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上,你很难找到像英格兰这样的球队:征战每届大赛,他们总是夺冠热门,但是大赛尚未结束,它们却总是带着失败而归。从1950年参加巴西世界杯开始,三狮军团从未有过例外。16届世界杯,一次冠军,一次第四名;12届欧洲杯,同样是两次进四强。看着死敌德国12次进入世界杯四强、7进欧洲杯四强的战绩,英格兰人羞愧难当。
媒体和球迷的苛刻
《为什么英格兰总是输?》这是英国足球作家西蒙·库珀和史蒂芬·西曼斯基的一本畅销书,其中一些观点也的确入木三分,但是英格兰从来不缺乏口诛笔伐的批评家和分析家,相反,正是这些数量泛滥的理论家,让英格兰队步履蹒跚。无论英格兰现状和过去如何,英格兰的大赛目标从来都是冠军,英格兰名将特里·布彻2006年在《每日镜报》上抱怨说:“历史上一贯表现不佳竟让如今的英格兰队更加自以为是。”一旦球队发挥不佳,随之而来的便是众口铄金,难怪阿什利·科尔会在南非世界杯小组赛期间就怒火中烧:“我恨透英格兰的一切,讨厌所有的英格兰人!”
舰队街记者和英格兰球迷的批评足以让任何一位英格兰的球员胆寒,1998年世界杯贝克汉姆红牌下场导致英格兰惨遭淘汰,他顿时成为全英公敌,他自己回忆道:“不断有人恐吓我,整整三年半我没有任何安全感。这打击太大了,我几乎想要放弃足球。”试想,若非小贝强大的信念和曼联将帅及家人的鼓励,或许他早就会远离我们的视线。再试想一下,如果2006年头撞马特拉齐的齐达内是英格兰人,那后者肯定会被千夫所指。本届世界杯三狮军团回国,竟无一名球迷接机,相比出征前的万众拥戴,英格兰球员如何不心凉。
英格兰媒体刻意制造轰动的伎俩早已臭名昭著,这一点纵是英国皇室也头痛不已,层出不穷的假新闻和八卦,让加斯科因、贝克汉姆、埃里克松再到如今的特里等人无不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捧人是无所不用其极,毁人同样是毫不留情,前后如此大的落差,鲜有人可以承受,所以那些在俱乐部无所不能的巨星到了英格兰队便发挥失常,也是不足为奇的;门将层出不穷的低级失误,也正说明了球员在心态上的极度紧张。
英国绅士的保守
球迷的愤怒并非无中生有,如果你不想用“散漫”这个难听的字眼形容英格兰球员,那可以用“绅士”这两个字。没错,就是这样一支绅士般的英格兰队,被马拉多纳带球趟了半场打入了世纪进球。英格兰人爱不爱国?据英国《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的一项报道表明,2/3的英格兰人不知道国庆节圣·乔治日是哪一天,好吧,你能想象有八九亿的中国人不知道中国国庆节是10月1日?爱国心的缺失,让我们看到的是一支支在世界杯上走着踢球的英格兰队,所以他们会对1990年痛苦流涕的加斯科因念念不忘——二十年来,除了小贝,你还会记住哪位英格兰人的眼泪?特里会为切尔西流泪,杰拉德会为利物浦哭泣,鲁尼会为曼联哽咽,但他们在大赛之后,却很难为英格兰流下伤心的泪水?恐怕,他们对英格兰的爱还不够深沉。
英国人素来被冠以“保守”之名,他们在足球风格一直坚守着传统。英式“442”的确在世界足球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一味地坚守、缺乏变化,只能使自己走入死胡同,当一向以力量见长的德国也玩起了技术,英格兰依然在孤独地行走——他们也玩过技术,但是在英格兰人的骨子里,他们始终不愿放弃传统的“暴力打法”。
另一方面,英格兰球员并不适合他国联赛的足球,要不然为何前往欧洲大陆的英格兰球星,仅有贝克汉姆和基冈等寥寥数人取得了成功?英格兰足球历经数十载,也只出现了布赖恩·罗布森、加斯科因等少数几位技术型中场。风格始终如一缺乏变化,让对方的防守部署更具针对性,这也难怪为何英格兰一直被诟病进攻难看。有加斯科因参加的1990年世界杯和1996年欧洲杯,却是英格兰在绿茵舞台上为数不多的惊艳演出。英格兰人特有的Xenophobia(恐惧外国人或外国事物),不但意指英格兰队拒绝新的足球风格,更意指英格兰队拒绝外来的足球血液。英国苛刻的移民法,让他们的球队只能保证纯正的英式血统。
球员脆弱的心理
如果一次点球大战告负,可以归咎为个人原因,那么20年来6次点球大战5次失利,就只能归咎于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了。日耳曼民族在大赛点球大战中从未失利,而英格兰却只在1996年欧洲杯上点球大战胜过西班牙。曾在英超呆过10年的丹麦门神舒梅切尔说道:“当英格兰球员从中场线走向罚球点时,他满脑子都在想,‘如果我罚丢了,那就是我职业生涯的惨案,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可怕的时刻。我不认为德国球员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外界对英格兰的期望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另一位英格兰球评家麦金托什却有不同的意见:“既然我们点球大战的历史已经糟糕成这样了,球员的心态反而应该放松才对。”总之,是英格兰人自己的原因。
在世界大赛上,英格兰四届次被逆转淘汰:1970年领先两球的情况下被西德队3∶2逆转淘汰,1992年欧洲杯小组赛末轮被瑞典2∶1逆转出局,2000年欧洲杯小组赛被葡萄牙和罗马尼亚均以3∶2逆转出局,2002年世界杯被巴西2∶1逆转淘汰。而1996年欧洲杯被德国点球淘汰、1998年世界杯被阿根廷点球淘汰也都是在领先的情况下被扳平,而后才被逼入点球大战。三狮军团逆转取胜晋级也只有1966年世界杯决赛争议逆转西德、2004年欧洲杯小组赛4∶2逆转克罗地亚值得一提。大赛中,比的不是大腕,而是大心脏,英格兰球员,显然心脏不够大。
裁判的误判
英格兰人之所以能自以为是这么多年,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能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裁判、运气和压力这些场外因素,当然,裁判也的确是一个因素。1986年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一直令英格兰人耿耿于怀,1998年贝克汉姆的红牌也颇多争议,2006年葡萄牙的群体表演让鲁尼红牌下场,2010年兰帕德越过球门的进球被裁判判为无效……近二十多年来,能像英格兰这样一直被“照顾”的世界强队(包括伪强队)的确不多,或许,英格兰是一直再为1966年世界杯决赛的那次争议判罚还债。但是,1966年铩羽而归之后,德国迅速站了起来,1972年和1974年西德队分别夺得了欧洲杯和世界杯冠军,而英格兰自夺冠之后,1970年还能依靠一群功臣打入八强,但接下来的1972年至1978年他们竟然连续缺席了四次大赛。
这就是英格兰,一直回味着曾经的“大国梦”,却始终无法端正态度奋起直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英格兰的这些悲哀,会不会让你想到中国足球?
媒体和球迷的苛刻
《为什么英格兰总是输?》这是英国足球作家西蒙·库珀和史蒂芬·西曼斯基的一本畅销书,其中一些观点也的确入木三分,但是英格兰从来不缺乏口诛笔伐的批评家和分析家,相反,正是这些数量泛滥的理论家,让英格兰队步履蹒跚。无论英格兰现状和过去如何,英格兰的大赛目标从来都是冠军,英格兰名将特里·布彻2006年在《每日镜报》上抱怨说:“历史上一贯表现不佳竟让如今的英格兰队更加自以为是。”一旦球队发挥不佳,随之而来的便是众口铄金,难怪阿什利·科尔会在南非世界杯小组赛期间就怒火中烧:“我恨透英格兰的一切,讨厌所有的英格兰人!”
舰队街记者和英格兰球迷的批评足以让任何一位英格兰的球员胆寒,1998年世界杯贝克汉姆红牌下场导致英格兰惨遭淘汰,他顿时成为全英公敌,他自己回忆道:“不断有人恐吓我,整整三年半我没有任何安全感。这打击太大了,我几乎想要放弃足球。”试想,若非小贝强大的信念和曼联将帅及家人的鼓励,或许他早就会远离我们的视线。再试想一下,如果2006年头撞马特拉齐的齐达内是英格兰人,那后者肯定会被千夫所指。本届世界杯三狮军团回国,竟无一名球迷接机,相比出征前的万众拥戴,英格兰球员如何不心凉。
英格兰媒体刻意制造轰动的伎俩早已臭名昭著,这一点纵是英国皇室也头痛不已,层出不穷的假新闻和八卦,让加斯科因、贝克汉姆、埃里克松再到如今的特里等人无不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捧人是无所不用其极,毁人同样是毫不留情,前后如此大的落差,鲜有人可以承受,所以那些在俱乐部无所不能的巨星到了英格兰队便发挥失常,也是不足为奇的;门将层出不穷的低级失误,也正说明了球员在心态上的极度紧张。
英国绅士的保守
球迷的愤怒并非无中生有,如果你不想用“散漫”这个难听的字眼形容英格兰球员,那可以用“绅士”这两个字。没错,就是这样一支绅士般的英格兰队,被马拉多纳带球趟了半场打入了世纪进球。英格兰人爱不爱国?据英国《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的一项报道表明,2/3的英格兰人不知道国庆节圣·乔治日是哪一天,好吧,你能想象有八九亿的中国人不知道中国国庆节是10月1日?爱国心的缺失,让我们看到的是一支支在世界杯上走着踢球的英格兰队,所以他们会对1990年痛苦流涕的加斯科因念念不忘——二十年来,除了小贝,你还会记住哪位英格兰人的眼泪?特里会为切尔西流泪,杰拉德会为利物浦哭泣,鲁尼会为曼联哽咽,但他们在大赛之后,却很难为英格兰流下伤心的泪水?恐怕,他们对英格兰的爱还不够深沉。
英国人素来被冠以“保守”之名,他们在足球风格一直坚守着传统。英式“442”的确在世界足球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一味地坚守、缺乏变化,只能使自己走入死胡同,当一向以力量见长的德国也玩起了技术,英格兰依然在孤独地行走——他们也玩过技术,但是在英格兰人的骨子里,他们始终不愿放弃传统的“暴力打法”。
另一方面,英格兰球员并不适合他国联赛的足球,要不然为何前往欧洲大陆的英格兰球星,仅有贝克汉姆和基冈等寥寥数人取得了成功?英格兰足球历经数十载,也只出现了布赖恩·罗布森、加斯科因等少数几位技术型中场。风格始终如一缺乏变化,让对方的防守部署更具针对性,这也难怪为何英格兰一直被诟病进攻难看。有加斯科因参加的1990年世界杯和1996年欧洲杯,却是英格兰在绿茵舞台上为数不多的惊艳演出。英格兰人特有的Xenophobia(恐惧外国人或外国事物),不但意指英格兰队拒绝新的足球风格,更意指英格兰队拒绝外来的足球血液。英国苛刻的移民法,让他们的球队只能保证纯正的英式血统。
球员脆弱的心理
如果一次点球大战告负,可以归咎为个人原因,那么20年来6次点球大战5次失利,就只能归咎于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了。日耳曼民族在大赛点球大战中从未失利,而英格兰却只在1996年欧洲杯上点球大战胜过西班牙。曾在英超呆过10年的丹麦门神舒梅切尔说道:“当英格兰球员从中场线走向罚球点时,他满脑子都在想,‘如果我罚丢了,那就是我职业生涯的惨案,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可怕的时刻。我不认为德国球员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外界对英格兰的期望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另一位英格兰球评家麦金托什却有不同的意见:“既然我们点球大战的历史已经糟糕成这样了,球员的心态反而应该放松才对。”总之,是英格兰人自己的原因。
在世界大赛上,英格兰四届次被逆转淘汰:1970年领先两球的情况下被西德队3∶2逆转淘汰,1992年欧洲杯小组赛末轮被瑞典2∶1逆转出局,2000年欧洲杯小组赛被葡萄牙和罗马尼亚均以3∶2逆转出局,2002年世界杯被巴西2∶1逆转淘汰。而1996年欧洲杯被德国点球淘汰、1998年世界杯被阿根廷点球淘汰也都是在领先的情况下被扳平,而后才被逼入点球大战。三狮军团逆转取胜晋级也只有1966年世界杯决赛争议逆转西德、2004年欧洲杯小组赛4∶2逆转克罗地亚值得一提。大赛中,比的不是大腕,而是大心脏,英格兰球员,显然心脏不够大。
裁判的误判
英格兰人之所以能自以为是这么多年,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能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裁判、运气和压力这些场外因素,当然,裁判也的确是一个因素。1986年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一直令英格兰人耿耿于怀,1998年贝克汉姆的红牌也颇多争议,2006年葡萄牙的群体表演让鲁尼红牌下场,2010年兰帕德越过球门的进球被裁判判为无效……近二十多年来,能像英格兰这样一直被“照顾”的世界强队(包括伪强队)的确不多,或许,英格兰是一直再为1966年世界杯决赛的那次争议判罚还债。但是,1966年铩羽而归之后,德国迅速站了起来,1972年和1974年西德队分别夺得了欧洲杯和世界杯冠军,而英格兰自夺冠之后,1970年还能依靠一群功臣打入八强,但接下来的1972年至1978年他们竟然连续缺席了四次大赛。
这就是英格兰,一直回味着曾经的“大国梦”,却始终无法端正态度奋起直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英格兰的这些悲哀,会不会让你想到中国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