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已成蓬勃之势,但重技能、心理等素质而轻政治素质的现象也比较明显;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核心,是个人信仰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也是调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保证正确发展方向的中心环节,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就在于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本文从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状况出发,探索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途径,与方家商榷。
一、大学生群体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其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积极方面
1.能用马克思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来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对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能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并能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大学生感受了改革开放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关心、支持改革,对前途充满信心,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对政治事件分析更趋冷静和理性化,他们关心国际国内大事,表现出一种较高的政治素质,能正确的运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绝大多数学生遵守学校的纪律,有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
3.大学生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强的精神,感受到一种振兴中华的责无旁贷的气魄,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如:关注四川地震、奥运会,世博会,惩治腐败问题,保钓问题等国家大事。
(二)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消极方面
1.理想信念缺失。认为共产主义不够现实,对社会主义的未来缺乏信心,对政治活动不关心,上政治理论课不用心。有的对加入党组织不感兴趣,个别学生不信马列,信宗教迷信。
2.部分学生思维方式偏激。遇到问题,缺乏正确的思维方式,当自己遭遇挫折时,萎靡不正、消极悲观,全面否定自己;而当自己获得成功,又得意忘形,狂妄自大、唯我独尊。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崇尚拜金主义,把追逐金钱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学生之间的信任、友爱、真诚、互助都被金钱所取代。
3.部分学生组织纪律和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只凭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对各种规章制度熟视无睹。不懂得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法律规范与个人的欲望发生矛盾冲突时,不能恪守法律的要求。
二、探索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途径
首先,加强载体和平台建设,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有系统、深入的认识,真正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成为今天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问题。作为“两课”的必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应当有效开展政治素质锻炼。重视建立“红色网站”,占领网络阵地,使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还要“进网络”。
其次,提高政治能力。主要包括:一是政治上的分辨力,即对大量的、复杂的社会信息能够分辨出真伪;对与社会主体价值相背离的东西有足够的警惕;二是对社会上正面的信息的吸收能力,即能够拥护、支持和吸收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代表社会大多数人利益的东西;三是对社会负面信息的批判和拒绝,即能够并敢于向负面的东西"说不",具有批判和拒绝的能力;四是对社会事务的分析、决策和解决的能力。
再次,提高政治品格。通过主体精神教育,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过程,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动发展与理想信念确立中的自主性;加强哲学精神教育。通过哲学思考,让大学生超越功利,告别浅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体系,帮助其掌握批判性思维、辩证性思维的方法。开展创新精神教育。创造性思维方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强化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思想方法教育,使大学生在脱离”母体”以后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完善自我,使”创新”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第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以党建带团建,积极引导青年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克服部分青年在入党问题上的功利思想;形成以党员和骨干为主的团支部与班委,积极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核心骨干作用,保证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生活,了解社情民情,处理社会事务的环境和机会。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一是校风建设。校风是一个学校的精髓和灵魂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学校历史的回声与沉淀,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和建设过程,是过去历代师生和现在在校的每一位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二是班风建设。班级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阵地,一个好的班集体将会影响学生未来一生的发展。这种影响不仅在思想政治上,而且在人生态度、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等多方面。三是抓好以宿舍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阵地,它不仅具备休养身体的功能,而且有陶冶情操、增加文化修养、全面提高素质的功能。四是治理好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在学校全局工作中始终把环境的综合治理放在重要位置,是学校政治形势稳定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蔡亚芬.谈谈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的培养[J].现代高等教育,2005(4).
[2]祖嘉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教中的地位及其落实[J].高校理论战线,2005(1).
[3]李清德.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一、大学生群体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其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积极方面
1.能用马克思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来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对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能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并能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大学生感受了改革开放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关心、支持改革,对前途充满信心,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对政治事件分析更趋冷静和理性化,他们关心国际国内大事,表现出一种较高的政治素质,能正确的运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绝大多数学生遵守学校的纪律,有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
3.大学生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强的精神,感受到一种振兴中华的责无旁贷的气魄,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如:关注四川地震、奥运会,世博会,惩治腐败问题,保钓问题等国家大事。
(二)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消极方面
1.理想信念缺失。认为共产主义不够现实,对社会主义的未来缺乏信心,对政治活动不关心,上政治理论课不用心。有的对加入党组织不感兴趣,个别学生不信马列,信宗教迷信。
2.部分学生思维方式偏激。遇到问题,缺乏正确的思维方式,当自己遭遇挫折时,萎靡不正、消极悲观,全面否定自己;而当自己获得成功,又得意忘形,狂妄自大、唯我独尊。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崇尚拜金主义,把追逐金钱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学生之间的信任、友爱、真诚、互助都被金钱所取代。
3.部分学生组织纪律和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只凭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对各种规章制度熟视无睹。不懂得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法律规范与个人的欲望发生矛盾冲突时,不能恪守法律的要求。
二、探索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途径
首先,加强载体和平台建设,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有系统、深入的认识,真正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成为今天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问题。作为“两课”的必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应当有效开展政治素质锻炼。重视建立“红色网站”,占领网络阵地,使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还要“进网络”。
其次,提高政治能力。主要包括:一是政治上的分辨力,即对大量的、复杂的社会信息能够分辨出真伪;对与社会主体价值相背离的东西有足够的警惕;二是对社会上正面的信息的吸收能力,即能够拥护、支持和吸收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代表社会大多数人利益的东西;三是对社会负面信息的批判和拒绝,即能够并敢于向负面的东西"说不",具有批判和拒绝的能力;四是对社会事务的分析、决策和解决的能力。
再次,提高政治品格。通过主体精神教育,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过程,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动发展与理想信念确立中的自主性;加强哲学精神教育。通过哲学思考,让大学生超越功利,告别浅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体系,帮助其掌握批判性思维、辩证性思维的方法。开展创新精神教育。创造性思维方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强化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思想方法教育,使大学生在脱离”母体”以后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完善自我,使”创新”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第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以党建带团建,积极引导青年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克服部分青年在入党问题上的功利思想;形成以党员和骨干为主的团支部与班委,积极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核心骨干作用,保证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生活,了解社情民情,处理社会事务的环境和机会。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一是校风建设。校风是一个学校的精髓和灵魂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学校历史的回声与沉淀,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和建设过程,是过去历代师生和现在在校的每一位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二是班风建设。班级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阵地,一个好的班集体将会影响学生未来一生的发展。这种影响不仅在思想政治上,而且在人生态度、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等多方面。三是抓好以宿舍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阵地,它不仅具备休养身体的功能,而且有陶冶情操、增加文化修养、全面提高素质的功能。四是治理好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在学校全局工作中始终把环境的综合治理放在重要位置,是学校政治形势稳定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蔡亚芬.谈谈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的培养[J].现代高等教育,2005(4).
[2]祖嘉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教中的地位及其落实[J].高校理论战线,2005(1).
[3]李清德.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