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共十八以来,党中央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
【关键词】教育;制度;监督;惩处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面对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作为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不仅要全力服从服务于企业党政的中心工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加强力量整合,多方共谋,多策并举,从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方面入手,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天网”,形成促使党员干部“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的强大氛围。惟有如此,才能真正保障和促进企业的健康科学发展。
1.提高教育的说服力,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
突出教育重点,切实加强以领导干部为主体的反腐倡廉教育。
强化道德教育,构筑牢固的道德防线,消除腐败的思想动因。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不仅关系个人的品行,而且关系党的整体形象。因此,要把加强党性修养和从业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从业道德品质,打牢廉洁从业的思想政治基础作为重点,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从根本上增强政治免疫力,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侵袭。
强化官德教育,树立牢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为官意识。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提高自律意识作为为官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并把内在的道德要求付诸于长期的政治实践。
强化腐败成本教育,使领导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自醒自律意识。加强腐败成本教育,就是要告诫每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发生了腐败行为,个人所承受的经济、政治、名誉损失,要远比正常情况下得到的多的多。通过算好经济账、家庭账和人格名誉账,让每个领导干部不想腐败,远离腐败。
在教育对象和内容上,要因人施教,分层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反腐倡廉教育不能不分对象“一锅煮”、“一刀切”。要根据教育对象,确定教育内容,因人施教,分层施教。对领导干部重点开展理想信念、廉洁从业、群众观念、优良传统教育,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拒腐防变能力。对人、财、物等重点岗位人员,突出遵章守纪、规范行为教育;对一般党员,应以党的纪律教育和先进性教育为主要内容。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教育对象,更加贴近受教育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更加贴近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真正做到入情入理,入脑入心。
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灵活多样,体现时代性。要克服表面化、简单化、概念化以及照搬照套的做法,坚持主题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针对一个时期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本单位实际,集中时间,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坚持先进典型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宣传本单位的先进典型,使党员干部看得见、摸得着,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一方面通过参观、收看、听取监狱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剖析违纪违法案件,以案明纪,以案说法,警钟长鸣,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也可以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将一些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的廉政信息,如警世格言、案例剖析、廉洁漫画等,发送至党员干部邮箱,使大家在浏览、品味、深思中触及灵魂,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
2.提高制度的约束力,营造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良好环境
固化方法,创新机制,形成工作常态,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建立權利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对企业的领导权加以约束。如“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大宗物资采购招投标制度、企业领导人员任期或调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建立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岗位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对可能产生腐败问题的潜在危险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廉洁风险分析报告,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建立廉洁评价和预警机制。定期对领导人员和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廉洁自律情况评估和廉洁风险防范情况考核,及时预警,确保源头预防,教育在先。建立惩治警戒机制。对腐败行为一查到底,决不姑息,绝不容许党的肌体受到侵蚀。建立制度评审改进机制。通过对管理制度定期评审,植入防治腐败的措施和办法,加强内部制约;同时,定期开展制度执行情况执法监察,不断增强制度的严肃性。
建立完善保障制度落实的机制。认真总结工作实践,及时把一些成熟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3.提高监督的制衡力,把监督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方位、全过程
3.1切实加强对企业“一把手”的有效监督
科学配置“一把手”的权力,建立相互独立、相互制约,适应企业发展的组织架构和工作体制。明确规定企业负责人的职权范围,对决策权、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实行“三权分离”,有效规避“一把手”高度集权的风险;同时明确界定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和重大项目、大额度资金的审批权、重要人事的任免权,实行民主讨论、集体决策,杜绝“一把手”出现“一言堂”的现象。
健全监督机制,让能监督的人敢监督。积极探索建立企业纪委书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独立监督”的工作机制,有效行使纪委书记的职能作用,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全面渗透到企业决策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去,把好决策监督关,保证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经营大局。并从纪律检查和效能监察着手,提高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和决策的执行力。
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分类梳理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运作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覆盖范围和额度标准等;建立健全调研论证、公开公示、信息反馈、考核评价、责任追究和后评估等配套制度的建设,形成科学完整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检查,把监督制约要求贯穿于决策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决策议事有监督把关、决策执行有检查纠偏、决策失误有问责惩戒的监督制约机制。
3.2强化检查考核,取得监督实效
深化效能监察。通过效能监察评价企业绩效和管理水平,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查漏整改,把发现问题作为评价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的依据,既可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管理上水平,又能促进惩防体系建设任务的落实。
深化审计监督。发挥纪检、监察与审计“三位一体”合署办公机制的作用,在审计经济责任的同时“审计”党风廉政责任,深化审计内涵,延伸关键环节监督,在离任审计、改制审计、破产审计、工程跟踪审计以及其他专项审计中,加大廉洁“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错,达到以“审”促“廉”效果。
深化“两手抓”职责,突出“两个考核”。强化监督考核,是保证工作到位、责任落实的重要环节。要在抓生产经营的同时,抓党风廉政建设;要在考核经营指标的同时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使监督贯穿于企业工作部署、落实、检查和考核的全过程,助推企业科学发展。 [科]
【关键词】教育;制度;监督;惩处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面对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作为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不仅要全力服从服务于企业党政的中心工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加强力量整合,多方共谋,多策并举,从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方面入手,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天网”,形成促使党员干部“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的强大氛围。惟有如此,才能真正保障和促进企业的健康科学发展。
1.提高教育的说服力,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
突出教育重点,切实加强以领导干部为主体的反腐倡廉教育。
强化道德教育,构筑牢固的道德防线,消除腐败的思想动因。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不仅关系个人的品行,而且关系党的整体形象。因此,要把加强党性修养和从业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从业道德品质,打牢廉洁从业的思想政治基础作为重点,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从根本上增强政治免疫力,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侵袭。
强化官德教育,树立牢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为官意识。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提高自律意识作为为官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并把内在的道德要求付诸于长期的政治实践。
强化腐败成本教育,使领导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自醒自律意识。加强腐败成本教育,就是要告诫每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发生了腐败行为,个人所承受的经济、政治、名誉损失,要远比正常情况下得到的多的多。通过算好经济账、家庭账和人格名誉账,让每个领导干部不想腐败,远离腐败。
在教育对象和内容上,要因人施教,分层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反腐倡廉教育不能不分对象“一锅煮”、“一刀切”。要根据教育对象,确定教育内容,因人施教,分层施教。对领导干部重点开展理想信念、廉洁从业、群众观念、优良传统教育,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拒腐防变能力。对人、财、物等重点岗位人员,突出遵章守纪、规范行为教育;对一般党员,应以党的纪律教育和先进性教育为主要内容。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教育对象,更加贴近受教育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更加贴近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真正做到入情入理,入脑入心。
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灵活多样,体现时代性。要克服表面化、简单化、概念化以及照搬照套的做法,坚持主题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针对一个时期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本单位实际,集中时间,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坚持先进典型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宣传本单位的先进典型,使党员干部看得见、摸得着,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一方面通过参观、收看、听取监狱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剖析违纪违法案件,以案明纪,以案说法,警钟长鸣,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也可以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将一些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的廉政信息,如警世格言、案例剖析、廉洁漫画等,发送至党员干部邮箱,使大家在浏览、品味、深思中触及灵魂,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
2.提高制度的约束力,营造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良好环境
固化方法,创新机制,形成工作常态,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建立權利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对企业的领导权加以约束。如“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大宗物资采购招投标制度、企业领导人员任期或调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建立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岗位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对可能产生腐败问题的潜在危险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廉洁风险分析报告,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建立廉洁评价和预警机制。定期对领导人员和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廉洁自律情况评估和廉洁风险防范情况考核,及时预警,确保源头预防,教育在先。建立惩治警戒机制。对腐败行为一查到底,决不姑息,绝不容许党的肌体受到侵蚀。建立制度评审改进机制。通过对管理制度定期评审,植入防治腐败的措施和办法,加强内部制约;同时,定期开展制度执行情况执法监察,不断增强制度的严肃性。
建立完善保障制度落实的机制。认真总结工作实践,及时把一些成熟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3.提高监督的制衡力,把监督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方位、全过程
3.1切实加强对企业“一把手”的有效监督
科学配置“一把手”的权力,建立相互独立、相互制约,适应企业发展的组织架构和工作体制。明确规定企业负责人的职权范围,对决策权、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实行“三权分离”,有效规避“一把手”高度集权的风险;同时明确界定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和重大项目、大额度资金的审批权、重要人事的任免权,实行民主讨论、集体决策,杜绝“一把手”出现“一言堂”的现象。
健全监督机制,让能监督的人敢监督。积极探索建立企业纪委书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独立监督”的工作机制,有效行使纪委书记的职能作用,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全面渗透到企业决策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去,把好决策监督关,保证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经营大局。并从纪律检查和效能监察着手,提高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和决策的执行力。
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分类梳理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运作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覆盖范围和额度标准等;建立健全调研论证、公开公示、信息反馈、考核评价、责任追究和后评估等配套制度的建设,形成科学完整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检查,把监督制约要求贯穿于决策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决策议事有监督把关、决策执行有检查纠偏、决策失误有问责惩戒的监督制约机制。
3.2强化检查考核,取得监督实效
深化效能监察。通过效能监察评价企业绩效和管理水平,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查漏整改,把发现问题作为评价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的依据,既可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管理上水平,又能促进惩防体系建设任务的落实。
深化审计监督。发挥纪检、监察与审计“三位一体”合署办公机制的作用,在审计经济责任的同时“审计”党风廉政责任,深化审计内涵,延伸关键环节监督,在离任审计、改制审计、破产审计、工程跟踪审计以及其他专项审计中,加大廉洁“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错,达到以“审”促“廉”效果。
深化“两手抓”职责,突出“两个考核”。强化监督考核,是保证工作到位、责任落实的重要环节。要在抓生产经营的同时,抓党风廉政建设;要在考核经营指标的同时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使监督贯穿于企业工作部署、落实、检查和考核的全过程,助推企业科学发展。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