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铁站里,总是遇见那个人,倒不是我喜欢东张西望,实在是他过于显眼。一身老气的西装,一动不动笔挺地站在站台中央,既矜持又古怪。
第一次看见他,是期中考那天,考试结束得早,地铁站里还没那么拥挤。我满脑子都在反复计算着下午英语考试的失分,下到站台上的时候刚巧一辆挺空的车即将发车,也没费心去赶。列车离开之后,站台上只剩下了我和他。看样子他比我先进站,只是没有上车。也许在等人吧,我想。随后站台上的人陆续多起来,我也顺利地登上下一班车,在地铁规律的哐哐声中昏昏欲睡,其间还想起他,总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又告诉自己,毕竟地铁站里总能遇到各式各样的怪人嘛。
下车的时候已经是下班高峰,人群已在不知不觉间塞满了车厢和站台,一切都显得扁平和惨白。我随着人流涌向出站口,事后想起来,那个时候似乎也瞥见他稳稳地夹在站台上的人群中间,但当时只顾着低头向前。
之后,他便没有缺席过我任何一次乘车。确切地说,他总是出现在我出发和到达的站台上,无论我是上学、回家还是去什么别的地方。若非和我一同乘车,他想必无法更快地抵达目的站,然而我从未在车厢里见过他,也没在地铁站以外的任何地方见过。他的神情、姿势和衣着亘古不变,像一尊平庸的雕塑或一位萎顿的雕塑家。我却无法回忆起他的面容,也许正是因此,我也从未怀疑过他是跟踪狂、变态杀手或是别的什么“恶人”,若不是他坚持这副打扮,恐怕根本没法意识到他的存在吧。
那天出黑板报回家晚了,连下班高峰期都快过去,进站之后恰好有辆车即将启动,车站里回荡着关门前滴滴滴的警告音,我想也没想就冲上去,差点被车门夹住了书包。还没站稳,抬头正看见车窗外他西装革履的身影停留原地,随着地铁启动的加速度一帧帧地远去。
在地铁上的时候我就有预感,下车之后一定也会看到他。果然踏出车门就看到他站在那里,站台的中央,从没离开过一样。简直顽固,我嘟囔说。
乘地铁的时候,在车厢枯燥的摇晃中,我开始在脑中编排一些故事,关于他的来历、去向及目的。例如,城市纠缠的地铁线下,存在另外一些不为人知的捷径。或者,他是一个守望者,日复一日地现身,提醒人们旧日的辉煌、正义和秩序。再或者,他是一台计数器,安放在每个地铁站里,默数客流。毕竟我去哪儿都能看见他,说不定真是每个地铁站里都有一个,像售票机一样的复制品。但接着我立刻反驳自己,他站在站台中央,看不见背后的乘客。可能我真正否定的是他并非唯一,这固执的倾向令人懊恼,接着又期待地望向车窗外地铁经停的站台,来回细细地扫了几遍,没有,推测果然不能成立。出站之后,我极少想起他。
几乎每天都乘两趟地铁的我,在编了十个他的故事之后遭遇瓶颈。故事出现反复,没有新的细节和设定。不能再用来打发无聊的地铁时间,我似乎也该对他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但在满是陌生人的白晃晃的地铁站里,每天两次雷打不动的照面让我对他产生了莫名的亲近感,他应该对我也有印象,他知道我,我猜测,我编的每个故事里都是这么设定的。
下午放学后常常会饿,我总是顺从饥饿感买些小食。那天我拎着买多了的酥饼下到地铁站,心里盘算着全吃下回家后肯定吃不下晚饭,不吃完带回去爸妈一定会啰嗦外面的吃食不干净,扔了又嫌可惜。似是而非的焦躁间又看到不动如山的他,我走上前,对他说,“我买多了,你吃不吃?”
之后我不止一次问自己,如果那个时候没有向他搭讪,我会错过什么吗?诚然在千千万万的可能性中这一刻的剧本早已写成,我一开口,就翻开了封面,原来是这一出戏,他会这么想吗?
问出口后我还是感到些微后悔,因为是我打破了这既已形成的精妙平衡,一切又变得不确定起来。他表情并不明朗,不急不慢地说:“谢谢,不用了。”
被直接地拒绝,我感到一阵局促,竟莽撞地问:“为什么?”
“食物放到我嘴里,只会完好地掉到地上。”
“鬼啊?”我觉得惊奇,又没那么惊讶,不觉得他在说谎或玩笑,也没立刻就怕得想逃跑。
“不,我是个预言家。”他脸上闪过一丝狡黠。
“算命的那种?”
显然不是,虽然他没有回答。
“你知道我坐车到这儿来是不是?”
“是的。”他回答。
“你知道我上周数学考了多少分吗?”
他默不做声。这不是预言,考完了是事实,我提醒自己。
“你的预言准确吗?”
“预言都会实现,否则就不是预言了。”
听见这话我本该撒手而去,江湖骗子才这么说话。但当时我似乎听出了什么言外之意,虽然语塞,仍然直愣愣地站在那里。
“那你知道我要说什么吗?”看来他并不健谈,我只好找话问他。
“我知道,但在你问出口之前,我无法回答。”
这不摆明是个骗子么,我感到一阵压抑。长时间对他的想象居然极有可能归于一种欺骗,我问他:“你每天都在这儿,是冲着我来的吗?”说完我才发现连嗓子都有些嘶哑。
“是的,因为你我才来了。”深情如同一句告白,然而语气淡得像开水。
我又没话可说了,只得一边佯装吃饼,一边支吾“为什么……”
我终于按对了开关,他像一台运行良好的打印机,一切就绪,便以稳定的速度嗡嗡地吐出一页页文本来。
“我来自一个穷途末路的地方,那里曾拥有无尽的文明,无尽的科技,无尽的纪元。我们——这一切的拥有者,渐渐开始厌倦。一切都能够得到正确的解释,一切也都拥有无数的诠释,我们做得到的太多,做不到的太少,我们感到世界只剩下重复,但文明似乎无意灭亡。
“转机出现得毫无预兆,我们突然就上达天听,获得了预言:我们的世界将在无限远的时间内灭亡。同时,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就死去了。预言立刻发生了变化,只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很长,但一定短于无限),毁灭就会到来。于是,我们明白,不是我们得到了毁灭的预言,而是毁灭已经开始,并且步步逼近。置身其中的我们被迫期待着远在未来的毁灭终结——我们有了预言的能力。 “我们中的某些试图说出他的预言,说出了,或沉默了,并没有什么区别,没有人相信。我们看到的未来不尽相同,未来可以这样,可以那样,但这才是预言。我们能看到无数的可能性,在可能性之上不断产生新的可能性,就像无数条线在不断分岔,彼此之间绝不交叉重叠,井井有条,整齐地指向同一个方向。预言涉及到恒星,我们就能预言它的行星,可能性通过关联辐射开去,像池塘里的涟漪又像大海的波涛,可能性愤怒地砸向每个角落,使预言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
“预言的增长快得难以形容,能预测的时间也在缩短,一开始每个预言都赤裸地呈现着毁灭,很快我们看到的可能性太多,便看不见毁灭了,并非不会发生,而是我们不能再预测那么久以后的事情。我现在还能看得很远,但我终会预测不了你将要坐地铁去哪儿,也不知道你下一句会说什么,预言长度从前者缩短到后者,可能一眨眼的功夫都费不了。
“我们本应不惧怕预言的缩短,因为既然已经看到,应当就能够得到,但是,可能性在我们面前铺陈的同时,选择永远地丧失了。我们早就知道宇宙只能有唯一的观察者,而那已不再是我们。我们不再能通过观察,使可能性落定,我们被命运遗弃了。
“同时,可能性毫无保留地向你们坍缩,我们可以预言薛定谔的猫的命运,生或者死,同时存在,只是概率。必须由观察者使概率变为实际,我们能预言生的实际,死的实际,这两者必有一种会在你打开盒子的时候发生,但唯有你打开盒子,你才能得到生之喜悦,或是死之悲伤,我们没法打开盒子,我们什么也得不到,预言是徒劳的。所以我当然知道你会说什么,但我无法告诉你。
“然后,关于我和你。我的出现是概率的,就是说,我有出现在这里的可能性,尽管只有千万分之一,这没有道理,但存在可能,唯有你选择才会使其成真。你有可能与我说话,也可能不说,唯有你向我开口,这一切才有意义,可这意义也仅仅是对你,另外的可能性中,你还是转身走了,还有的可能性是我们早已接触过,交谈与沉默对我来说,都已存在。”
伴随叙述的结束而来的是长久的沉默,我的头轰轰作响。终于,我强迫自己发问:“我为什么会这么选?”
“几乎每个人都有可能这么选。”他从容不迫,“我看到我出现在你们每个人周围的可能性。”
他竟然毫无偏颇地随着概率和可能性散布在世界上所有人身边,在无数个平行的世界里对所有人说起这个隐秘又宏伟的故事,我瞬间觉得自己的存在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概率。“就是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可能性啊?”
“我没法解释这个问题,就像我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能够预言,为什么你能够观察。”
“然后你就要一直这样预言下去吗?”
“我所知晓的可能越多,预言时间也就越短,我终归不能预言,到那一刻或许我已洞悉所有可能,成为一个全知却无能的神,或许没有。但正如那个古老的道理,预言家不能预言自己的命运,之后将发生什么我并不知晓,只是我的光锥应当是那样完结的。”
“为什么要对我说这些?”既然每个人有可能与他交谈,这段被重复无数次的讲话,再向我陈述有何意义。
“我不再是观察者,也就是说,我与世界已是无涉的,我不能吃下你的饼,因为我不能使食物被嚼碎、消化或发生任何改变,但是我可以叙述。这大概是在得到预言能力的那一瞬间就注定的,作为曾经的观察者,向现在的观察者——你们——讲述我们进化的末路,使我们产生新的可能性,尽管那些可能性永远不会被选择。但这段话为什么会对你说,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你向我问起,你开口的那一刻,这个世界就从无数种可能中脱颖而出终结为你自己的唯一了。”
听他说完,我忽然发觉有点口渴,不知不觉我竟已将酥饼吃完。地铁来了,我该回家了。一路上一直晃神,回到家才发现,我并没有耽搁多少时间,坐到饭桌前,什么也吃不下。
有天所有的报纸、电视、网络新闻的头版都被同一条信息占领,所有的人,包括襁褓中的婴儿、分娩中的妇女、弥留之际的老人、银河系边缘的宇航员、劳动者、资本家,等等,在同一时刻,睡着的都做了同一个梦,醒着的都产生了同样的幻觉。人们梦见水银泻地,大地被极薄的银色铺满,直到最遥远的地平线上都泛着刺眼的银光,然而倏忽间一切都融入了无边的黑暗之中。
第一次看见他,是期中考那天,考试结束得早,地铁站里还没那么拥挤。我满脑子都在反复计算着下午英语考试的失分,下到站台上的时候刚巧一辆挺空的车即将发车,也没费心去赶。列车离开之后,站台上只剩下了我和他。看样子他比我先进站,只是没有上车。也许在等人吧,我想。随后站台上的人陆续多起来,我也顺利地登上下一班车,在地铁规律的哐哐声中昏昏欲睡,其间还想起他,总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又告诉自己,毕竟地铁站里总能遇到各式各样的怪人嘛。
下车的时候已经是下班高峰,人群已在不知不觉间塞满了车厢和站台,一切都显得扁平和惨白。我随着人流涌向出站口,事后想起来,那个时候似乎也瞥见他稳稳地夹在站台上的人群中间,但当时只顾着低头向前。
之后,他便没有缺席过我任何一次乘车。确切地说,他总是出现在我出发和到达的站台上,无论我是上学、回家还是去什么别的地方。若非和我一同乘车,他想必无法更快地抵达目的站,然而我从未在车厢里见过他,也没在地铁站以外的任何地方见过。他的神情、姿势和衣着亘古不变,像一尊平庸的雕塑或一位萎顿的雕塑家。我却无法回忆起他的面容,也许正是因此,我也从未怀疑过他是跟踪狂、变态杀手或是别的什么“恶人”,若不是他坚持这副打扮,恐怕根本没法意识到他的存在吧。
那天出黑板报回家晚了,连下班高峰期都快过去,进站之后恰好有辆车即将启动,车站里回荡着关门前滴滴滴的警告音,我想也没想就冲上去,差点被车门夹住了书包。还没站稳,抬头正看见车窗外他西装革履的身影停留原地,随着地铁启动的加速度一帧帧地远去。
在地铁上的时候我就有预感,下车之后一定也会看到他。果然踏出车门就看到他站在那里,站台的中央,从没离开过一样。简直顽固,我嘟囔说。
乘地铁的时候,在车厢枯燥的摇晃中,我开始在脑中编排一些故事,关于他的来历、去向及目的。例如,城市纠缠的地铁线下,存在另外一些不为人知的捷径。或者,他是一个守望者,日复一日地现身,提醒人们旧日的辉煌、正义和秩序。再或者,他是一台计数器,安放在每个地铁站里,默数客流。毕竟我去哪儿都能看见他,说不定真是每个地铁站里都有一个,像售票机一样的复制品。但接着我立刻反驳自己,他站在站台中央,看不见背后的乘客。可能我真正否定的是他并非唯一,这固执的倾向令人懊恼,接着又期待地望向车窗外地铁经停的站台,来回细细地扫了几遍,没有,推测果然不能成立。出站之后,我极少想起他。
几乎每天都乘两趟地铁的我,在编了十个他的故事之后遭遇瓶颈。故事出现反复,没有新的细节和设定。不能再用来打发无聊的地铁时间,我似乎也该对他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但在满是陌生人的白晃晃的地铁站里,每天两次雷打不动的照面让我对他产生了莫名的亲近感,他应该对我也有印象,他知道我,我猜测,我编的每个故事里都是这么设定的。
下午放学后常常会饿,我总是顺从饥饿感买些小食。那天我拎着买多了的酥饼下到地铁站,心里盘算着全吃下回家后肯定吃不下晚饭,不吃完带回去爸妈一定会啰嗦外面的吃食不干净,扔了又嫌可惜。似是而非的焦躁间又看到不动如山的他,我走上前,对他说,“我买多了,你吃不吃?”
之后我不止一次问自己,如果那个时候没有向他搭讪,我会错过什么吗?诚然在千千万万的可能性中这一刻的剧本早已写成,我一开口,就翻开了封面,原来是这一出戏,他会这么想吗?
问出口后我还是感到些微后悔,因为是我打破了这既已形成的精妙平衡,一切又变得不确定起来。他表情并不明朗,不急不慢地说:“谢谢,不用了。”
被直接地拒绝,我感到一阵局促,竟莽撞地问:“为什么?”
“食物放到我嘴里,只会完好地掉到地上。”
“鬼啊?”我觉得惊奇,又没那么惊讶,不觉得他在说谎或玩笑,也没立刻就怕得想逃跑。
“不,我是个预言家。”他脸上闪过一丝狡黠。
“算命的那种?”
显然不是,虽然他没有回答。
“你知道我坐车到这儿来是不是?”
“是的。”他回答。
“你知道我上周数学考了多少分吗?”
他默不做声。这不是预言,考完了是事实,我提醒自己。
“你的预言准确吗?”
“预言都会实现,否则就不是预言了。”
听见这话我本该撒手而去,江湖骗子才这么说话。但当时我似乎听出了什么言外之意,虽然语塞,仍然直愣愣地站在那里。
“那你知道我要说什么吗?”看来他并不健谈,我只好找话问他。
“我知道,但在你问出口之前,我无法回答。”
这不摆明是个骗子么,我感到一阵压抑。长时间对他的想象居然极有可能归于一种欺骗,我问他:“你每天都在这儿,是冲着我来的吗?”说完我才发现连嗓子都有些嘶哑。
“是的,因为你我才来了。”深情如同一句告白,然而语气淡得像开水。
我又没话可说了,只得一边佯装吃饼,一边支吾“为什么……”
我终于按对了开关,他像一台运行良好的打印机,一切就绪,便以稳定的速度嗡嗡地吐出一页页文本来。
“我来自一个穷途末路的地方,那里曾拥有无尽的文明,无尽的科技,无尽的纪元。我们——这一切的拥有者,渐渐开始厌倦。一切都能够得到正确的解释,一切也都拥有无数的诠释,我们做得到的太多,做不到的太少,我们感到世界只剩下重复,但文明似乎无意灭亡。
“转机出现得毫无预兆,我们突然就上达天听,获得了预言:我们的世界将在无限远的时间内灭亡。同时,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就死去了。预言立刻发生了变化,只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很长,但一定短于无限),毁灭就会到来。于是,我们明白,不是我们得到了毁灭的预言,而是毁灭已经开始,并且步步逼近。置身其中的我们被迫期待着远在未来的毁灭终结——我们有了预言的能力。 “我们中的某些试图说出他的预言,说出了,或沉默了,并没有什么区别,没有人相信。我们看到的未来不尽相同,未来可以这样,可以那样,但这才是预言。我们能看到无数的可能性,在可能性之上不断产生新的可能性,就像无数条线在不断分岔,彼此之间绝不交叉重叠,井井有条,整齐地指向同一个方向。预言涉及到恒星,我们就能预言它的行星,可能性通过关联辐射开去,像池塘里的涟漪又像大海的波涛,可能性愤怒地砸向每个角落,使预言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
“预言的增长快得难以形容,能预测的时间也在缩短,一开始每个预言都赤裸地呈现着毁灭,很快我们看到的可能性太多,便看不见毁灭了,并非不会发生,而是我们不能再预测那么久以后的事情。我现在还能看得很远,但我终会预测不了你将要坐地铁去哪儿,也不知道你下一句会说什么,预言长度从前者缩短到后者,可能一眨眼的功夫都费不了。
“我们本应不惧怕预言的缩短,因为既然已经看到,应当就能够得到,但是,可能性在我们面前铺陈的同时,选择永远地丧失了。我们早就知道宇宙只能有唯一的观察者,而那已不再是我们。我们不再能通过观察,使可能性落定,我们被命运遗弃了。
“同时,可能性毫无保留地向你们坍缩,我们可以预言薛定谔的猫的命运,生或者死,同时存在,只是概率。必须由观察者使概率变为实际,我们能预言生的实际,死的实际,这两者必有一种会在你打开盒子的时候发生,但唯有你打开盒子,你才能得到生之喜悦,或是死之悲伤,我们没法打开盒子,我们什么也得不到,预言是徒劳的。所以我当然知道你会说什么,但我无法告诉你。
“然后,关于我和你。我的出现是概率的,就是说,我有出现在这里的可能性,尽管只有千万分之一,这没有道理,但存在可能,唯有你选择才会使其成真。你有可能与我说话,也可能不说,唯有你向我开口,这一切才有意义,可这意义也仅仅是对你,另外的可能性中,你还是转身走了,还有的可能性是我们早已接触过,交谈与沉默对我来说,都已存在。”
伴随叙述的结束而来的是长久的沉默,我的头轰轰作响。终于,我强迫自己发问:“我为什么会这么选?”
“几乎每个人都有可能这么选。”他从容不迫,“我看到我出现在你们每个人周围的可能性。”
他竟然毫无偏颇地随着概率和可能性散布在世界上所有人身边,在无数个平行的世界里对所有人说起这个隐秘又宏伟的故事,我瞬间觉得自己的存在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概率。“就是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可能性啊?”
“我没法解释这个问题,就像我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能够预言,为什么你能够观察。”
“然后你就要一直这样预言下去吗?”
“我所知晓的可能越多,预言时间也就越短,我终归不能预言,到那一刻或许我已洞悉所有可能,成为一个全知却无能的神,或许没有。但正如那个古老的道理,预言家不能预言自己的命运,之后将发生什么我并不知晓,只是我的光锥应当是那样完结的。”
“为什么要对我说这些?”既然每个人有可能与他交谈,这段被重复无数次的讲话,再向我陈述有何意义。
“我不再是观察者,也就是说,我与世界已是无涉的,我不能吃下你的饼,因为我不能使食物被嚼碎、消化或发生任何改变,但是我可以叙述。这大概是在得到预言能力的那一瞬间就注定的,作为曾经的观察者,向现在的观察者——你们——讲述我们进化的末路,使我们产生新的可能性,尽管那些可能性永远不会被选择。但这段话为什么会对你说,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你向我问起,你开口的那一刻,这个世界就从无数种可能中脱颖而出终结为你自己的唯一了。”
听他说完,我忽然发觉有点口渴,不知不觉我竟已将酥饼吃完。地铁来了,我该回家了。一路上一直晃神,回到家才发现,我并没有耽搁多少时间,坐到饭桌前,什么也吃不下。
有天所有的报纸、电视、网络新闻的头版都被同一条信息占领,所有的人,包括襁褓中的婴儿、分娩中的妇女、弥留之际的老人、银河系边缘的宇航员、劳动者、资本家,等等,在同一时刻,睡着的都做了同一个梦,醒着的都产生了同样的幻觉。人们梦见水银泻地,大地被极薄的银色铺满,直到最遥远的地平线上都泛着刺眼的银光,然而倏忽间一切都融入了无边的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