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重要任务,然而,从长久的教学看来,现在的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并不是很足,或者有的学生都是在老师的监督下来完成学习,不能形成主动积极的习惯,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是没有帮助的。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培养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关键。就目前的实际教学而言,语文教学的效率并不高,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对语文写作比较恐惧都是事实,甚至对一些孩子来说,语文课对他们更是一种负担,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学习的怪圈,就应当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入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让识字教学变得有趣,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语文学习质量呢?笔者发现,激发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是改变一切语文学习弊端的最好手段。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管原因。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是求知最丰富的源泉,是学习的动力。”那么,我们该如何来促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学习、进行知识探求的源源动力。只有充分激发了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学习才不是一种负担,才是孩子们内在的一种享受。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喜好变化快,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从内心愿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思想单纯,天真活泼,爱交朋友,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把教学中的汉字用“幼圆”的形式来表现,这样他们可以有一种亲切感,汉字的学习就好像是他们在和汉字交朋友,这样他们的兴趣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语文教师要顺应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心理,从生活的实际来出发,巧妙地设计各种情景,让孩子们对教学充满兴趣。
二、教学寓教于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想让小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那也是不现实的。有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注意力最多也就是20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但是我们如果能够转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比如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我们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开展,丰富教学的授课形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制定出他们喜欢的各种游戏,把教学的内容融于游戏中,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要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就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不断地丰富教学方法,巩固识字练习。
三、巧设问题,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双边的交流过程,所以如果只有一方表现得比较积极,那是不够的,老师再有教学的热情,学生不爱学习也是不可能有好的教学结果的。因此我们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在上课开始的时候,要想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运通巧妙的课堂导入、问题设置,激起学生对该堂课的学习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在课下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笔者建议,应当多花一点时间放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上,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疑问来短时间内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法,总之要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这样在授课的时候,他们的思路才会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有所显现。
四、通过质疑教学问题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也可以通过巧设诱发颇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课堂上的有效互动能够使学生达到学习的最佳思维状态,为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培养勤思多练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设疑与启发,且问题要难度适中,具有一定的思考梯度。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感受回答出问题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介入,多想多练,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学《伯牙绝弦》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听高山流水的录音,展开想像,体会这是怎样的情感,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描述他们的关系吗?(板书:知音)继续提问什么叫知音?你是怎样理解知音这个词的?活跃同学的思维,引发他们的思考。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过程。牛顿正是因为看到苹果落地,提出了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问题,最后才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其有创见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可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寻找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加以深入分析研究,或者抓住课文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充分调动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同时,培养好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目标,良好的自学能力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小学生对客观认知度的匮乏,因此他们对于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是同时也很容易失去兴趣,无法长久坚持。如果每天的课程都是以一种模式进行下来,他们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因此应选择一些简单易懂有趣的课程,给予创造性的科学指导,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研究,自主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锻炼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断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五、关心、关爱和理解学生
新课改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允许同一个班级内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教学也应当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设置和考虑问题,去了解他们的言行,多换位思考。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会感觉比较亲近,学习就是为了他们设置的,他们也才会发挥出更大的学习主体的作用。当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对他们的尊重时,他们也才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对于学习成绩稍差和性格比较内秀的学生,语文教师更要谨慎教导,抓住机会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赞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更多更出色的表现。切不可轻易否定一个学生,因为塑造一个学生很难,但要毁掉一个学生的自信心非常容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師一定不要忽略了差生的表现,哪怕是多说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还是很在乎他的。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融洽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提高。教师理解学生,学生也会理解教师,在这种相互理解中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知识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发展变化的。愉快祥和的教学氛围、起伏有致的教学节奏,幽默的演讲口才,这些都是教学的必需。只要在教学中,从小学生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的捷径和不断创新自我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就能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培养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关键。就目前的实际教学而言,语文教学的效率并不高,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对语文写作比较恐惧都是事实,甚至对一些孩子来说,语文课对他们更是一种负担,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学习的怪圈,就应当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入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让识字教学变得有趣,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语文学习质量呢?笔者发现,激发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是改变一切语文学习弊端的最好手段。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管原因。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是求知最丰富的源泉,是学习的动力。”那么,我们该如何来促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学习、进行知识探求的源源动力。只有充分激发了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学习才不是一种负担,才是孩子们内在的一种享受。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喜好变化快,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从内心愿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思想单纯,天真活泼,爱交朋友,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把教学中的汉字用“幼圆”的形式来表现,这样他们可以有一种亲切感,汉字的学习就好像是他们在和汉字交朋友,这样他们的兴趣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语文教师要顺应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心理,从生活的实际来出发,巧妙地设计各种情景,让孩子们对教学充满兴趣。
二、教学寓教于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想让小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那也是不现实的。有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注意力最多也就是20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但是我们如果能够转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比如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我们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开展,丰富教学的授课形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制定出他们喜欢的各种游戏,把教学的内容融于游戏中,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要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就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不断地丰富教学方法,巩固识字练习。
三、巧设问题,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双边的交流过程,所以如果只有一方表现得比较积极,那是不够的,老师再有教学的热情,学生不爱学习也是不可能有好的教学结果的。因此我们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在上课开始的时候,要想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运通巧妙的课堂导入、问题设置,激起学生对该堂课的学习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在课下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笔者建议,应当多花一点时间放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上,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疑问来短时间内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法,总之要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这样在授课的时候,他们的思路才会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有所显现。
四、通过质疑教学问题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也可以通过巧设诱发颇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课堂上的有效互动能够使学生达到学习的最佳思维状态,为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培养勤思多练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设疑与启发,且问题要难度适中,具有一定的思考梯度。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感受回答出问题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介入,多想多练,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学《伯牙绝弦》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听高山流水的录音,展开想像,体会这是怎样的情感,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描述他们的关系吗?(板书:知音)继续提问什么叫知音?你是怎样理解知音这个词的?活跃同学的思维,引发他们的思考。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过程。牛顿正是因为看到苹果落地,提出了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问题,最后才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其有创见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可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寻找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加以深入分析研究,或者抓住课文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充分调动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同时,培养好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目标,良好的自学能力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小学生对客观认知度的匮乏,因此他们对于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是同时也很容易失去兴趣,无法长久坚持。如果每天的课程都是以一种模式进行下来,他们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因此应选择一些简单易懂有趣的课程,给予创造性的科学指导,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研究,自主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锻炼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断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五、关心、关爱和理解学生
新课改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允许同一个班级内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教学也应当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设置和考虑问题,去了解他们的言行,多换位思考。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会感觉比较亲近,学习就是为了他们设置的,他们也才会发挥出更大的学习主体的作用。当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对他们的尊重时,他们也才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对于学习成绩稍差和性格比较内秀的学生,语文教师更要谨慎教导,抓住机会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赞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更多更出色的表现。切不可轻易否定一个学生,因为塑造一个学生很难,但要毁掉一个学生的自信心非常容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師一定不要忽略了差生的表现,哪怕是多说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还是很在乎他的。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融洽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提高。教师理解学生,学生也会理解教师,在这种相互理解中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知识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发展变化的。愉快祥和的教学氛围、起伏有致的教学节奏,幽默的演讲口才,这些都是教学的必需。只要在教学中,从小学生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的捷径和不断创新自我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就能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