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管子》篇中的主客体关系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aphot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管子》(心术)篇在“虚静”理论的阐述上,将“虚静”理论提升到认识论的层面,并探讨了认识主体和客体在认识活动和审美活动中的关系。认为只有主体和客体的完美结合,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同时,《管子》(心术)篇主张主体在保持“虚静”心境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客观事物的规律进行把握,以正确地发现事物中所蕴含的“道”。这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以及当代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管子》 《心术》 虚静 认识主体 认识客体
  《管子》一书是战国中后期记录齐国管仲和稷下学派学者言行的论文总集,其中,(心术)上下、(白心)、(内业>四篇提出了有关“虚静”的论题,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涤除玄鉴”的思想,将《老子》心境之“虚”“静”,转化到了认识论的层面上,所提出的“虚一而静”的理论,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以及当代美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管子》四篇在“虚静”理论上的论述源于《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且作,吾以觀复。”《管子》四篇继承了这一学说,从心与物,即认识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角度来探讨虚静问题,并且对于认识主体在认识和创造活动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表述主要体现在(心术>上下两篇,另外,还结合黄老思想提出了“贵因”的主张。
  一.人的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结合的产物
  (心术上)说:“人皆欲知,而莫索其所以知乎。”其解文云:“‘人皆欲知,而莫索之’。其所以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修之此,莫能虚也。”意思是说,人们所认识的对象,是外界的事物;人的知识,在于人的本心。它指出,“不修之此,焉能知彼?”就是说,不修持本心,就不能达到对外界的事物的认识。所谓的“修之”,就要使“此”和“彼”的结合。“此”和“彼”在这里分别是指认识的主体——“心”和认识的客体——外界的事物。只有认识主体和客体完美的结合,对于外界的事物的认识才是最透彻的,才是最有利于“修此”而“知彼”的。然而,要使主客体完美结合,就必须达到“虚”的境界。“修之此,莫能虚也”。“虚”是何物?其下解释道“虚者,无藏也”。“无藏”就是要排除主观的嗜欲成见,使“心”中无欲无为。《管子》(心术)篇的“虚静说”强调认识主体要摒弃主观的目的和欲望,以便纯客观的反映外界的事物,正确的认识事物,正确的认识事物所蕴涵的“道”。
  二.“虚静”是主客体融合的前提
  《管子》(心术)篇在论述虚静说的时候,提出了很多的概念,比如“虚其心”“洁其宫,开其门”等等,用来论述虚静心态的保持的方法及手段。
  1.“虚其心”说
  (心术上>开篇就说:“心之在体,君之在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管子》(心术>篇认为“心”在认识活动中是处于主导地位,将“心”对于身体的作用比拟成“君”对于国家的作用。其认为“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就是说“心”的规律与否,直接关系到“九窍”的正常运行。如果“心”中“嗜欲”过度,必然会造成“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因此,“心”处在主宰和支配的地位,“心”的状态也就直接导致了认识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效果。
  怎样培养并且保持“虚其心”的状态呢?(心术上)说:“虚者,万物之始也”“世人之职者精也,去欲则宣(寡),宣(寡)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这就是说,主体若要达到“虚其心”的境界,在认识上必须排除各种欲望和杂念,防止外界的纷繁复杂的事物的干扰,达到“不怵乎好,不迫乎恶,恬愉无为,去知与故”。否则,认识主体就会被一己的成见所蒙蔽,无法达到主客体的所谓“虚静”和无为的状态,也无法真实的观察事物的本质,体会事物的“道”。因此,在认识活动中,去“欲”,是达到“虚其心”心态的前提。而这里所谓的“欲”,正是在认识过程中主体所具有的各种功利心。
  另外,认识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还要“心静气理”“心能执静”。“心”作为“九窍”的统制器官,是不能代替“九窍”的具体感官职能去认识事物的,<心术上>说:“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认识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是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九窍”作为感觉器官,只能达到对于外界的事物的感性理解,这种理解是表面的,最终必然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也就是“心”的认识。达到“心”的认识,也就必然达到对于外界的事物的“道”的认识。如果简单的以“心”代替“九窍”的职能,就会导致“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更谈不上维持“虚其心”的状态了,也就是其解文所说的三个基本原则“无与于”、“不夺能”、“静能制动”。
  2.“洁其宫,开其门”说
  “洁其宫,开其门”在此处的意思是说,人的认识应该朝向外部世界,而且须保持空灵的心境。<心术上>表述道:“天曰虚,地特静,乃不伐。洁其宫,开其门,去私毋言,神明若存。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这形象地说明了认识主体在面对外界的事物时所具有的“虚静”的心理状态。“洁其宫”和“开其门”的关系在这里是并列的,它们的目的就像欢迎宾客一样,只有将宫殿打扫干净,敞开大门,才能迎来更多的宾客。在认识论上,也是这个道理。认识主体的“心”不但应该是没有欲望和主观偏见束缚的,是“洁”的,而且在面对外界的事物的同时,也应该是敞开的。如此,才能在纷纭万物之中,才能体味到事物的“道”。这种方式是保持“虚静”心态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道家所谓的“神明”。
  3.“精舍”说
  《管子》四篇的其他篇章也有精彩的表述。(内业)篇就提出了道留驻与“精舍”的说法。所谓“精舍”,与“洁其宫,开其门”其实是一个理论,不同说法而已。既然“道”须“卒乎乃在心中。”要想达到对于“道”透彻的认识,也就必须有一个“扫除不洁,神乃(不)留处”的“心”。另外,要使“神将入舍”,还必须“虚其欲”,就是(内业)所提出的一系列概念:“修心”“治心”“定心”“抟心”和“安心”。这同样说明,使“心”保持“虚静”的状态去认识外界的事物,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要主动的“净化”心灵,主动的认识外界的事物。
  三.主客体结合要遵循客观规律
  “静因之道”在《管子》(心术)篇的经文所言“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是故有道之君子,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静因之道”既是摒除认识主体的主观臆断,依据客观规律行事。所谓“因”正是指根据事物本来面目的意思。为什么必须要“因”呢?(心术上>认为:“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名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也就是说,事物有一定的形状,一定的形状有一定的名称,然而名称不能超越它所代表的事物,事物也不能虚处它本身的名称,即名实相符。因此,(心术上)还说:“以其形,因为之名,此因之术也。”即“名”须根据事物的本身形状所命名,所以,遵循事物本来的情状,就是认识事物的一个先决条件。而所谓的事物本来的情状,用现代汉语解释,就是客观规律。因此,这说明,仅仅修养好主体是不够的,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还需要依照客体固有的规律认识客体,否则认识主体就不能掌握外界的事物的本质,即所谓的“道”。也就是说,“虚”和“静”是认识主体在认识对象的时候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因”是认识对象时必须有的方法和方式,认识主体和客体必须结合,才能发现外界的事物的“道”。“道”才是最终的认识目的。
  综上所述,《管子》《心术》篇在强调“虚一而静”的学说时,将“虚静”作为认识事物,体悟宇宙之“道”的先决条件,并且把握住了认识主体在认识事物时的特殊心态。然而,稷下学者们并且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于认识主体的研究上,而是通过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的阐述,真正的将《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的学说提高到了认识论的层面,并且卓有见解的提出了“静因之道”的认识论,据有唯物主义色彩。《管子》的虚静说,对后来庄子的“心斋”和荀子和“虚一而静”的哲学思想有着深刻的启发。《管子》中对于主客体关系的思考,也对后世研究审美主体的创作心态以及审美主客体关系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
其他文献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等19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涵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绝大多数学科。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改,明确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并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坚持能力为重,注重知行结合;要坚持与时俱进,充实新思想和新内容;要坚持减轻负担,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这是我国继2001年印发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后
蒋铁伟 潘纯良  试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态势下教研室教研工 作方式的转型  周 岳 教育发展三指向:生、师、校  龚建新 宗教情怀:智慧型教师的必要素养  张晓阳 生活德育的人学视野  汪树林通向“儿童数学”的途中  孙保利 张剑峰   心理学视角下“分层教学”模式之审视  姚天勇 难忘教育:意蕴、特征与建构  李 勤聚焦现代生活教育    夷浩方 戚新苏   拓展·融会·生成  李运奎 共生理念引
数学课堂,是教给学生结论性知识,还是教给学生过程性知识?我想,这个无可厚非,要看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但笔者认为,课堂上能让学生主动探索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师还是多关注一下过程性知识为好。但时下的数学课堂,很大程度上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急功近利,直接教给学生结论性知识,有的虽安排了一些探索过程,但也只是昙花一现,追求“时髦”而已。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真正领悟了所学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作为社会劳动的主体,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何传承文化并运用这些文化成果发展自身,以增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主体力量?作为对人类自身进行“再生产”(教育)的专门机构——学校诞生了,并成为社会的主要教育形态,一直延续至今。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是教育的社会单元细胞。  解剖这一“细胞”可见,教师是运用人类自身创造的文化成果对学生进行“再生产”(教育
摘要:人的未定性和复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儿童在自由中不断生成新的自我。生成性儿童观的要求是确保教育不成为压迫性、控制性的存在,而是作为引导的力量,顺遂儿童的生成本性,促进儿童的自由发展,不断趋近于充分的自由个性实现。  关键词:儿童自由;未定性;复杂性;生成性儿童观;教育自由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5-0012
摘 要:学校使命包括内在使命和外在使命两个方面,努力保持两者的一致性,对于组织达成共识、确立行动目标和准则、配置各种资源都有着重要意义。学校通过使命管理,能够明确其战略地位并彰显出学校特色。名校谋划“使命管理”的发展战略,把组织自我更新、培育新型文化、实现道德领导等作为基本路向,对于实现名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校使命;使命管理;名校发展    在名校管理的实践中,“确立使命”通常是作为
[学校名片]  江苏省淮阴中学创办于1902年,195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先办好的十四所重点中学之一,2000年通过省国家级示范高中验收。先后获得江苏省先进集体、模范学校、师资培训工作先进集体、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园林式学校,全国文明单位、中国百强中学、北京大学2010年自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260亩,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3800
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说过:“一个友善用脑的物理环境能够将人的压力感减少到最低,并把大脑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与作用是明显的。”积极营造这样的友善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建设也凸显友善用脑的特色。  一、友善环境文化,激发学生灵性  友善的物理环境为友善用脑的教与学提供了教育特殊功能。用自然的物理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友善教
上世纪末“信息技术”已作为一门课程走进中小学校园,虽经十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但不少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仍然缺少真正的认识,他们更多地是将信息技术教育仅定位于教学信息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的信息素养。我们认为这种理解有些偏差,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应该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儿童学会用信息技术学习各门课程,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成长的一种方式。  一、信息技术是促进儿童成长的一种方式  1.信息技术
卫星把他的《与君书》教学实录发我,请我做个点评,即评课。这活真的不好干。因为,我和大家一样,很讨厌那种婆婆式的姿态和名词术语满嘴又作势又陈腐的表达。我喜欢听人上课,不喜欢听人评课。每每坐在听评课的礼堂里,也是彻头彻尾的“被听评课”者。即使是在纸上听课,把卫星的大作《与君书》和教学实录这近万字的文字一气读完,搁谁身上都会有一种非常舒服和满足的感觉,哪里还需要“狗尾续貂”?套用一句当年刘晓庆的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