内或县内的社会实践资源的建设。
(五)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遇到诸多困难。从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遇到的困难来看,主要集中在担心安全问题、资金不足、出行交通不方便、教学实践安排不了等方面,其中担心安全问题在所有问题中排在第一位。也有少部分家长不支持社会实践教育工作。具体数据见表1。
(六)学生家长普遍支持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从对家长的调研来看,学生家长普遍支持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赞成率达到99.25%。同时愿意为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经费支持。绝大部分的家长愿意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自身素质和时间等原因,家长也只能偶尔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家长认为理想的社会实践教育场所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古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普遍喜欢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数据见表2。
(七)希望市级层面解决的问题。从调研结果来看,学校普遍希望市级有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政策,建设综合实践基地和研究基地,把社会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开发相应的实践课程和研学路线。
三、加强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建议
从调研的结论来看,柳州市大多数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对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到位,普遍认为社会实践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很多学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切实组织开展了社会实践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学生家长普遍支持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但是由于家长自身素质等其他因素,大部分家长无法做到亲自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从学校的调研来看,制约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安全因素和经费、课时等现实因素,部分学校尚未按国家政策规定开展好社会实践教育。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市政府有关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解决。
(一)加强顶层设计,出台配套政策。无论是高校还是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都是教育本质的需要,也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国家层面已经就如何推进社会实践教育做出了政策要求和规定,要求地方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研制出台柳州市研学旅行实施意见,从区域的角度整体推进大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特别是对学校组织学生外出安全如何保障、经费如何解决等做出明确的规定,确保学校能够组织好社会实践教育。
(二)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督查。社会实践资源主要集中在校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然资源和风景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等。这些资源的开放需要主管部门主动介入,社会实践教育主体除了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文化、工信委、财政、发改部门等有关部门也是重要的责任主体,政府应该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把各部门的职责落实列入政府督导体系,加强督导。
(三)政府统筹,建设好一批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建设好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营地)是落实社会实践教育的基本条件。政府可统筹遴选适合社会实践教育的资源,加强投入,建设一批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至少每个地市建一个社会实践营地,农村地区要安排相应田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要为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践提供场地,充分保障学生能够系统接受社会实践教育。政府还应明确社会实践教育的师资来源,鼓励学校聘请社会实践教育师资,并给予经费支持,确保基地的正常运转。
(四)市级统筹,开发市本级研学课程和研学路线。社会实践教育要正常开展,必须有社会实践教育的课程,而社會实践教育的课程是建立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因此,政府应加强劳动教育,以地市为单位,组织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基地人员共同开发地方社会实践课程,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同时结合社会资源,开发不同主题的研学线路。
(五)列入学校课程计划,保证社会实践课时安排。社会实践教育的推进必须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学校应该统筹综合实践课、劳动课、思政课,确保每学期定期组织1~2次社会实践活动。保障社会实践课时的落实,是保障社会实践正常开展的必然要求。政府应该把此项工作列入学校常规检查,对落实不到位的学校要求及时整改。
(六)实行学分制,纳入学生综合评价。社会实践资源种类繁多,适合研学的资源很多,而学生的研学实践有限,建议政府根据不同的学段规定必须参与的社会实践项目,除此之外的社会实践项目可以让学校和学生家长自由选择。政府可以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综合测评,规定学校实行学分制,学生在学段内修完规定的学分才准予毕业。
【参考文献】
[1]易臻真,王洋.以社会实践承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与使命[J].教育发展研究,2019(10)
【基金项目】2018年度柳州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工作研究专项公开招标课题(A类)“柳州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研究”(2018SA004)
【作者简介】梁 美(1978— ),广西横县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