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2-000-01
摘 要 本次研究结合了拳击项目运动的特点,论述了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身体力量素质的训练特征、训练原则及训练方法,着重针对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选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广大青少年拳击职业运动员和青少年拳击非职业运动员,还有青少年拳击爱好者在今后的身体力量素质训练上面提供了科学化训练和规范化训练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性依据,对他们的日常训练和快速提升身体力量素质起到很大帮助。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 力量素质 训练 特征 方法
拳击是一项激烈的交手格斗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聪颖的头脑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等等,其中力量素质在各项素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所谓“一力三分胆”,力量素质是拳击运动的基础。
一、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特征
(一)解剖学特征
从参与拳击动作的工作肌群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作肌;另一类是支撑肌,主要是用来固定和支撑击打动作及抗击打动作过程。
(二)心理学特征
在进行大负荷量的快速力量训练中,必须要求青少年拳击运动员高度集中注意力并充分动员自己的体力和意志力来完成练习。在力量练习发生疲劳时又需要靠意志的努力去与疲劳作斗争,所以力量素质训练与练习者的意志品质密切相关。
二、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原则
(一)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要符合个人的需要
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制定的训练计划要适合于个人的需要,每个开始从事拳击运动的人,为发展拳击力量,都有不同的训练目的,不同的生理条件和不同的心理素质。
(二)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运用到拳击技术中去的原则
一个绝对力量极大的人,不一定具有良好的击打力量,也就是说能卧推100kg级量的人或许直拳击力仅为200kg,而卧推仅为70kg的人,直拳击力或许高达280kg,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拳击力量不仅取决于上肢力量,更重要在于腰腿、腹等肌肉的协调配合。武术中所谓起于腿、发于腰、催于肩、抖于臂、击于拳便是这个道理。
三、青少年拳击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一)最大力量训练
1.最大力量训练的途径
最大力量训练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杠铃、哑铃等器械增加肌肉生理横断面来提高最大力量,其特点是提高肌肉克服阻力的最大能力,可以增加肌肉的体重。其次是通过小杠铃、小哑铃、实心球等器械针对专项肌肉用力特点、动作的时空结构和肌肉工作方式上来改变肌肉协调能力,以此来提高队员的最大力量。其特点是提高队员的神经冲动的强度,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入,使潜在的肌纤维发挥出潜力。
2.最大力量训练的注意事项
(1)拳击运动员大多受体重限制,故最大力量的发展主要是用不增加肌肉体重来发展最大力量,因此最大力量的发展途径也要受到一定限制,大级别除外。一般是用中等重量强度,极限强度为80%,重复组数和次数较少,快速完成的方法来提高运动员最大力量。
(2)最大力量练习安排要根据训练周期、阶段和任务来制定负荷量与强度,在不同的时期要有不同的负荷比重、强度和负荷量,根据需要来制定力量训练计划。
(3)力量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安排内容、负荷量与强度要根据专项技术练习内容而合理调配。每次练习后要特别强调肌肉的牵引、放松练习,这样有利于消除肌肉僵硬的副作用。
(二)速度力量训练
速度力量训练途径主要是通过小杠铃、小哑铃等器械针对专项肌肉用力特点,有效地发展动力性力量,可以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和更好地改善神经、肌肉的协调性,以此来提高队员的速度力量。
(三)力量耐力训练
1.力量耐力训练途径。其训练途径主要是通过杠铃、小哑铃、跳绳、沙袋等器械,根据专项力量的需要按照预先设置的练习内容、次数、时间、要求、组数等组成小力量循环方案。有持续性和间歇性循环训练两种方法。持续性循环训练法要求强度小,用较长时间(或次数)重复练习,每项之间不间休连续地进行训练
2.力量耐力主要训练内容。根据专项力量需要一般分为专项力量循环法、综合耐力循环法、手臂和腿部耐力循环法等等。每种循环法练习内容在8-12项。例如:专项力量循环法:小哑铃空击-弯举-平推-小鸟飞-肩后推-深蹲-转体-肩后臂屈伸-俯卧撑-重击沙袋等。
3.力量耐力负荷形式。采用中小重量(本身最大力量的40%)每组重复20-40s,节奏快速地交换进行。随着运动员耐力的能力提高,耐力训练负荷量应相调整,一旦重复次数和组数使运动员稍感轻松时,就要及时地增加重量和延长重复的时间,以此来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四、结论
(一)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应符号青少年解剖学特征、生理学特征、心理学特征和运动负荷特征。
(二)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原则主要是要符合个人的需要、要运用到拳击技术中去的原则和和专门化训练原则
参考文献:
[1] 高等师院体育系科人体解剖编写组.人体解剖学[M].安徽:林宁印刷厂.1984:100-135.
[2] 王步标等.人体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75-496.
摘 要 本次研究结合了拳击项目运动的特点,论述了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身体力量素质的训练特征、训练原则及训练方法,着重针对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选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广大青少年拳击职业运动员和青少年拳击非职业运动员,还有青少年拳击爱好者在今后的身体力量素质训练上面提供了科学化训练和规范化训练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性依据,对他们的日常训练和快速提升身体力量素质起到很大帮助。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 力量素质 训练 特征 方法
拳击是一项激烈的交手格斗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聪颖的头脑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等等,其中力量素质在各项素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所谓“一力三分胆”,力量素质是拳击运动的基础。
一、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特征
(一)解剖学特征
从参与拳击动作的工作肌群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作肌;另一类是支撑肌,主要是用来固定和支撑击打动作及抗击打动作过程。
(二)心理学特征
在进行大负荷量的快速力量训练中,必须要求青少年拳击运动员高度集中注意力并充分动员自己的体力和意志力来完成练习。在力量练习发生疲劳时又需要靠意志的努力去与疲劳作斗争,所以力量素质训练与练习者的意志品质密切相关。
二、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原则
(一)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要符合个人的需要
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制定的训练计划要适合于个人的需要,每个开始从事拳击运动的人,为发展拳击力量,都有不同的训练目的,不同的生理条件和不同的心理素质。
(二)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运用到拳击技术中去的原则
一个绝对力量极大的人,不一定具有良好的击打力量,也就是说能卧推100kg级量的人或许直拳击力仅为200kg,而卧推仅为70kg的人,直拳击力或许高达280kg,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拳击力量不仅取决于上肢力量,更重要在于腰腿、腹等肌肉的协调配合。武术中所谓起于腿、发于腰、催于肩、抖于臂、击于拳便是这个道理。
三、青少年拳击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一)最大力量训练
1.最大力量训练的途径
最大力量训练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杠铃、哑铃等器械增加肌肉生理横断面来提高最大力量,其特点是提高肌肉克服阻力的最大能力,可以增加肌肉的体重。其次是通过小杠铃、小哑铃、实心球等器械针对专项肌肉用力特点、动作的时空结构和肌肉工作方式上来改变肌肉协调能力,以此来提高队员的最大力量。其特点是提高队员的神经冲动的强度,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入,使潜在的肌纤维发挥出潜力。
2.最大力量训练的注意事项
(1)拳击运动员大多受体重限制,故最大力量的发展主要是用不增加肌肉体重来发展最大力量,因此最大力量的发展途径也要受到一定限制,大级别除外。一般是用中等重量强度,极限强度为80%,重复组数和次数较少,快速完成的方法来提高运动员最大力量。
(2)最大力量练习安排要根据训练周期、阶段和任务来制定负荷量与强度,在不同的时期要有不同的负荷比重、强度和负荷量,根据需要来制定力量训练计划。
(3)力量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安排内容、负荷量与强度要根据专项技术练习内容而合理调配。每次练习后要特别强调肌肉的牵引、放松练习,这样有利于消除肌肉僵硬的副作用。
(二)速度力量训练
速度力量训练途径主要是通过小杠铃、小哑铃等器械针对专项肌肉用力特点,有效地发展动力性力量,可以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和更好地改善神经、肌肉的协调性,以此来提高队员的速度力量。
(三)力量耐力训练
1.力量耐力训练途径。其训练途径主要是通过杠铃、小哑铃、跳绳、沙袋等器械,根据专项力量的需要按照预先设置的练习内容、次数、时间、要求、组数等组成小力量循环方案。有持续性和间歇性循环训练两种方法。持续性循环训练法要求强度小,用较长时间(或次数)重复练习,每项之间不间休连续地进行训练
2.力量耐力主要训练内容。根据专项力量需要一般分为专项力量循环法、综合耐力循环法、手臂和腿部耐力循环法等等。每种循环法练习内容在8-12项。例如:专项力量循环法:小哑铃空击-弯举-平推-小鸟飞-肩后推-深蹲-转体-肩后臂屈伸-俯卧撑-重击沙袋等。
3.力量耐力负荷形式。采用中小重量(本身最大力量的40%)每组重复20-40s,节奏快速地交换进行。随着运动员耐力的能力提高,耐力训练负荷量应相调整,一旦重复次数和组数使运动员稍感轻松时,就要及时地增加重量和延长重复的时间,以此来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四、结论
(一)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应符号青少年解剖学特征、生理学特征、心理学特征和运动负荷特征。
(二)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原则主要是要符合个人的需要、要运用到拳击技术中去的原则和和专门化训练原则
参考文献:
[1] 高等师院体育系科人体解剖编写组.人体解剖学[M].安徽:林宁印刷厂.1984:100-135.
[2] 王步标等.人体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75-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