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magicl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美术课堂上引导学生欣赏反映自然美、形象美、社会美和思想美的艺术作品,通过诠释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得学生形成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在心灵上达到共鸣,真正领悟美的东西,使得学生审美鉴别和审美评价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审美能力;欣赏情趣;发现;培养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术课作为小学阶段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备受关注。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也成了美术课教学研究的重点。小学美术欣赏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审美能力是伴随着学生一生的财富,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的需要。美术的审美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
  一、 儿童美术审美的特点以及习惯
  小学生社会阅历不多,对人文背景了解较少,很难准确地把握艺术作品的内涵,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对美术中专用名词也是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在介绍作品的时候,尽可能地少用或者不用那些美术专业名词,要将作品的内容讲解得浅显易懂,让学生听得懂你讲的是什么意思,你要讲什么。并且积极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品味美术作品的韵味,教师不可在欣赏过程中将自己的审美观念、审美眼光替代学生的感知,或者影响学生的判断力,强行将自己的审美加到学生的身上,让学生将教师讲解的观点进行背诵,如果是这样,那么教师的所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失去了美术欣赏的价值。
  小学生对强烈的色彩比较感兴趣,红色、绿色、蓝色的动物植物会使他们感到喜悦,很容易接受。教师在选择欣赏作品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色彩的视觉效果,倘若你将黑白的美术作品放在学生的面前,他们的欣赏兴趣将大打折扣。另外,小學生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是他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针对画面产生的直接的联想,是儿童内心世界的真实反应。
  二、 培养小学生的欣赏情趣,激发审美欲望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美术是一门培养审美能力的艺术学科,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又成为了审美教育的一种主要功能。教学中一次次的欣赏,一回回的写生都是为了让学生将自己内心深处的灵感表现出来,用眼光、用心灵去捕捉生活中的美,去感悟生活中的奇。感悟由心而生,只要有感悟美的心灵,生活处处是美景。日月江河,青草绿树,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均可以是作者表现美的素材,也能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而名家的艺术品,不但传播着美术知识,而是审美教育的教材,达·芬奇一幅《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油画,让无数参观者倾倒,而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思考如何引导小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浓厚兴趣,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使他们对那神秘的微笑产生无限的遐想。引导学生欣赏反映自然美、形象美、社会美和思想美的艺术作品,通过诠释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得学生形成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在心灵上达到共鸣,真正领悟美的东西,使得学生审美鉴别和审美评价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 美在生活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感知训练,即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和观察周围世界的“美”。农村小学生对于美术的认知,主要依据教师课堂的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创设愉悦的绘画气氛,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可以让学生观赏雄伟的万里长城,体会延绵万里、屹立崇山峻岭之巅的气势磅礴之美;可以让学生感受高楼大厦,林立城市之中,无比壮观之美;可以让他们欣赏连绵起伏的山峦或者高耸入云的山峰,在云雾弥漫时节,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宽广、平静的湖面,欣赏水的静态之美。另外,美还与人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样的事物美与不美和欣赏者当时的情感有关,看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其情感并感受其中之美。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要将学生欣赏美的角度融入生活中去,让美术创作活动与学生日常活动紧紧地相连。
  四、 教给欣赏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来源于生活,并且最终运用到生活的感悟中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若能合理地借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去开发学生善于发现美的视野,对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具有极强的催化剂的效果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的环境也不尽相同,他们的性格各异,对美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小学生的性格比较活泼好动,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教师可以抓住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之,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多种教育渠道,配合多样的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围绕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自主赏析、感悟,并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交流提高审美能力。将每一节美术课设计得像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像一曲曲动听的歌,真正让学生能寻找美、感悟美,进而去创造美。
  参考文献:
  [1] 罗起联.论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1(18).
  [2] 庄喜燕.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
  [3] 王娜.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4(12).
  [4] 张昕.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6(6).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这两种情况,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个讲的话,很难理解其实质内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也是学生经常会混淆的一个知识点,所以这部分知识也是学生必须理解透彻,遇到题目时才能够得心应手。  关键词:对比法;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对比法”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也就是找出事物之间的不同点和共同点的思维方法,通过事物之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揭示事物的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生发展所需要的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关爱,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物理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与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新课改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行,立德树人越来越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追求全面发展也是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进一步要求。对于物理学科来说,核心素养既包括学生在物理学科
摘要:在高中阶段,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对初中一年化学学习的一种加深,所以对高中化学课程进行改革,进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对于整个化学课堂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化学课堂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学习好这个模块的内容对于理解和学习其他的化学内容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该如何提高该模块的课堂效率,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该模块的知识,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