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服务外包作为我国产业调整的新引擎,正发挥着他强劲的力量,推动着我国产业大调整的步伐,层出不穷的新业态,对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者在本文中就服务外包新业态发展中的人才层次、分类和培养目标,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三大教学体系,从7个方面给出了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服务外包 新业态 发展 人才培养 方案制定
服务外包是以IT技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目前正以强劲的态势推动着产业调整的步伐,并与各行业高度融合,通过技术与模式的创新不断出现新兴业态,层出不穷的业态变化呈现出剧烈变化的特征。当其与制造业融合,出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新技术模式,如智能机器人、新型显示、3D打印等,还有“从制造到制造+服务”的制造业服务业相融合的新业态,如卫星导航、车联网、智慧医疗等,以及“从服务到服务”的跨界融合服务新形态,包括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
当两两相加时,呈现出多种特点,如生物信息服务遇见了通讯信息技术,产生了对生物数据进行筛选的生物数据新业态,使其既有计算机技术,又有生命科学的特点。再如目前服务外包推动多种融合的智慧商城,其实质是集实体商铺、虚拟商铺、移动商铺、资本运营、时尚品牌、文化创意、旅游购物、移动电商于一体的新兴业态,其所提供的“看样-体验-网购”模式将成为新的购物模式。智慧商城的出现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其技术特征体现在:第一,高速、宽带、融合、无线的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第二,精细、准确、可视、可靠的传感智能工程;第三,科学、便捷、系统、集成的数字化贸易;第四,虚拟化、个性化的云终端服务;第五,高效、安全的信息流通和物联网配送。
要想培养出以服务外包为引擎的、在新一轮产业调整中的适用人才,就必须了解服务外包产业跨界融合、技术与模式不断创新、业态变化剧烈的特征,制订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找出适合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方法,需要在长期的数据积累基础上,对大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确定其主干,再找出点、面,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怎样培养人”,即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
一、服务外包新业态发展中的人才层次与分类,明确培养目标
1.服务外包人才不是低层次人才
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服务外包人才与学术型、学科型人才相比较只是类型的差异,而不是层次的差异,他们是和谐发展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操作实践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2.服务外包人才的教育不是低层次教育
相对于理论型教育而言,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注重“应用”,高校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科学研究、质量评价、办学主体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主色调,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方面,服务外包是特色,是优势。如麻省理工学院在创建之初是一所技术学院,斯坦福大学在创建时就认为,大学不是搞纯学术的象牙塔,而是研究与发展工作的中心,“实用教育”“创业教育”成为其办学的优良传统,在科学研究方面也更多地偏重于应用或具有应用前景的课题,而今它们都成长为全球一流大学。历史证明,以应用为主的教育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教育。
3.服务外包人才有类型之分
服务外包人才在我国分为三种业务类型:擅长于运用IT技术提供开发与服务的ITO人才,擅长流程服务与管理的BPO人才,擅长创新设计、数据分析和研发的KPO人才。
4.培养目标
适合于产业调整发展的服务外包人才。
二、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三大教学体系
与传统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注重“宽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口径”设计理念相比,服务外包人才的规格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围绕服务外包人才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培养目标和谐发展,以能力培养为重心,建立相对独立、内在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改革和探索,构建能反映社会需求,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多层次、个性化的培养特征,以提高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以提高综合能力和拓展专业外延为目标的素质拓展体系,构成人才培养的主体框架。
1.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服务外包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具创新能力”的特点,需要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模块化理论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服务外包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能力特点,需要独立设置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围绕着服务外包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需要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真实的接包任务完成、到课外的自主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互助式开放性实验、贯穿于大学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
3.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
服务外包人才不是简单的工匠,而是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他们是产业调整新引擎中的主力军,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构建素质拓展体系。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注重人文情怀、注重科学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推动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课内教学的有效结合,规范和加强课外教育管理工作。
总之,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三大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高素质服务外包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客观需要,是服务外包新业态发展中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必须思考的内容。我们说,新常态、新业态需要新心态,就是要积极而不盲从,理解而不曲解,创新而不表面,谨慎而不保守。而且,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时代赋予我们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任务,需要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培养规格与培养方式的多样化。
关键词:服务外包 新业态 发展 人才培养 方案制定
服务外包是以IT技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目前正以强劲的态势推动着产业调整的步伐,并与各行业高度融合,通过技术与模式的创新不断出现新兴业态,层出不穷的业态变化呈现出剧烈变化的特征。当其与制造业融合,出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新技术模式,如智能机器人、新型显示、3D打印等,还有“从制造到制造+服务”的制造业服务业相融合的新业态,如卫星导航、车联网、智慧医疗等,以及“从服务到服务”的跨界融合服务新形态,包括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
当两两相加时,呈现出多种特点,如生物信息服务遇见了通讯信息技术,产生了对生物数据进行筛选的生物数据新业态,使其既有计算机技术,又有生命科学的特点。再如目前服务外包推动多种融合的智慧商城,其实质是集实体商铺、虚拟商铺、移动商铺、资本运营、时尚品牌、文化创意、旅游购物、移动电商于一体的新兴业态,其所提供的“看样-体验-网购”模式将成为新的购物模式。智慧商城的出现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其技术特征体现在:第一,高速、宽带、融合、无线的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第二,精细、准确、可视、可靠的传感智能工程;第三,科学、便捷、系统、集成的数字化贸易;第四,虚拟化、个性化的云终端服务;第五,高效、安全的信息流通和物联网配送。
要想培养出以服务外包为引擎的、在新一轮产业调整中的适用人才,就必须了解服务外包产业跨界融合、技术与模式不断创新、业态变化剧烈的特征,制订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找出适合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方法,需要在长期的数据积累基础上,对大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确定其主干,再找出点、面,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怎样培养人”,即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
一、服务外包新业态发展中的人才层次与分类,明确培养目标
1.服务外包人才不是低层次人才
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服务外包人才与学术型、学科型人才相比较只是类型的差异,而不是层次的差异,他们是和谐发展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操作实践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2.服务外包人才的教育不是低层次教育
相对于理论型教育而言,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注重“应用”,高校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科学研究、质量评价、办学主体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主色调,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方面,服务外包是特色,是优势。如麻省理工学院在创建之初是一所技术学院,斯坦福大学在创建时就认为,大学不是搞纯学术的象牙塔,而是研究与发展工作的中心,“实用教育”“创业教育”成为其办学的优良传统,在科学研究方面也更多地偏重于应用或具有应用前景的课题,而今它们都成长为全球一流大学。历史证明,以应用为主的教育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教育。
3.服务外包人才有类型之分
服务外包人才在我国分为三种业务类型:擅长于运用IT技术提供开发与服务的ITO人才,擅长流程服务与管理的BPO人才,擅长创新设计、数据分析和研发的KPO人才。
4.培养目标
适合于产业调整发展的服务外包人才。
二、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三大教学体系
与传统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注重“宽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口径”设计理念相比,服务外包人才的规格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围绕服务外包人才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培养目标和谐发展,以能力培养为重心,建立相对独立、内在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改革和探索,构建能反映社会需求,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多层次、个性化的培养特征,以提高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以提高综合能力和拓展专业外延为目标的素质拓展体系,构成人才培养的主体框架。
1.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服务外包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具创新能力”的特点,需要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模块化理论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服务外包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能力特点,需要独立设置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围绕着服务外包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需要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真实的接包任务完成、到课外的自主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互助式开放性实验、贯穿于大学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
3.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
服务外包人才不是简单的工匠,而是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他们是产业调整新引擎中的主力军,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构建素质拓展体系。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注重人文情怀、注重科学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推动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课内教学的有效结合,规范和加强课外教育管理工作。
总之,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三大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高素质服务外包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客观需要,是服务外包新业态发展中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必须思考的内容。我们说,新常态、新业态需要新心态,就是要积极而不盲从,理解而不曲解,创新而不表面,谨慎而不保守。而且,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时代赋予我们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任务,需要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培养规格与培养方式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