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规范。“孝”字在甲金文中就已经出现,金文里它的字形上部像老人形,下从子,表示子扶老人。《尚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农功既毕,始牵车牛载其所有,求易所无,远行贾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说文解字》释“孝”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不是简单地奉养父母,孔子在回答他学生子游问孝时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人养其亲如敬不至,那同养犬马有何区别?“孝”其核心就是用敬的心来奉养、回报父母。古代孝道是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美德。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21世纪的今天,我们是否仍要讲孝道呢?答案是肯定的。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契合,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践行这个价值体系,从个人层面来看,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必须有一定的道德素养,而孝道正是丰富道德素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无法想象,一个不讲孝、不懂得回报的人,能对自己的亲朋友善,对自己的承诺诚信,对自己的工作敬业,对自己的国家热爱!再从国家层面来看,我们知道,家庭至今仍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国家和谐的基础是家庭的和谐。今天我国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党和政府极其重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要的养老模式,而家庭养老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道。孝是家庭和睦的纽带,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不讲孝道,家庭难得和谐;而家庭多不和谐,哪来社会、国家的和谐?所以说我们今天还必须讲孝道。
当然,我们今天的孝道绝不能原封不动从古代照搬过来。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总是利用孝道来鼓吹忠君、顺从,因此传统孝道也被蒙上了一层尘埃,如愚孝、伪孝,如“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等。五四运动批判“吃人的礼教”,提倡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旗帜鲜明地反对愚忠、愚孝,这完全应该,但在批愚孝时连孝道、孝行全盘否定,就显得偏颇了。后来又是长期“左”的影响,特别是在大革文化命的十年中,以孝为本的人伦几乎被践踏得不成样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拜物教的影响更使家庭成员间的感情又一次受到强烈冲击,子女与父母间关系疏离,有对老人感情淡漠者,有为争家产而与父母反目成仇者,甚至有为不满严格管教而弑其母者!这种种孝道式微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我们认为,古代孝道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之一,尽管在长期的传承中被蒙上了一些尘埃,有些糟粕,但它对健全公民人格、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泼洗澡水时千万不能连孩子一起倒掉!我们要对传统孝道进行科学分析,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建立起当代的新孝道。
现代社会的新孝道应该有哪些内容呢?我觉得它至少应包括:敬亲尊长,当然这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敬、尊,不是愚孝,还应如孔子所说“事父母几谏”,即对父母的缺点能婉言规劝;在礼仪上也必须养成良好的敬、尊习惯,如与父母说话要态度和蔼、语气温柔;若和父母同居当“出必告、反则面”,不与父母同住当“常回家看看”等。赡养双亲,这不仅仅给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应怀着感恩之情、带着敬意来奉养;绝不当“啃老族”,也不可因自认给父母较多的钱而颐指气使。孝亲须与忠于民族大义结合,这同《孝经》里将“孝亲”与“忠君”合二为一不同,如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牺牲,也应视为“孝”。除此之外,新孝道一定还有许多内容。这确实是个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问题。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21世纪的今天,我们是否仍要讲孝道呢?答案是肯定的。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契合,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践行这个价值体系,从个人层面来看,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必须有一定的道德素养,而孝道正是丰富道德素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无法想象,一个不讲孝、不懂得回报的人,能对自己的亲朋友善,对自己的承诺诚信,对自己的工作敬业,对自己的国家热爱!再从国家层面来看,我们知道,家庭至今仍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国家和谐的基础是家庭的和谐。今天我国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党和政府极其重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要的养老模式,而家庭养老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道。孝是家庭和睦的纽带,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不讲孝道,家庭难得和谐;而家庭多不和谐,哪来社会、国家的和谐?所以说我们今天还必须讲孝道。
当然,我们今天的孝道绝不能原封不动从古代照搬过来。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总是利用孝道来鼓吹忠君、顺从,因此传统孝道也被蒙上了一层尘埃,如愚孝、伪孝,如“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等。五四运动批判“吃人的礼教”,提倡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旗帜鲜明地反对愚忠、愚孝,这完全应该,但在批愚孝时连孝道、孝行全盘否定,就显得偏颇了。后来又是长期“左”的影响,特别是在大革文化命的十年中,以孝为本的人伦几乎被践踏得不成样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拜物教的影响更使家庭成员间的感情又一次受到强烈冲击,子女与父母间关系疏离,有对老人感情淡漠者,有为争家产而与父母反目成仇者,甚至有为不满严格管教而弑其母者!这种种孝道式微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我们认为,古代孝道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之一,尽管在长期的传承中被蒙上了一些尘埃,有些糟粕,但它对健全公民人格、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泼洗澡水时千万不能连孩子一起倒掉!我们要对传统孝道进行科学分析,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建立起当代的新孝道。
现代社会的新孝道应该有哪些内容呢?我觉得它至少应包括:敬亲尊长,当然这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敬、尊,不是愚孝,还应如孔子所说“事父母几谏”,即对父母的缺点能婉言规劝;在礼仪上也必须养成良好的敬、尊习惯,如与父母说话要态度和蔼、语气温柔;若和父母同居当“出必告、反则面”,不与父母同住当“常回家看看”等。赡养双亲,这不仅仅给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应怀着感恩之情、带着敬意来奉养;绝不当“啃老族”,也不可因自认给父母较多的钱而颐指气使。孝亲须与忠于民族大义结合,这同《孝经》里将“孝亲”与“忠君”合二为一不同,如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牺牲,也应视为“孝”。除此之外,新孝道一定还有许多内容。这确实是个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问题。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