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艺术欣赏中,人们常常击节赞叹那些淋漓尽致的描绘,浓墨重彩的铺陈。读着这样的华彩篇章,确能令人感到精神上的极大满足。
但有时,于繁锣密鼓的篇章中,徒然出现一个戛然而止的间歇,一段万籁俱寂的静场,却能产生“无声”胜似“有声”的神奇效果,而将欣赏者带进一个寓意深远的艺术境界。
谁都知道,除“啞剧”之外,戏剧艺术总是“有声”的。戏剧艺术中,塑造人物、揭示冲突和展开情节的主要手段,是台词或唱词。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单凭剧中人传神的情态、动作,甚至连动作都没有的“哑剧”,也能产生良好的舞台效果。果戈理的著名讽刺剧《钦差大臣》的结局处,就特意安排了这样一个突如其来、令人难忘的“哑剧”——
当时,市长安东诺维奇正在得意忘形地接受着僚属们的祝贺,祝贺他一转眼间就成了刚来本市微服察访的“钦差大臣”赫列斯塔科夫的岳丈大人,祝贺他从此官运亨通,鹏程万里。殊不料,邮政局长慌慌张张闯进来报告:经查证,这个看起来气派十足的赫列斯塔科夫,原来是个胡乱扯谎吹牛的假钦差!舞台上顿时一片混乱,市长直骂自己是傻瓜,邮政局长只怨自己被魔鬼迷住了脑袋,法官连连惊呼倒霉,慈善院院长气得狂呼乱吼……乱哄哄,闹嚷嚷,舞台上活像滚开了一锅粥。突然,宪兵登场了,他带来更为惊人的消息:真的钦差大臣已经到达本市!这消息犹如晴天一声霹雳,把全场十几个人全惊得目瞪口呆,谁都说不出一句话来。市长,吓得叉开双手,柱子似的站在中央;邮政局长,惊得呆若木鸡,化成了一个疑问号;督学,茫然失神,像块木头;法官,急得蹲在地上,张着嘴巴喊不出声来。整个舞台一片死寂,静得可以听出一根针落地的声音。所有的人物都呆呆地保持着一种姿势木然不动。哑场持续了一分半钟之久,直到大幕徐徐落下。
如果比较一下前后两次消息传来后的反响,应该说,宪兵来报告“真钦差到来”的新闻,较之邮政局长带来的“赫列斯塔科夫是假钦差”的消息威胁性更大。按理,这个爆炸性消息传来,舞台上应该表现得更喧嚷、更骚乱。以市长为首的这群贪官污吏,似乎也应该以更强烈的舞台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惊慌、焦虑和绝望。然而,偏偏在这样一个戏剧冲突最尖锐的关键时刻,剧作者却不让官吏们说一句话,甚至连“啊”字都没来得及喊出口,就把他们呆若木鸡似的“钉”在舞台上了!这是为什么呢?
是剧作者贪图省力吗?显然不是。果戈理在刻画人物、揭示冲突方面,向来是不遗余力的。他之所以安排了一个哑剧,正是为了在更大限度上展示性格和强化冲突。这台哑剧,正说明了这个惊人的消息,不仅给官吏们带来内心的巨大震动,而且使他们丧失了一个正常人用言语、声音来表达自己惊恐的生理能力。试问:对于这伙拍马有素、吹牛无边、向来善于应付、能说会道的丑类来说,还有什么“有声”的台词,能比这种吓得生理机能都失灵的“无声”台词,更生动地活画出他们的惊惶不安的丑态?在这为时一分半的哑场中,观众们不是完全可以从他们一张张脸上,“读”出他们十分丰富的灵魂独白,从而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艺术效果的吗?
“无声”胜“有声”,是艺术创作中一种寓实于虚的手法,这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表现为构思的含蓄性。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旨在写对故乡之人、故乡之事的无限思念之情。然而,全诗中一字未问及故乡父老亲朋的情况,倒是特地询问旧家窗前的那株寒梅是否开花。这种问法,好像有些舍本逐末,不近人情;其实正是诗人在艺术上有意避实就虚的高明之处。试想,一个连故乡中一草一木都念念不忘的人,对于那些和自己共过忧患和欢乐的父老亲朋,能不眷眷与怀吗?这一问,真是一草一木,无限乡思啊!朱庆馀的《宫女词》,也是以虚中见实的高明技巧为人称道的:“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既是“欲说”,为何又一字未言呢?诗中并未具体交代原因。但是,只要仔细琢磨一下说得十分含蓄的“鹦鹉前头不敢言”,你就会恍然大悟了:啊,原来在宫廷,专爱打“小报告”的,还大有人在!这位宫女要是说出宫中丑事或内心苦闷,被善学人言的鹦鹉无意中传出,给奴性十足的小人听了去,“小报告”送到皇帝、皇后那里,岂不是有掉脑袋的危险?“鹦鹉前头不敢言”,寥寥七个字,就巧妙地把宫中的种种丑闻、群小的卑劣行径、宫女的无限怨恨、言论的严酷禁锢、生命的毫无保障,都虚化在其中,这是何等含蓄的笔墨啊!
寓实于虚的手法在绘画艺术中,主要表现为“空白”的妙用。高明的画家,从来不把画面填满,而常常有意留下一些“空白”让观赏者去遐思远想。在小说《红岩》中,有一幅题为《砸》的插图,画题本来是为了表现小说中的囚徒丁长发高擎铁镣对准冲上前来的特务猛然砸去的故事情节的。但在画面上,我们看到丁长发的铁镣所向,已不是小说中那个面目狰狞的特务,而是虚化为一片漆黑如墨的暗夜。这个寓实于虚的“空白”,不仅没有削弱画面的思想性,反而使丁长发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它意味着:革命者的崇高使命不仅是砸倒一个特务,而是要摧毁整个黑暗的旧世界。通过丁长发向着这茫茫暗夜有力地一击,我们在“空白”处仿佛看到无产阶级大军正在向着风雨飘摇中的蒋家王朝英勇进击的生动景象。
对于读者来说,艺术欣赏的过程同时又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不高明的作者总是把事件写得详而又详,填得满而又满,结果,读者读完作品毫无遐想的余地,往往感到索然无味。优秀的大师们则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虚写手法,让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去联想、补充,进行艺术的再创造。鲁迅的小说《伤逝》,写的是一对青年——涓生和子君由冲破封建礼教樊笼而自由结合到关系破裂、子君重回故里默默死去的故事。当读者读到子君离开涓生回到家中时,谁不关心她将会受到怎样的待遇?但作者却把这段遭遇“虚”化了,而只告诉我们一个“死”的结局。这是因为,鲁迅深知这段遭遇不仅对子君,而且对整个作品的主题,实在太重要了,与其由作者直接写出,让读者一读而过,反不如有意“阙如”,以引起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联系当时的时代特点,去反复琢磨,为子君探索那条归家之后可能走的千百条路中唯一的路。鲁迅深信:读者根据作品所刻画的子君的性格,完全可能揣摩出子君归家后的遭遇,填补上这段虚写部分的“疑案”。归家后的子君,决不会放弃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反抗,而去屈从父亲要她悔改、改嫁的命令;但又由于她一直把婚姻自主问题游离于社会斗争之外,因此又决无从家中出走、投入革命洪流的勇气。于是,剩下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在封建家长数不尽的责怪、申斥和周围人们的嘲笑、白眼中,痛苦地“磨”下去,直到渐渐被“磨”死。这段不著一字的经历,“无声”却胜似“有声”。鲁迅的作品所以百读不厌,常读常新,原因之一,正是成功地运用了这种寓实于虚、虚实相生的艺术技巧。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艺术欣赏中,人们常常击节赞叹那些淋漓尽致的描绘,浓墨重彩的铺陈。读着这样的华彩篇章,确能令人感到精神上的极大满足。
但有时,于繁锣密鼓的篇章中,徒然出现一个戛然而止的间歇,一段万籁俱寂的静场,却能产生“无声”胜似“有声”的神奇效果,而将欣赏者带进一个寓意深远的艺术境界。
谁都知道,除“啞剧”之外,戏剧艺术总是“有声”的。戏剧艺术中,塑造人物、揭示冲突和展开情节的主要手段,是台词或唱词。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单凭剧中人传神的情态、动作,甚至连动作都没有的“哑剧”,也能产生良好的舞台效果。果戈理的著名讽刺剧《钦差大臣》的结局处,就特意安排了这样一个突如其来、令人难忘的“哑剧”——
当时,市长安东诺维奇正在得意忘形地接受着僚属们的祝贺,祝贺他一转眼间就成了刚来本市微服察访的“钦差大臣”赫列斯塔科夫的岳丈大人,祝贺他从此官运亨通,鹏程万里。殊不料,邮政局长慌慌张张闯进来报告:经查证,这个看起来气派十足的赫列斯塔科夫,原来是个胡乱扯谎吹牛的假钦差!舞台上顿时一片混乱,市长直骂自己是傻瓜,邮政局长只怨自己被魔鬼迷住了脑袋,法官连连惊呼倒霉,慈善院院长气得狂呼乱吼……乱哄哄,闹嚷嚷,舞台上活像滚开了一锅粥。突然,宪兵登场了,他带来更为惊人的消息:真的钦差大臣已经到达本市!这消息犹如晴天一声霹雳,把全场十几个人全惊得目瞪口呆,谁都说不出一句话来。市长,吓得叉开双手,柱子似的站在中央;邮政局长,惊得呆若木鸡,化成了一个疑问号;督学,茫然失神,像块木头;法官,急得蹲在地上,张着嘴巴喊不出声来。整个舞台一片死寂,静得可以听出一根针落地的声音。所有的人物都呆呆地保持着一种姿势木然不动。哑场持续了一分半钟之久,直到大幕徐徐落下。
如果比较一下前后两次消息传来后的反响,应该说,宪兵来报告“真钦差到来”的新闻,较之邮政局长带来的“赫列斯塔科夫是假钦差”的消息威胁性更大。按理,这个爆炸性消息传来,舞台上应该表现得更喧嚷、更骚乱。以市长为首的这群贪官污吏,似乎也应该以更强烈的舞台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惊慌、焦虑和绝望。然而,偏偏在这样一个戏剧冲突最尖锐的关键时刻,剧作者却不让官吏们说一句话,甚至连“啊”字都没来得及喊出口,就把他们呆若木鸡似的“钉”在舞台上了!这是为什么呢?
是剧作者贪图省力吗?显然不是。果戈理在刻画人物、揭示冲突方面,向来是不遗余力的。他之所以安排了一个哑剧,正是为了在更大限度上展示性格和强化冲突。这台哑剧,正说明了这个惊人的消息,不仅给官吏们带来内心的巨大震动,而且使他们丧失了一个正常人用言语、声音来表达自己惊恐的生理能力。试问:对于这伙拍马有素、吹牛无边、向来善于应付、能说会道的丑类来说,还有什么“有声”的台词,能比这种吓得生理机能都失灵的“无声”台词,更生动地活画出他们的惊惶不安的丑态?在这为时一分半的哑场中,观众们不是完全可以从他们一张张脸上,“读”出他们十分丰富的灵魂独白,从而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艺术效果的吗?
“无声”胜“有声”,是艺术创作中一种寓实于虚的手法,这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表现为构思的含蓄性。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旨在写对故乡之人、故乡之事的无限思念之情。然而,全诗中一字未问及故乡父老亲朋的情况,倒是特地询问旧家窗前的那株寒梅是否开花。这种问法,好像有些舍本逐末,不近人情;其实正是诗人在艺术上有意避实就虚的高明之处。试想,一个连故乡中一草一木都念念不忘的人,对于那些和自己共过忧患和欢乐的父老亲朋,能不眷眷与怀吗?这一问,真是一草一木,无限乡思啊!朱庆馀的《宫女词》,也是以虚中见实的高明技巧为人称道的:“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既是“欲说”,为何又一字未言呢?诗中并未具体交代原因。但是,只要仔细琢磨一下说得十分含蓄的“鹦鹉前头不敢言”,你就会恍然大悟了:啊,原来在宫廷,专爱打“小报告”的,还大有人在!这位宫女要是说出宫中丑事或内心苦闷,被善学人言的鹦鹉无意中传出,给奴性十足的小人听了去,“小报告”送到皇帝、皇后那里,岂不是有掉脑袋的危险?“鹦鹉前头不敢言”,寥寥七个字,就巧妙地把宫中的种种丑闻、群小的卑劣行径、宫女的无限怨恨、言论的严酷禁锢、生命的毫无保障,都虚化在其中,这是何等含蓄的笔墨啊!
寓实于虚的手法在绘画艺术中,主要表现为“空白”的妙用。高明的画家,从来不把画面填满,而常常有意留下一些“空白”让观赏者去遐思远想。在小说《红岩》中,有一幅题为《砸》的插图,画题本来是为了表现小说中的囚徒丁长发高擎铁镣对准冲上前来的特务猛然砸去的故事情节的。但在画面上,我们看到丁长发的铁镣所向,已不是小说中那个面目狰狞的特务,而是虚化为一片漆黑如墨的暗夜。这个寓实于虚的“空白”,不仅没有削弱画面的思想性,反而使丁长发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它意味着:革命者的崇高使命不仅是砸倒一个特务,而是要摧毁整个黑暗的旧世界。通过丁长发向着这茫茫暗夜有力地一击,我们在“空白”处仿佛看到无产阶级大军正在向着风雨飘摇中的蒋家王朝英勇进击的生动景象。
对于读者来说,艺术欣赏的过程同时又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不高明的作者总是把事件写得详而又详,填得满而又满,结果,读者读完作品毫无遐想的余地,往往感到索然无味。优秀的大师们则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虚写手法,让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去联想、补充,进行艺术的再创造。鲁迅的小说《伤逝》,写的是一对青年——涓生和子君由冲破封建礼教樊笼而自由结合到关系破裂、子君重回故里默默死去的故事。当读者读到子君离开涓生回到家中时,谁不关心她将会受到怎样的待遇?但作者却把这段遭遇“虚”化了,而只告诉我们一个“死”的结局。这是因为,鲁迅深知这段遭遇不仅对子君,而且对整个作品的主题,实在太重要了,与其由作者直接写出,让读者一读而过,反不如有意“阙如”,以引起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联系当时的时代特点,去反复琢磨,为子君探索那条归家之后可能走的千百条路中唯一的路。鲁迅深信:读者根据作品所刻画的子君的性格,完全可能揣摩出子君归家后的遭遇,填补上这段虚写部分的“疑案”。归家后的子君,决不会放弃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反抗,而去屈从父亲要她悔改、改嫁的命令;但又由于她一直把婚姻自主问题游离于社会斗争之外,因此又决无从家中出走、投入革命洪流的勇气。于是,剩下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在封建家长数不尽的责怪、申斥和周围人们的嘲笑、白眼中,痛苦地“磨”下去,直到渐渐被“磨”死。这段不著一字的经历,“无声”却胜似“有声”。鲁迅的作品所以百读不厌,常读常新,原因之一,正是成功地运用了这种寓实于虚、虚实相生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