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法国业兴银行事件的介绍,从而从而引出操作风险。介绍了操作风险的含义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方面的情况,从而提出一些措施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改良。
【关键词】操作风险;特殊性;风险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5-0073-01
在2008年一起惊人的事件吸引全球的眼球,法国兴业银行因其交易员利用银行漏洞买卖欧洲股指期货的失误直接导致损失71亿美元,兴业银行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不得不靠寻求注资来度过难关。这是一起典型的银行操作风险案例。
1 操作风险发生的原因
操作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其的正式定义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对于这次事件,主要有以下原因:
(1)交易员个人原因:一是越权交易,包括越权建立直接的单边投机头寸和越权建立超过正常范围的交易头寸;二是制造虚假交易,该交易员引入一个虚拟的操作,使得交易员可以藏起来一个非常大的(单边)投机头寸;三是从事特殊交易,该交易员选择了一些不要求法興及时确认的非常特殊的操作;此外,还有伪造文件和盗用密码。
(2)银行自身的原因:一是不负责任,没有按时检查交易情况;二是风险麻痹,没有认真检查交易细节;三是睁眼闭眼,忽视反常交易细节。
(3)背景原因:一是交易管理机制设置方面的缺陷。交易员既负责投资决策也负责交易执行,缺乏必要的制衡和监督,加大了发生风险的可能。二是风险意识的弱化。金融机构对新奇金融工具的价值进行博弈,结果遭受巨额损失。?三是宽松的休假制度。该交易员一直单独负责此事,且不休假,使得他人不易察觉。
2 操作风险的特性
操作风险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计量不同于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有着其独特性。
(1)操作风险发生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操作风险通常是突发的,没有可以据以预测其发生的客观指标对其发生进行判断。
(2)操作风险损失的不可预测性。不同的事件发生,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是不一样的,即使同样的事件发生造成的损失也通常是不一样的,这造成了操作风险损失上的不可预测性。
(3)操作风险分布的不平衡性。操作风险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分支机构中分布是不同的,在业务规模大、交易量大、结构变化迅速的业务领域操作风险的损失也较大。 由于操作风险的这些特性,对它直接进行计量具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在对操作风险计量的时候根据其内容划分为两个部分:低频高冲击事件风险和高频低冲击事件风险。高频低冲击事件风险可以建立比较准确的计量模型,并对未来预期损失作出较为准确的估算;这一类风险主要是日常业务流程处理上的小错误。低频高冲击事件风险属于一种极端的情况,通常并不会发生,主要是导致损失较高的 灾害、大规模舞弊等。国外银行在操作风险方面主要注重低频高量的违规操作事件,而我国则注重高频低量的操作事件。
3 造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原因
3.1 错误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
所谓的风险管理理念就是以什么样的思想来指导风险管理。片面地、错误地认识只能形成国内银行业错误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委托代理关系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委托人无法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经营者犯罪成本低且无须承担较大责任,从而在其投资、就业、分配、利润使用等重大决策上过分追求内部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损害银行利益,出现“逆向选择”。
(2)重基层人员管理,轻高层领导人员管理。由于高层管理人员掌握着人力、财力、物力等大权,由其引发的操作风险特别是内外勾结情形的危害性要远远大于基层操作人员,但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基层操作人员身上。 (3)重审计稽核,轻全面管理。国内很多银行往往将操作风险视同操作性风险,这是造成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上“重审计稽核,轻全面管理理念”的认识根源。
3.2 不健全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
国内银行业在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上的缺陷表现在:
(1)操作风险管理职责分散,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在我国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由不同部门负责,没有一个协调部门,这种分散管理会使得有些操作风险因无人管理而陷入真空状态。 (2)基层分支机构操作风险管理职能缺失。国外对操作风险的研究显示,操作风险大多集中在基层分支机构,而国内银行则大多没有这一设置。
(3)激励制度不合理。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竞争上岗,几乎没有股权激励,现有的银行业绩考评注重存款指标,却忽略了风险指标,从而鼓励了银行经理采取冒险型策略。
4 对操作风险所采取的措施
4.1 调整银行的内部管理结构
健全内控体系,推进内部控制体系标准化,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同时引进国外商业银行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先进理念、方法和机制,使其形成一个动态的、能够持续改进的风险控制体系平台。
4.2 专设操作风险管理部门
一般来说,操作风险与日常业务经营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分散在不同业务部门进行控制和管理,需要在业务部门设立专职的操作风险经理岗位。操作风险经理可实行派驻制或下管一级。操作风险经理的职责是:充分识别本部门所涉及的业务线操作风险损失类型,全面评估风险暴露程度,实时监测,及时预警。
4.3 建立 的决策机制
对商业银行而言,应形成基于个人负责制基础上的集体决策制。强调全面风险管理就必须意识到,一般员工或高管人员都必须基于个人对其行为负责的微观基础之上,风险管理框架本身,必须能够甄别和奖励善于应对风险获得收益的高管和员工,惩罚那些过度冒险或者厌恶风险的人,惟其如此, 机构内的风险文化才是良性的。
参考文献:
[1] 宣国江: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及管理研究。2008(9)
[2] 龙云飞: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
[3] 赵先信:《银行内部模型和监管模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 招商银行:《商业银行管理前沿》中信出版社,2005
【关键词】操作风险;特殊性;风险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5-0073-01
在2008年一起惊人的事件吸引全球的眼球,法国兴业银行因其交易员利用银行漏洞买卖欧洲股指期货的失误直接导致损失71亿美元,兴业银行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不得不靠寻求注资来度过难关。这是一起典型的银行操作风险案例。
1 操作风险发生的原因
操作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其的正式定义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对于这次事件,主要有以下原因:
(1)交易员个人原因:一是越权交易,包括越权建立直接的单边投机头寸和越权建立超过正常范围的交易头寸;二是制造虚假交易,该交易员引入一个虚拟的操作,使得交易员可以藏起来一个非常大的(单边)投机头寸;三是从事特殊交易,该交易员选择了一些不要求法興及时确认的非常特殊的操作;此外,还有伪造文件和盗用密码。
(2)银行自身的原因:一是不负责任,没有按时检查交易情况;二是风险麻痹,没有认真检查交易细节;三是睁眼闭眼,忽视反常交易细节。
(3)背景原因:一是交易管理机制设置方面的缺陷。交易员既负责投资决策也负责交易执行,缺乏必要的制衡和监督,加大了发生风险的可能。二是风险意识的弱化。金融机构对新奇金融工具的价值进行博弈,结果遭受巨额损失。?三是宽松的休假制度。该交易员一直单独负责此事,且不休假,使得他人不易察觉。
2 操作风险的特性
操作风险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计量不同于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有着其独特性。
(1)操作风险发生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操作风险通常是突发的,没有可以据以预测其发生的客观指标对其发生进行判断。
(2)操作风险损失的不可预测性。不同的事件发生,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是不一样的,即使同样的事件发生造成的损失也通常是不一样的,这造成了操作风险损失上的不可预测性。
(3)操作风险分布的不平衡性。操作风险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分支机构中分布是不同的,在业务规模大、交易量大、结构变化迅速的业务领域操作风险的损失也较大。 由于操作风险的这些特性,对它直接进行计量具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在对操作风险计量的时候根据其内容划分为两个部分:低频高冲击事件风险和高频低冲击事件风险。高频低冲击事件风险可以建立比较准确的计量模型,并对未来预期损失作出较为准确的估算;这一类风险主要是日常业务流程处理上的小错误。低频高冲击事件风险属于一种极端的情况,通常并不会发生,主要是导致损失较高的 灾害、大规模舞弊等。国外银行在操作风险方面主要注重低频高量的违规操作事件,而我国则注重高频低量的操作事件。
3 造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原因
3.1 错误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
所谓的风险管理理念就是以什么样的思想来指导风险管理。片面地、错误地认识只能形成国内银行业错误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委托代理关系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委托人无法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经营者犯罪成本低且无须承担较大责任,从而在其投资、就业、分配、利润使用等重大决策上过分追求内部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损害银行利益,出现“逆向选择”。
(2)重基层人员管理,轻高层领导人员管理。由于高层管理人员掌握着人力、财力、物力等大权,由其引发的操作风险特别是内外勾结情形的危害性要远远大于基层操作人员,但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基层操作人员身上。 (3)重审计稽核,轻全面管理。国内很多银行往往将操作风险视同操作性风险,这是造成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上“重审计稽核,轻全面管理理念”的认识根源。
3.2 不健全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
国内银行业在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上的缺陷表现在:
(1)操作风险管理职责分散,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在我国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由不同部门负责,没有一个协调部门,这种分散管理会使得有些操作风险因无人管理而陷入真空状态。 (2)基层分支机构操作风险管理职能缺失。国外对操作风险的研究显示,操作风险大多集中在基层分支机构,而国内银行则大多没有这一设置。
(3)激励制度不合理。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竞争上岗,几乎没有股权激励,现有的银行业绩考评注重存款指标,却忽略了风险指标,从而鼓励了银行经理采取冒险型策略。
4 对操作风险所采取的措施
4.1 调整银行的内部管理结构
健全内控体系,推进内部控制体系标准化,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同时引进国外商业银行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先进理念、方法和机制,使其形成一个动态的、能够持续改进的风险控制体系平台。
4.2 专设操作风险管理部门
一般来说,操作风险与日常业务经营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分散在不同业务部门进行控制和管理,需要在业务部门设立专职的操作风险经理岗位。操作风险经理可实行派驻制或下管一级。操作风险经理的职责是:充分识别本部门所涉及的业务线操作风险损失类型,全面评估风险暴露程度,实时监测,及时预警。
4.3 建立 的决策机制
对商业银行而言,应形成基于个人负责制基础上的集体决策制。强调全面风险管理就必须意识到,一般员工或高管人员都必须基于个人对其行为负责的微观基础之上,风险管理框架本身,必须能够甄别和奖励善于应对风险获得收益的高管和员工,惩罚那些过度冒险或者厌恶风险的人,惟其如此, 机构内的风险文化才是良性的。
参考文献:
[1] 宣国江: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及管理研究。2008(9)
[2] 龙云飞: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
[3] 赵先信:《银行内部模型和监管模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 招商银行:《商业银行管理前沿》中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