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面对农村小学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因人而异实施教育使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家庭因素
  几年来,我们学校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实施教育使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发展。现将我这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工作及个人的认识汇报如下:
  一、极端的教育是危害孩子健康的罪魁祸首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是子女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家教的极端化是导致孩子的心理不健康的罪魁祸首。体罚对中国的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特别是在农村孩子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里。中国教师们理由千万,什么“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才”;中国家长们理由千万,什么“棍棒出孝子,恩养无义儿”等等,于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轮回继续着: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孩子,被棍棒打出来的老师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学生。这样的教育,孩子的独立人格,没有受到尊重,往往表现出自我抑制,没有信心的个性特点,有的孩子甚至仇视家长,敌对教师,仇恨一切;相反,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地溺爱,有的父母对子女的任何要求都尽力给予满足,结果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蛮横的品质。父母的错误态度是造成孩子不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我们多次组织了“怎样待人处事”、“与人合作”的大、中队会,对孩子进行孝敬父母、尊重客人的行为教育。
  二、隔辈的溺爱是培养孩子自私的最佳土壤
  做父母的都有这样的感受,在自己爹妈面前教育子女几乎是没有效果或收效甚微,因为孩子有撑腰眼子的。祖辈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往往从孩子的主观需要出发,对孩子的任何需要都极力满足。在他们看来,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怕缺少父母之爱的孩子孤单,自己加倍的呵护便是对孩子最好的补偿。因此,对孩子的缺点时时包容,对孩子的错误处处体谅。这对缺乏是非分辨能力或是分辨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样的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以主观需求为出发点,以自己利益为中心。在集体交往中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就生气,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就翻脸。表现出自私自利的品质。在我们调查了7例有类似情况的家长,他们反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迁就孩子的现象,其中有一个学生的爷爷说:“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任性,只要一闹我们也无可奈何,顺着他好了”而这个学生又把这种性格带到学校经常在班级哭闹。我们对这个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现在改正,同时,我们把一些隔辈监护人的家长,找到学校进行了座谈,改变了他们凡事迁就的毛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许多愿望,随后就会向家长提出。这些愿望或要求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不懂得是否有合理性。家长是否应该满足,应该如何满足,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不睦的家庭是摧残孩子精神的有利帮凶
  父母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所谓家庭气氛是指家人相处时的关系、家庭与人交往的方式、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气氛与子女的适应能力有很大关系。在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中成长的子女,比较开朗乐观,积极自信,人际关系比较好,适应能力比较强;相反,在一个冷漠敌视和压抑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子女,往往在性格上容易退缩,缺乏安全感;有的 则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搞不好人际关系,不易产生积极进取的愿望。家庭不只是给孩子创设的“学习家园”,还应该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大学生放假不愿意回家?就是因为在他眼里,家里是一所“文明监狱”,父母成天只知道督促他学习。从另一方面来看,有些家庭夫妻关系紧张,孩子厌恶这种缺少温馨。融洽氛围的环境。导致孩子不愿意回家。缺少温暖的家庭带给孩子的只是冷漠。我们曾经开展了平等和父母对话的大队会活动。提出了“要让我们成材、您先做表率”的口号。效果很好!提出了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家庭的要求
  四、残缺的家庭是滋生孩子恶习的适宜温床
  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转变,在农村离婚现象越来越普遍,孩子只能跟随父母一方,孩子得到的爱与单亲的孩子没什么区别。还有的孩子父母双方都不管,扔给了一方的老人。有的老人身体不好,经济拮据,自己生存尚且困难,根本没有照顾孩子的精力和能力。这样的孩子根本没有家庭的温暖。看到其他的孩子父母接送,吃的饱穿得暖,享受父母之爱,相比之下,心里由羡慕而产生嫉妒是正常的事情。如果缺乏教育引导,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胆怯心理。
  在成长面前我们并没有满足现状。在新形势下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们的重要工作。在全体教师的积极努力下,有理由相信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其他文献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具有很明显的学前幼儿的特点,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据专家研究表明这个时期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保持在十分钟左右。因而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共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但是他们一入小学就要从幼儿比较自由的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学习转入小学以多门学科知识和各种能力培养为主的学习,并且最先要学的是非常抽象的汉语拼音,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它本身没有意义,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一年级新生来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与应用错题集锦本,并将其转化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通过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在“寻错”、“纠错”、“用错”的探究过程中,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引导学生议错赏错,从错误中领略成功,促进学生从“失败者”向“成功者”转变。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错题本;反思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改变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本文针对课程改革要点就如何搞好初中英语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初中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外乎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和语言沟通等几个方面。而识字却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识字是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沟通的基础,也就是说识字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学生在阅读、沟通、写作等方面能力的强弱。此外,识字还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文化知识、自然知识和科学知识等的学习。所以,研究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速度,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改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了,现如今已经渡过了盲目追风只求气氛不求效率的阶段,转而追求和谐高效的小数课堂。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本文通过案例对于在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提问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高效课堂;案例;提问  小学数学新课改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了,现如今已经渡过了盲目追风只求气氛不求效率的阶段,转而追求和谐高效的小数课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已逐渐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少,学习方式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四重”“四忽略”倾向: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忽视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师生
期刊
近年来,许多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都感到思想品德课越来越难教,往往事倍功半,常常出现学生思想品德成绩(及格率、优生率等)比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成绩都还低得多的现象。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一是学生普遍不重视,认为升学只占60分,与语文、数学、外语130分相比,还不到二分之一。二是感到学习枯燥,理论性强,难得“背”,不想“学”,不喜欢这个学科。三是考题“活”考题“难”,涉及知识范围广,能力要求高,费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观念的改革。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关键词:教师;高效课堂;关键作用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
期刊
摘 要:正确的德育思想也会影响学生一生,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作用。本文从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实践活动、情感交流、作文教学四个方面来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语文学科在德育中的最大特点是“文以载道”,整个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整个教学环节都可以充分发挥其德育作用。教师只要能以真挚的感情讲述、分析这些课文,就能产生以形感人、以
期刊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重点、难点问题,作为教师,该如何确认、处理和化解这些教学重、难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技艺的一种检验。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难点一般包含两种形态,即静态教学重难点和动态教学重难点。静态教学重难点主要是指教学参考书所规定的内容,侧重于从学科知识体
期刊