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赣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代表。随着流行文化诸如街头舞蹈、流行歌曲等的发展,赣剧一度受到冲击。为此,赣剧相关从业者应顺应时代发展,提出创新赣剧的方式。本文以赣剧《红珠记》为例,从唱腔设计、文本创新、灯光设计创新三个方面探讨赣剧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力求弘扬、发展赣剧文化。
一、赣剧的近现代发展概况
就近现代赣剧而言,它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长期动荡的1842-1945年,这个时期,军阀混战、外国势力侵略,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动荡;第二个时期是短暂黄金期的1945-1967年,新中国成立,使赣剧发展有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赣剧取得了快速发展。第三个时期是受到冲击的1967-1977年,赣剧淡出人们的视野;第四个时期是改革开放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使文艺得到解放,赣剧重新焕发生机。
二、赣剧文化的创新发展思路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传统赣剧的基础上,赣剧相关从业者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赣剧,结合现代元素创新赣剧,使之重新拥有活力。还可以将赣剧文化融入现代产业中,如参考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将赣剧文化与现代流行美学相结合,设计出与时俱进赣剧人偶、赣剧服饰、赣剧海报等。一方面,赣剧产品的销售可以带来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赣剧文创产品本身也是一种对赣剧的宣传,能引起人们对赣剧的好奇心,扩大影响力,为赣剧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面对赣剧表演艺术后继乏人的困境,赣剧相关从业者应扩大赣剧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吸引年轻人学习赣剧,为赣剧注入年轻的血液。如上文提到的赣剧文创产品的开发不失为一个办法。并且,赣剧的表演应并不仅限于传统乐器的使用,可以有机结合现代乐器,在不破坏赣剧独有韵味的前提下,创作更加丰富美妙的音乐,更好地展现赣剧的魅力,使观众获得审美享受。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离不开电脑、手机和互联网,赣剧的发展可以从这个方面出发进行创新,如制作一部以赣剧为主题的动画电影,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赣剧文化。相关教育部门还应提高戏剧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比例,让学生有机会了解赣剧。赣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剧的发展需将赣剧的传承和新时代公众的精神需求相结合。
三、《红珠记》中体现的传承与创新
(一)唱腔设计中的传承
赣剧《红珠记》的唱腔设计者为作曲家程烈清,因该剧本价值高,与古老的弋阳腔风格、气质相匹配,他决定用弋阳腔来创作《红珠记》。该剧融合了“四朝元”“红衲袄”“香罗带”等20多个曲牌。
戏剧中的唱腔设计主要继承了赣剧的传统弋阳腔,将情节发展与人物情感紧密结合,遵循了以下三种创作方法设计唱腔。第一,保持原始曲调的主要特征色调,如“红衲袄”“香罗带”等,保持长短句和弋阳口音。原则上,每个弋阳调的基调和个性化基调都得以保持。第二,必须有帮腔。第三,遵循曲调,保持声音的主要部分。赣剧《红珠记》中通过以上方法继承弋阳腔。赣剧《红珠记》,通过接近青衣的唱腔来表达情感,其唱腔柔美,用音乐和唱腔抒发真情,在歌声中渗透情感。
(二)文本创新
赣剧《红珠记》的最初文本是由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樑和越南剧剧作家杨锐合作完成的,《红珠记》脱胎于《红楼梦》,以贾元妃和北静王为原型。贾元妃和北静王之间的爱情悲剧是赣剧《红珠记》的创作来源,剧作家多次改编剧本,最后,剧目名称《贾元妃与北静王》与“红楼”脱钩,改为《红珠记》,打破了贾元妃和北静王的身份限制,延续了两人的情感悲剧。基于《红楼梦》创作的《红珠记》讲述了虞佳姝和李舜卿的爱情,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发展了《红楼梦》中原有的人物形象,突出了戏剧张力。
《红楼梦》为后代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有很多关于《红楼梦》中人物的戏剧,但很少有人描述贾元春,主要是因为难写,这也是《红珠记》面临的写作困境之一。《红珠记》中的虞佳姝最开始在虞府过着最好的生活,故事中她见证了虞府的衰落并最终走向死亡,悲剧的命运扼杀了她对舜卿小王爷的爱。这一点从文本上来说非常难写,但经过剧作家的不懈努力,修改了十几稿之后的演出本,在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中获得专家的一致认可。《红珠记》悲剧冲突集中,唱词优美,剧情感人。
(三)灯光设计创新
赣剧《红珠记》的灯光设计由周正平主持,他被业内人士誉为“灯光诗人”。有学者曾经说过,传统戏曲的创新,在于它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时,灯光和舞蹈的美。由此可以看出,光对戏剧的重要性。结合了现实主义和写意的《红珠记》遵循了戏剧舞台整体的虚拟原则,使得整个场景具有诗意般的意境,满足了剧情效果。
灯光的映射,使虞府、宫殿这些场所逼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具有雕刻般的美感。在贵妃省亲的情节中,整个舞台上充满了光辉,烘托了虞府的华丽。在凤凰宫,虞佳姝独自弹着琴,这里采用冷光照射,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冷宫的凄凉气氛。在大梦去天堂的情节中,为了显示虞府的衰落,使用了冷色调的光,虞佳姝与舜卿两人在灯下都显得小而无助。在赣剧《红珠记》中,这种虚假和真实的光线转换是传递演员情绪转换和情节转换的重要表现手法。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文化厅一般項目“现代赣剧音乐传承方式变迁研究”(项目编号:YG2017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一、赣剧的近现代发展概况
就近现代赣剧而言,它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长期动荡的1842-1945年,这个时期,军阀混战、外国势力侵略,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动荡;第二个时期是短暂黄金期的1945-1967年,新中国成立,使赣剧发展有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赣剧取得了快速发展。第三个时期是受到冲击的1967-1977年,赣剧淡出人们的视野;第四个时期是改革开放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使文艺得到解放,赣剧重新焕发生机。
二、赣剧文化的创新发展思路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传统赣剧的基础上,赣剧相关从业者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赣剧,结合现代元素创新赣剧,使之重新拥有活力。还可以将赣剧文化融入现代产业中,如参考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将赣剧文化与现代流行美学相结合,设计出与时俱进赣剧人偶、赣剧服饰、赣剧海报等。一方面,赣剧产品的销售可以带来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赣剧文创产品本身也是一种对赣剧的宣传,能引起人们对赣剧的好奇心,扩大影响力,为赣剧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面对赣剧表演艺术后继乏人的困境,赣剧相关从业者应扩大赣剧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吸引年轻人学习赣剧,为赣剧注入年轻的血液。如上文提到的赣剧文创产品的开发不失为一个办法。并且,赣剧的表演应并不仅限于传统乐器的使用,可以有机结合现代乐器,在不破坏赣剧独有韵味的前提下,创作更加丰富美妙的音乐,更好地展现赣剧的魅力,使观众获得审美享受。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离不开电脑、手机和互联网,赣剧的发展可以从这个方面出发进行创新,如制作一部以赣剧为主题的动画电影,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赣剧文化。相关教育部门还应提高戏剧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比例,让学生有机会了解赣剧。赣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剧的发展需将赣剧的传承和新时代公众的精神需求相结合。
三、《红珠记》中体现的传承与创新
(一)唱腔设计中的传承
赣剧《红珠记》的唱腔设计者为作曲家程烈清,因该剧本价值高,与古老的弋阳腔风格、气质相匹配,他决定用弋阳腔来创作《红珠记》。该剧融合了“四朝元”“红衲袄”“香罗带”等20多个曲牌。
戏剧中的唱腔设计主要继承了赣剧的传统弋阳腔,将情节发展与人物情感紧密结合,遵循了以下三种创作方法设计唱腔。第一,保持原始曲调的主要特征色调,如“红衲袄”“香罗带”等,保持长短句和弋阳口音。原则上,每个弋阳调的基调和个性化基调都得以保持。第二,必须有帮腔。第三,遵循曲调,保持声音的主要部分。赣剧《红珠记》中通过以上方法继承弋阳腔。赣剧《红珠记》,通过接近青衣的唱腔来表达情感,其唱腔柔美,用音乐和唱腔抒发真情,在歌声中渗透情感。
(二)文本创新
赣剧《红珠记》的最初文本是由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樑和越南剧剧作家杨锐合作完成的,《红珠记》脱胎于《红楼梦》,以贾元妃和北静王为原型。贾元妃和北静王之间的爱情悲剧是赣剧《红珠记》的创作来源,剧作家多次改编剧本,最后,剧目名称《贾元妃与北静王》与“红楼”脱钩,改为《红珠记》,打破了贾元妃和北静王的身份限制,延续了两人的情感悲剧。基于《红楼梦》创作的《红珠记》讲述了虞佳姝和李舜卿的爱情,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发展了《红楼梦》中原有的人物形象,突出了戏剧张力。
《红楼梦》为后代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有很多关于《红楼梦》中人物的戏剧,但很少有人描述贾元春,主要是因为难写,这也是《红珠记》面临的写作困境之一。《红珠记》中的虞佳姝最开始在虞府过着最好的生活,故事中她见证了虞府的衰落并最终走向死亡,悲剧的命运扼杀了她对舜卿小王爷的爱。这一点从文本上来说非常难写,但经过剧作家的不懈努力,修改了十几稿之后的演出本,在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中获得专家的一致认可。《红珠记》悲剧冲突集中,唱词优美,剧情感人。
(三)灯光设计创新
赣剧《红珠记》的灯光设计由周正平主持,他被业内人士誉为“灯光诗人”。有学者曾经说过,传统戏曲的创新,在于它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时,灯光和舞蹈的美。由此可以看出,光对戏剧的重要性。结合了现实主义和写意的《红珠记》遵循了戏剧舞台整体的虚拟原则,使得整个场景具有诗意般的意境,满足了剧情效果。
灯光的映射,使虞府、宫殿这些场所逼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具有雕刻般的美感。在贵妃省亲的情节中,整个舞台上充满了光辉,烘托了虞府的华丽。在凤凰宫,虞佳姝独自弹着琴,这里采用冷光照射,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冷宫的凄凉气氛。在大梦去天堂的情节中,为了显示虞府的衰落,使用了冷色调的光,虞佳姝与舜卿两人在灯下都显得小而无助。在赣剧《红珠记》中,这种虚假和真实的光线转换是传递演员情绪转换和情节转换的重要表现手法。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文化厅一般項目“现代赣剧音乐传承方式变迁研究”(项目编号:YG2017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