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来说,所要求其具备的力量特点可以归结为:多元性、全面性、无氧代谢情况下发挥出最大力量以及对抗下发挥巨大爆发力等。对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其完成主要技术动作所需使用到的肌肉群予以充分训练,同时优化训练方法,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关键词:男子 自由式 摔跤 运动员 力量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c)-0057-02
男子自由式摔跤是集技术、体能于一身的一项运动,对力量训练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其一方面要求运动员需具备最大力量,另一方面还需具备更好的力量耐力与速度力量。该文就针对当前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现状,提出一些力量训练的优化思路与方法。
1 力量训练的现状分析
1.1 训练方法
归结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常用的力量训练方法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集中在全身与上肢,专攻下肢的训练比例较低。
(2)就练习方面的要求来看,持续的时间大都集中于乳酸阈的运动范围,而这种长时间无氧乳酸阈的训练是有一定限制的。
(3)就训练的手段方面来看,着重强调的是专项力量训练,而对于一般性的力量训练留有时间不多,比如:功能性力量训练这一手段就很少在训练中出现,而这也就导致功能性力量训练这一有效辅助方法的缺失。
就当前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法现状总的来看,第一,是对负荷提出的要求大都以持续、多次数为主这一模式,而这种模式虽然促进了最大力量与力量耐力的发展,但是像功能性力量、快速力量等力量形式却有所缺失;第二,训练方法主要是针对上肢、全身的训练,没有足够对下肢力量的重视。另外,对各不相同训练方法其作用指向的验证也没能重视,这也应该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内容。
现今,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部位各不相同的肌力上表现为不均衡性的特点,其伸肌要显著大于屈肌,左、右侧肢体伴有同侧差异的同时也伴有异侧差异,即于同侧肢体上,运动员有屈肌、伸肌的差异,于异侧肢体上,也有不平衡问题。由此总结,在当前力量训练的方法上,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无论是教练还是运动员,都倾向于使用某一种或者几种既定的训练方法,没有平衡好各个部位间的均衡,而仅发展某一侧或者单块的肌肉力量,其效果肯定是不如不同肢体部位训练相协调产生的促进作用。
1.2 训练内容
依据国际式摔跤的规则来看,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一共两局,每一局3 min,中场休息30 s。就此,在日常训练中应加强对有氧运动的训练,再加上对抗时需运动员进行持续、高强度的做功,因此要求其同时具备无氧乳酸的对抗力。而当前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抗乳酸能力还是较低,究其原因来看,有氧能力的训练比例较少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对训练内容的设计上,应适当安排有氧训练的内容。
1.3 训练周期
在摔跤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周期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周期运用,每一种都有其可取之处。现今,年度大周期这种安排已经不再适用于比赛要求,若在以整个冬训期进行1~2项力量的训练,那么就会直接造成训练适应的延迟,运动员负荷适应也很难实现,致使运动员出现惰性,所以,在持续时间上应做出调整。
1.4 训练负荷
训练负荷强度的安排直接影响到训练效果,当前我国使用的无论是最大力量训练、快速力量还是力量耐力训练,对运动员的训练并不会带来预期效果,也就是说,这种高强度比例的负荷模式应做出调整。
1.5 训练监控
就当前实际训练过程来看,在体能训练的过程监控中,暴露了以下几个问题。
(1)对运动员更长时间的定期跟踪与样本量不足,无法针对此做出有效定论,因此,应在长时间、多样本量上做出跟踪,以此得到更有说服力的结论。
(2)训练与监控之间不具有效性的衔接,监控的目的是为了更合理地制定运动方案、运动负荷,但依据体能训练过程看来,训练、监控间还是存在不能有效衔接的问题。
2 力量训练的协调
2.1 训练目标、训练方法的功能协调
力量训练方法的确定必须要以训练目标作为根本依据,严禁出现训练设计与实践有出入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男子自由式摔跤项目在年度上被划分成为两个周期,这也明晰了每一阶段的训练目标,也就是重点对一项或者是几项的专项能力进行解决,每一时期都应有其相对应的力量训练方法,实现功能上的协调。
2.2 不同力量素质间的协调
不同力量素质间都存在相应的发展规律,对教练来说,应依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相应做出转换,比如:反应力量训练、力量训练的转换协调,应考虑下列几点内容。
(1)尽量交错开反应力训练与大负荷力量训练的时间。
(2)基于训练时间上的限制,可考虑做复合式的训练方法,比如:将跳跃、蹲举训练结合在一起,俯卧撑反应力与平板卧推训练结合在一起等。
(3)一般每星期做1~3次的反应力训练,不要连续做相同身体部位的练习。
自然,各个教练都有其自己专门的力量训练组合模式,这也不是固定的,由于训练对象、环境的不同都会有差异存在。这也就强调区别对待这一原则,不要一概而论,针对不同个体化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转换协调方法。
2.3 训练负荷的协调
在整个训练体系中各个分支体系间都是互为影响、互为制约的关系,若一个分支体系发生了变化,那么其他分支体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针对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年度负荷特征表现有双周期的这一特点,所以,对于力量训练的负荷安排,也应体现出双周期特点,积极调整力量训练强度。
2.4 力量与有氧的协调
由于当前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训练内容上还是以低强度有氧训练为主,强度训练虽然占一定比例,但是由于中、强度训练时间的延长,也逐渐已经转变成为了技术耐力性练习,所以,对摔跤运动员其整体耐力的训练,应着重放在无氧乳酸水平的训练上,同时加强有氧耐力训练的比重,特别是要做好低强度有氧耐力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有氧、力量水平。
2.5 训练与监控的协调
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监控方式贯穿于始终,作为运动员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其力量训练的监控可以直接反映出不同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距与个体训练的变化情况,当前对运动员的训练监控大都体现在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间的比较,其个体训练前后变化的方面上,虽然该监控方式可对不同水平运动员间的差距与训练变化进行反应,但却不够重视不同力量形式間的合理搭配,所以,应注重不同力量形式训练的合理搭配,积极规避运动损伤。
3 结语
当前,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力量训练方面主要存在着忽略身体部位设计、实践应用比例不足以及时效性检验不足这3个方面的问题,针对于此,在力量训练的内容上,应该加大有氧训练比例;在训练周期的安排上,应加强训练计划、实施的针对性;在训练负荷安排上,应上调高强度训练所占比例;在训练监控上,应合理搭配不同力量形式的训练,从整体上来说,也就是实现训练目标、方法、负荷间的协调以及与监控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 刘巍,董德朋,孙卓,等.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主要关节肌力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5,24(5):52-59.
[2] 梁全胜.中国男子自由式摔跤队年度训练特征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11(4):43-47.
[3] 董德朋,刘巍,孙卓,等.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肘和膝关节肌力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2(5):474-480.
[4] 周祎,赵凡.高温高湿对比一般环境有氧运动对摔跤运动员能量代谢和力量素质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5,14(6):108-113.
关键词:男子 自由式 摔跤 运动员 力量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c)-0057-02
男子自由式摔跤是集技术、体能于一身的一项运动,对力量训练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其一方面要求运动员需具备最大力量,另一方面还需具备更好的力量耐力与速度力量。该文就针对当前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现状,提出一些力量训练的优化思路与方法。
1 力量训练的现状分析
1.1 训练方法
归结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常用的力量训练方法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集中在全身与上肢,专攻下肢的训练比例较低。
(2)就练习方面的要求来看,持续的时间大都集中于乳酸阈的运动范围,而这种长时间无氧乳酸阈的训练是有一定限制的。
(3)就训练的手段方面来看,着重强调的是专项力量训练,而对于一般性的力量训练留有时间不多,比如:功能性力量训练这一手段就很少在训练中出现,而这也就导致功能性力量训练这一有效辅助方法的缺失。
就当前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法现状总的来看,第一,是对负荷提出的要求大都以持续、多次数为主这一模式,而这种模式虽然促进了最大力量与力量耐力的发展,但是像功能性力量、快速力量等力量形式却有所缺失;第二,训练方法主要是针对上肢、全身的训练,没有足够对下肢力量的重视。另外,对各不相同训练方法其作用指向的验证也没能重视,这也应该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内容。
现今,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部位各不相同的肌力上表现为不均衡性的特点,其伸肌要显著大于屈肌,左、右侧肢体伴有同侧差异的同时也伴有异侧差异,即于同侧肢体上,运动员有屈肌、伸肌的差异,于异侧肢体上,也有不平衡问题。由此总结,在当前力量训练的方法上,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无论是教练还是运动员,都倾向于使用某一种或者几种既定的训练方法,没有平衡好各个部位间的均衡,而仅发展某一侧或者单块的肌肉力量,其效果肯定是不如不同肢体部位训练相协调产生的促进作用。
1.2 训练内容
依据国际式摔跤的规则来看,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一共两局,每一局3 min,中场休息30 s。就此,在日常训练中应加强对有氧运动的训练,再加上对抗时需运动员进行持续、高强度的做功,因此要求其同时具备无氧乳酸的对抗力。而当前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抗乳酸能力还是较低,究其原因来看,有氧能力的训练比例较少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对训练内容的设计上,应适当安排有氧训练的内容。
1.3 训练周期
在摔跤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周期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周期运用,每一种都有其可取之处。现今,年度大周期这种安排已经不再适用于比赛要求,若在以整个冬训期进行1~2项力量的训练,那么就会直接造成训练适应的延迟,运动员负荷适应也很难实现,致使运动员出现惰性,所以,在持续时间上应做出调整。
1.4 训练负荷
训练负荷强度的安排直接影响到训练效果,当前我国使用的无论是最大力量训练、快速力量还是力量耐力训练,对运动员的训练并不会带来预期效果,也就是说,这种高强度比例的负荷模式应做出调整。
1.5 训练监控
就当前实际训练过程来看,在体能训练的过程监控中,暴露了以下几个问题。
(1)对运动员更长时间的定期跟踪与样本量不足,无法针对此做出有效定论,因此,应在长时间、多样本量上做出跟踪,以此得到更有说服力的结论。
(2)训练与监控之间不具有效性的衔接,监控的目的是为了更合理地制定运动方案、运动负荷,但依据体能训练过程看来,训练、监控间还是存在不能有效衔接的问题。
2 力量训练的协调
2.1 训练目标、训练方法的功能协调
力量训练方法的确定必须要以训练目标作为根本依据,严禁出现训练设计与实践有出入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男子自由式摔跤项目在年度上被划分成为两个周期,这也明晰了每一阶段的训练目标,也就是重点对一项或者是几项的专项能力进行解决,每一时期都应有其相对应的力量训练方法,实现功能上的协调。
2.2 不同力量素质间的协调
不同力量素质间都存在相应的发展规律,对教练来说,应依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相应做出转换,比如:反应力量训练、力量训练的转换协调,应考虑下列几点内容。
(1)尽量交错开反应力训练与大负荷力量训练的时间。
(2)基于训练时间上的限制,可考虑做复合式的训练方法,比如:将跳跃、蹲举训练结合在一起,俯卧撑反应力与平板卧推训练结合在一起等。
(3)一般每星期做1~3次的反应力训练,不要连续做相同身体部位的练习。
自然,各个教练都有其自己专门的力量训练组合模式,这也不是固定的,由于训练对象、环境的不同都会有差异存在。这也就强调区别对待这一原则,不要一概而论,针对不同个体化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转换协调方法。
2.3 训练负荷的协调
在整个训练体系中各个分支体系间都是互为影响、互为制约的关系,若一个分支体系发生了变化,那么其他分支体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针对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年度负荷特征表现有双周期的这一特点,所以,对于力量训练的负荷安排,也应体现出双周期特点,积极调整力量训练强度。
2.4 力量与有氧的协调
由于当前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训练内容上还是以低强度有氧训练为主,强度训练虽然占一定比例,但是由于中、强度训练时间的延长,也逐渐已经转变成为了技术耐力性练习,所以,对摔跤运动员其整体耐力的训练,应着重放在无氧乳酸水平的训练上,同时加强有氧耐力训练的比重,特别是要做好低强度有氧耐力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有氧、力量水平。
2.5 训练与监控的协调
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监控方式贯穿于始终,作为运动员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其力量训练的监控可以直接反映出不同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距与个体训练的变化情况,当前对运动员的训练监控大都体现在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间的比较,其个体训练前后变化的方面上,虽然该监控方式可对不同水平运动员间的差距与训练变化进行反应,但却不够重视不同力量形式間的合理搭配,所以,应注重不同力量形式训练的合理搭配,积极规避运动损伤。
3 结语
当前,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力量训练方面主要存在着忽略身体部位设计、实践应用比例不足以及时效性检验不足这3个方面的问题,针对于此,在力量训练的内容上,应该加大有氧训练比例;在训练周期的安排上,应加强训练计划、实施的针对性;在训练负荷安排上,应上调高强度训练所占比例;在训练监控上,应合理搭配不同力量形式的训练,从整体上来说,也就是实现训练目标、方法、负荷间的协调以及与监控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 刘巍,董德朋,孙卓,等.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主要关节肌力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5,24(5):52-59.
[2] 梁全胜.中国男子自由式摔跤队年度训练特征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11(4):43-47.
[3] 董德朋,刘巍,孙卓,等.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肘和膝关节肌力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2(5):474-480.
[4] 周祎,赵凡.高温高湿对比一般环境有氧运动对摔跤运动员能量代谢和力量素质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5,14(6):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