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师: 李 固
山西以自身小杂粮品种多而被称为“杂粮王国”,然而近年来,生产面积、产量却有持续减小的趋势,在当前市场行情如此好的情形下,为何小杂粮生产会逐步减少呢,为此,笔者就全省情况做了调研。
▲小杂粮生产面临的挑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入成本高,产出效益低,逐渐换种其他大宗农产品。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相对缺乏,农作物生产制约于干旱和生长期。在同地同期同等气候条件下小杂粮产投比远远低于大宗粮食作物产投比。
二是外出务工多,农业生产能力降低。农民外出务工较多,农村劳力减少,由于务工收入远高于种植收入,再加上小杂粮多长于贫瘠山地、坡地,广大农户不愿再种植小杂粮,造成种植能力下降。
三是小杂粮加工能力弱,形不成产业规模。目前山西省小杂粮尽管品种多,但针对小杂粮的加工能力相对有限,大多在中、低档水平徘徊,品牌影响力差,缺乏有效带动,形不成产业规模。
四是缺乏有效的市场引导,卖难问题依然存在。小杂粮市场变化快,尽管价格行情不错,但依然不能解决卖难和价格稳定的问题,难以摆脱丰年价滥、欠年价高的销售困境。
▲小杂粮产业发展机遇及对策
从国内外市场对小杂粮的需求分析看,小杂粮的生产总体上优势大于劣势。尤其在山西省,由于品种多,适合小杂粮生长的区域多,适合小杂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应该从生产、加工、销售和对外贸易等各个环节进行扶持,形成产业规模、创造产业品牌、占领产业市场。目前山西省正处于资源转型跨越式发展期,为小杂粮做大做强提供了历史机遇,再加上近年来,小杂粮悄然走红中高端市场,为小杂粮做大做强提供了先决条件。
1.建立小杂粮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现阶段的小杂粮主要栽培技术简单粗放,通过建立高标准的模式化栽培示范基地,推广旱作栽培技术、有机农业技术等,增加小杂粮生产中的科技含量,提高小杂粮的单产水平,实现小杂粮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
2.建立小杂粮加工体系。从目前情况看,小杂粮只有经过加工转化才能显著增加效益。应扶持建立一批高科技含量的专业化加工龙头企业,特别是深加工企业,与基地建设相结合,形成小型加工、粗加工、精深加工等不同层次和档次的加工体系。以提升小杂粮的产业优势,扩展消费市场,推动小杂粮生产的发展。
3.建立小杂粮市场营销和网络体系。鼓励和规范农民自发兴办各类小杂粮流通组织,如小杂粮协会、小杂粮促销组织等,同时由政府建立小杂粮营销信息系统,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对小杂粮市场行情的分析预测和风险防范。
4.扶持小杂粮区域化、产业化生产。在特产地实行区域化集中连片种植,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政府和农业部门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基地建设带动规模生产。通过小杂粮生产区的农民统一种植计划、统一供种、统一田间管理和技术应用,提高小杂粮产量和品质,降低成本,发挥优势。在区域化种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建立一批基地,发展一批“产加销一条龙”的小杂粮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小杂粮生产的多級增值。
5.加大小杂粮食品营养保健功能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小杂粮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保健功能等的宣传力度,借鉴国外经验,有政府扶持,进行政府行为的广告宣传。既提升地域的知名度,又增加了小杂粮的消费力度。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
山西以自身小杂粮品种多而被称为“杂粮王国”,然而近年来,生产面积、产量却有持续减小的趋势,在当前市场行情如此好的情形下,为何小杂粮生产会逐步减少呢,为此,笔者就全省情况做了调研。
▲小杂粮生产面临的挑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入成本高,产出效益低,逐渐换种其他大宗农产品。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相对缺乏,农作物生产制约于干旱和生长期。在同地同期同等气候条件下小杂粮产投比远远低于大宗粮食作物产投比。
二是外出务工多,农业生产能力降低。农民外出务工较多,农村劳力减少,由于务工收入远高于种植收入,再加上小杂粮多长于贫瘠山地、坡地,广大农户不愿再种植小杂粮,造成种植能力下降。
三是小杂粮加工能力弱,形不成产业规模。目前山西省小杂粮尽管品种多,但针对小杂粮的加工能力相对有限,大多在中、低档水平徘徊,品牌影响力差,缺乏有效带动,形不成产业规模。
四是缺乏有效的市场引导,卖难问题依然存在。小杂粮市场变化快,尽管价格行情不错,但依然不能解决卖难和价格稳定的问题,难以摆脱丰年价滥、欠年价高的销售困境。
▲小杂粮产业发展机遇及对策
从国内外市场对小杂粮的需求分析看,小杂粮的生产总体上优势大于劣势。尤其在山西省,由于品种多,适合小杂粮生长的区域多,适合小杂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应该从生产、加工、销售和对外贸易等各个环节进行扶持,形成产业规模、创造产业品牌、占领产业市场。目前山西省正处于资源转型跨越式发展期,为小杂粮做大做强提供了历史机遇,再加上近年来,小杂粮悄然走红中高端市场,为小杂粮做大做强提供了先决条件。
1.建立小杂粮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现阶段的小杂粮主要栽培技术简单粗放,通过建立高标准的模式化栽培示范基地,推广旱作栽培技术、有机农业技术等,增加小杂粮生产中的科技含量,提高小杂粮的单产水平,实现小杂粮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
2.建立小杂粮加工体系。从目前情况看,小杂粮只有经过加工转化才能显著增加效益。应扶持建立一批高科技含量的专业化加工龙头企业,特别是深加工企业,与基地建设相结合,形成小型加工、粗加工、精深加工等不同层次和档次的加工体系。以提升小杂粮的产业优势,扩展消费市场,推动小杂粮生产的发展。
3.建立小杂粮市场营销和网络体系。鼓励和规范农民自发兴办各类小杂粮流通组织,如小杂粮协会、小杂粮促销组织等,同时由政府建立小杂粮营销信息系统,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对小杂粮市场行情的分析预测和风险防范。
4.扶持小杂粮区域化、产业化生产。在特产地实行区域化集中连片种植,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政府和农业部门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基地建设带动规模生产。通过小杂粮生产区的农民统一种植计划、统一供种、统一田间管理和技术应用,提高小杂粮产量和品质,降低成本,发挥优势。在区域化种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建立一批基地,发展一批“产加销一条龙”的小杂粮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小杂粮生产的多級增值。
5.加大小杂粮食品营养保健功能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小杂粮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保健功能等的宣传力度,借鉴国外经验,有政府扶持,进行政府行为的广告宣传。既提升地域的知名度,又增加了小杂粮的消费力度。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