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裂缝”长期无法弥合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而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关注度不够、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家庭教育欠佳则使得“留守儿童”持续存在并发展着。这些“留守儿童”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面临诸多成长的问题。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进而使外出务工人员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留守儿童 ; 现状 ; 成因 ; 对策与措施 ; 结语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96-02
我国正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就是此时的特殊产物。作为博罗县的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学校,罗阳五小它曾为博罗的教育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由于社会的发展,现该所学校陷入了比较尴尬的境地——地处城乡交界处,管辖的学区包括部分城镇和农村,另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这里就读,学生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生源的复杂性造成了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难度比大城市里的学校增加了不少,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效率难以一蹴而就。
一、“留守兒童”的概念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何谓“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一般指6~16岁)。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留守儿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另一种是“城市精神留守儿童”,他们是因父母忙于生计、应酬而交由祖辈、亲友、保姆代养的城镇儿童。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父母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有少数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也变的更加坚强、懂事,自理能力强。父母的外地生活或多或少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继而走进城市。然而除了经济上的些许改善,留守生活带给他们更多的恐怕还是教育上的缺陷。
据悉,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子女处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万留在家乡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成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和学习中面临着突出问题:
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安全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而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
二、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存在是客观存在,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存在并导致其持续发展下来?
(一)家庭教育欠佳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这种监护权的缺失和畸形补偿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社会化和道德发展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
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忽视“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也是导致“留守儿童”存在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国农村尚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教育环节的师资薄弱,一般学校除了智育教师之外其他诸如德育、美育教师比较缺乏。教师大多身兼数职,专职行政人员比较少,基本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生活指导教师,所以只能实行大众化教育,不能给“留守儿童”更悉心的关怀。“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缺陷大多在学校表现不积极,性格孤僻成绩较差,很难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一个更需要特殊关怀的群体却也正是学校和老师放逐的对象。
(三)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关注度不够
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关注度不够也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笔者注意到我县人民政府竟然没有一个有外出务工家庭的任何专门资料,没有一个对有多少农民工离家有多少“留守儿童”做过详细统计,更没有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虽然我县已是全国百强县之一。县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只是停留在媒体等表面形式上,所谓照顾也就是每年象征性选择小部分“留守儿童”家庭送一些礼物,根本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
三、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作用
对于最直接也最容易出效果的方式即家庭教育,外出打工的父母要选择好监护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尽可能经常回家看望子女,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让子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父母在外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使孩子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1.班级教育教学
(1)概括性做法
面对类似这样的“留守儿童”,展开教育工作是有难度的,在解决类似的案例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有经验的老教师有一些值得提倡的做法,总的来说,就是“用心撑起一片天空,关爱班级留守儿童”。
做法笔者概括如下:
弄清楚本班级“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哪些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哪些是“城市精神留守儿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恰当地分好类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
弄清楚本班级“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展开细致周密的工作,做好跟踪转接工作。
(2)应遵循的教育原则
正因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涉及众多问题,除了以上做法之外,笔者认为以下原则是应该遵循的:
善意引导原则。由于父母常年离家,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少年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孩子在品行上很容易出现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成年后会形成人格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再想改就很难。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意识的善意引导极其重要。
亲情关爱原则。解决“留守少年儿童”的努力方向在于解决造成其心理异化的根本问题——亲密的亲子依赖情感的缺失。
个体与集体和谐原则。“留守少年儿童”的存在并不是个别现象,在一个普通的班级里,三五成群地分布着不同状态的留守儿童。单独针对个别儿童所做的努力或许有效,但效果是极其微弱的。为了根本解决好班级“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和社会问题,教育工作者应该把眼光放宽一点。只有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才能够有效地存進和固定“留守少年儿童”的关爱,个体与集体的良性发展才能取得和谐一致,德育教育的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2.学校整体
笔者认为,学校主动担负起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减少在外务工家长的压力,使他们安心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力;学校教育应主动偏离纯文化课教育,以思想教育为突破口,对孩子要“教中有爱,爱中要严”,要“严慈相济”,使学生既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又体验到社会对自己的压力,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灵,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消除一个极大的隐患;学校多举办一些有益于孩子身心的活动,增加校园生活乐趣,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避免厌学情绪,从而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学校要实施制度化的家访,逐步建立起学校与“留守儿童”照管者共同支持的教育模式。中小学教育不光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新生,还要为社会输送劳动者,尽早地消除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三)社会环境的改善及制度的跟进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笔者认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社会、政府应该分两条主线入手:一是改善制度环境,让“留守儿童”可以随父母入城接受教育;二是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让继续留守的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这无疑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限制,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
四、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裂缝”长期无法弥合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促进了富余劳动力的流动,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应运而生。这些“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的亲情关爱,思想行为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面临诸多成长的问题。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政府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进而使外出务工人员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孙辉 王淑娟《关注学生成长填补家庭教育的真空——对父母无固定职业、无稳定收入家庭学生的教育研究》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3.4
[2]叶曼 张静平 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2003.27(6):67—69
【关键词】留守儿童 ; 现状 ; 成因 ; 对策与措施 ; 结语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96-02
我国正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就是此时的特殊产物。作为博罗县的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学校,罗阳五小它曾为博罗的教育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由于社会的发展,现该所学校陷入了比较尴尬的境地——地处城乡交界处,管辖的学区包括部分城镇和农村,另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这里就读,学生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生源的复杂性造成了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难度比大城市里的学校增加了不少,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效率难以一蹴而就。
一、“留守兒童”的概念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何谓“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一般指6~16岁)。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留守儿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另一种是“城市精神留守儿童”,他们是因父母忙于生计、应酬而交由祖辈、亲友、保姆代养的城镇儿童。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父母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有少数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也变的更加坚强、懂事,自理能力强。父母的外地生活或多或少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继而走进城市。然而除了经济上的些许改善,留守生活带给他们更多的恐怕还是教育上的缺陷。
据悉,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子女处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万留在家乡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成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和学习中面临着突出问题:
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安全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而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
二、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存在是客观存在,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存在并导致其持续发展下来?
(一)家庭教育欠佳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这种监护权的缺失和畸形补偿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社会化和道德发展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
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忽视“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也是导致“留守儿童”存在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国农村尚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教育环节的师资薄弱,一般学校除了智育教师之外其他诸如德育、美育教师比较缺乏。教师大多身兼数职,专职行政人员比较少,基本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生活指导教师,所以只能实行大众化教育,不能给“留守儿童”更悉心的关怀。“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缺陷大多在学校表现不积极,性格孤僻成绩较差,很难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一个更需要特殊关怀的群体却也正是学校和老师放逐的对象。
(三)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关注度不够
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关注度不够也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笔者注意到我县人民政府竟然没有一个有外出务工家庭的任何专门资料,没有一个对有多少农民工离家有多少“留守儿童”做过详细统计,更没有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虽然我县已是全国百强县之一。县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只是停留在媒体等表面形式上,所谓照顾也就是每年象征性选择小部分“留守儿童”家庭送一些礼物,根本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
三、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作用
对于最直接也最容易出效果的方式即家庭教育,外出打工的父母要选择好监护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尽可能经常回家看望子女,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让子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父母在外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使孩子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1.班级教育教学
(1)概括性做法
面对类似这样的“留守儿童”,展开教育工作是有难度的,在解决类似的案例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有经验的老教师有一些值得提倡的做法,总的来说,就是“用心撑起一片天空,关爱班级留守儿童”。
做法笔者概括如下:
弄清楚本班级“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哪些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哪些是“城市精神留守儿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恰当地分好类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
弄清楚本班级“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展开细致周密的工作,做好跟踪转接工作。
(2)应遵循的教育原则
正因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涉及众多问题,除了以上做法之外,笔者认为以下原则是应该遵循的:
善意引导原则。由于父母常年离家,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少年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孩子在品行上很容易出现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成年后会形成人格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再想改就很难。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意识的善意引导极其重要。
亲情关爱原则。解决“留守少年儿童”的努力方向在于解决造成其心理异化的根本问题——亲密的亲子依赖情感的缺失。
个体与集体和谐原则。“留守少年儿童”的存在并不是个别现象,在一个普通的班级里,三五成群地分布着不同状态的留守儿童。单独针对个别儿童所做的努力或许有效,但效果是极其微弱的。为了根本解决好班级“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和社会问题,教育工作者应该把眼光放宽一点。只有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才能够有效地存進和固定“留守少年儿童”的关爱,个体与集体的良性发展才能取得和谐一致,德育教育的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2.学校整体
笔者认为,学校主动担负起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减少在外务工家长的压力,使他们安心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力;学校教育应主动偏离纯文化课教育,以思想教育为突破口,对孩子要“教中有爱,爱中要严”,要“严慈相济”,使学生既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又体验到社会对自己的压力,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灵,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消除一个极大的隐患;学校多举办一些有益于孩子身心的活动,增加校园生活乐趣,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避免厌学情绪,从而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学校要实施制度化的家访,逐步建立起学校与“留守儿童”照管者共同支持的教育模式。中小学教育不光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新生,还要为社会输送劳动者,尽早地消除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三)社会环境的改善及制度的跟进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笔者认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社会、政府应该分两条主线入手:一是改善制度环境,让“留守儿童”可以随父母入城接受教育;二是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让继续留守的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这无疑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限制,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
四、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裂缝”长期无法弥合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促进了富余劳动力的流动,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应运而生。这些“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的亲情关爱,思想行为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面临诸多成长的问题。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政府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进而使外出务工人员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孙辉 王淑娟《关注学生成长填补家庭教育的真空——对父母无固定职业、无稳定收入家庭学生的教育研究》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3.4
[2]叶曼 张静平 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2003.27(6):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