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机会观摩了一次青年骨干教师优课评比活动。授课的内容为苏教版七年级教材新课文《安恩和奶牛》。
《安恩和奶牛》是一篇外国小说。讲的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最后连屠夫也对它有兴趣,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这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心。小说篇幅虽然短小,情节也不复杂,但是因淳朴的人物形象和奇妙的构思而脍炙人口。
通过观摩优课,我强烈感受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正扑面而来,所听的几堂课,从课堂提问到课堂讨论,可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但从打造真实、扎实、有效的课堂角度审视,我还是遗憾地看到一些看似热闹实则无用的“伪现象”的身影。
一、隔靴搔痒——伪提问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从学科论的角度来看,课堂提问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科的理解,有效的提问系于对教材的正确、深刻解读。就阅读教学而言,提问的设计与回答是为了语文的学习,特别是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下面是一位老师的提问与理答片段:
师:课文中先后写几拨人要买奶牛的?哪几拨?
生:有四拨。分别是,锱铢必较的人——身穿血迹斑驳的罩衫的屠夫——死乞白赖的人——来过一次又出大价钱的人。
师:你讲得真好。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四拨人,而不写三拨、两拨人呢?
生:这说明买牛的人多。
生:由此可以看出有很多人对安恩的牛感兴趣。
师:通过安恩的回答(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描写,你对安恩有什么认识?
生:四拨人都要买安恩的奶牛,都同样遭到安恩的拒绝,说明安恩很爱奶牛。
师:很好,你认为安恩与奶牛的关系怎样?
生:亲密。
很明显,这位老师的四次提问,一、三两个提问是基于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感知,从小说这一文体教学重点看,本无可厚非。二、四两个提问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里,我们不妨将这种随意性提问和游离于文本的提问,称之为“伪提问”。
“为什么要写这四拨人,而不写三拨、两拨人?”教者显然是让学生说出买牛的人多,其实,买牛的人多少并不在于一定要写四拨人。这无助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且带有随意性。“你认为安恩与奶牛的关系怎样?”这一提问指向不明,既可以从主客体角度回答,安恩是奶牛的主人,也可以从安恩与奶牛关系性质回答,安恩很爱奶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提问的设计要力求准确、明确,既要贴近学生的经历和阅历,又要紧扣文本价值取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这是勿庸置疑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回答又会生成一些新的问题,正所谓“问与学,相辅而行也”。这时,老师应把握时机,适当引导,加以理答。如前面学生对“通过安恩的回答(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描写,你对安恩有什么认识”的回答,显然是不到位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安恩拒绝几拨买牛人的语言,比较其语气,比如:安恩对屠夫说:“它不卖的!”,语气坚决,可以看出安恩对奶牛的感情很深厚,这是一种很令人感动的情怀。
二、虚张声势——伪讨论
如今的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自学、探究、交流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受到广大教师的“重用”。在这一背景下,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流式教学方式更加为大家所重视,并逐渐成为评价一节课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标准之一。
对课堂讨论的合理运用,会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开放而富有活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理解偏差,操作不当等因素,经常使得课堂讨论浮于表面或流于形式,虚张声势,致使很多课堂讨论成了“伪讨论”。
下面是一位老师设计的课堂小组讨论的问题:
1.根据课文第1小节谈谈安恩给你的最初印象。
2.先后有几拨人要买奶牛?哪几拨?
3.你喜欢安恩这一人物吗?你觉得她是怎样一位老人?
4.小说最后安恩对自己不卖牛作出解释后,集市上的人有怎样的反应?请续写一个结尾。
作为学生讨论的问题,应以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无法独立完成为原则。这四个问题中,前三个问题答案,只要认真阅读过文本的学生,都能独立回答,无须讨论。这位老师课堂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多少带有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考虑课程内容是否需要的“伪讨论”之嫌。如果从讨论的需要出发,我看第4题倒是应该的,因为这道题需要学生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发挥想象作答,而且关系到小说主题的把握。
讨论作为组织教学的一种方法,如不能把握时机,体现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收到应有的效果,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讨论的形式不适用于本课时,讨论的问题本身是否与作家意图背离,讨论的方法是否有助于理解文本内容等等,都是需要教者深思熟虑的。如果课堂上充斥着种种不当的讨论,而一旦这样的讨论泛滥,必然流于肤浅,学生了无收获。面对形式、内容泛化的“伪讨论”,我们必须反思、拒绝。
三、虚情假意——伪体验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但从目前的教学实际看,学生的情感体验有被“过度操纵”的倾向。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往往把学生是否达到情感体验的“巅峰状态”视为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其实,情感体验不仅仅具有“情感性”,它同时还应伴随“理性”的思考。
下面是一位老师新课结束时设置的情感体验题:
1.角色表演。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安恩、四拨买牛人,上讲台表演小说情节。
2.发挥想象。如果你是奶牛,在安恩回家的路上,你会对主人说些什么?
应该说这位老师设计的情感体验题是颇具匠心的,似乎给人水到渠成之感。学生的表演也看圈可点,课后经过询问,原来老师事先预设预演过。这种“拔苗助情式”的、被“傀儡”了的情感体验,是地地道道的“伪体验”。
获得情感体验仅仅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不是全部。而“伪体验”却走进了“唯情”的怪圈,将情感的激发、引发、诱发作为主要手段和至高追求。一个“情”字,让教者苦苦追寻,煞费心思,这样难免会导致对其他语文教学目标的忽视,导致阅读教学脱离了语言的地面,离开了字句的丛林,这样对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不全面的。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真正的情感体验凸显了语文感性化的一面,但不能弱化理性的思考。在思考中丰富情感,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相互交融,彼此共进。”笔者认为第2题的设计,具有“感性”与“理性”的成分,不失为一道好题。
阅读教学是师生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唯有用扎实、真实、朴实做底蕴,多一份真心、真诚、真情,少一份浮华、虚无、伪装,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向和谐、走向丰盈。
(周卫红,如东县实验中学,226400)
《安恩和奶牛》是一篇外国小说。讲的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最后连屠夫也对它有兴趣,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这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心。小说篇幅虽然短小,情节也不复杂,但是因淳朴的人物形象和奇妙的构思而脍炙人口。
通过观摩优课,我强烈感受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正扑面而来,所听的几堂课,从课堂提问到课堂讨论,可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但从打造真实、扎实、有效的课堂角度审视,我还是遗憾地看到一些看似热闹实则无用的“伪现象”的身影。
一、隔靴搔痒——伪提问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从学科论的角度来看,课堂提问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科的理解,有效的提问系于对教材的正确、深刻解读。就阅读教学而言,提问的设计与回答是为了语文的学习,特别是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下面是一位老师的提问与理答片段:
师:课文中先后写几拨人要买奶牛的?哪几拨?
生:有四拨。分别是,锱铢必较的人——身穿血迹斑驳的罩衫的屠夫——死乞白赖的人——来过一次又出大价钱的人。
师:你讲得真好。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四拨人,而不写三拨、两拨人呢?
生:这说明买牛的人多。
生:由此可以看出有很多人对安恩的牛感兴趣。
师:通过安恩的回答(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描写,你对安恩有什么认识?
生:四拨人都要买安恩的奶牛,都同样遭到安恩的拒绝,说明安恩很爱奶牛。
师:很好,你认为安恩与奶牛的关系怎样?
生:亲密。
很明显,这位老师的四次提问,一、三两个提问是基于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感知,从小说这一文体教学重点看,本无可厚非。二、四两个提问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里,我们不妨将这种随意性提问和游离于文本的提问,称之为“伪提问”。
“为什么要写这四拨人,而不写三拨、两拨人?”教者显然是让学生说出买牛的人多,其实,买牛的人多少并不在于一定要写四拨人。这无助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且带有随意性。“你认为安恩与奶牛的关系怎样?”这一提问指向不明,既可以从主客体角度回答,安恩是奶牛的主人,也可以从安恩与奶牛关系性质回答,安恩很爱奶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提问的设计要力求准确、明确,既要贴近学生的经历和阅历,又要紧扣文本价值取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这是勿庸置疑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回答又会生成一些新的问题,正所谓“问与学,相辅而行也”。这时,老师应把握时机,适当引导,加以理答。如前面学生对“通过安恩的回答(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描写,你对安恩有什么认识”的回答,显然是不到位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安恩拒绝几拨买牛人的语言,比较其语气,比如:安恩对屠夫说:“它不卖的!”,语气坚决,可以看出安恩对奶牛的感情很深厚,这是一种很令人感动的情怀。
二、虚张声势——伪讨论
如今的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自学、探究、交流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受到广大教师的“重用”。在这一背景下,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流式教学方式更加为大家所重视,并逐渐成为评价一节课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标准之一。
对课堂讨论的合理运用,会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开放而富有活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理解偏差,操作不当等因素,经常使得课堂讨论浮于表面或流于形式,虚张声势,致使很多课堂讨论成了“伪讨论”。
下面是一位老师设计的课堂小组讨论的问题:
1.根据课文第1小节谈谈安恩给你的最初印象。
2.先后有几拨人要买奶牛?哪几拨?
3.你喜欢安恩这一人物吗?你觉得她是怎样一位老人?
4.小说最后安恩对自己不卖牛作出解释后,集市上的人有怎样的反应?请续写一个结尾。
作为学生讨论的问题,应以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无法独立完成为原则。这四个问题中,前三个问题答案,只要认真阅读过文本的学生,都能独立回答,无须讨论。这位老师课堂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多少带有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考虑课程内容是否需要的“伪讨论”之嫌。如果从讨论的需要出发,我看第4题倒是应该的,因为这道题需要学生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发挥想象作答,而且关系到小说主题的把握。
讨论作为组织教学的一种方法,如不能把握时机,体现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收到应有的效果,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讨论的形式不适用于本课时,讨论的问题本身是否与作家意图背离,讨论的方法是否有助于理解文本内容等等,都是需要教者深思熟虑的。如果课堂上充斥着种种不当的讨论,而一旦这样的讨论泛滥,必然流于肤浅,学生了无收获。面对形式、内容泛化的“伪讨论”,我们必须反思、拒绝。
三、虚情假意——伪体验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但从目前的教学实际看,学生的情感体验有被“过度操纵”的倾向。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往往把学生是否达到情感体验的“巅峰状态”视为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其实,情感体验不仅仅具有“情感性”,它同时还应伴随“理性”的思考。
下面是一位老师新课结束时设置的情感体验题:
1.角色表演。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安恩、四拨买牛人,上讲台表演小说情节。
2.发挥想象。如果你是奶牛,在安恩回家的路上,你会对主人说些什么?
应该说这位老师设计的情感体验题是颇具匠心的,似乎给人水到渠成之感。学生的表演也看圈可点,课后经过询问,原来老师事先预设预演过。这种“拔苗助情式”的、被“傀儡”了的情感体验,是地地道道的“伪体验”。
获得情感体验仅仅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不是全部。而“伪体验”却走进了“唯情”的怪圈,将情感的激发、引发、诱发作为主要手段和至高追求。一个“情”字,让教者苦苦追寻,煞费心思,这样难免会导致对其他语文教学目标的忽视,导致阅读教学脱离了语言的地面,离开了字句的丛林,这样对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不全面的。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真正的情感体验凸显了语文感性化的一面,但不能弱化理性的思考。在思考中丰富情感,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相互交融,彼此共进。”笔者认为第2题的设计,具有“感性”与“理性”的成分,不失为一道好题。
阅读教学是师生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唯有用扎实、真实、朴实做底蕴,多一份真心、真诚、真情,少一份浮华、虚无、伪装,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向和谐、走向丰盈。
(周卫红,如东县实验中学,22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