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 2019年4月3日-4日,“第十五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绿建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今年绿建大会的主题是"升级绿色建筑,助推绿色发展"。大会吸引了国内外500多位建筑节能领域的权威专家和众多行业企业代表,并有5000多名行业精英在54场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领域分论坛中探讨绿色发展,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交流盛宴。
本次大会上,依托先进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开辟了生态建材新跑道的汉能,不仅展示了领先的发电建材产品及解决方案,而且主办了“建筑造能创新科技”分论坛,在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基础之上开拓出了“建筑造能”的全新思路和技术手段。在分论坛上,中国城科会、USGBC、中國绿建委等机构的领导及专家针对节能建筑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汉能薄膜发电集团高级副总裁曹阳发表了主题为《绿色建筑零能耗 薄膜能源芯科技》的演讲。
曹阳在发言中透露,能源清洁化的推广和应用在全球达成共识,欧盟和美国都相继出台政策,规定年限内所有新建建筑需达到零能耗要求,我国天津、河北、北京和郑州等城市也相对出台了发展超低能耗建筑的政策,可以说打造绿色建筑,势在必行。而作为移动能源领域的代表,汉能始终牢记环保节能的绿色发展使命,在30年发展中成就了水电与薄膜太阳能领域的两个传奇。特别是在薄膜太阳能领域,汉能以汉瓦、汉墙、汉路打造了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为实现建筑零能耗提供了技术支撑。曹阳介绍,每100㎡汉瓦,一年发电约10800度,相当于减少11.3吨二氧化碳排放;每100㎡汉墙,一年发电约11890度,相当于减少12.4吨二氧化碳排放;每100㎡汉路,一年发电约8100度,相当于减少8.4吨二氧化碳排放。
多年来,汉能始终专注清洁能源,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优化。会上,曹阳不仅展示了汉能的汉墙、汉瓦、汉路产品在贵州、广东等地的应用案例,同时还介绍了汉包、汉纸、汉伞、汉车等移动能源产品。目前,汉能在芯片转换率等方面保持着六项世界纪录,以每天30件专利的速度已累计超过10000件专利申请,打造了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产线”,致力于让万物发电,实现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绿水青山”打响了“蓝天保卫战”,同时也对绿色建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绿建委主任王有为在论坛上表示,汉能的汉墙、汉瓦不仅具有轻、柔、美的优势,而且将薄膜太阳能技术与建筑完美结合,实现了建筑造能。
而针对能源问题,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特邀专家、高级经济师王绛做了题为《以能源转型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演讲。他认为,中国的绿色发展要实现均衡发展、节约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而目前我国尚未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能源转型面临多重困难,而在能源供求上,电力需求仍有较大空间。同时,在电力供给上,碎片化的分布式能源也具备最广泛的应用场景。王绛认为,我国要加快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加快全国电网稳定性智能性建设,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上促进新能源健康发展,同时要促进新能源利用的产业协同,加快新能源的普及利用。
能源转型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使命,作为耗能严重的建筑领域又要如何实现节能环保呢?近年来,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的为缔造绿色建筑,开发并不断加强LEED认证体系,这是全球范围内最具权威、被广泛应用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践行可持续发展。而在此次分论坛上,USGBC北亚区总裁杜日生也针对“Net Zero 净零”做了详细解读。杜日生表示,净零指的是零碳、零能耗、零水耗、零废弃物,而净零能耗则是项目必须达到过去一年所消耗的能源量和所产生的能源量的平衡。在这方面,汉能以汉瓦、汉墙等建材产品,通过接收阳光来完成“光电转换”,让建筑从消耗能源转型为创造能源,可以显著提高LEED等绿色建筑认证得分。在此前举办的汉能汉墙全球发布会上,汉能宣布与USGBC展开合作,同时汉能发布了“全球绿色建筑新地标”招募计划,助力打造更多的绿色生态建筑样本和新地标。
汉能2009年进入薄膜太阳能行业,在这之前已在清洁能源领域耕耘了15年。被喻为“人造叶绿素”的薄膜太阳能,可以让人类像绿色植物一样利用阳光,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打破集中供电模式,从生活和生产的根基上减轻污染,并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动能转换,用领先技术实现“让万物发电”。汉能太阳能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邹积凯详细介绍了汉能汉墙汉瓦等太阳能组件的装配及运营,并列举上海太阳能桥、华南理工大学游泳池等众多案例,汉能的薄膜太阳能产品致力于以高效节能的优势助力太阳能生态城市社区建设。
汉能集团深圳研发中心BIPV产品总裁万军鹏作了广东河源华侨城BIPV项目分享。据介绍,华侨城项目是目前单体光伏幕墙面积最大的建筑,其中汉墙总高度近86米,光伏幕墙总面积达到2823.67平方米,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项目共安装了2506块汉墙产品,装机容量310千瓦,年发电量可达约21万度,相当于建筑年均耗电量的33%,其减排效果相当于为城市种了12000棵树。
在推动零能耗节能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材料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分论坛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志东指出,光电建筑是零能耗被动式节能建筑的必由之路。而光电建筑便是自身能发电的建筑,是光伏材料以建材的形式,按照建筑规范要求建造的建筑。使用在光电建筑上的光伏材料是以建材的方式得以体现的,光伏材料不仅承担发电功能,还起到建筑功能,例如光电幕墙,除了发电功能外,还有幕墙功能。这一点与汉能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理念不谋而合。同时,王志东也指出,降耗、增能是节能建筑的两条腿,而光电建筑与节能建筑的融合,使增能这条腿不再成为短板,从而最终达到产能建筑。据了解,现在每年新建建筑物20亿平方米,被动式建筑占比越来越高,未来,采用了光电建筑形式的被动式零能耗建筑必将成为市场主流。
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建筑行业发展能否得到大数据的助力呢?在建筑造能创新科技分论坛上,汉能全球应用产品研发部总工办技术高级专家汤民做了基于能源微网的绿色建筑大数据动态评估。他认为,绿色建筑从能源、舒适、环境等多个纬度提出升级要求,更加关注运营实效,而结合建筑楼宇发电建材能源微网系统构建,实现多能协同与在线物联,引入人工智能解决智能预测和场景分析,可以显著提升建筑能效和绿色性能。
在分论坛最后,汉能组织了关于绿色建筑发展的圆桌论坛,针对BIPV能否在国内普及,以及薄膜太阳能技术发展对能源问题解决以及生活变化等问题,汉能全球应用产品研发部总裁谢涛、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清勤、USGBC北亚区总裁杜日生、招商蛇口绿色研发中心主任颜永民、汉能太阳能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邹积凯进行了讨论。在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以及正能源建筑逐渐演变的过程中,以薄膜太阳能技术达成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能够实现建筑造能,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能源问题,而且能够助力城市绿色发展,同时影响人们生活方方面面,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绿建大会”从2005年开始已走过15个年头,是我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行业盛会,汉能集团作为绿色发展企业的代表,以全新的“建筑造能”理念为绿色建筑发展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正如曹阳在分论坛上所说,“在建筑领域,汉能是一个新兵,但是在薄膜太阳能领域,汉能拥有强大而领先的技术实力”,随着人们对建筑能耗问题的愈发关注,汉能以薄膜太阳能技术为核心研发的汉墙、汉瓦等产品将为更多建筑带来新的“生命力”,助力城市生态健康发展。
本次大会上,依托先进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开辟了生态建材新跑道的汉能,不仅展示了领先的发电建材产品及解决方案,而且主办了“建筑造能创新科技”分论坛,在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基础之上开拓出了“建筑造能”的全新思路和技术手段。在分论坛上,中国城科会、USGBC、中國绿建委等机构的领导及专家针对节能建筑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汉能薄膜发电集团高级副总裁曹阳发表了主题为《绿色建筑零能耗 薄膜能源芯科技》的演讲。
曹阳在发言中透露,能源清洁化的推广和应用在全球达成共识,欧盟和美国都相继出台政策,规定年限内所有新建建筑需达到零能耗要求,我国天津、河北、北京和郑州等城市也相对出台了发展超低能耗建筑的政策,可以说打造绿色建筑,势在必行。而作为移动能源领域的代表,汉能始终牢记环保节能的绿色发展使命,在30年发展中成就了水电与薄膜太阳能领域的两个传奇。特别是在薄膜太阳能领域,汉能以汉瓦、汉墙、汉路打造了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为实现建筑零能耗提供了技术支撑。曹阳介绍,每100㎡汉瓦,一年发电约10800度,相当于减少11.3吨二氧化碳排放;每100㎡汉墙,一年发电约11890度,相当于减少12.4吨二氧化碳排放;每100㎡汉路,一年发电约8100度,相当于减少8.4吨二氧化碳排放。
多年来,汉能始终专注清洁能源,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优化。会上,曹阳不仅展示了汉能的汉墙、汉瓦、汉路产品在贵州、广东等地的应用案例,同时还介绍了汉包、汉纸、汉伞、汉车等移动能源产品。目前,汉能在芯片转换率等方面保持着六项世界纪录,以每天30件专利的速度已累计超过10000件专利申请,打造了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产线”,致力于让万物发电,实现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绿水青山”打响了“蓝天保卫战”,同时也对绿色建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绿建委主任王有为在论坛上表示,汉能的汉墙、汉瓦不仅具有轻、柔、美的优势,而且将薄膜太阳能技术与建筑完美结合,实现了建筑造能。
而针对能源问题,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特邀专家、高级经济师王绛做了题为《以能源转型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演讲。他认为,中国的绿色发展要实现均衡发展、节约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而目前我国尚未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能源转型面临多重困难,而在能源供求上,电力需求仍有较大空间。同时,在电力供给上,碎片化的分布式能源也具备最广泛的应用场景。王绛认为,我国要加快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加快全国电网稳定性智能性建设,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上促进新能源健康发展,同时要促进新能源利用的产业协同,加快新能源的普及利用。
能源转型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使命,作为耗能严重的建筑领域又要如何实现节能环保呢?近年来,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的为缔造绿色建筑,开发并不断加强LEED认证体系,这是全球范围内最具权威、被广泛应用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践行可持续发展。而在此次分论坛上,USGBC北亚区总裁杜日生也针对“Net Zero 净零”做了详细解读。杜日生表示,净零指的是零碳、零能耗、零水耗、零废弃物,而净零能耗则是项目必须达到过去一年所消耗的能源量和所产生的能源量的平衡。在这方面,汉能以汉瓦、汉墙等建材产品,通过接收阳光来完成“光电转换”,让建筑从消耗能源转型为创造能源,可以显著提高LEED等绿色建筑认证得分。在此前举办的汉能汉墙全球发布会上,汉能宣布与USGBC展开合作,同时汉能发布了“全球绿色建筑新地标”招募计划,助力打造更多的绿色生态建筑样本和新地标。
汉能2009年进入薄膜太阳能行业,在这之前已在清洁能源领域耕耘了15年。被喻为“人造叶绿素”的薄膜太阳能,可以让人类像绿色植物一样利用阳光,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打破集中供电模式,从生活和生产的根基上减轻污染,并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动能转换,用领先技术实现“让万物发电”。汉能太阳能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邹积凯详细介绍了汉能汉墙汉瓦等太阳能组件的装配及运营,并列举上海太阳能桥、华南理工大学游泳池等众多案例,汉能的薄膜太阳能产品致力于以高效节能的优势助力太阳能生态城市社区建设。
汉能集团深圳研发中心BIPV产品总裁万军鹏作了广东河源华侨城BIPV项目分享。据介绍,华侨城项目是目前单体光伏幕墙面积最大的建筑,其中汉墙总高度近86米,光伏幕墙总面积达到2823.67平方米,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项目共安装了2506块汉墙产品,装机容量310千瓦,年发电量可达约21万度,相当于建筑年均耗电量的33%,其减排效果相当于为城市种了12000棵树。
在推动零能耗节能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材料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分论坛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志东指出,光电建筑是零能耗被动式节能建筑的必由之路。而光电建筑便是自身能发电的建筑,是光伏材料以建材的形式,按照建筑规范要求建造的建筑。使用在光电建筑上的光伏材料是以建材的方式得以体现的,光伏材料不仅承担发电功能,还起到建筑功能,例如光电幕墙,除了发电功能外,还有幕墙功能。这一点与汉能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理念不谋而合。同时,王志东也指出,降耗、增能是节能建筑的两条腿,而光电建筑与节能建筑的融合,使增能这条腿不再成为短板,从而最终达到产能建筑。据了解,现在每年新建建筑物20亿平方米,被动式建筑占比越来越高,未来,采用了光电建筑形式的被动式零能耗建筑必将成为市场主流。
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建筑行业发展能否得到大数据的助力呢?在建筑造能创新科技分论坛上,汉能全球应用产品研发部总工办技术高级专家汤民做了基于能源微网的绿色建筑大数据动态评估。他认为,绿色建筑从能源、舒适、环境等多个纬度提出升级要求,更加关注运营实效,而结合建筑楼宇发电建材能源微网系统构建,实现多能协同与在线物联,引入人工智能解决智能预测和场景分析,可以显著提升建筑能效和绿色性能。
在分论坛最后,汉能组织了关于绿色建筑发展的圆桌论坛,针对BIPV能否在国内普及,以及薄膜太阳能技术发展对能源问题解决以及生活变化等问题,汉能全球应用产品研发部总裁谢涛、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清勤、USGBC北亚区总裁杜日生、招商蛇口绿色研发中心主任颜永民、汉能太阳能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邹积凯进行了讨论。在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以及正能源建筑逐渐演变的过程中,以薄膜太阳能技术达成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能够实现建筑造能,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能源问题,而且能够助力城市绿色发展,同时影响人们生活方方面面,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绿建大会”从2005年开始已走过15个年头,是我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行业盛会,汉能集团作为绿色发展企业的代表,以全新的“建筑造能”理念为绿色建筑发展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正如曹阳在分论坛上所说,“在建筑领域,汉能是一个新兵,但是在薄膜太阳能领域,汉能拥有强大而领先的技术实力”,随着人们对建筑能耗问题的愈发关注,汉能以薄膜太阳能技术为核心研发的汉墙、汉瓦等产品将为更多建筑带来新的“生命力”,助力城市生态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